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景德镇青花克拉克瓷盘青料发色

(2014-12-13 03:16:02) 下一个

 

   从目前发现的景德镇青花克拉克瓷盘来看,有多种发色。 

    其 一,回青发色。《明实录》:“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癸未……先是奏,回青出吐鲁西域番异域,去京师万余里,去嘉峪关数千里,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 贡……”景德镇有众多窑户,其中必有人获得一些回青料。如图1所示,该盘就是使用回青与土青混合料绘画的纹饰。 

    其二,江西土 青发色。《天工开物》记载:“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为下也。”在浙料未发现之前,景德镇窑户使用的 都是江西土青,发色多种,如图2所示,这些克拉克瓷盘纹饰都是江西土青所绘,色泽偏灰,比浙料青花发色差一些。 

    其三,浙料发 色。《明实录》万历三十四年三月乙亥条则记载了太监潘相到景德镇后的上疏:“描画瓷器,须用土青,惟浙青为上,其余庐陵、永丰、玉山县所出土青,颜色浅 淡,请变价以进,帝从之。” 任何一种青料都是民窑最早使用,待有影响了才被官窑征用。浙料在万历三十四年之前就已经被民窑广泛使用,应该没有问题。由于 浙料储藏量巨大,质地优良,为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制造提供了稳定来源。浙料发现和开发是划时代的进步。如图3所示,这些高档克拉克瓷盘纹饰都是浙料所 绘。 

    从目前遗存的中高档克拉克瓷盘青花来看,大致可以分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花含铁锈斑。据 成书于嘉靖年间的《江西大志·陶书》记载,青料采用的是水选法,具体分“敲青”和“淘青”两个步骤。敲青即“首用锤碎,内朱砂斑者为上青,有银星者的中 青,每斤可得青三两。”淘青即“敲青后,取其青零琐碎碾碎,入注水中,用磁石引杂石,真青澄定,每斤得五六钱。” 嘉靖至万历前期生产的青花瓷器多采用这 种水洗法提炼青料,铁元素不能完全从青料中除去,故在青花发色中多少都含有铁锈斑。 

    第二阶段青花不含铁锈斑。据成书于崇祯年 间的《天工开物》记述,此时已改用火煅法提取青料:“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青料)。此物不生深土,浮生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认 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上者每斤煅出只得七两,中下者以次缩减……凡使料煅过后,以乳钵极 研,然后调画水。调研时色如皂,入火则成青碧色。”这就是火煅法。这一技术进步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呢?笔者认为应该在万历三十四年之前完成,否则官窑就不 会要求黄帝“变价以进”。 

    青料改进提炼方法后,发色纯净,色分多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