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饥荒档案] 大跃进时辽宁省的饥荒

(2014-02-18 18:07:42) 下一个

杨继绳根据《中国人口》各省官方人口数据(总人口,死亡率,出生率)计算, 得出全国非正常死亡(比正常年景多死亡)2100万人, 少出生3220万人。与实际情况相比,这是一个已经压低的数据。(详细内容见: 《墓碑》第二十三章 二、用各省官方数据计算的结果)。其中辽宁省饿死人数为48万,少出生90万。

辽宁省的饥荒相对重点省份比较轻, 没有发生过引起中央关注的事件。但是也有零散的资料见证饥荒。

一、据丁抒《从“大跃进”到大饥荒》披露,“辽宁台安县,一九五九年就开始饿死人,到了一九六0年,每人每天的口粮仅四两至七两毛粮。吃七两的可勉强活下来,吃四两的便难逃一劫。那两年间,人口减少了六万,除去‘外流二万多人’,非正常死亡当在二万以上。”

二、据曹树基《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3250万)及其成因》中统计数据显示,辽宁省灾前人口1931万人,非正常死亡33万人,比例1.71,排序第13 。

三、据新华社高级记者戴煌《九死一生》一书披露,戴煌等人在北大荒劳改农场挨饿和死人的情况因不直接涉及辽宁,所以在此就不说了。有兴趣的 朋友可找此书看看。但在这些“劳改犯”返京途中,一位难友告诉戴煌,“这趟列车行至锦西车站时,一位老大爷和一位老大娘从月台上进入了北大荒难友们乘坐的 这个车厢,他们都很黄瘦,面带悲戚,双眼红肿,好像刚刚撕心裂肺地哀泣过。一些难友连忙起立让座,并把他们手中的小包包挤搁在行李架上。”

难友们问他们为什么到锦西来?“老大娘立即再也抑制不住地悲泣起来。老大爷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情感,低沉而缓慢地道出了个中原委——

原来他们的一个儿子是小学教员,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被强制到锦西煤矿劳改队劳改。经过‘大跃进’的饥饿岁月,锦西煤矿1200多 名犯人已饿死1,000人,他们的儿子是第1001个被饿死的。老俩口此番是来领儿子骨灰的,骨灰盒就在刚刚搁到行李架上的一个小包包里。还没有饿死的 200人中的198人,都已骨瘦如柴或全身浮肿地卧床不起,成了还剩一口气的僵尸。另两个人靠吞吃活剥青蛙、蚱蜢和蝴蝶,才能下床走动走动……(戴煌: 《九死一生》第266页)

据1959年发配到锦西煤矿劳改队劳动改造的错划“右派”顾雪雍(辽宁省《旅大日报》文教部主任)证实,不仅这200人也全部饿死,而且与 顾雪雍同时到劳改队的同事,后来也有多人饿死。“四人帮”覆灭后,顾雪雍的沉冤得雪,落实政策,调回故乡常州,担任《常州日报》编辑、主任编辑,直至退 休。

民间记忆计划有关于辽宁的调查。略举几例。

【民间记忆计划——口述“三年饥饿”(1959-1961)之101】

讲述人:杨万祥(男,1922年出生,辽宁省法库县秀水河子镇獾子洞村人)

采访人:林涛(男,1986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系,现为自由职业者)

采访时间:2010年8月25日

采访地点:杨万祥家中

口述正文

1959年还可以,有饭吃,都在大食堂吃,怕浪费。1960年就不这样了,可能就不在大食堂吃饭了,这回我想起来了,那时候都回自己家里吃,一天每 个人就 分到三两粮食,能分到三两就算可以了,情况就是这样,这也算是能活下去。不过生活艰难啊,一天就那么一点点吃的,吃不饱就吃野菜。在挨饿那年谁也吃不饱, 那年饭量大的壮小伙子,我们这,獾子洞这,也死了不少啊!姓杨的,姓王的,还有姓朱的,那都死好几个啊,都死了!因为饭量大吃不饱啊,就是这样。1960 那年是确实不好过,那是最困难的一年,

我那时候家里的孩子都小,就多吃点儿野菜,我还要干活,我老婆负责我们这七口人的生活,还要保证我能上饭,不然我没力气干活,勉强活过来了。我说实 话啊, 我说这一辈子啊,不容易啊,就因为当时挨饿,那时候呢,他妈的就过那样的日子,我今年80多岁了,到1961年了,情况可能好转些了,我还记得呢。

王桂兰(辽宁)口述“三年饥饿”(1959-1961)之240

口述人:王桂兰(女,1947年出生,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大八里村人)

采访人:鹿瑶婷(女,1990年出生,天津美术学院09数字媒体系学生)

采访时间:2012年8月27日

采访地点:王桂兰家

采访笔记:

在我正式采访开始之前,王桂兰首先问了我一个问题: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这个问题让我更加意识到正视这段历史的必要性。采访进行得比想象中要顺利,或许是这一话题激起了那一代人尘封已久的记忆。受访人在三年困难时期的年龄是十岁出头,对自身饥饿情况和感受的描述细节丰富,大概因为对于孩子而言,这种苦难更加刻骨铭心。

口述正文:

吃苞米骨子,吃完拉不出屎

吃大食堂怎么挨饿的?就是没有什么吃的呗,吃发糕,喝萝卜丝汤。萝卜丝汤是“后捞油”,就是萝卜丝煮成汤后,再放点油。

大队给多少粮算多少,一天就给一两粮,剁点菠菜,撒点苞米面在顶上,咕嘟咕嘟煮了吃一点,他也不够吃的,就那么凑合着。

还有苞米皮子,在锅里放上水泡,泡好以后啊用锅煮,然后拿棒子槌,槌那个面儿,就那样凑合吃一点。有些东西,像萝卜缨子、海菜,这些东西在那个时候还都算好东西。

吃苞米骨子,吃完拉不出屎。我还赶过海菜,要是真正吃海菜还行,就吃那种,像海里那个水草,吃那个东西,煮不烂。每寻思那个东西那个不烂,它还比不上海菜。海菜你剁一剁,少放点儿面儿,拿锅蒸,它还成个团儿,能咬动。那个东西咬不动。

那个时候,萝卜丝子汤里有虫,我就嫌乎,我说你恶不恶心人,给我们这样东西吃,我说我们要是吃坏了我们就找你。食堂管事的说,你找吧,找我我也不管。我说,馒头怎么都从后窗都偷走了?他说那不该你的事。对呀,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做饭愿意偷就偷什么呗,不就是那么回事嘛。

饿极了就去偷

挨饿时候就是那样,我那时候饿大发劲儿了,我奶奶在家做地瓜母子,我都偷去了,摸了两个在家吃。让我妈说了我一顿,你偷你奶奶那点儿东西,等以后你奶奶她不也得吃呀!那时候人都孝敬老的。

我那时小,我饿到最后……上场上捡苞米骨子,就扒拉苞米骨子捡两个粒吃,那样事儿我干过,就我自个儿。反正是,大的,没有可捡,就我小,趴那儿。人家不让捡哪,趴那个苞米骨子堆,在那前面直扒拉,捡两个粒儿就那样吃。

那时不是劳动力几乎就没有粮,你家没有劳动力,哪有那么些粮给你?我当时和我哥俩去干活,还有那么点粮,要不哪有啊?那时候小,没有人弄,我就去赶海,往家背那样东西吃,晒一晒再往家背。

那时候没有胖人,那时候稍稍胖点就是肿,肿了以后吃什么?吃黄豆能好点。弄黄豆嚼一嚼就,它消肿。

我大爷就是那么饿死的

那时候老人也有一些饿死的,咱大八里就有一些饿死的。我大爷就是那么饿死的,他就是没有粮吃,也没有能力干活。

那年的粮比今年收的还好,萝卜都老大,白菜都老大,都征走了。过去的人都胆小,不像现在,现在都能抢了,叫你上缴国家,就都能抢了,不然怎么能而饿成那样,给人饿得一个一个都东倒西歪的。

原载:草场地工作站《民间记忆计划》

饥饿的年代--作者:李兴濂

每每面对满桌丰盛的饭菜,孩子们嚷着这也不好吃,那也不爱吃时,我总要讲述那个饥饿的年代。

1960年,我在离家乡二十多里的本溪县第二中学读初中。开始时,每月28斤定量,虽然顿顿稀粥,还能填饱肚子,可是不到半年,定量就降到了15 斤,肚子开始咕吐响起来了。当年我们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肚子吃不饱,整天想吃,吃罢上顿盼下顿,上课时老师有气无力地讲,学生们无精打采地听,听着听着饿 扒下了。一次,语文刘老师讲到《红楼梦》里“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刘姥姥在宴会吃珍馐美味时,同学们睁大了眼睛,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垂涎三尺这个词。刘老师还幽默地说:“曹孟德用望梅止渴,我这用讲宴止饿。”夜里就更难熬 了,饿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里我与同床的小张密谋到学校菜窖偷菜吃。白天小张侦察好了菜窖的位置,窖门上了大锁,只有通风口有个篮球大的孔,小张便备好 一根豆架,上面绑了一把削铅笔的小刀。半夜里我们来到菜窖,把豆架伸进通风口扎胡萝卜,没等第二个扎上来,第一个就吃光了。那一夜我们吃了二十几个胡萝 卜,肚子虽然饱了,肚子胀得像鼓,胃也疼了,但也不敢声张,只得强忍着。后来可能是学校发现丢了菜,通风口用铁筛子堵上了。

学校也想尽办法解决吃的问题。开始推广“増量法” ,所谓“増量法” 就是把煮好的稀糊糊放在大盆里,等凉透了扣在桌子上,然后切成小块,看上去像玉米糕,可吃进嘴里就化为稀米汤,这种东西只有中午才有。我们的教室离食堂较 远,上午第四节课,大家就盼望早点下课吃饭。老师也饿,只讲一半课,剩下的时间同学们就收拾起课本准备下课铃声响起。食堂规定每八人一桌,每桌轮流当桌 长,桌长先收八人的饭票,再排队领八人的饭。每轮到当桌长时,桌长就在第四节课上提前请假说上厕所,厕所离食堂很近,桌长躲在厕所里,等下课铃声一响,就 跑出厕所,第一个冲上食堂卖饭口。

后来,玉米面也越来越少了。物理老师吕同悦组装了电磨,学生们从十几里外大山和田里釆集树叶、玉米骨、菜根,然后磨碎,加点玉米面,做成“代食品” ,代食品又苦又涩,虽然难咽,却能填饱肚子。学校因此出名,县教育局还在学校开了现场会,加以推广。

第二年春,饥荒更严重了。学校把操场犁起来种上玉米。玉米苞打浆出绒时,学生们偷偷钻进地里把苞叶撕开,上去用嘴啃,啃了一嘴玉米浆子和绒子,揩揩嘴把玉米苞叶再撸上去,以防被人发现。这片玉米地还没到秋天,玉米嫩穗已被学生啃光了。

暑假里,我回到了家,却找不到家。原先的家被新来的山东人住下了。据说他们那里修水库迁移到我村,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支边” 。全村人几家住在一起,腾出房子让给山东动迁户住。在村头遇见二姐,把我领到新家。妈妈告诉我,村里正在办大食堂,各家各户都不做饭,都去大食堂吃饭,家 里粮食都收走了,锅被收走了,箱柜上的合页,门钌儿,也都收走了,送进了土高炉大炼钢铁。东屋的冯二在柴垛里藏了一面袋玉米,没想到大食堂收柴火被发现, 柴被收去了,粮也没收了。冯二捞一个反对大食堂被批斗。

大食堂设在村中央原来一户财主的房子,土改时分给了两户贫农。如今两户贫农搬到别处。院子里盘了五口大锅,翻锅的铲子是一把平底锹。食堂门口吊着一口破钟,当钟一敲,全村的人都来了,蹲在房沿边,喝着稀饭,涕溜涕溜声一片。据说这就是进入共产主义,吃饭不要钱。

可是好景不长,吃不到月余,饭越来越稀,一直稀到照出人影。最后一锅锅清水煮一筐树叶,一场更严重的饥荒在村里蔓延。树叶没了就扒树皮树根草根,最 好的食品要算谷皮糠了,谷糠再磨细,嚼在嘴里也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咽下蹭喉咙,仰下颏伸长脖子才能送进肚里。人们大便干燥,村西的二贵因结肠屙不出屎,活 活憋死了。更多的是浮肿,身上一摁一个坑,脸上油光净亮,还以为是吃大食堂发胖了呢。后来不知谁发明了“小球藻” ,就是用煮熟了的土豆块装在瓶子里,几天后土豆块上长出绿毛,说是有营养。可是人吃了恶心呕吐,中毒了。女人大都子宫下垂、闭经,那年头,全村没有一个妇 女怀孕,更没有人嫁闺女娶媳妇的。青壮劳力大部分去修水库建水电站,留在村里的上山砍柴,供大食堂烧饭。五口大锅像五张大嘴,不到一个月,茂密的山林变成 光秃秃的,跑个兔子也能看见。

8月初一场大雨,后山滑坡了,压倒几处房子,好在没有死人。一条河上十几座水库决堤了,一座连着一座,越沖越大,田地冲毁了,房屋冲倒了,村里十几 人丧了命。从此,大食堂也随着黄了。现在一提起那三年,说是“三年自然灾害” ,可乡亲们说,别怪天老爷,那场雨不大不小,如果不搞大跃进,没有大食堂,不砍山上的树,不修那么多的水库,哪来大饥荒!至今我们尚未听见官方对那段岁月 真实情况的表述。

9月1日开学了。我发现班里少了几名同学,有的死于饥饿,有的死于洪水,有的死于疾病。学校按上边指示,开始“反右倾,拔白旗” ,怕学生知道真相,讲挨饿死人的事情。其实,谁都知道,只是不敢说,一说就要挨整。

这些年吃饱了肚子,却忘了那些饥饿的年代,那些撕心裂肺的伤痛。我在饭桌上说起,孩子们说是编故事,年轻人说是胡扯。时间可以淡忘抹平,可是凡经历那段岁月的人,又怎能忘记历史那惨痛的一页呢!

更多的辽宁饥荒民间记忆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03e0da0101gohg.html

陈毅的讲话与中央文件也提到辽宁缺粮:

1960年10月21日,连主管外交的陈毅,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也紧皱眉头,忍不住大声疾呼:“今年已经有几个省开始缺粮,秋收以后就缺粮,寅吃卯 粮,明年 会更缺了,有个怎样度过的问题。一个山东,一个河南,一个辽宁,一个河北,是最难过的,其次是山西,还有几个省。58年、59年几个大战役,把我们的存底 挖空了,把我们的存粮箱箱柜柜都拿来吃光了,又来了连续两年的灾害,所以引起困难,明年春天又来个灾害怎么办?人民确实相当地疲劳了,相当地困苦了,情绪 也很不好,劳动热情普遍不高,大家外逃也不愿意搞生产,需要我们军队帮一帮。”陈毅的话反映出领导人普遍的焦虑心情。

“大跃进”带来 的另一个恶果是,工矿企业从农村大量招工,城镇人口猛增,1960年比1957年增加3124万人,比1951年增加近一倍。这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农村劳动 力,另一方面需要向农村大大增加粮食征购,而粮食却没有那么多。196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指出:“近两个月来,北 京、天津、上海和辽宁省调入的粮食都不够售,库已几乎挖空了,如果不马上突击赶运一批粮食去接济,就有脱销的危险。”6月6日,中央在一份文件中说:“入 夏以后,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大城市和工业区的粮食库存非常薄弱,北京只能销7天,天津只能销10天,上海已经几乎没有大米库存,辽宁10个城市只能 销八九天。”周恩来的秘书李岩回忆:“各省市天天向中央告急,搞得总理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武陵山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生常谈12' 的评论 :
人少地多的东北粮仓也有饥荒,真是匪夷所思。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饿得我的几个叔叔长不到1.7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