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在社区的角色
(2014-04-02 23:10:28)
下一个
“觉得疼就对了”系列之一 *
几年前,我們在佛罗伊达州的一个老人社区开车,原先尽是鱷魚和水鳥的天堂的沼泽湖泊,眼下尽是成片的白晃晃的以退休平房为主的水泥堆堆。从东北部迁来的老人在这里轮流著一批批地老去離去。那裡除了住房就是高尔夫球场、小水塘、商场,看不到行人,看不到推着婴儿车的母亲和在游乐场荡秋千的孩子,人人都在各自的「泡泡」-汽车和高尔夫车里飘来荡去。誰都不跟誰有什麼血脈上、工作上、人文上的牽連。感觉怪怪的,好像這些人提前去世了,或者去世前來来此暫時待一待。聽到有人来了一句:Full of 「living graves」here!
+++
我感觉对很多、尤其是不少華裔中产阶层來講,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买房的过程。誰都明白買房好:有增值潛能、有當家作主的安全和榮耀。然而看到有人买得起房子的所有權,却买不起房主的文化情趣和社区角色时,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同胞注意。
门口外面一堆鞋、房内家徒四壁、不仅墙上没有一副看得过去的艺术品(或者艺术的模仿品/印刷品也蛮好,只要赏心悦目),家具缺乏有意识的购进,结果是要樣没式,帘子就更加莫名其妙地挂在那里,不知道要或者根本没想到要表达主人的什么。钱不是没有花,可是没有意义。實際上,信息如此发达,要學會自我教育。上网好好了解一下室内设计、多看看建筑商样屋和上市的房子的摆设,然后定位自己的品味和要表达的东西,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意趣就慢慢培養起來了。
另外,不少人的孩子也去打球、滑各式滑板,然而小車、玩具到處散落。既不整潔、又不安全。不少人的的房子裏傳出琴聲,然而只是為考級、為跟風,并非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除了孩子的表演,你不去為社区里的業餘的文藝活動捧場、也不去城裏觀看專業的演出而陶冶性情。
不少人的不讀老莊、聖經、紅樓夢、漢姆萊特、偉大的蓋茲比和草葉集,或者讀了而不知所雲、沒吸收其文化精髓,对人类生存本质没有感知。業餘時間只以吃喝聚會來給充電。就算去旅行,只会跟着旅行团或者乘游艦,任导游画地为牢,仅带回“到此一游”照片,而一句当地的语言都没有学會、一顿当地地道的饮食也没尝过,走马观花,連去的哪裡也糊裡糊塗。这能算是「去过」了吗?就算附庸風雅地拿起千萬元的設備,因為胸中沒有文化學養,跑到哪兒拍攝出來的照片都不僅不新巧而且沒有任何意境、還不如人家手機隨手拍。
也買不起房主作為街坊社區裏的一員而應有的角色。太容易看出哪棟房主是这些人的,因為好好的一条街,唯有他们家房前野草疯长,任由风儿把蒲公英种子分送给左邻右舍,害得市政府几次来信。他们搬來前的房主年年按季節裝扮屋裡屋外和院子,不僅為自己也為這條街和這個社區的文化傳承。尤其是萬聖節,點上南瓜燈,歡迎裝扮成公主、海盜、羅賓漢、仙女、鬥牛士等等的孩子們來敲門討糖果。他们一搬來,就抹掉了街坊裏的一個風景,完全不想自己在社区的角色。社区搞活动和开会,少参加、少参与。不知、不管公共事务,只顾开着豪车进进出出,关起门来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直到拿到什么罚单才找来了。人家奇怪:他搬来那么久,为什么这是第一次来开会?这种人买到了房,也买到无头无脑的生活有方没式。
不幸的是,由於那個教育體制塑造了一個沒有文化和精神的人,當年是出於「出人頭地」的私慾而「懸梁」、「刺股」。房子就像是一個笼子或者是一座活墓 – 它劫持了去见识的机会、封死了诗的味觉,如果他们還知道詩的話。
真不明白为什么好多同胞管所有的拉美裔人士叫:“墨西哥人”或者”老墨”,尽管拉丁美洲除了墨西哥外,还有三十三个国家。有些同胞非常不屑地叫非裔人士“老黑”。有一次,同事埋怨非裔人士是“负担”和“麻烦”,于是我不禁稍稍提醒他们:非裔里有好多象马丁 路德金那样的优秀伟大的人。过几天他们吃惊地说:”啊呀,还以为你的先生是黑人-原来你这么‘色盲’啊!“
呜呼哀哉,要的是心的颜色,不是皮肤的颜色 - 这样一个“色盲”其实不是更加有福么?
+++
* 敬请对号入座吧,这类文章是不一样的,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觉得疼就对了”系列之一 *
几年前,我們在佛罗伊达州的一个老人社区开车,原先尽是鱷魚和水鳥的天堂的沼泽湖泊,眼下尽是成片的白晃晃的以退休平房为主的水泥堆堆。从东北部迁来的老人在这里轮流著一批批地老去離去。那裡除了住房就是高尔夫球场、小水塘、商场,看不到行人,看不到推着婴儿车的母亲和在游乐场荡秋千的孩子,人人都在各自的「泡泡」-汽车和高尔夫车里飘来荡去。誰都不跟誰有什麼血脈上、工作上、人文上的牽連。感觉怪怪的,好像這些人提前去世了,或者去世前來来此暫時待一待。聽到有人来了一句:Full of 「living graves」here!
+++
我感觉对很多、尤其是不少華裔中产阶层來講,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买房的过程。誰都明白買房好:有增值潛能、有當家作主的安全和榮耀。然而看到有人买得起房子的所有權,却买不起房主的文化情趣和社区角色时,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同胞注意。
门口外面一堆鞋、房内家徒四壁、不仅墙上没有一副看得过去的艺术品(或者艺术的模仿品/印刷品也蛮好,只要赏心悦目),家具缺乏有意识的购进,结果是要樣没式,帘子就更加莫名其妙地挂在那里,不知道要或者根本没想到要表达主人的什么。钱不是没有花,可是没有意义。實際上,信息如此发达,要學會自我教育。上网好好了解一下室内设计、多看看建筑商样屋和上市的房子的摆设,然后定位自己的品味和要表达的东西,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意趣就慢慢培養起來了。
另外,不少人的孩子也去打球、滑各式滑板,然而小車、玩具到處散落。既不整潔、又不安全。不少人的的房子裏傳出琴聲,然而只是為考級、為跟風,并非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除了孩子的表演,你不去為社区里的業餘的文藝活動捧場、也不去城裏觀看專業的演出而陶冶性情。
不少人的不讀老莊、聖經、紅樓夢、漢姆萊特、偉大的蓋茲比和草葉集,或者讀了而不知所雲、沒吸收其文化精髓,对人类生存本质没有感知。業餘時間只以吃喝聚會來給充電。就算去旅行,只会跟着旅行团或者乘游艦,任导游画地为牢,仅带回“到此一游”照片,而一句当地的语言都没有学會、一顿当地地道的饮食也没尝过,走马观花,連去的哪裡也糊裡糊塗。这能算是「去过」了吗?就算附庸風雅地拿起千萬元的設備,因為胸中沒有文化學養,跑到哪兒拍攝出來的照片都不僅不新巧而且沒有任何意境、還不如人家手機隨手拍。
也買不起房主作為街坊社區裏的一員而應有的角色。太容易看出哪棟房主是这些人的,因為好好的一条街,唯有他们家房前野草疯长,任由风儿把蒲公英种子分送给左邻右舍,害得市政府几次来信。他们搬來前的房主年年按季節裝扮屋裡屋外和院子,不僅為自己也為這條街和這個社區的文化傳承。尤其是萬聖節,點上南瓜燈,歡迎裝扮成公主、海盜、羅賓漢、仙女、鬥牛士等等的孩子們來敲門討糖果。他们一搬來,就抹掉了街坊裏的一個風景,完全不想自己在社区的角色。社区搞活动和开会,少参加、少参与。不知、不管公共事务,只顾开着豪车进进出出,关起门来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直到拿到什么罚单才找来了。人家奇怪:他搬来那么久,为什么这是第一次来开会?这种人买到了房,也买到无头无脑的生活有方没式。
不幸的是,由於那個教育體制塑造了一個沒有文化和精神的人,當年是出於「出人頭地」的私慾而「懸梁」、「刺股」。房子就像是一個笼子或者是一座活墓 – 它劫持了去见识的机会、封死了诗的味觉,如果他们還知道詩的話。
真不明白为什么好多同胞管所有的拉美裔人士叫:“墨西哥人”或者”老墨”,尽管拉丁美洲除了墨西哥外,还有三十三个国家。有些同胞非常不屑地叫非裔人士“老黑”。有一次,同事埋怨非裔人士是“负担”和“麻烦”,于是我不禁稍稍提醒他们:非裔里有好多象马丁 路德金那样的优秀伟大的人。过几天他们吃惊地说:”啊呀,还以为你的先生是黑人-原来你这么‘色盲’啊!“
呜呼哀哉,要的是心,不是肤色 - 这样一个“色盲”不是很有福么?
+++
* 敬请对号入座吧,这类文章是不一样的,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原来是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若把我字改成用,意思就不一样了。
用自己的上马比别人的下马,岂有不胜之理?
华人都这样吗,你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