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2015-02-23 01:01:25) 下一个

“甲午”岁阑,“乙未”将至,羊年随着马年已从容走来。

羊和马都是人类的朋友,不过马年的吉利话儿张口就来:“万马奔腾”、“马到成功”、“龙马精神” 羊年就没这份幸运 您听过“羊到成功”的祝福吗?



在古人眼中,羊正经是吉祥的象征 古文字中“吉祥”常常写作“吉羊”。在羊的身上,古人还寄托了不少美好的意蕴,如古代婚礼以羊为贽,取其“群而不党、跪乳有礼”之义 羊的群体意识很强,却从不结党营私;而小羊喝母乳时取跪姿,古人认为这符合孝道。

羊又有美好之意,“羊大为美”嘛。这个“美”是指形象美还是味道美,不得而知,或许兼而有之吧?

不错,在古代,羊肉是屈指可数的美味。明、清以前,北方似乎不大养猪,牛又要留着犁田,因而餐桌上通常是羊肉当家。如北宋御厨中便“止用羊肉”。元代驿站接待“正使”的伙食标准是“日供米一升,面一斤,羊肉一斤,酒一升”。(《经世大典》)



不过那时一般百姓吃不起羊肉,馋了只能煮些“干羊脚子”下饭。肥美的羊肉属于财主的美食、官员的特供。元代富人一大早起床,“先吃些醒酒汤,或是些点心,然后打饼熬羊肉,或白煮着羊腰节胸子”。大宴宾客时则买“二十只好肥羊,休买母的、休要羯的”(《老乞大谚解》)。

宋代苏东坡名动天下,读书人争着学他的文章,有口碑传诵:“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里的“吃羊肉”,便是指做官。

唐代宰相李德裕年轻时曾得一梦,梦见一面山坡上挤满上万只羊。有牧羊人前来拜见,说这些羊是您一辈子的食料!那时也只有当宰相的,才有这份口福! 如今大不同,只要您吃得下,两扎啤酒,几十串羊肉串,小百姓照样能大快朵颐!



历 代统治者大多骄奢淫逸,但其中也有个把俭朴克己的。有一次宋仁宗跟近侍说:昨天夜里饿得睡不着,特别想吃烧羊肉。近侍问:干吗不派人出宫去买?仁宗回答: 我听说每次到宫外购物,外面便立为规矩。我怕夜间买羊肉,以后宫外夜夜杀羊预备,日久天长,不知要杀多少羊!我宁可忍半宿饿,也不能开这个先例。 宋仁宗真无愧一个“仁”字!

有人因羊获誉,也有因羊贾祸的。春秋时,宋大夫华元杀羊饷士,因人多肉少,驾车的御者没能吃上。上了战场,御者发起“飚”来,说上回分羊肉是您说了算,如今登上战车,可就轮到我说了算了!说着驾车奔入敌阵,导致宋军大败。事关国运的大事,起因竟是一块羊肉!

若 是换一种心态,这样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东汉时,太常寺要在腊月分羊,可是一群羊有大有小、肥瘦不一,怎么分?最高长官提议把羊杀了分肉,博士甄宇表示反 对 太常寺掌管礼乐,是“高知”扎堆的地方,又动刀子又拿秤,成何体统?还有人建议抓阄,也被甄宇摇头否决。他走上前去,挑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牵走,接下来的分 配竟十分顺利。 华元和御者如果有如此心胸,还会发生内讧兵败的糗事吗?

说来说去,始终没离开吃肉;其实古代养羊牧羊的典故也不少。

汉代有个叫卜式的,跟弟弟分家时,把田宅财物统统留给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只羊,独自进山放牧。不出十年,羊群已超过千只。汉武帝听说了,委派卜式到上林苑给皇家放羊。一年以后,武帝见羊个个肥壮,不禁竖起大拇指。



卜式汇报
牧羊心得,说碰上“恶者”要把它及时剔除,别让它害群,羊群自然安稳。养羊如此,管理百姓也应如此。武帝听了很吃惊,于是拜他为缑氏令,不久还封他为关内侯。

同是汉代,还有个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苏武持节牧羊、誓死不降的爱国精神,至今为人歌咏,值得我们在羊年重温。

此外,神话中也不乏牧羊故事。唐人小说《柳毅传》讲士人柳毅路遇一衣衫褴褛的牧羊女,出于怜悯,他帮牧羊女到洞庭送信。后来方知此女乃洞庭龙女。而柳毅也因助“龙”为乐,当上了“乘龙快婿”。

龙女所牧也并非普通羊,那叫“雨工”,是负责行雨的神兽 如此说来,羊年无疑应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在这一年结婚的小伙子,备不住还能娶到可爱的“小龙女”,也说不定。

冬去春来的时节,在《易经》中用“泰”卦表示。泰卦为“乾”下“坤”

上,表示阳气渐盛、阴气渐衰,整体意蕴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小往大来”、万事通泰。

由于泰卦中的“乾”是由三条阳爻组成,而“三阳”又与“三羊”同音,于是“三羊开泰”便成了新春吉语 岁逢羊年,更是名副其实!

信不信由你,羊年定会比马年更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