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什么名人爱吃烤肉宛的烤肉

(2015-04-19 06:57:54) 下一个





如今,到京城旅游有句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因为京城餐饮最有名的就是全聚德烤鸭。不过,全聚德说到底只能算是鲁菜,入不了京菜的门。正儿八经的京菜,烤肉宛当然算得上一号。

   烤肉原是古老的北方游牧民的传统吃食。古老的烤法是用猎刀切肉,马粪烤而熟。到公元六世纪,烤法文明了许多:切块、加味再烤。烤法见诸文字的记载是北魏贾 思勰的《齐民要术》。其中的“腩炙”就是烤肉。北京人吃烤肉的历史记载始于明代。最早曾被称做“帐篷食品”。不过,也曾作为宫廷的一种美味而跻入大雅之 堂。《明宫史·饮食好尚》:“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

   烤肉宛把“烤肉”这一北京民间普通吃食,做成代表京味儿的特色名菜,也是经过多少代名厨不懈的钻研和努力。邓拓先生曾在《燕山夜话》中写了烤肉宛发迹的过 程:“距今已三百多年前的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京东百里之遥的回族集聚地大厂县,有户宛姓回族小商人,辗转来到北京谋生。他寄居的宣武门一带…… 也是回民聚居地。回族百姓,多经营饮食、牛羊肉生意……他就从卖牛肉的回族人手里买下牛头,然后把牛头肉切成薄片,用铁炙子烤熟,推车沿街叫卖。凉秋寒 冬,围着火炙子吃烤肉,别有一番暖意。此风味独特,吃法新鲜,很受平民百姓欢迎”。

   早年创业初期,北京人还没认烤肉宛这口儿。为了把烤肉做精,掌柜的从选料入手,遍走京城大小牛羊肉铺子,跟老乡们讨教最适合烤的牛种和部位。最后敲定以蒙 古产,三百斤以上,四五岁的羯牛和乳牛为最好。用于烤的肉,必是上脑、米龙、和尚头。烤肉宛对刀工也十分讲究,单说切肉就可谓之一绝。使用尺许长的特制钢 刀,将肉“拉切”柳叶形,斤肉约出一百五十片左右;再腌渍、调味等再烤。用于烤肉的炙子更有讲头儿。据说,烤肉宛当年用的是明朝泰昌年间的古董。那炙子油 光锃亮,“铁条”间距每根间隙0.3厘米。晚清年间有人曾描述了当时人们吃烤肉的那种惬意:“严冬烤肉味甚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 醉烧刀”。

    齐白石杜撰“烤”字

   单就“烤肉宛”三个字的匾就有一段典故。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天,一位名叫唐友诗的记者请齐白石老人去烤肉宛品尝烤肉。齐老笑着说:“我的牙齿,哪里 嚼得动?”记者说:“正因为让您嚼得动,才请你”,随后又补充一句,“那肉嫩得跟豆腐似的。”齐老便拿起手杖,一道去了。果然,烤肉独特风味,白石老人赞 不绝口。烤肉宛趁兴向齐老求字。齐老答应题匾。饭罢,二人一起来到手帕胡同唐记者的家,拿出宣纸便提笔作书。没想到,齐老只写了一个钟鼎“烤”字,写完之 后,突然停笔,稍加思索,又在下面缀了一行小字:“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白石老人名)杜撰”。写毕掷笔大笑,兴冲冲地走了。这个“烤”字后经装裱后 挂在烤肉宛店堂里。白石老人走后,大家欣赏齐老的题字笔力遒劲,连连赞叹,但是只有一个“烤”字,能不能算匾?也有人出主意。不如仿其笔锋,添上“肉宛” 两字,成为一块匾。后来认为那样不妥。就用这一个字,挂在墙上,当做“烤肉宛”的牌匾。

   1946年,齐白石老人已是八十六岁高寿,烤肉宛再次向老人求字。白石老人便写了“清真烤肉宛”牌匾。同时画《梅花图》并题诗:“步寒松柏同精健,知是无 生热血多”。此后,八十八岁寿日又画寿桃送烤肉宛,画中题字:“仁者多寿”。可见,白石老人与烤肉宛之情深。文武两吃老京味

   说起来,烤肉宛一道烤肉能够成为名菜。除了质量特色外,还少不了“地利与人和”。烤肉宛最早落脚宣内安儿胡同西口,经过40多年苦心经营,到1723年这 才在宣内安儿胡同西口路东置办了门脸儿,立了字号。当时,烤肉宛往南是有名的琉璃厂,往北是西单闹市口,往西是醇亲王府。南来北往的人多,加上那溢油荡香 的烤肉实在惹人垂涎,买卖当然好。长袍马褂、布衣百姓都闻香下马,烤肉的诱人之处还在于蕴藉其中的文化。“文武两吃”谓之“老京味”。文吃,多是“长袍马 褂”们的斯文吃法,由伙计烤好送上桌;而武吃,说的是自烤自吃。过去的“爷们”吃烤肉时人人手执尺二长的“六道木”守在炙子旁,一只脚蹬长条板凳上,自己 将腌渍好的肉,摊在松香缭绕的烤肉炙子上翻而炙熟。边烤边饮酒,烤者人人“屠门大嚼”,在酣畅淋漓中体味武吃乐趣。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城市改造使得相当部分的老字号面临拆迁。1992年,烤肉宛与澳门一家公司首开老字号合资先河,投资近千万元进行环境装修,将原址老店 改为烤肉宛特味饭庄,经营“海派清真菜”。而老店的原班人马在位于复兴门93号(原广源泰饭馆)另起炉灶,叫复兴门烤肉宛。烤肉宛合资后,“时髦”的特味 饭庄并没因宽敞的营业面积、上档次的装修和雄厚的资金带来理想的效益。6年后,当时的华天饮食集团重金赎回了烤肉宛。合同解除后,“烤肉宛”在宣内大街 “二次”起家。1998年7月烤肉宛原班人马“打道回府”,在老址二楼重新支起了百年铁炙子,而且明厨亮灶。没多久,老顾客又回来了,不少新顾客也常“回 头”成为熟客。

   2002年3月19日,由政府部门牵线,在海淀万泉河路69号,建立了海淀烤肉宛店。之后,聚德华天又在南礼士路58号建了烤肉宛总店。除传统烤肉外,还 增加了30余种自烤品种,一楼大厅一水儿的环保型炭烤炉。调料上也有了新变化增加十余种时尚口味。烤牛羊排、烤肥牛、烤大虾,烤鸡鸭,烤鱿鱼、鳗鱼等。咸 鲜、甜咸、孜然口、酸甜辣咸二三十种调料自己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