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教我们要与世无争,安逸渡此一生。在道德经CH66,老子在此章的最后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假如某一个品德高尚的国家领导人,都毫不争鬥的话,天下就没有人能爭得过他了。这就是不爭的最大好处。这就是老子哲学中,最奇妙的思维,尤其是在现代唯利是图的国际环境下,很难了解。不过在二千七百年前的哲学,应该是可能的,笔者在此,特别引用庄子德充符的两段话以作参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子心中的圣人是品德高超的人,他的心有如可以容纳江海一样大,所以有此成就。
在此章中,老子先以江海作例子,他说:因为江海处于低下的位置,所有的河流都流向于江海,所以可以称为百川之王。圣人效法百川之王,所以就寛容大度,蓄德于心中而不求表现于外,在言语上与行动上,谦虚为怀,人民拥护他。所以圣人在上位时,人民不会觉得負担太重,而且带领人民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人民有安全感,不会觉得会受伤害。所以人民都一心一意地忠心于他,遇到敌人或天然灾难也不抛弃他。这样的圣人,不与世争鬥,但是天下所有的国家也争不过他。这就是“无为而治”最终也可以平天下。
先将道德经CH66原文和白话译文登上,再讨论:
〖道德经CH66原文〗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2、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3、欲先民,必以身后之。4、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5、是以天下乐推而民不厌。6、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爭。
〖道德经CH66白话译文〗
1、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为它善于自处在低下的地位,天下的河流都向低下处归宿,所以是百川之王。[注:百谷王-百川之王。]
2、因此圣人要想居于万民之上,在言语上必定要谦下。[注:下-谦下]
3、要想居万民之前,自己一定要退后,不与人爭。[注:先-居前。]
4、所以圣人虽处上位,而人民不觉得沉重。虽然在前领导,而人民不觉得会有灾害。
5、所以天下人民都乐于推戴他,而不厌弃他。[注:推-推戴。厌-厌弃。]
6、因为他不与万物万事争鬥,所以天下也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讨论〗
1、在道德经中,圣人的定义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国家领导人,与儒家的定义不同,有此认识后,就会较容易了解道德经。圣人崇尚自然的大道,要随时向大道学习,其中以道德经的CH34最可以解释此章的不争。在CH34中老子说:“大道是无所不在,万物都靠大道而生长,但是大道卻不干预万物之成长。它如此的成长万物,但不居功。养育万物,卻不主宰万物。” 圣人向大道学习,向江海学习,谦虚为怀,心度可以容纳万物万事,因此可以在上不重、在前不害。百姓都乐意支持他,並且乐意追随他。
2、老子死后,最了解老子道德経的人应该是庄子。在数百年后的战国时期,庄子书中的德充符篇,描述如何修养自己品德,为最丰富,庄子希望我们先培养自己的品德,才可以有悠然自得的生活。在庄子的哲学中,他建议我们不要太注重外表的形象。他说有的人仅注意自己的化妆或穿著,或者有的人仅注重礼仪或言谈,有的人口中都是仁义道德,令人迷惑,这些外表的假象,都为庄子所不齒。他再三地强调一定要從心灵上培养我们的品德,等品德充分后,就自然表現于外。所以他用“符”字表示内在的品德修养到一定程度时,就自然显现于外而为人感觉或見到。笔者在此特举二例,以便说明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A、在庄子书中的 德充符篇的第六章,庄子解释聖人与凡人不同的地方就是:聖人注重修养内心的德性而忘却世间的好坏是非[原文:不以好惡内伤其身],而时常随着自然而不以人为的方法去增益自己的本性[原文: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庄子的忘卻世间的是非善恶,就是劝人要与世无爭,而且随顺自然。如此就是道家修养品德的正确方法。
B、在庄子德充符的第四章中,庄子又鼓励学生要修养到才全与德不形的状态。才全就是不让一切违反自然的东西来扰乱我们的本性,使我们的心中充滿和悦,好像每天都是春天一样,譬如迎接春天的时令到我们的心中,这就是才全。德不形就如静水一般的不形于外,他的内心保有德性而不显于外。德就是最纯美的修养,有德而不形于外,万物自然亲近而不肯离去。”
就是说:先修养到自己的德行充满于内,内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万物自然就追随他。能够修到万物自然亲近他而不离去,就可以解释老子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历史上,最有名的以“不争”而得天下的人,应该是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是在五代末期拥有最大兵力的将帅,他以不争的姿态呈现给他的同仁,但是卻在一觉醒来后,就被他的同仁,将黄袍穿在他的身上,这是历史上“黄袍加身”的故事,后来他又以“杯酒释兵权”的不争方法,让其他将领都放弃了兵权,建立了宋朝江山大业。他自己拥有强大的兵力,就如同聖人的德高望重一样,但是不汲汲于奪位(不争),后来就天下莫能与之爭。不仅能黄袍加身,更能不费一兵一卒,将其他将军的兵权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