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国学=宇宙之始就是“气”-有连续性、整体性和动态性

(2020-10-27 06:34:21) 下一个

杜维明之《儒家思想》之CH2(上)-摘要与读后感

 

在杜维明之《儒家思想》的CH2〈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论文中、在此论文的开始,他就引用牟复礼(FW Mote)说:“……唯独中国人显然没有创世神话。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世界和人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自发自生的宇宙的中心部分。……”

 

为什么没有创世的神话呢?据杜维明的哲学推断,他认为: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假设是把精神和物质综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哲学家认为构成宇宙的最基本材料,既不是单一的精神,也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兼有两者。它是一种生命力,此生命力称之为。一位哲学家杜布斯(HH Dubs)译为matter-energy,而另一位哲学家陈荣?又将气译为material force。但是、因为语文的差异,很难达到完美的效果,故此两者都只有七分相近。而最后、杜维明教授建议将气译为:vital power,这可能是对这个字的最好的翻译。

 

有了的观念后,因为气既是物质、又是精神,是两者的结合体。所以它的生命过程中,显示出三个特性:连续性、整体性和动态性。此三个特性在国学的书籍中到处可见,笔者在此借机一一举列如下:

 

一、连续性-从石头到天、都是一个往往被称为大化[笔者注:大化=伟大的造化]的连续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然任何東西都不在这个连续体之外,因而存有的链条就永远不会断裂。气、这种精神生理的材料,无所不在,甚至充满太虚。[笔者注:太虚=宇宙]气始终存在于一切形式的实有之中,使万物匯流于一体,如同一个单一过程的展开。任何事物,甚至连全能的造物主,都不在这一过程之外。換句话说:气是无所不在,流通各处,万物皆所构成。也就是说:即使是有位上帝存在的话,也是所构成。在国学中、描述此连续性的古文有:

 

1、老子《道德经CH1》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老子《道德经CH25》之:有物混合、先天地生,寂兮寥兮。……人法地、地法天、无法道、道法自然。

3、老子《道德经CH 42》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周濂溪《太极图说》有:无极而太极。

5、《易·系辞传》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6、张載之《正蒙·太和篇》之: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二、整体性-从包罗万象的连续性观念、就会直接產生万物万事皆一体的观点,这也是万物都有其整体性。換句话说:假如宇宙是一个连续体的话,也就是宇宙的一切组成部分都是内在关联的。故杜维明在此篇论文说:就是等于它是一个在其复杂程度各有不同的层次上,都完全整合化了的有机统一体。在国学中、描述此整体性的古文有下列:

 

1、张載的《西铭》中之:乾称父、坤称母,余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2、张載的《正蒙》中之: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盪,胜負屈伸之始。

3、张載的《正蒙·太和篇》又谓: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而有象、不知吾常。

4、周濂溪的《太极图说》之: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5、程明道的《定性书》曰: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

6、莊周的《庄子》之: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

7、《易经系辞传》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三、动态性-宇宙虽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此宇宙则是生生不息的,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故杜维明说:中国哲学家仍然将天的进行看成是生气勃勃的,並教导人们按照宇宙的无止境的生命过程来塑造自身。他们对自发地自我生成的生命过程的构想,不仅仅在于它具有内在联系性和相互依存性,而且还在于它具有无限的发展潛能。” 在国学涉及宇宙的动态性的古书中有下列多处:

 

1、《易经系辞传》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诗経·周颂》之: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3、张载的《正蒙·太和篇》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化为太虚,循是出入,皆是不得已而然也。

 4、《易经·系辞传》之:刚柔相摩、八卦相盪。

5、《易经·系辞传》之:穷则变变则通。

6、《易经·系辞传》之: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7、《易经·系辞传》之: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8、《易经·系辞传》之:生生之谓易。

 

〖总之〗

 

中国哲学的特色就是宇宙之进展有其连续性、整体性和动态性,故哲学家牟复礼(FW Mote)认为这个有机的生命过程就是真正的中国宇宙起源论。此宇宙的起源论的特点是:宇宙永远在扩展,大化不断在流行。牟复礼更进一步描述中国人的自然观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宇宙功能的包罗万象的和谐”。此和谐有两个相关的意义:1、自然是一种自我生成的生命过程。[“自然”一词译为英语单词的“nature”,而此翻译也正好就是《道德经》中的本来意义。笔者注:原文中、自然一词有两层意义,一是大自然、另外一个就是自我本然或者自然而然。但nature恰是含有此两层意义。]2、包罗万象的和谐就是心中的共鸣所构成世界秩序的基础。包罗万象的精神,也就是说:“自然”的精神是无所不包的,故宇宙对于天下万物都是采取“一視同仁”的态度。

 

由于此一视同仁的哲学、故此种自然观並不是一种宣传博爱的浪漫主义,也不是一种乐观的烏托邦。它是包括了一切的天灾人祸、战争与任何不公正的残酷行为。而哲学家牟复礼所断言之和谐,只是对此生命的有机过程之意义而言。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哲学在历史上所留下的小说、文学、音乐与绘画都十足地与此和谐產生共鳴,这些艺术家就借他们所作的艺术品表露出来他们所感受到的自然的精神。因此、杜维明就举出数例以证明我国文学家与艺术家都受到这种自然哲学思维的影响至深。这几例将会列举于我的下篇博文-宇宙整体性所產生的美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