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君君臣臣”的为政之道的孔子(36-56岁)
(2014-08-15 06:52:06)
下一个
39岁左右(史记中无年龄记载):齐景公问为政的道理,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像臣子,父亲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即论语颜淵篇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景公想重用孔子,但遭齐国大夫之反对,故孔子未得重用。在孔子十六年的官?生涯都是以“君君臣臣”为孔子畢生遵守的为政之原则。
40岁@公元前512年或鲁昭公30年:子曰、……四十而不惑……。有君君臣臣简易的原则,与父父子子的伦理原则后,在人生之路就不迷惑了。
40岁左右(史记中无年龄记载):有一天,齐景公慰留孔子,说:“我无法以鲁国的上卿季氏的待遇酬你,但也许可以上下卿之间的待遇酬你。”后来,齐国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告诉景公,但景公说:“我老了,也没法用你了。”于是孔子就离开齐国,返回鲁国。〖即论语微子篇之: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42岁@公元前510年或鲁?公32年:鲁昭公卒,定公立。
48岁@公元前504年或鲁定公6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事”。〖即论语季氏篇之“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 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广收弟子。
50岁 五十而知天命。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也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其实这两句话是有密切关系的。
51岁@公元前501年或鲁定公9年:鲁定公任孔子为中都宰(中都宰是今山东汶上县之县长)。
52岁@公元前500年或鲁定公10年:治理一年后很有绩效,四方官員皆来效法,于是由中都宰升任为司空(司空乃管水土之官,另有一说是掌礼仪者),再由司空升任为大司寇(大司寇相当于今日之司法部长)。同年夏日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夾谷。〖史记称此为夾谷之会〗孔子事先就有警惕,提醒鲁公一定要帶兵隊同行,鲁公才带左右司马同行。在会中,孔子表现出周朝的知书知礼的态度,並据理力争,怒责齐景公以夷狄之礼相待,充分地盡了臣子应盡的责任。孔子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使齐国答应归还鲁国的鄲、鄵、龟阴等地。
56岁@公元前496年或鲁定公14年:以大司寇职位參与国事,鲁国大治。
同时,齐人见孔子之政,惧其以后称霸。故送齐国会舞乐之美女八十人到鲁国,鲁国大臣季桓子接受了这批女乐,從此君臣两人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故孔子与季氏不和,就离开鲁去卫国了。〖亦即论语微子篇之: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從此孔子开始他的周遊列国与漂泊的十多年生活。
由以上孔子的36至56岁的年谱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为政原则,要以“君君臣臣”为起点,並且他堅守此原则,即使辞去高官位也不为可惜。今将孔子之堅守此原则总结于下:
(1)大约在孔子三十九岁左右,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他就回答一句至今仍为大众称赞的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聼了这句话后,几乎就给他一个官位,但因有些官员反对而作罢。孔子的道理简单易懂,只要国君的行为像国君,臣子的行为是作臣子的样子,父亲是父亲的行为,兒子盡作兒子的本分,则国家可治。他终生堅信这句话,故在处理国事时就堅守这个原则。其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和孔子在六十四岁的“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前后相关的,两句的道理是相通的,因为此两句话的宗旨都是要建立是非善惡的标准。在名不正言不顺后,他又加了“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由此可见,当名正言顺时,则礼乐可兴,刑罚得体,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故当君守君道,臣守臣道,则人民就可安康快乐了。由此可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的话是多么重要。
(2)40岁时孔子自述是“四十而不惑”。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单的原则牢记心中,当然在为政与处理家庭或社会伦理时,一点都不迷惑了。
(3)48岁时,当陪臣阳虎掌权,左右国政,不符合“君君臣臣”的原则,故孔子不滿,拒绝为仕,退而自修诗书礼乐,並广收学生,此乃因为他堅守其“君君、臣臣”的原则的表现。
(4)51岁时,孔子作中都县县长,一年后就很有政绩,四方官員都来效法,因为孔子的为政原则很清楚,只要先認识“君守君道、臣守臣道”的原则就可以了。
(5)在夾谷之会中,齐与鲁国国君是为了和好而设的会盟。孔子堅持他的“君君、臣臣”的原则,故应该以国君之礼相遇,不应以夷狄的礼相待。孔子以臣的道理,即使鲁是小国,但他为鲁国据理力争,后来齐景公自知理虧,故归还鲁国三县。由此可見,无论何时何地,孔子仍然堅持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原则。
(6)当孔子56岁时,他见到鲁君与季桓子两人迷恋歌舞、多日不理国事,孔子就認为此两人是君不君、臣不臣,孔子堅伩自己的“君君、臣臣”大原则,就不委曲求全,一怒之下就辞去大司寇的高位而周遊列国了。他的堅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则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