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艺拍市场为何频现“虚晃一枪”?

(2015-09-14 08:40:30) 下一个

今年上半年的有关调查显示,去年艺术品拍卖成交款315亿元中,有超过143亿元尚未完成结算,买家“赖账”超过成交款项的45%。刚刚发布的 《2014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披露的这组数据让人们看到:艺术品拍卖整体“结算缓慢”,而且价格越高的拍品结算越是拖拉。去年,成交价过千 万元的224件拍品中,结清的仅有83件,近三分之二的高价拍品,其价格不过是拍场上虚晃一枪的“标价符号”。

知情人透露,“拍场老赖”中不乏艺术品投机者,他们用几十万元保证金的“成本”,换来拍品的高价成交记录,从而推高自己手中同一作者或者类似题材拍品的市场价格。甚至有的拍卖行和买家心照不宣,一起参与“拍而不付”的游戏,以推高拍品价格。

成交价越高越容易遭遇“赖账”

拍卖界一般规定在落槌之后的7天至35天内需要结清拍卖款,但是,买家拖欠货款频发,在业界人士看来,这已经成为国内艺拍市场的顽疾。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连续数年提及拍场“跑单”现象,中国买家不仅在国内爽约,有的还在国际拍场上“赖账”。

去 年国内艺术品拍卖的结算进度至今刚刚过半。在长长的“赖账”名单中,有不少是一度引发关注的拍品。比如,去年12月,杨彦的十八峰群系列作品《黄山赋》拍 出6600万元,对于当代艺术品而言,这是令拍卖界兴奋的高价。然而,买家却迟迟未付款。去年6月,李可染的《兰亭图》以5175万元的价格成交,这幅出 自近现代国画大师晚年的作品同样备受关注,作品上画家自题的“白发可染”,让人对画家以耄耋之年在画案上孜孜耕耘的创作态度心生感佩。可惜,这同样成为了 一件未结算的拍品。

业内人士透露,价格越高越容易“赖账”成为拍卖界令人玩味的现象。不少亿元级天价作品,实际未完成交割的不在少数。其中 包括4.225亿元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2.3亿元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一些中国买家甚至“赖”到国际拍场。最为人熟知的一例, 便是几年前在英国以5160万英镑(约合5.5亿元人民币)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的一只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因为中国买家迟迟未付款,两年后,这件天价 拍品不得不面临二度交易。

用保证金“买”一个光鲜的成交记录

为何拍场频现“老赖”?不结清拍卖款,“老赖”不怕丢了数十万的拍卖保证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一些买家的确是举牌冲动或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完成付款赔了保证金以外,某些“老赖”其实“算盘响亮”:有人通过假拍形成“高价记录”炒作拍品。甚至还出现拍卖行和买家联手,将有高价记录的拍品送去别家拍卖,再坐地分利的现象。

对 于存心假拍的买家而言,“保证金”不过是一种投资。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胡志祥向记者透露,有的买家就是用保证金“买”个虚假的成交记 录。比如有人想推高自己经营的某位画家的画作价格,他就可以以买家身份入场,在拍场上将原本只值100万元的作品,以500万元叫价买下,拍到手后就大功 告成。别看他可能损失了几万十几万元的保证金,他所因此“赚到”的是一个漂亮的500万元的成交记录。今后他就可以坐地起价,以200万元、300万元卖 出这位画家类似的作品,而之前损失的保证金只要完成一次交易就能赚回来。

那么,拍而不付的拍品,价格记录是否依旧有效,还能为今后的市场交 易做参考吗?业界人士分析说,除非是特别知名的拍品,否则大众很难知道拍卖款结算的实际情况。而且存在拍卖行和买家联手炒作的案例,外界更难了解其中的内 幕。比如一件拍品因为假拍有了1000万元的“成交记录”,但是买家和拍卖行之间并没有实际交易。他们会将拍品转至另一家拍卖行拍卖,以更高的价格成交 后,联手的拍卖行和买家就可以瓜分利润。

“目前保证金一般不过50万元,对于艺术品投机商而言,这是他们赔得起的本钱。”北京的一位拍卖专家对记者说,一个社会若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公民信用体系,艺术品拍卖要上一个台阶很难。欧美许多国家的艺术品拍卖结算率之所以很高,成熟的信用体系功不可没。

据悉,拍卖诚信“黑名单”目前已经被拍卖界提上议事日程。今后,和消费、财产挂钩的拍卖信用体系,将成为拍卖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持。【万发转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