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喜欢古玩也自然懂古玩,懂古玩也自然买古玩,往往一般也不愿意说古玩,尤其是真假,古玩懂的人越多,就越不好买货,如今的古玩基本就如此了。
观音瓶,又称观音尊,是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的瓶式之一,属于景德镇御窑烧制的陈设器物。此瓶小撇口镶金、直颈、鼓腹面、腹下斜收,瓶体修长,线条 流畅,内凹圈足微外撇,精修足。器内壁施白釉,外壁满饰绿釉,釉下紧贴胎体处饰满满细小开片。近足处绿釉厚而不流淌,底部施釉呈米黄色,无款。此件器形规 整,形体娟秀,釉色莹润,造型线条优美,瓶身弧度曲折自如,宛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身披动人悦目的衣装。
耿宝昌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称这种青绿色釉、玻璃质感强、开细碎斜片纹的器物为绿郎窑或苹果青,是与康熙郎窑红器并存的稀有品种,与郎窑红釉的同 类器物相比,在胎、形、足等方面基本一致。仔细观察这件小梅瓶,其釉色胎质、足内底釉的形式,乃至俗称“郎不流”的修胎手法,均与前述郎窑红釉盘基本一 致,故可定为康熙绿郎窑。康熙时期另有一种更稀有的绿色釉-郎窑绿,又称“反郎窑”,是一种高温铜红釉的变种,因呈色剂氧化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呈红色,但在 高温氧化焰中却呈绿色,故郎窑红器有个别因窑室焰性之变化而突变成浓淡不同之绿色,此造物之变化神奇,实在令人赞叹不已。康蕊君女士也曾讨论过这种稀有的 清早期釉色,按西方传统称之为Apple Green – 苹果绿釉,制作时期比较短,方法是在首次烧成的哥釉上,二次上铜绿釉,在低温氧化焰中烧成。这种二次上低温铜绿釉的手法,在晚清时期因海外市场的殷切需要 而风行一时,与康熙作品容易混淆,故器型特征与釉质是甄别的关键。 这种翠绿鲜明的釉色,明亮湛然,却又古郁苍苍,虽然传世作品均无款,但在上世纪前半叶却受到了欧美收藏家们的特别珍爱,故屡见于大家藏品中,但绝大部分具 为十八世纪以后的作品,可真正断为康熙窑者则希若晨星,珍罕至极。参照一件闻名遐迩的康熙绿郎窑小三足炉,来自阿尔佛莱德克拉克(Alfred Clark)及单色釉巨擘霍氏(E.T.Hall)珍藏;另有一件日本私人珍藏的苹果绿直颈橄榄小尊。上海天物馆藏有一件源自日本旧藏的观音瓶,造型风格 与釉色特征与这件小梅瓶无异。
喜欢古玩收藏古玩很多时候也要学习古玩,因为古玩是过去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古玩能使的人学习历史和文化。转景圆堂古玩教学协会刘化北
海外收藏的张老兄,上了一个绿釉瓶。认定了郎窑绿,要值10万刀。他在雅昌网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我想帮他走出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