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水天上来

曾经沧海万里浪,不负巫山一片云。
正文

从方是民歪批川贝看其虚伪本质

(2014-04-21 18:45:47) 下一个
方是民妄言人不吃饭7天有生命危险。我就发现科学定律是他可以任意创造的。人不吃饭7天最多损失体重的6%,离文献记录饿死人损失体重一般是60%还差很远。再看看他硬要把韩寒一篇疥疮看医生的文章扯到韩寒他爹肝炎黄疸皮肤瘙痒上去。我就知道这位科普作家对医学脑袋里装的都是些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概念。他的一篇评常用中药的文章被人广为传颂。看了第一段,错误之公然实在令人不敢相信。我们真的是生活在信息时代吗?我们还是看文章吧。

咳嗽是人体清理呼吸道,排除多余的分泌物、微生物、异物的一种生理反应。咳嗽本身不是病,而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频繁、严重的咳嗽则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例如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既然咳嗽是人体保护反射,止咳反而有可能危害健康(特别是肺病患者),一般是不提倡的。如果咳嗽过于严重而需要治疗,也应该是针对引起咳嗽的病因(例如抗菌、消炎、戒烟),根除咳嗽的因素,而不是简单地强制止咳。如果咳嗽严重到影响生活,可以考虑使用止咳药。止咳药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咳嗽中枢、暂时抑制住咳嗽反射而发挥作用。常用的止咳药包括天然的麻醉品,例如从鸦片中提取的可待因(会成瘾),和合成的麻醉品,例如感冒药常用的右美沙芬(不会成瘾)。 ——方是民

首先指出一个归类错误:“咳嗽本身不是病,而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频繁、严重的咳嗽则是某种疾病的症状,”。 正确表述:咳嗽是疾病的症状。其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与疾病相关。补充一句。不频繁不严重的咳嗽也是疾病的症状。萨斯流行的时候,你只要咳一声,很可能就表示你中招了。

接下来指出两个医学错误。第一,“如果咳嗽严重到影响生活,可以考虑使用止咳药。”。咳嗽影响生活使用止咳药是常识。大多数国家止咳药都不需要医生处方。病人可以自行酌情使用。医生给病人用止咳药,还有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咳嗽可能诱发其他问题。如脑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肺大泡破裂(肺气肿病人)。肋骨骨折(骨疾患病人)。

第二,“止咳药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咳嗽中枢、暂时抑制住咳嗽反射而发挥作用。”可待因右美沙芬都是中枢性止咳药。没给病人开过一次药的方是民可能不知道,止咳药除了中枢性止咳药,还有一大类是周围性止咳药,如咳必清和必漱平。另外,感冒常用右美沙芬止咳。但是任何“感冒药”中没有右美沙芬(当然这是一个表述准确性的问题)。

中医则把咳嗽看得非常严重,甚至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黄帝内经》),非治不可,出现了许多用以止咳的中草药、中成药。——方是民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意思是五脏六腑的疾病都可以导致咳嗽。说的是咳嗽的病因。并没有论及咳嗽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治疗。顺便评一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这个认识比西医要高明。西医认为以咳嗽为症状的有肺和心脏疾病,偶尔可以扯上结缔组织病。血栓性疾患。其他就不认为有多大关系了。

上面都只是个开场白。关键段落在下面。

在各种止咳中草药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川贝母。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暗紫贝母、棱砂贝母、甘肃贝母等多种同属植物的鳞茎,鳞片形状像一个个小贝壳,所以叫做贝母,又因为自古认为以四川产的贝母最好,所以就都叫川贝母。川贝母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有人认为这是其有效成分,但是不同种的川贝母所含的生物碱并不相同。中药最早的经典《神农本草经》把贝母列为中品药,但是所列的功效中并无止咳这一条,而是“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魏晋陶弘景辑的《名医别录》又给贝母加入了许多功效,其中才包括“咳嗽”。按中医的说法,咳嗽是因为肺有热而生痰,而贝母味苦性寒,能泄热;贝母在秋天采取,味辛,色白,五行中秋、辛、白都属金,肺也属金,而且贝母的形状也像肺,凡此种种,就注定了贝母是润肺化痰的良药了(《本经疏证》、《本草经疏》、《本草崇原》)。——方是民

川贝母的生物碱可使实验动物的血压下降,并伴有短暂的呼吸抑制,以及血糖升高[1][2]。临床上有因服用贝母出现心率缓慢、心音弱等心肌中毒现象和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3],大剂量服用贝母能引起全身出血、血压下降、急性肾功能衰竭[4]。——方是民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中医如何了解药物的疗效。中医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学术体系。中药的疗效是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积累摸索总结出来的。 比如川贝最初的记载里没有镇咳的功效。而是经过后人实践,发现这一作用后添加写入药籍而且得到普遍的接受。方是民说: “贝母在秋天采取,味辛,色白,五行中秋、辛、白都属金,肺也属金,而且贝母的形状也像肺,凡此种种,就注定了贝母是润肺化痰的良药了”。他的意思是中药的药效都是凭想当然的“类比取像”,其真正目的是抹杀中医的治疗实践,否定中医的药物理论。

最核心的问题是川贝有没有止咳效果。虽然他没有直接否定川贝止咳。但是间接表示川贝没有止咳作用。我理解错了吗?根据这两段话:“川贝母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有人认为这是其有效成分,但是不同种的川贝母所含的生物碱并不相同。”“。。。凡此种种,就注定了贝母是润肺化痰的良药了

那么川贝有没有止咳效果。互联网上很容易就可以查到相关信息。

(1) 镇咳作用 川贝母具有镇咳作用。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实验,组织培养川贝和野生川贝,3.0g/kg灌胃,30分钟时镇咳作用最强,止咳率大于50%,1小时后作用开始下降,直至2小时仍有显著作用;按1.5g/kg及3.0g/kg给药,止咳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组织培养川贝与商品川贝具有相似的止咳化痰效果。

川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经口给药,每鼠0.25~0.5mg,均有明显镇咳效果。自川西北地区野生及栽培的暗紫贝母中提出的总生物碱和贝母皂甙Ⅰ、Ⅱ、Ⅲ号,采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实验,生物碱未见镇咳作用;贝母皂甙Ⅱ号0.2g/kg灌胃,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表现镇咳效应。

有学者用戊巴比妥钠15mg/kg及苯巴比妥钠75mg/kg给猫混合腹腔麻醉,电刺激喉上神经引出典型而稳定的咳嗽反应,经腹腔注射皖贝的醇提物4g/kg(生药),每隔20分钟按原条件刺激。结果显示,用药后猫的咳嗽强度和咳嗽次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60分钟产生显著的镇咳作用,持续2~3小时。皖贝与川贝比较,两者镇咳作用无显著差异;而皖贝与浙贝比较,前者的镇咳作用明显优于后者。故皖贝可作川贝的代用品。

(2) 祛痰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家种、野生、组织培养的川贝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实验,家种及野生川贝母200%流浸膏25ml/kg,川贝母生物碱11.3mg/kg及贝母皂甙Ⅰ~Ⅲ号0.5mg/kg,均有较明显祛痰效果,其中以生物碱和皂甙Ⅲ号的作用较强。给小鼠腹腔注射3.9g/kg组培川贝和野生贝母水剂,也同样具有祛痰作用,给药后1小时为作用峰值,2小时后作用下降,按1.5g/kg及3.0g/kg给药,其祛痰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大家看明白了。实验研究的结论显示,川贝无论是原始药物还是提取物都有镇咳祛痰的作用。我就不明白了,方是民既然看到了川贝对血压影响的论文,怎么就看不见川贝止咳化痰的论文呢?按他的说法,川贝不仅没有什么镇咳作用,吃了还会血压下降一命呜呼。对不起。Nile记性不好。不记得老师上课说过低血压的病因之一是吃川贝太多。注意,任何个案报道都不能成为医学理论记录到医学院教科书中。

不错,科学是百家争鸣的。但是,金标准是直接证据。你要说明川贝没有镇咳的效果。请出示相关研究结论。不要用“同种的川贝母所含的生物碱并不相同。。。凡此种种,就注定了贝母是润肺化痰的良药了,川贝吃多会血压下降死人。”这种不着边际的论证来对数百年的中医实践和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论抹黑。方是民一篇论川贝,把他自己反科学的虚伪本质暴露无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