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周武王革命成功后推行孝道-中庸CH18

(2017-10-05 08:15:06) 下一个

在《中庸》CH18,孔子告诉子思,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后,大力推行孝道,並且说明与规定当时的喪葬祭的礼仪规格。我们知道,在历史记载:周武王得到周公的相助,推翻商朝后,周公制礼作乐,将商朝的迷信奢华浪费的坏习惯全部消除,重新建立一个有礼仪並且着重孝道的国家。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周公的推广孝道,由祭祀周武王的父亲与祖父开始,实在是推行中庸之道的最佳模式。中国以后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也是和周公的制礼作乐有关。

 

先将《中庸》CH18的原文和白话译文登上,再讨论:

 

〖中庸CH18原文〗

 

1、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2、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3、父作之、子述之。4、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5、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廟饗之、子孫保之。6、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7、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8、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9、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10、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11、父母之丧,无貴賎一也。

 

 

〖中庸CH18白话译文〗

 

1、孔子说:没有忧愁的人,恐怕只有周文王吧!

2、王季是他的父亲,武王是他的兒子。

3、先有父亲创业,后又有兒子继续他的志向。[注:述=继续。]

4、武王继续太王、王季、文王的事业。穿起战袍打败了商讨王而拥有天下,所以自身的声名显赫于天下了。[注:绪=事业。壹=穿起。戎衣=战袍。显名=声名显赫。]

5、成为受万人尊敬的天子、富得拥有天下的财富。死后有宗廟祭祀他,而且子孫保持这个祭礼。[注:饗=祭祀。]

6、武王到了晩年才受天命成为天子,周公继成文王和武王的德行,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礼仪向上祭祀他们的祖先。[注:末=晚年。成=继成。追王=追尊为王。]

7、这礼仪、可以应用到诸侯、大夫和士、平民。

8、假如父亲是大夫,兒子是士,葬礼是用大夫的礼仪,而祭礼是用士的礼仪。

9、假如父亲是士,兒子是大夫,葬礼是以士的礼仪,而祭礼是用大夫的礼仪。

10、旁系亲属的一年的丧礼、只到大夫为止。[注:期=一年。]

11、但是父母的三年之丧,则一直通行到天子。这是因为父母的丧礼,是不分贵贱,应该是一样的。

 

〖讨论〗

 

1、历史记载:在周文王时候,商纣王已经是非常暴虐,文王是可以打败他的,大概是文王觉得时机尚未成熟,所以要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而周武王遵守父亲之遗志,在时机成熟时,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商纣王打败,不仅盡了孝道,也为民除害。所以在此章中、孔子称赞他是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廟饗之,子孫保之。可見孔子是非常赞美他。而唯有自己孝顺父母的君王,对全国百姓推行孝道的时候,百姓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与遵守。

 

2、忠恕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功,而孝道卻是忠恕的第一重要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父母,通常是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家庭之中,所以孝是必然的事,孝顺父母是每个人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因此孔子就大力推荐孝道。周武王在革命成功后,就接受周公的建议,规定祭祖的礼仪,应该由兒子的官位而决定,中国的孝道包括光宗耀祖的观念,可能是由此而来。

 

3、周公的制礼作乐,强调孝道,並且规定三年之丧,上至天子、下至任何人,都要奉守。在《论语》阳货篇记载:孔子的一位弟子宰我,以为父母之丧,一年就夠久了。等宰我外出后,孔子告诉其他的弟子:婴儿诞生三年之后,才能不必需要父母的抱在怀里。宰我是否有三年的时间去爱他的父母呢?可见孔子是大力拥护三年之丧的。孔子对待学生是谆谆教导,在孔子死后,许多他的弟子为了纪念孔子,也以三年之丧来怀念他,可见他们师生的情感是很深的,真是像情如父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