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一说起某个专家是故宫或是某个著名博物馆的,人们都会以为他们一定有一双能识真假的火眼睛睛。如果你有这样的认识,那就大错特错了!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曾公开坦言:鉴宝不是故宫专家的特长。
那么,身为文博界的那些知名大专家们,为何不会鉴宝呢?
院长说了两点理由:
一是博物馆门类分得很细,某个领域的专家只能接触到他研究的领域,无法接触到其它任何领域;
二是博物馆专家只识自己馆藏的真品,不了解赝品仿品的具体情况,所以没有识别真假的能力。
其实,单院长只说到了某些方面,导致体制内专家不懂鉴定、不会鉴宝的因素还很多。
第一,专家不需要懂鉴定
无论宫里还是馆里的专家,他们根本不需要懂文物鉴定,原因很简单。
一是官方考古出土的,有明显的地层关系,只要是他们亲自考古出土的文物,有基本业务水准的、懂点常识的都知道东西出自何朝何代,不需要他们再去考证真假;
二是自己的馆藏品,大多都是有明确来源和出处的,何朝何代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也不需要他们去考证真假;
三 是流散在外的社会文物到底是真还是假,体制内专家勿需关心。改革开放前体制内还有文物商店,文物商店包括一些博物馆还专门从民间征集文物,在那样的情况 下,还真有一些文博人员懂得一些鉴定知识,但他们的鉴定能力也是有限的,因为当时没有现在这样泛滥的造假业,所以当时在文物真假上不用多考虑,鉴定的主要 任务就是断代。而如今,国藏的大门紧闭,近30多年来几乎从未向民间征集过文物,尽管国家每年都下拔给他们大量的文物征集资金,但他们基本都把这些巨额资 金花到海外去了,因为这样他们可以不用承担鉴定风险,他们认为,在苏富比、嘉士德上拍的,真假不用他们鉴定了,只管大把花钱就是,反正钱也不是自己的,到 那里买东西还有高额的个人回扣,不承担鉴定风险还有大把油水,何乐而不为呢?殊不知,他们这样的文物征集方式,使流散民间的社会文物加速外流,因为文物到 了国外才会有人认,国内的人才会去买。
试想,一点鉴定压力都没有、一点鉴定实践都没有专家们,怎么可能懂鉴定?
编辑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