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泰勒总统期间,新兴的美国第一次对遥远的东方-中国发生政府层面的介入,即以帝国主义的面目迫使清朝签订《望厦条约》。
美国“内战”时期,约翰•泰勒是唯一一位支持并参与“美利坚联盟国”分裂国家的总统。他去世后,联邦政府没有任何表示,“联盟国”则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把他誉为“新生国家”的英雄。。。
1606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授予“维吉尼亚(伦敦)公司”皇家特许证,准许它们到北美洲进行殖民定居。1607年4月,英国人的第一个永久定居地在“詹姆斯镇”建立,詹姆斯镇也被认为是英国第一个海外殖民地。自此,英国殖民者开始源源不断地沿詹姆斯河逆流而上,维吉尼亚的土著-“波瓦坦联盟”印第安人(Powhatan Confederacy,是居住在维吉尼亚的一支“东阿冈昆”语系土著,在殖民者到来前约有20000人,他们在欧洲人带来的瘟疫中死掉很多,目前,在维吉尼亚和新泽西还有保留地。)也被迫流离失所,我在《查尔斯城:“意外总统”泰勒出生地》一文中提到的“詹姆斯河种植园带”,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1737年,“威斯特弗”大种植园主威廉•伯德二世授命在一座重要的波瓦坦人村庄原址进行规划,并以伦敦郊区的一个地名命名此地,这就是今天的“里士满”城。在威廉•伯德二世眼里,这里的詹姆斯河畔有着与他少年时生活过的英格兰泰晤士河极其相似的风光。
里士满城坐落在詹姆斯河的“瀑布线”,它位于首都华盛顿以南100英里处,东距历史名城-威廉斯堡44英里,西距夏洛茨维尔66英里(“瀑布线”-Fall Line,又称“跌水线”,是指阿帕拉契亚山脉东南山麓。地基软弱的沿海平原与长期被侵蚀的山地和台地的境界线上,河流几乎并行地从山地流下形成坡度的变换点,沿山麓线形成一系列瀑布和急流。由于落差很大,它们曾经是美国早期重工业的动力资源)。令威廉•伯德二世没有预料到的是,里士满从开埠时起就逐渐发展成为美国南方的政治重心,作为规模庞大的“维吉尼亚殖民地”的首府(当时的维吉尼亚殖民地的范围,包含了现在的维吉尼亚州、西维吉尼亚州及肯塔基州的全境,以及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伊利诺依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的部分地区)和后来的“美利坚联盟国”都城,它也是众多美国早期历史上最著名人物的发事与成名之地,这里面既有曾经担任州长的帕特里克·亨利﹑汤玛斯•杰斐逊﹑本杰明•哈里森五世﹑“轻骑兵亨利”李﹑詹姆斯•门罗及约翰•泰勒父子,也有作为南方领导人驻莅于此的杰斐逊•戴维斯﹑亚历山大•史蒂芬斯﹑罗伯特•李及“石墙”杰克逊等。这其中,生前在里士满度过他大部分的政治人生,而逝后又长眠于这座名城里的,美国第10任总统-约翰•泰勒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约翰•泰勒在1809年-他19岁那年,就已踏着他父亲老约翰•泰勒的政治步伐去到了里士满城。在这里,他从律师起家进入政坛,历任维吉尼亚州的美国众议员﹑州长及参议员。至1841年约翰•泰勒当选美国第10任副总统入主白宫之时,这位来自查尔斯城的未来美国总统,已与里士满城有着30多年的浓厚政治渊源。人生百年之后的约翰•泰勒,则是继同样出生在维吉尼亚﹑同样担任过州长并之后也成为总统的詹姆斯•门罗之后,另一位安葬在里士满城的美国总统。约翰•泰勒总统的长眠之地,也与门罗总统一样,位于里士满城中心-詹姆斯河北岸的“好莱坞墓园”内。更确切地说,他们都安葬在了“好莱坞墓园”内的“总统环岛”里,并且这两位总统的墓地也仅有咫尺之遥。
Hollywood Cemetery -“好莱坞墓园”,在《詹姆斯•门罗总统安葬地》一文中我已写到过。墓园的这个极具混淆视听效果的名字,是来自早期园林内的大片冬青树,与美国西岸那座闻名于世的著名影城基本没有关系。如果有一点相似之处的话,那就是“好莱坞影城”是当代娱乐明星们的云集之地,而东岸的“好莱坞墓园”则是早期政治明星们的聚眠之所(建议从个人情感上忽略代伟这个并非贴切的比喻)。安葬有一位“美利坚同盟国”总统﹑两位美国总统﹑6位维吉尼亚州长﹑28位“美利坚同盟国”将领﹑100多位历史名人﹑20000多名“美利坚同盟国”军人﹑共计60000余逝者的“好莱坞墓园”,如同北京西郊的“八宝山”和华盛顿西郊的“阿灵顿”(在地理上也是位于维吉尼亚州):“每一个转角都是历史”。它已不仅仅是一座墓园,它的陵园身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级的纪念园,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层面。“好莱坞墓园”还以其漂亮的规划和美观的设计,被誉为里士满城“最大的艺术画廊”。
位于“好莱坞”墓园的南端的“总统环岛”,是墓园内的一处居高位置的环形墓区。位于“总统环岛”正中间的,是美国第5任总统詹姆斯•门罗独具一格的黑色“鸟笼”墓。在以它为中心的环形外围墓地中,还安葬有其他的很多逝者。而紧挨着“鸟笼”墓,位于其东面朝向詹姆斯河及里士满城的,就是约翰•泰勒总统及其家族成员的墓地。约翰•泰勒与詹姆斯•门罗两位总统的“聚居”,无疑使“总统环岛”成为“好莱坞”墓园里最引人入胜的凭吊留念之处。由是,“好莱坞”墓园也是继麻萨诸塞州昆西“第一联合”教堂之后,第二个安葬有两位美国总统的地方。与比肩长眠于教堂地下室的亚当斯父子总统不同的是,“总统环岛”里毗邻安葬的门罗和泰勒两位总统,是没有亲缘关系的。在他们之后,美国还有一个安葬有两美国位总统的墓园,那就是著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这是后话。
从维吉尼亚起家政治的约翰•泰勒,在1827年到1837年的10年间,曾连续作为参议员活跃在美国政坛。1835年时,约翰•泰勒曾一度位居参议院临时议长一职,但泰勒个人的政治观点却一直与政府存在较大的偏差。早期,泰勒曾支持过约翰•昆西•亚当斯(即“小亚当斯”总统),但后来由于反对他的国内全面发展计划而反目;在泰勒转而效忠安德鲁•杰克逊的反对党阵营后,又因为不赞同杰克逊政府的银行政策及对待南卡分裂态度(杰克逊主张以武力对付试图从联邦分裂的南卡州,保持税收)而再次走向情绪敌对。政见的大相径庭使约翰•泰勒最终脱离民主党,投靠到由亨利•克雷成立的提倡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的“辉格”党。在某种程度上,约翰•泰勒一贯坚持的重要政治观点的深处,隐含的是基于他出身的对南方奴隶制度的强烈同情与维护,这也决定了他在人生后期历史之路上“格调”的转换必然性。
约翰•泰勒总统之墓的地面主体,是一块高耸的花岗岩纪念碑,及纪念碑正面的一尊放置在石碑顶部的泰勒青铜半身像。泰勒的“方尖”式纪念碑,基本上沿用了以往历任维吉尼亚籍美国总统(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墓碑或纪念碑的制式。但与前者传统的“光秃秃”头部不同的是,泰勒纪念碑的顶部放置有一尊青铜的希腊古翁,并伴以两只雄鹰撑护,远看若戴了一顶绿色的头盔。这尊“多此一举”的古翁,或许是对约翰•泰勒极具差异人生所作的另一种诠释(代伟注:英国浪漫诗人约翰•济慈在19世纪20年代的作品中,曾有一首意味深长的感怀诗-《希腊古翁颂》,它与《怠惰颂〉、《忧郁颂》、〈夜莺颂〉、《赛姬颂》和《致秋颂》并称为济慈的六大传世颂诗)。纪念碑的正面-也就是面向詹姆斯河的方向,附有一块较小的石碑,在昂首挺胸的泰勒半身像下面,有清晰的黑色字体简洁地写道:
约翰•泰勒,美国第10任总统(1841-1845)
1790年3月29日出生于维吉尼亚州查尔斯城郡
1862年1月18日去世于里士满城
抛弃民主党投奔新兴的“辉格”党,是泰勒政治生涯的巨大转折点。1836年时,约翰•泰勒被维吉尼亚“辉格”党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与同样出生于查尔斯城郡﹑在西北享有军功的威廉•亨利•哈里森搭档竞选美国第8任总统。那次选举,最终因为几位“辉格”党候选人分散票源而败给了民主党的马丁•范布伦。尽管如此,泰勒还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政治人物,实现了从一位职业政治家走向总统宝座的角色转换。1840年,随着美国经济连续3年的萧条,又一轮总统选战开始。“辉格”党人改变策略,打出别具一格的“蒂卜坎努和泰勒”(Tippecanoe and Tyler Too)竞选口号,以小木屋和烈酒塑造的粗旷形象在全国获得选举胜利。1841年,约翰•泰勒随威廉•亨利•哈里森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10任副总统。泰勒在副总统的位置上一开始,就进入了那个位置应有的无声无息状态里。他在参议院会议上仅发表了3分钟的例行性演说,之后便返回到远在威廉斯堡的家中,过着不问世事的闲居生活(当时泰勒买下了一位朋友位于那里的房产,所以住在威廉斯堡)。用历史学家的话说,“如果哈里森没死,泰勒无疑也将会是美国历史里另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副总统”。
约翰•泰勒纪念碑的两个侧面,雕着两副同样的女神侍像。手握花冠的女神倾身而立,她的眼神从另一只手中的花树间,下视到碑身前的约翰•泰勒头像上。而泰勒总统消瘦脸廓直面的方向,是“好莱坞”墓园旁詹姆斯河静静流淌过的水面,以及对岸繁华的里士满城中心-那里曾经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到处都留有他忙碌的足迹。。。如今,这近处的幽静,远处的喧嚣,都尽收在他那对深陷在眼窝里的炯炯有神的双目之中。只是不知道那些一大早就穿梭于热闹市井间的小民﹑午间坐在咖啡店内小憩的白领或商人,晚上在家里看电视或上网的家人,半夜仍在狂欢的新潮族或游荡街头的乞丐,也许他们早已忘了,这里一直有一双如炬的目光在远远地守望着他们。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春去秋来,一年四季,这样已经有一个半多世纪了。。。
约翰•泰勒的命运真正开始发生转折,是在他就任副总统一个月又一天-即1841年4月5日的那天黎明。一封来自首都华盛顿的急信,告诉他现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已于前一日凌晨去世!这在美国开国以来还是头一遭。约翰•泰勒在4月6日凌晨4点赶到华盛顿后,立即在下榻的酒店内自行宣誓就任总统,这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以副总统继任总统之位的第一人,同时也是第6位来自维吉尼亚州的美国总统。由于没有先例,人们对泰勒的首次副总统继任总统之后的地位感到困惑。因为美国宪法中的规定也不明确,它被解释为“在现任总统在去世﹑辞职或无法视事的情况下,总统的权力和职责移交给副总统,而不是总统职务本身”。泰勒驳斥了这种主观性论调,并且拒绝了一切“代理总统”的称谓。尽管如此,约翰•泰勒仍以法源不明的身份,被他的政治对手戏称为His Accidency-“意外总统”。也正是这种局面,使得泰勒总统在当政期间也没有副总统。(注:1967年,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期间,美国宪法第25修正案才明确此令。林登•约翰逊是在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以副总统宣誓继任总统的)
约翰•泰勒总统任内,美国进入开国第65年,若以并行时段来论,等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习近平政府时期。1841年时的美国,正兴起“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她当时已拥有26个州,面积比最初多出2倍,总人口也达到1700万。泰勒上台后的日子并不好过,面临银行体系危机和此起彼伏的反对黑奴制度声势,他接连否决了几项国会议案,引起他所属的“辉格”党人的极大不满。他们在白宫外面引发暴乱,向白宫投掷石块,向空中开枪,并把泰勒的画像举起来放火烧掉。这种剑拔弩张的关系最终导致约翰•泰勒被亨利•克雷开除了“辉格”党,他的内阁成员也全体辞职,约翰•泰勒成了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无党籍“光杆”总统。纵观泰勒的一生,他的政治性格始终处在一种“反复”的纠结之中。这种“固执己见”的秉性使他一再树敌,落得众叛亲离,至其晚年,甚至遭邻里冷眼﹑举国议诟。只是,这个中的是非曲直,也非一言足以盖定。
泰勒执政第3年时,在东方,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的胜利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特权。泰勒政府便委派克莱博•库兴(Caleb Cushing,旧称“顾盛”)前往清国,以讹诈和恫吓的手段迫使耆英签订了《望厦条约》。1845年1月16日,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批准《望厦条约》生效,这也是中美两国的第一个条约。自此,美国便紧随英国之后,开始以侵略者面目出现在大清王朝的土地上,这同时也标志着中美外交关系的新开始。应该指出的是,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里,“习惯”上也把当时的美国也列入了“西方列强”。严谨来说,泰勒时期的美国还处在方兴未艾的发展之中,甚至国家还有些混乱,仍算不上强国之一,说她“趁火打劫”则更为合适。《望厦条约》之后,新兴的美国已逐渐把视野从她的传统“后院”-南美各国,转移到了地球另一面的东亚地区,她未来的全球霸权筋骨,已逐渐显露出来。从这个层面来看,泰勒政府是在原有《门罗宣言》主张的“孤立主义”外交框架上作出了突破性的进展。
泰勒在几近四年的总统生涯中,还曾经有过一次“死里逃生”的惊险经历。那是在《望厦条约》前四个时的1844年2月底,约翰•泰勒总统携全体内阁成员及前“第一夫人”多莉•麦迪逊(即第4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的夫人)等400多位贵宾,登上配备有“世界上最大火炮”的“普林斯顿”号军舰,巡游波托马克河。当那尊名为“维和者”的大炮试射助兴时,炮膛却突然发生了大爆炸,国务卿埃布尔•阿普瑟,海军部长汤玛斯•吉尔莫,海军造船总管肯农,陆军上校大卫•加德纳(泰勒总统的未来岳父),以及泰勒总统的随从和两个船员等当场被炸死,另有20多人受伤。泰勒总统本要上来与大家一起观看,却被一位贵宾敬酒而停留在甲板下,因而幸免于难。如果爆炸时在场,泰勒总统极有可能被炸死,当时的临时参议长就会“直升”为总统了(泰勒期间一直没有副总统。相关内容也请参看美国总统继任顺位)。
在泰勒的墓碑后,还要高低大小十几座各种墓碑,他们都是泰勒夫人﹑子女及后人。泰勒一生结过两次婚,前后共有15个孩子,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子女最多的总统。他的第二任夫人朱丽娅•加德纳比他小30岁,出生于纽约长岛最东端的加德纳岛。1844年他们在纽约结婚,1845年泰勒离开白宫后他们一起住在了查尔斯城郡的“舍伍德林”。50多岁的泰勒退休后在种植园勤力农作,开荒拓路,一度被“辉格”党人邻居们讥笑为“工头”。他还时常召唤邻家的奴隶们来帮自己修路,引起邻居们的不满,不得不最终制止了他。在这指节小利前,人们已经“忘记”了泰勒曾在总统任内为美国进行的历史性“大拓荒”,那就是签署德克萨斯合并条约。他的前两任安德鲁•杰克逊及马丁•范布伦,都曾经因为担心蓄奴问题激化而否决了合并德克萨斯的计划。而事实上,泰勒的下任-“黑马总统”詹姆斯•波尔克不仅凭此击败了他的连任,还抢了他的“功劳”:让德克萨斯作为一个州并入联邦。这不知道是不是后来让泰勒“憋气”在自家门口躬耕的原因所在。
约翰•泰勒总统墓最令人注目的一个环节,还是墓碑前的他那尊青铜半身像。在他之前的历任9位总统墓,及他之后的众多美国总统长眠地,都没有出现过安葬者的“本尊”像,唯有具反叛色彩的“联盟国总统”-杰斐逊•戴维斯的墓前有真人雕像,这大概与泰勒一生里最后的一段历史“格调”有关。
泰勒在晚年基本上脱离了政治,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来拜访他。“内战”前夕的1861年2月,年近70岁的泰勒再次露面,他被推选为旨在阻止战争的维吉尼亚“和平会议”主席。然而当“内战”爆发后,泰勒却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维吉尼亚的一边,最终加入到叛乱的“美利坚联盟国”。“内战”伊始,尚有马丁•范布伦(8)﹑约翰•泰勒(10)﹑米拉德•费尔莫(13)﹑富兰克林•皮尔斯(14)﹑詹姆斯•布坎南(15)等五位前总统在世,约翰•泰勒是唯一支持并参加分裂国家的,但他也是其中唯一一位来自南方的前总统。约翰•泰勒之后被选为“联盟国”的众议员,1862年1月5日他前往“联盟国”首都里士满述职时,没料想自己的生命轨迹此时已运转到了终点。
泰勒自幼体质羸弱,在冬季尤怕着凉。1862年1月12日,泰勒在里士满的酒店里抱怨完寒冷的天气后,突然呕吐而昏厥。在医生决定让他返回“舍伍德林”休养的前一天晚上,泰勒在半夜醒来,呼吸极为困难。他抿了一口白兰地说,“我要走了,也许这样是最好的”。不一会儿泰勒就静静地去世了,终年71岁。由于泰勒与“联盟国”的关系,他被北方联邦政府认为是“叛国”人物,所以关于他的死在华盛顿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官方报道。南方“联盟国”总统戴维斯则为泰勒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带有政治性的葬礼,并把泰勒宣染成一位“新生国家”的英雄。出殡那天,在这位美利坚合众国第10任总统的遗体上,裹的是“美利坚联盟国”的国旗。泰勒被安葬在了当时“联盟国”首都所在的里士满城“好莱坞”墓园里。
约翰•泰勒在美国44位总统的历史排名中,居35位,被认为是美国“最糟糕”的总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