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古董鉴定的精髓

(2017-03-19 00:26:17) 下一个

现在每年都有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预展,去看预展很有意思,在拍卖现场看人有时比看拍品还有乐。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来看拍卖预展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专家、行家,也有装模作样的假行家,从一个人观看拍品的举止就能大概判别出来其鉴赏的能力。往往能看见一些穿着入时、摆着“谱”拿着“劲儿”的人,好像透着有多大学问,带着手电筒、显微镜、放大镜等,抱着一个器物翻来覆去的又照又看。有时候离他们挺远的,看着就觉得好笑。他们手里抱着的东西本来就非常开门,老远就看出来了,真不明白他们还在那儿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看个啥。实际上,他们是在摹仿古玩鉴定的传统鉴定方法,就是按照每一品种的古玩所具有的特征总结出的许多说道,或是通过对某些特征细节总结出很多招数,依照这些说道和招数作真伪的判别。其实,这是一个很低层次的鉴定方法,当今这么多人买古玩上当,从根儿上讲,很大程度是这种方式造成的,可惜这种方式当今还是主流,几乎大家都如此,还在流行。

当心误入歧途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介绍文物鉴赏类的好书太少是重要原因之一,回忆起来,关于文物鉴定的书籍明代曹昭(明仲)著有一本《格古要论》,是比较早的一本,听上去这本书是写古玩鉴定的,但是实际更多的是从艺术史和器物鉴赏的角度来写的,并没有涉及过多的实质性的鉴定方法,但是已经有了以招数来判别古玩的雏形,应该说开了一个并不算好的头。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民国期间,赵汝珍所著的一本《古玩指南》,于1944年出版,对古玩行业并未起好的作用。在书中,他不仅著录了一些错误的古玩鉴别方法和“招数”,同时传播了这种方式,有些不靠谱的招数现在还在使用,这本书原本并没有真正的学术地位,更谈不上严谨,因为多年来一直没有相应的入门古玩专业图书的原因,致使此书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70多年来不断有出版社不断再版发行。初入门学习古玩的人可以读读此书,但对书中的各种“招数”还是要谨慎对待。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30多年前,我认识王世襄先生之前走的也是这个(标准)路数,当时从老一代古玩商和圈子里的藏友们学了各种的招数,对应每种器物都有相应的招数作判别,几年下来,还觉得自己眼力挺好的,这亦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按这种方法,一旦学会了一些技术性的知识,学得了一些招数之后,必然慢慢的就会越发自满、自负,不知深浅,从宏观角度讲,走这种路线必然是越来越注重细节,眼界会越来越窄,人的心胸也会越来越窄,变得十分小气。且无知者最无畏,到达自满、自负,这个阶段的时候,就离着上当受骗不远了,看东西也是翻来覆去。拿件瓷器,先是掂量掂量手头儿,又闻又看。看家具是先钻桌子底下,死乞白赖地逐一去看个部件是否有后修后改或后配的等等。后来认识了王先生,发现他对古代艺术品的鉴赏根本就不是这一套,他只需要看一眼,就“一眼明”,心里就明白了,从侧面看,他人“一打愣”一愣神,像打了个激灵似的就看清楚了。

“望气”才是正道

其实,自古对这种鉴定就有一种叫法:“望气”。所谓的“气”就是“气韵”,实际上它是透过看被鉴定器物本身,看到它背后的精神世界,气韵表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此种鉴定的方法实际上才是最本质最精准的,把握住的是整体的气息。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对于“望气”王世襄先生在《锦灰三堆》中有一篇论文做了专门讲述。在这篇文章中他很谦虚、客气,但讲到了问题的实质。那篇文章初读起来似很简单,但实际却不简单,是一篇值得慢慢品味、体会的文章。

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经眼看了不少的东西,首先,他对古代艺术品评价的用语非常有意思。不像有些自称行内的“高”人总能对着某件东西说这说那,没完没了。在他见过的器物中,对其中的90%根本就不吭声,没表情,不置可否。不用说了,这样东西根本都犯不上废话。应特别说明,他看了不吭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新的或是假的,但肯定是不够艺术品的标准。在王先生眼里,艺术水准第一位,艺术品不分新老,不分时代。凡是看见艺术水准不高的甭管年代月多老他都没有表情,不吭声。如果他看上一件不错的,他标准的肯定语就是:“嘿,好”这么两个字。如果若是特别打动人的、是不得了的绝品,则加两个字“嘿、嘿,真好!”若这件器物是古物则再加上一个断代,如“够元(代),够明(代)”。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古玩界历来有这样的说法:玩古玩没有不打眼的,没有不上当的。可是这么多年来,在王先生看过的不计其数的器物中,还没有发现王先生看错东西上了当的事。他的图书中著录了那么多藏品,在社会上出版发行了这么多年,也没听到有谁说某件东西整个儿是个“瞎活儿”。

透过物质的表面现象深入本质的“望气”境界,当然是古玩鉴赏的最高层次,绝非人人能做到,客观地说,是没有多少人能做到。更准确地说,是没有几个人能真做到。王先生能行,是因为底蕴深厚。他从小涉猎中国文化,首先研究中国书法和绘画,气韵和精神在书法和绘画上的反映最为鲜明。在此基础上,他又研究青铜器、漆器、佛像、造像、乐器、竹刻、家具,融会贯通,捕捉到了这些器物间内在相应的联系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找到历史脉络,因此能站在高端,不是着眼具象,而是放眼宏观,对各类艺术品和鉴定品加以审视判断,透过器物的表象看到时代特质和艺术水准两个本质。

为何“望气”鉴定法准确呢?试说明如下:按照以显微镜、放大镜观察等常规招数来鉴别一件器物,凡你认为可以判断出真伪的各种特征,造假者同样也都知晓,他们就可以通过完善伪造技术来对付你。这种鉴别方法拘泥于技术层面,而技术上的问题,对于现代科技而言,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一旦有足够的金钱回报,值得干了,就早晚有人能找到相应的技术方法来解决。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例如,唐三彩是不少人喜爱的收藏门类,对其鉴定有不少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看釉,几十年前,“唐三彩”可以以釉面内是否有微细的断裂(俗称“细开片”)来判别真伪。当时的伪造属粗犷型,做的都是工艺,做不出里面的“开片”,所以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判别特征,可以为招数来用。后来,随着唐三彩身价高涨,到了伪造者认为值得花功夫的时候,便花力气突破了这个技术难题。从此,凡是以釉内“细开片”特征来判别唐三彩真伪的人,大都“翻了车”。

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当时伪品的开片较生硬崩碴较愣,真唐三彩上的开片经过时间的磨砺浸润,有“酥”的感觉,于是又有了鉴别唐三彩的新招数。但好景不长,伪造技术再次跟进提高,这招数又不灵了。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后又以真品开片微细断裂纹中渗有渍迹为招数,因为细纹小部位不易观察,需要有强光和放大后方能对比看清,你看,这就引入了手电筒和放大镜观照。这么一来就进入了微观世界,又有了更多更复杂的特征和一大堆的招数。因为这种造假比做单纯的开片更难,所以在那个阶段,又成了鉴别唐三彩的新招数。随着时代发展,新的藏家加入,价格又不断上涨。涨到了一个临界点,伪造者又下了狠功夫,果然又有一批人上当了,而且有的到现在还没明白过劲来。

这一切说明,自打有古玩起,造假技术和鉴假招数一直在角力缠斗,谁占上风,不言而喻。因此从技术角度,以招数来鉴别器物可行,但也只在一段时间内可行。伪造者每攻克一个特征和特点的技术难关,就会有一大批英勇的以技术评判古玩的收藏者“踩响地雷”。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所以,从宏观而言鉴物,还得靠“望气”。气韵和器型是时代的反映,近些年来,我做家具设计,对此深有体会:我的设计也力图创新,但我发现,如同人,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特征,让50后做出90后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即使有天大的本事,把“形”做出来了,“神”仍然不对头。人脱离不了时代的大背景,如同孙猴永远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这如来掌心,实际是大环境。只要你把握住时代气息,再有能力、再狡诡的造假者,也难以超越历史,完整复现当年的气韵。“望气”之准,道理即在于此。

艺术有何标准

前面说到,王先生评价艺术品,一看历史价值,二看艺术水准。对不同门类不同品种的艺术品,有他自己的标准。多年下来,我对王先生的评价标准渐渐有了体会,简介如下:

“景儿”绘画。20多年前,王先生告诉我,“好画”的标准,在他眼里相当简单,如他说话的方式一样简洁明了,即好的绘画要有“景儿”。当时听他说“景儿”,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叫“景”啊?不是山水画怎么看“景”呢?后来,知道了王先生说的“景”跟绘画的类型没关系。一起读画多了,就慢慢明白什么样的绘画在王先生眼里是有“景儿”的。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好画抓人,动人心魂,靠的是精神头。他所谓的有“景儿”,就是画得生动有精神,当然单单如此解释“景儿”是不全面的。“景儿”似抽象,实很具象,是整体的诠释,但又是核心,是一幅绘画在笔法、构图、色彩、题跋各个方面无可挑剔之后,整体和谐统一而出现的效果,是最高阶段的审视,并不是忽略细节,而是所有细节到位后的综合表现。

“味儿”对于器物,王先生说好的东西要有“味儿”。这个“味儿”当然不是指气味。“味儿”,在汉语里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词,什么东西一旦有了“味儿”,就意味着达到相当的成就和境界了,如说一件家具“明味儿足”,是对这件家具最高的评价了。

“神”书法,王先生说好的书法作品应有“神”。书法能够做到有神的太难了。应当说明:能否有“神”与书体无关,并不是说只有草书才能有“神”,任何书体的书法写好了,都能有“神”。

王先生曾让我以录音的方式记录下他对书法的一些见解,时间长近一小时,除了论述了理论之外,他还谈到了对当今书法发展的一些看法,他认为,一个人没下过苦功夫,书法不可能成事,更不可能成为书法家。他提到书法家应具备的几个客观标准:一个称得上书法家的人,应该能写好史上各体的书法,对历史上重要的名家名帖都能临摹到位,在此基础上要有所创新,要创出完全属于自家风格的字体,还有最后两点极其重要也更难:对中国书法历史有精到的研究和贡献,例如启功先生解读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书法家必须有深厚的古文和文学功底,有吟诗赋词的功夫,诗、词、对联、序文、跋文都能自己撰写,不能像现在有的“书法家”,只会抄写历史上古人的东西。

收藏大家王世襄 古董鉴定的精髓

王先生的字就非常有神,但是他总说自己不是书法家,就像他说自己不是收藏家一样。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若按照他对书法家的客观标准,他认为自己没花那么多功夫,二是他对现今是个写字儿的就爱自冠以“书法家”称号的这种做法很厌恶。其实,当今的各种“家”都一样,称得上是一个“家”贬值了的时代。俗了,不愿意与其为伍。另外,他对当今习书法不练楷书、不下功夫的做法很看不上,其实,做任何事都应有一个好的基础,我曾用十几年时间习楷书,后来,有次他来我家看我临写的帖,幽默地说:“嘿,欧(欧阳询)味还挺足的,还算不错!再练练你就能不算书法家了”,让人忍俊不禁。前些年北京一著名画店的经理,说有很多人喜欢王先生的书法,让我问问王先生能不能给他们写点字幅挂在店里出售。我将此意愿转达给王先生。他一听就乐了,带着一种特殊的幽默和风趣的神情说:“还是让‘书法家们’去写吧!”。

能做到有“景儿”、有“味儿”、有“神”的艺术品,不论类型,不论新旧,能存世到现在的,比例相当少。玩艺术品的人经过时间的沉淀,慢慢了解深入,最后能看出有“景儿”、有“品”、有“味儿”,实际上是判定艺术品好坏与否的最核心本质。能到如此鉴赏境界,自然是要见过相当多的珍品。

如今拍卖会很多。每到拍卖季节,不少收藏家都能收到很多本图录。每年一个拍卖季能有几千上万件拍品,一大摞几十本图录,看都看不过来,怎么从这么多的拍品中“刨出”东西,还不耽误太多时间,是一个难题。王先生看图录的方式挺有意思。20多年前,王先生就能接到海外如佳士得、苏富比等寄来的图录。不像大多数人一页一页细看,王先生看图录就像魔术师洗扑克牌一样,从图录第一页起“唰、唰、唰”地直捊快过到最后一页,反复两三遍,看一本图录加起来大概也用不了五分钟,中间突然看到中意的便“啪”地一下按住,一定是一件不错的好东西,其速度就是如此之快。好东西绝对跑不了,也用不着为破烂浪费时间,足以说明前文所写“一眼明”的鉴赏力之高、之神。转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nnwh 回复 悄悄话 受益匪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