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来,国公老和如是兄不约而同的在网上和微信兴起一股研究瓷片的热潮。
中国是瓷器之国,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从生产瓷器的那一天起,就有瓷片的产生,那时的人们在烧制瓷器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残次品,而这些残次品的 命运,就是被埋入地下。尤其是官窑烧制瓷器中产生的大量瓷片,皇家有专门负责此项瓷器烧制的官员,进驻窑厂,监督制作,而且在制作时不计成本,精工创新。 例如皇上要求此批制做100件瓷器,那么必须烧制出几百件以上,精心挑选出100件瓷器后,剩余的瓷器全部要打碎深埋,不许任何一片流入民间。
人们喜欢瓷片,不仅仅它是珍贵的瓷器标本,还是更难得的收藏品。一是旧瓷片虽残缺,但它的制做、绘画艺术仍然是高水平的,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工艺水 平,二是可以做为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提北京玩瓷片的行家白明,行里人称呼他“片白”, 现在北京出版集团当编辑。“片白”玩瓷片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不管什么时候,口袋中总是装着块瓷片,就连晚上睡觉,枕边也要放几块瓷片,他家中珍藏着上万 块瓷片。白明收藏瓷片有了名,后来干脆在崇文区开了座博物馆,专门向大家展示他收藏的瓷片,可见瓷片的魅力有多大。(节选自百度百科)
和国内收藏的瓷片不同,国公收到的瓷片,大多是清代以来出口瓷的碎片。有些大的,实在要算残器,要整的得法,或许可以拼凑出几个整器。如是兄的则多 是海捞瓷,有早到宋代的。这也实在和他们所处的地方有关。如是兄住新加坡,是自古中国瓷器出口的要道,风浪一大,大海就把古瓷保存起来。国公在大英帝国, 是近几百年中国出口瓷集中行销的目的地之一。总而言之,尽管数量比不上“片白”,在国外的瓷片收藏自有国外的特点。听如是兄介绍,近年来国内藏友到东南亚 收海捞瓷的人数大大增加。比较完整的精品已经价值不菲。国公老一如既往,以学者特有的态度,系统地论述了对瓷片的研究和探讨。国公老的这篇帖子,无疑是我 们进入瓷片研究领域的好指导文章。
国公:
半箱旧瓷片和残器。
记得有位瓷学家说过 ‘学瓷要从瓷片学起’。
今天看到几箱旧瓷片,便从中挑出半箱来,边学习,边实践,像丽丽学习。
看能否拼出几件东西来。大概要一周时间,望耐心等待。
国公:
歌德有句名言“收藏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只要把握得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同门类、不同品质的收藏者。然而,幸福和快乐是以物质基础和精神追求共同成就的,也就是说要成为真正的收藏家除必备的兴趣、规模、珍品外,最终还要有自己能够引领收藏的学术观点。
私人收藏家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的大收藏家王导、谢安,他们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及至唐朝著名的张彦远一门,从高祖起就收藏字画,历经五 代,从而能写出巨著《历代名画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收藏家。其后经历了宋代晚期、明晚期、清晚期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收藏高潮。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及 现代功利主义的盛行,近30年来的收藏热的确更像发财梦或金钱文化的躁动。
在人类的历史上每当社会安定,四海升平之际,大量的艺术品总是被收集入宫或成为富裕阶级的重要投资手段,其低风险,高收益吸引着大批有识之士。不少 高端藏品的最终归宿都流向某个财团或博物馆。香港胡惠春先生的“暂得楼”部分藏品已永久展示在上海博物馆;著名的达维德基金会的藏品也最终归于大英博物 馆,可见短暂的个人幸福与快乐还链接着人类未来的文化建设,从长远来说,收藏家拥有的本质并非索取而是奉献,能真正使收藏家感到永恒幸福和快乐的是自己心 中总惦记的那份社会责任。
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产业(金融、地产、艺术品)回报率最高,风险相对较小的当数艺术品投资,原因是它比金融、地产更具有超越地域、流通限量及不可 再生的特征。历代收藏家,基本上都是当时有财力的人,也有例外:从十几年前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至今的瓷片收藏,却给少有资本的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 遇。作为一个新兴的收藏领域,多数瓷片标本现在的增值率都远在百倍以上,一些能够补史、证史的珍稀资料的市场价值更是难以估量。况且,城市遗址出土瓷片的 质量和数量还记录了该城市相应时期、相应地点的消费水平,给城市历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更广泛的学术价值。时势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瓷片收藏家, 他们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房购藏。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只有机会尚存,找一个相对人烟稀少、相对平坦的地方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收藏梦,亦可在 新发现的惊喜和拓展见识的成就感中享受快乐!
纵观浩如烟海的中国陶瓷史,瓷片标本从未像现在这样倍受青睐。“宁要一片残破的真实,也不要一件完美的虚假”,正在成为瓷器爱好者的共识。昔日的 “垃圾”已成为方兴未艾的古文化资源之一。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便是根据散落在地表上的陶片进而发掘成功;1986年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先生偶然发现河南 宝丰瓷厂王留现先生在清凉寺搜集的一件汝窑洗,经调研后揭开了汝窑窑址的千古之谜;深圳考古研究所通过钧窑窑址出土的瓷片把原以为是“宋官均”的刻有数字 的花器类改正为“明官均”;据说,南京博物馆藏洪武白釉瓷器,首先发现者便是“瓷片一族”;明龙泉窑“供御器”的窑址,也是杭州瓷片爱好者通过市场上出现 的古瓷片,“顺藤摸瓜”而最终找到的;在西安,收藏者结合本地出土的精美瓷片,正在讨论有关“柴窑”这一古老而又极富新意的话题,一个未知世界的门再次被 敲响,无论如何,根据精美的出土瓷片(见标本)五代耀州窑青瓷雄冠唐宋之交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造假技艺日臻成熟的今天,瓷片标本更彰显出其无可代替,甚至无以伦比的“经世致用”性。多见而识之,知者次之,学术不断有所突破,藏家练就一双 “慧眼”,瓷片功不可没。当前瓷片收藏在全国已初步形成规模,许多人都期望辟瓷片为蹊径,在视野不断开阔中轻松走进中国陶瓷史的深处,探索其不为人知的奥 秘,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对任何一个收藏门类来说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区分真、赝品首先是识真的问题。学瓷之道,只有你从可靠的实物中得到切身感受,才会有真正的感悟 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瓷片标本的摸索和体会便是一条通往识真的捷径。然而,现瓷片市场亦鱼龙混杂,犹如买流传有序的完整器一样,最好在已形成的瓷片圈内 购藏、学习。当然,瓷片收藏并非学瓷的必经之路,但如果经历从认识瓷片到买残器,再到买完整器的循序渐进的收藏过程,将可以拓展你的视野,增强你的判断 力,从而避免走许多弯路,少交许多学费。
所谓“白壁求善价,明珠难暗投”。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陶瓷收藏脉络,有别于其它投资的是其受当时社会环境波动的影响较小,炒作较少,它们总是不断流 向经济发达地区并一直持续、稳步上升,其收益率的高低取决于岁月的流逝及当时的认知水平、藏品的质量、存世量和流通量。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稳定的情况下, 投资精品每五年左右可成倍增长,相同的收益,若投资俗品会付出成倍的时间成本。试想: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工厂、市场、官场艰苦博弈,而最终是否能获得投 资的高效益还往往是未知数。但投资艺术品是成功人士别有洞天的明智选择,它们既能使你得到文化享受,又可获得高回报。然而最理想的收藏时机并非在所谓盛 世,而是在相对经济萧条或衰退时期。最理想的卖出时机却恰好是在盛世:在市场相对繁荣时,从2009—2010年春拍结束,国际收藏界中声名斐然的尤伦斯 夫妇就从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套现6.05亿元。从去年开始,以陶瓷收藏为主的瑞士“玫茵堂”也在继续把握着五十年来一个相对较好的卖点。而接棒的人当然 是实力非凡的有识之士,他们看好的是未来社会必然继续发展的前景和藏品本身悠久的文化沉淀及其无法复制性。请相信:只要你抱定人生最终的意义是为这个世界 奉献了多少?而并非虚无的赢利,即使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只要你收藏的是精品,你便会在兴趣与财富同步增长的同时活得幸福快乐!
收藏之道重要的不是你曾得到的,而是你曾经付出的热爱与坚持。无论是弥足珍贵,还是微不足道,都将留给别人,即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 不争,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收藏之道本质上便是为人之道,也需要一种“忘我”精神,就是说你的收藏性格同样会决定收藏命运。一旦涉猎收藏时,应 尽可能少一些浮躁,量力而行,即“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以累己”。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捡大漏”的事,即使是对历经千锤百炼的“行家”来说,成功的概率 亦犹如买彩票一般,可想而知对于缺乏技术准备和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收藏者而言:“空谷幽兰”般的境界不过是梦想而已。
近日,一条“苏州吴江土豪用多件古董建造了一座价值98亿元瓷房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后来媒体核实,瓷房子确实存在,不过并不在吴江,而是在天津。据说这座瓷房子装饰用的瓷片都是古瓷片,当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
对于瓷房子的价值网上争论热烈,但吸引我们关注的是:原先按车卖的古瓷片,近几年价格飞涨,一片有“大明成化年制”底款的瓷片价值在6000元以上,即使只有当中的一个字,这样的瓷片也能卖个1000块钱。
但并非所有的古瓷片都有收藏价值。不少专家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瓷片数量太多,其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值,只有稀缺的瓷片才有升值的空间。
瓷片收藏开始被关注
羊城晚报:中国的制瓷史源远流长,无论是在瓷器烧制、贸易运输,还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产生了大量的瓷器碎片。几年前,即使是古瓷片,价格都是非常 低的。所以2012年的时候,一箱218片的北宋汝窑瓷片在澳门拍出了2875万元,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听说近几年古瓷片的价格一直都在涨,是不 是有这样的事情?
楼钢:古瓷片的收藏之前一直是不受重视的,会收藏古瓷片的人,除了少数的发烧友,很多人只是收藏原器的时候顺手牵羊,更多的是一些专家学者出于教学或科研的目的去收集瓷片。
2002年的时候,我和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叶文程老师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国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收集了中国历史上从汉代到明代的80多个窑口的4 万多件古陶瓷标本,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各种标本,当中有的是博物馆、文管办和一些古陶瓷研究老专家捐赠的,还有一些是从市场上购买的。当时古瓷片的 价格非常低,明代官窑的瓷片一件也就几十块钱,现在一片有“大明成化年制”底款的瓷片就在6000元以上,即使只有当中一个字的一片瓷也能卖1000块 钱。
羊城晚报:自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钧瓷瓷片的价格是不是就是最贵的?
张海文: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说的是钧瓷的稀有,而不是钧瓷的价值。北宋的时候,钧官窑为皇家烧制贡品,只求器物精美,可以不计工时,不计成本,好 的送入宫廷,坏的打碎深埋,不准流入民间,除非得到皇帝的赏赐。所以达官贵人都以拥有钧瓷为荣,是一种炫富的心态,说的并不是钧瓷在当时的价格标准。
现在的人为什么会收藏古瓷片,很大一个原因是瓷器的价格不断攀高,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经济承担范围。而一片古瓷片的价格即使是现在涨起来了,最贵的也就1万多块钱,非常稀少的十多万元,更普遍的都是几十块钱、几百块钱,一般的收藏爱好者还能买得起。
几十年前我带学生去实地采集标本,在窑口等地随随便便一挖就是好几箱瓷片。现在很多当地的农民漫山遍野地在挖瓷片,市场教会了他们什么样的瓷片更有价值。经过商人一倒手,比较稀少的瓷片价格又被抬高了几倍。
古瓷片能破译当时重要的烧制信息
羊城晚报:张海文老师,您之前烧制的“翠叠纹斜开片青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被中外专家誉为“出自南宋官窑而高于南宋官窑之国宝”。宋官瓷的制作是出 了名困难复杂的,每件作品须经72道工序方能完成,合格率仅为百分之一左右。好的精品专供皇帝本人和宫廷使用,差的制品一律销毁,不得流入民间。宋代灭亡 后,这种绝技便失传了。听说您之所以能让这一失传的制瓷绝技重见天日,就是从研究古瓷片入手的。
张海文:宋代官窑烧制青瓷技艺是当时世界上绝密的顶尖技术,而且由于北宋宫廷烧制御用器的时间很短,仅约20年左右,要求甚高,产量有限,传世更 少,以至到南宋时就已成为尤其难得的稀世珍品。我的研究是从收集南宋的鳞纹青瓷香炉瓷片入手的,从物理化学角度进行了30多年的科学、艺术实验,这才成功 烧制出斜开片鱼鳞纹青瓷。
所以玩古瓷片的有两种人,专家和民间的玩法是不一样的。我看到一块好瓷片的激动,是完全不亚于看到一个原器的,因为我看到了比原器更重要的价值。如 果是一件原器,我们是无法清楚地看到它内里的胎质、釉色等,而一片古瓷片却能给我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通过现代测试手段,就能知道瓷土产自哪个山脉,能够 看到它的元素组成、质感肌理、微观结构及制作工艺等等,这给了我们很多第一手材料,是判断古陶瓷烧造窑口的重要证据。研究陶瓷40多年来,瓷片标本一直都 是我的第一手材料。
羊城晚报:只要有瓷片标本,历朝历代的古陶瓷都能被“还原克隆”出来?
张海文:原则上说是没错的。比如拿到1/4片的古瓷碗片,在电脑上用三维技术就能还原出一件完整的瓷器造型,检测瓷片则能破译出当年烧制的很多重要信息。当然,“还原克隆古陶瓷”,还需要掌握高超的学术造诣和陶瓷技艺。
官窑瓷片更具收藏价值
羊城晚报:之前在澳门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北宋官窑古瓷片镶白金项坠,拍出了70多万元的价格。但有一些瓷片现在仍卖几块钱、几十块钱,请问收藏什么样的古瓷片才有升值的空间?
楼钢:一片瓷片拍出70多万元,我始终认为“虚”的成分比较高,但随着古瓷片的价值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国家对古瓷片和古窑口保护力度的加强,资源少了,瓷片的价格必然是会上涨的。
以前很多古窑口都是随便参观的,去的也都是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人,随手就能捡些瓷片回来。后来政府保护古窑口,我最记得2003年的时候龙泉青瓷申 遗,当时很多人涌入龙泉窑去抢瓷片,政府拦不住,最后还逮捕了一些人。现在去古窑口参观,基本上都采集不到瓷片了,去到哪都有工作人员跟着。
羊城晚报:瓷片收藏是否跟原器收藏一样,官窑瓷片相对更值钱?
张海文:从经济价值来讲,确实如此。但官窑贵得有道理,历朝历代的官窑,都是汇集了天下最顶尖的能工巧匠,烧制出来的瓷器也是不计成本的,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形体上,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巅峰。而民间用瓷以实用为主,型制比较粗糙,艺术上并没有多大的追求。
记得有一年我在景德镇,考察了珠山一带明代御窑厂故址,多达百吨的瓷片堆了一地。当时已经有一些年轻人在做修复的工作,他们都是当地只有高小文化的 年轻人,工作就是大海捞针似的寻找瓷片,拼图似的尝试拼接还原当时的瓷器。这些瓷器,与文献记载和传世品相互辉映,是明代官窑研究和明代史料比对的最佳实 物资料。前几年我再去那个窑口考察,当年的一些年轻人还在做这个工作,只是已经人到中年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盘子,上面画有一条很漂亮的青花龙,甚至比我在很多博物馆里看到的龙都要漂亮,但为什么会被敲碎成三块埋在土里呢?估计当时画瓷 的人画得太熟练了,原本皇帝御用的五爪龙的脚多画了一只爪子,变成了六爪龙。这样的瓷器若被发现,所有人是要被砍头的,所以被古窑工匆匆敲碎,偷偷埋到了 龙窑旁的土里,躲过一劫。像这样独一无二的瓷器,虽然不是原器,但我相信如果流入市场,价格也是不菲的。
羊城晚报:是不是有底款,历史清晰的瓷片价值更高?
楼钢:这是当然。判断一片瓷片的价值标准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看出身。看是不是从历史著名的窑口出产的,如宋代五大名窑等;第二看历史文化和艺术价 值。如果瓷片上有独特的铭文,比如我收集到的一片瓷片,上面有“靖康元年”的铭文,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为瓷片残缺,它最缺乏的就是艺术价值,如果具 备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才能取得一个平衡。
收藏瓷片最好能够成系列,但现在全面系统收藏古瓷片的可能性不大,一来窑口保护起来了;二来瓷片的价格不断上涨;三来稀缺的瓷片都在私人藏家手里,轻易没在市场上流通,收藏要付出比以前多很多倍的代价。
大专题凑齐的难度太大,分门别类收集小专题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收集历代有龙纹的瓷片,这样只需两三百件就能形成比较直观的系列,或是收集古陶瓷上有美人图案的瓷片,这样的系统收藏难度大大降低,投入的财力物力精力也相对较少。
羊城晚报:完好的瓷器虽然因品相、纹饰等的不同价格差别很大,但总体而言依据年代还是有一个大概的价格系统,而瓷片收藏没有对应的价格系统,怎么定价?
楼钢:没错,瓷片是没有价格系统,但在玩家圈里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价格。比如明代官窑瓷片,有一个字的瓷片大概1000元,六个字就是6000元;清代的官窑瓷片,一个字大概是五六百元,六个字的一片瓷片价格在3000元左右。
目前宋代五大名窑的瓷片相对比较难找,一片汝窑瓷片的价格,已经从几十元涨到了几千元,品相较好的钧窑瓷片,有的甚至上万元。
羊城晚报:听说现在连瓷片也有了赝品。
楼钢:最近几年瓷片价格一涨,赝品就跟着出现了。举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三年前,我和学生到北京潘家园买标本,有个院子摆了一堆汝窑瓷片,摆摊的 一位老大爷给我递了一块瓷片,我看了觉得是真的。但大爷说不能只买一块,要买就要把整堆都买了。一共是30多块,全部都买了下来就要几千元,所以再仔细看 看,结果那30多块瓷片,竟然只有给我看的那两块是真的。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瓷片被镶嵌在首饰或工艺品上,这样会不会影响其原有的价值?
楼钢:应该不会。利用古瓷片镶嵌艺术品不是现在才有的,从明代就开始了,比如天蓝釉的钧窑,能在家具或首饰上镶嵌一片这样的瓷片,在当时也是能卖很 高价钱的。古代的出土文物相比现在少多了,所以明清时期,有很多珍贵的瓷片就被镶嵌在手镯、挂件,或者是珠宝盒子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出口创汇的工艺 品,上面也镶嵌有瓷片,这样的传统一直都有。
古瓷片的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值
羊城晚报:同样是官窑瓷器,一件完好的瓷器可能价值过亿元,而一片古瓷片至多也就过万元,少有十多万元的。瓷片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科研、教学方面。能否说古瓷片的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值?
楼钢: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没错,原器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肯定更高,瓷片更多体现的是它作为标本的工具性。而且古瓷片的数量实在太多了,特别是上世纪80 年代中国加快城乡建设、公路铁路建设,以及大规模的城乡改造,不经意间又出土了很多文物,当中古瓷片就是数量最多的。人们经常把中国玩古陶瓷的人分成两 派,一个是“国宝派”,也就是玩原器的,以收藏、增值为目的;另一个就是“瓷片派”,就是做科研、做学术的,从玩瓷片入手。
羊城晚报:您鼓励藏家收藏瓷片吗?
楼钢:如果要进入古陶瓷的收藏圈,收集研究古瓷片是必需的,瓷片一定是你的工具。经常有市民拿来瓷器让我们做鉴定,但中国古陶瓷的鉴定向来就是一件 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对于这些市民,我们往往不直接跟他们说这件东西对还是不对,我们会把跟这件瓷器对应的窑口、相同时间、类似纹饰 的瓷片标本拿出来,给他们自己对比。很多人一对比,马上就能看出自己的东西对不对。古陶瓷的鉴定就是一种比较,瓷片就是很好的标准器。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没有见过男人和女人的时候,单独一个人很难区别男女。但当有了参照物,区分性别就很简单了。所以一件标本胜过千言万语的解说,收集古瓷片就是进入古陶瓷收藏圈的一个最基本的阶段,非常重要。(文/图记者许悦实习生柏亚婷)
收藏之路有千万条,而学习鉴别之路也不少,每位藏友都有自己的收藏方向和收藏之路,学习瓷器鉴别亦然。如何能从一片片小小的瓷片中看出玄机,学到瓷 器整体精髓,本期华夏名人访谈且看本期访谈名人华夏收藏网明清瓷器版版主——小瓷片老师,他是如何从小小瓷片中学到瓷器奥妙的。
学瓷就是学修养、玩瓷就是玩心态的道理,拥有一个宠辱不惊的心态远比拥有一个康熙官窑瓷器更重要!新手学瓷,瓷器书籍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选对书, 可以买一些民窑瓷器和瓷片研究的系统书籍,但是不要买官窑瓷器的鉴赏学习书籍。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新手来说,最好应从低端的民窑瓷器和瓷片开始学起,夯实 基础,打牢根基,而后循序渐进,欣赏层级逐步提高,方为正途。而如果一开始就抱着一本官窑书籍来读来学,无异于如读天书,看得一头雾水,不但无助于学瓷, 更会因越看越不懂,从而减弱甚至打消学瓷的积极性!因此,新手学瓷如果买书,切不可两眼盯着官窑书籍不放手。
而我的学瓷经历,完全是自学,在自学中,则主要得益于两大方面,其一为超大量实物标本的不停顿的上手,即残器与瓷片的学习;其二为从书中来,到书中去的过程,即大量的阅读学习各种著述的瓷器类书籍资料。所用时间精力如果按百分比来算,前者占70%,后者占30%。
大多数新手在开始玩瓷时,总喜欢看拿着放大镜看釉下气泡。其实靠20倍以上的放大镜断代也是学瓷的弯路之一,因为就算是同一窑烧造的瓷器,由于所受 窑温变化不同,其釉下气泡也不完全一致,而且明清各时期瓷器的釉下气泡变化繁多,瓷器断代应从型、胎、料、绘、工等多方面考虑。仅看气泡一项,此路行不 通。
另外,新手学瓷,与其苦苦找一个不知水平高下的师傅,还不如没有师傅,倘若拜了一个受高仿器影响的师傅,其对自己的危害程度远胜于自己买了几件假货 的危害度。其实,最好的老师是真实的实物,是残器和瓷片。国内传世瓷器市场上的真品已经越来越少了,不像国外,外销瓷器的仿品还不是太多,在国外可以从外 销瓷器整器来入手学习瓷器。而在国内,靠整器练手练眼,越来越不现实。但是,在瓷片方面,目前除了少数高档品种的瓷片出现仿品之外,绝大多数民窑瓷片和大 部分官窑瓷片真品率仍然很高。所以,在国内当前的现实情况下,从瓷片入手学习是瓷器学习的必经之路。
瓷片多了,学习的资料就多了。逐渐的,明清民窑瓷器的各时期各方面的特征资料就能串联起来,形成了完成的资料链。当然,也有藏友会说:破瓷烂片,玩 到老也不会有出息!有这些想法的藏友,还完全没有领悟到学瓷的真谛。国宝级大师耿宝昌老先生于其耄耋之年,在逛地摊时,还会购买瓷片,回家学习以其完善知 识体系。大师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辈乎!
玩瓷片要尽可能玩“有天有地”的,因为这样的瓷片一般信息量都足够大,这也是我们玩瓷片人的一贯主张;另外,对于玩残器,残器的收藏意义要远比瓷片 强,而且信息量也足够,但是瓷片的市场价格是残器所不能比拟的,虽然现在瓷片价格上涨飞快,但毕竟瓷片的学习成本,要远低于残器;而且市场上多见的残器品 种也不及瓷片多,从瓷片入手学习,对于开拓眼界,意义重大。
而学习瓷器则有两大错误心态:
瓷器学习的错误心态之一,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玩瓷的人,都很有主见,而且很愿意坚持己见。我们在断代时要有主见并不错,但是不能固执 己见。瓷器断代没有绝对百分之百的正确和百分之百的错误,眼力学本身靠的就是眼力的积累,而眼力的积累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对于瓷器断代学习和眼力的培养, 当你达到一个层次的时候,会感到看什么都看不准了,感觉到自己的眼力总是在原地踏步,就像书法在练到一定程度时,反而感觉自己刚刚开始。
[转帖]瓷片的作用—-新手玩瓷片的重要性(作者:鲁地)
1. 如果你不舍得花小钱卖来源可靠的瓷片标本, 以为多看网上的标本贴或博物馆藏品照片就可以玩整器了, 你离上当受骗只有一步之遥了. 把玩瓷片标本和看标本照片, 就象做爱戴套和不戴套一样 – 隔着一大层呢! 生产效力就更是不可同论了.
2. 如果你以为买瓷片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过段时间之后, 你会发现你玩整器的那段时间才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3. 如果你以为你的整器来自于可靠的大藏家, 自己不需要下苦功, 那你离哑巴吃黄莲的日子不远了, 你买的一些假货连敢跟你说实话的人都很难找到.大藏家嘛, 名声和人气都比你大, 你算老几?
4. 有些藏家, 藏的绝对是好东西, 卖给你的, 就是另外一路货了. 有些藏家, 名声不得了, 走眼却是家常便饭. 因为你喜欢高精尖的好东西, 问题却恰恰出在这些东西上.
5. 学费是一定要交的, 无论如何也没地方可逃: 要么花小钱捡漏,得便宜的肯定不是你! 要么花大价钱买真品, 因为你不懂行情, 更没有交情, 你花的价钱肯定比别人高!
6. 你以为从农民伯伯那里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真货, 你已经受骗上当不止一次了. 农民的智慧和刁滑跟表面的憨厚无知成正比.
7. 学者和研究员的话是一定要听的, 但千万不能做鉴定标准. 我的一个只上过初中的同学因为接爸爸的班, 现在是山东省鉴定委员会的委员.到扬州文物店去学了三个月的字画鉴定, 回到山东, 居然记得扬州八怪里有个叫郑板桥的, 画仕女是一流的.
8. 如果你认为你的藏品是孤品, 买些瓷片, 你会发现你的所谓孤品要么是普品,要么不是卖家跟你说的窑口, 要么是赝品.
9. 如果有人跟你说你跟他学上十年你肯定也会成为瓷林高手, 不需要玩标本, 那你就把钱往他店里扔吧!你的命运也交给他了!
10. 瓷片, 不是目的, 但绝不是浪费. 因为瓷片的信息含量比有限的几件整器更广更多. 瓷片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甚至让你避免破产; 瓷片, 如果你有孩子或朋友对古瓷感兴趣, 就成了无价的教材, 可以传世!
瓷片, 不是永远都会那么容易得到的, 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
再补充很重要的一点:
1. 玩瓷片也不能闭门造车, 自己低着头苦思苦想, 一定要多问.
2. 网上有很多热心人, 出于各种动机. 所以一定要识别谁是可靠的, 谁是不可靠的. 买卖古玩的行家不一定不可信, 古玩业余爱好者不一定就是好老师.
3. 本人的经历可以参考: 多问群主版主是没有问题的, 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很耐心地解答问题并加以引导. 尽管争议也是常用的, 攻击他们的人也不少.
4. 网上的一些行家和古瓷痴迷者, 是刀刃上舔过血的过来人. 因为有些是生意人, 很多人会攻击他们. 但就个人的观察和经历, 不管你和他们是否有生意关系, 以下这些人你可以放心地问, 多数情况下他们会为你解答的.加入古瓷片qq群也是很好的学习途径,群里的朋友一起讨论,多发言才可以进步。
yinny自拍:
国公的贴很好很全面。只是,收集瓷片,好像跟我们生活在国外的人,相距甚远。有这个必要吗?个见,莫笑。
难得的糊涂:
呼唤如是我闻兄,请来一起分享下瓷片的藏品吧,同道应不少。不一定要粘起来,为学习用,一片断茬儿可以学很多东西。
宗阕 :
国公总是学者风范。国公家是个小博物馆。
国公:
谢yinny,难得和宗师的鼓励。今天在古董店见到的几箱碎瓷,大概开店起就有了。我尽量挑我朝的。好像有清三代的。要先清洗,才好修复。
瓷器是由陶器演化而来的,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和创造,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被誉为是“瓷器之国”。陶瓷器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但 是,随着时空的变迁,加之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古陶瓷大多已消失殆尽,侥幸遗存至今的又多有残缺,以至人们无法全面认识其本来面目。为了使残破的古陶瓷能充 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还其本有的历史、科技及艺术等诸多内涵,我们就必须将其修复还原,使之发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瓷器修复与陶器修复方法大致相 同。
一、古陶瓷修复过程
1.清洗 瓷器清洗的方法有很多,基本上与青铜器清洗一致。
①首先用清水粗洗灰尘、泥巴,再用水加洗洁别精洗油腻、污垢及.断裂碴口。用刷子、竹签、小刀等手工清洗。
②机械去污,即对有些坚硬的附着物用小型超声波清洗机或电动刻字笔等清洗。
③化学去污。瓷器上的碳酸钙、镁等用稀释的盐酸或甲酸清除。
④对于“冲口”和“炸底”的清洗,可先用棉花搓成条状,蘸水固定两端,覆在“冲口”、 ‘炸底”上,用滴管将浓硝酸滴到棉花条上,饱浸度为80%—90%即可,再用塑料膜封上,隔日开封即可,一次不行可重复几次。有些带冲口的瓷器可用“84 消毒液”、漂白粉等溶液浸抱,使冲口内的黄浸泡出来。注意:对于曾修复过的瓷器窃进行拆洗重修者.处理的方法是加温或浸入热水中,加少许碱,即能软化拆 洗。另外釉上彩绝对忌用强酸、强碱清洗,以免脱彩。
2.拼对 根据器物的形状、纹饰、颜色进行试拼编排,用笔写上记号,并计划好粘接的顺序。
3.粘接修复瓷器粘接剂的选择是关键。由于有些瓷器破损严重,对粘接剂的性能要求就高,只有选用粘接强度高、耐老化力强,而且固化时间适中的粘接剂 才能够修复出质量高的瓷器。一般选用国产的环氧树脂粘合剂.环氧树脂粘接剂种类很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多种胶可用于修复瓷器,但选择时要考虑到既 无色透明又粘结强度高,而且耐老化,在室温条件下便于操作的树脂胶。目前粘接瓷器大多用浙江黄岩光华胶粘剂厂生产的AAA超能胶,这种胶的优点无色透明, 固化速度快,即在AAA胶中加入与釉色相同的颜料涂在断裂处,进行对接。粘接是修复瓷器中难度较高的工序,操作时要按照事前定的方案照顾到上下左右,碎的 较多的可以从底部开始拈,有些可从口沿开始粘,必须做到每粘一块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如果一块错位,最后将无法合严。粘接时还要注意不要涂胶太多,要将胶涂 在瓷片中心,合对时一定要加压,并用白布带捆绑好,流出的胶马上用丙酮擦净。
4.补配对瓷器残缺的部位可采用石膏补配、树脂补配、瓷配瓷修配、环氧树脂补配、瓷片补配、软陶补配、烧瓷牙材料补配等等,按陶瓷损坏的程度选择适 用的方法。瓷配瓷的方法:比如壶的嘴或把,可重按原样复原新烧一个,并做出与原瓷一样的包浆,做旧后在粘接在古陶瓷上。有些瓷器有缺损,修复时要进行补 配、补配可用石粉、补牙粉、瓷粉等与AAA胶调合,可加入与釉色相同的颜料。有些残缺部位用软陶,捏塑成型后加热烧成陶质后刮腻子即可。
5.打底子经过粘接的瓷器会留有一条条粘接细缝,.要用颜色填平,即为打底于,也叫刮腻子。要选择附着力强的涂料并加上适量的填充料,调制成填补 料,然后用小牛角刮刀一层层地刮涂上去,每刮涂一层要等待其干燥后用细水磨砂纸打磨一次直刮涂到细缝填平为止。最好用细砂纸慢慢打磨,打磨到以手触摸接缝 处感觉光滑无阻挡即可。
6.作色作色是瓷器修复中最难的一道工序,修的水平高低主要看所作之色是否与原物一致。目前香港、日本等地生产的化工涂料效果较佳,国产涂料主要以 丙稀酸快干色涂料为主,掺与其他颜料一起使用,这种涂料有附着力好,耐老化强度高、光色鲜明等优点;但瓷器的颜色大都很丰富,必须调配,只有调配的颜色与 原物一致修复出来的瓷器才能逼真。具体作色方法如下:
(1) 单色釉:将硝基漆或丙稀漆颜料挑入小杯中,与三倍乙酸乙酯调调匀,颜色要准确,具体的操作有两种方法: ①传统曲方法:用毛笔涂抹或弹染。在涂、弹之前必须先将已调好的颜料在釉面上试涂,待颜色调到与釉色完全一致后才能上色。之后,再涂上丙稀罩光漆上釉。 ②喷笔(喷枪):是目前所采用的较为实用的机械操作方法,适用于小型器物或破损细小的部位。因此,喷色的地方要小而准,然后再喷上丙稀漆上釉。在喷色之前 对调好的颜料也要用喷笔试色,以防偏色。此两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品种瓷器的作色和做釉。
(2)釉下彩:若遇彩绘处破损,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尽量避开彩绘;另一种是涂盖彩绘后再用毛笔画出,颜料用硝基漆或丙稀漆。然后喷上丙稀罩光釉。
(3)釉上彩:先喷上丙稀罩光釉,用丙稀漆加清漆(增加透明感).在被损处补画彩绘、注意,补绘时用笔要一笔到位不可重笔。
(4)斗彩;釉下彩部分同釉上彩,釉上彩部分同釉上彩。二、瓷器作旧的几种方法和手段修复过瓷器的作色、作旧是修复瓷器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一般修复 过的瓷器,修复作色可采用毛笔涂刷、嘴吹子秋色,气泵喷笔喷涂,牙刷弹拔、拓色、粘贴等方法,使用何种方法要因瓷器物体修补程度而定,有些器物这几种作色 方法都要用上。修复瓷器,釉色大多采用丙烯酸漆、醇酸清漆、硝基清漆及各种化工颜料、丙烯颜料、各色磁漆等等.由于瓷器表面的釉层不仅存在着颜色的差异, 在质地上也有许多不同。有些厚实凝重,也有的稀薄光润;有的平整光滑,也有的流挂不匀;有的布满不同类型的开片,还有的呈现出“棕眼”或“桔皮”等等。尽 管各种“釉”的配料和工技法有所不同,但仿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大体一样的。例如开片的做法用手术刀等利器刻出裂纹,用黑黄两色分别填入裂纹中,做出“金 丝铁线”效果,然后擦净多余部分,最后喷上丙稀罩光釉。也可以用细笔画出开。瓷器作色要求修复者:要有较高的鉴赏水平及审美观,还要有美术知识,接笔要与 原物画意相符,线条要流畅。先按照原物多变的底色调配好涂料,再运用喷笔和手工描绘相结合的工艺,喷涂出来的底色粗细均匀,层次分明,有与原瓷器融为一体 之感,底色饰好后,接着就开始纹饰接笔。动笔前’先要研究瓷器表面花纹的构图与绘画风格,涂料漆要调配得浓淡适宜,以便于运笔。笔法线条要流畅,一气呵 成。最终使修复后的瓷器,底色、纹色、光泽都与原物一致,不露一丝痕迹,有些瓷器修复后还要进行去光处理和作旧。首先要按照所需修补的瓷器调色,调色要求 均匀,色彩要与修补器物一致,最好在作色前在另一瓷片上作一下仿独保料色彩试验。待试验效果满意后,就可采用刷涂、喷涂、擦涂等方法,修复器物残坏及粘接 之处,修复部位的釉色要与原釉相同,并与整器浑然一体,最终要求不留修复痕迹。古代各名窑瓷器釉色特点只有在长期修复工作中探不外乎有单一色彩的釉、窑变 釉、唐三彩釉、冰裂纹釉、桔皮釉等釉色品种。陶瓷器物,由于年代久远、受到自然界各种物质的长期侵蚀,器物表面会呈现出一些自然形成的旧貌,如明清瓷器, 大部分只是由于“火气”的消减使器表光泽变得温润;而年代远的陶瓷器表面往往是绣蚀斑斑,器表和胎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风化、剥釉、破碎和酥解等现象.修复 时要注意保护其旧貌特征,修复其损坏部位,使其与整个器物浑然一体。
修复陶瓷器物作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瓷釉光泽处理陶瓷釉面光泽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新瓷器人称“火强”,就是表面非常光亮。而古陶瓷因受环境、日光、风雨:等长期作用光泽变得温润 柔和;而出土的陶瓷器物长期在地下埋藏,遭受到了地下自然侵蚀,大多失去光泽,年代越.久,光泽差异越大。有些瓷器表面有一层极薄的透明膜,俗称“哈例 光”,观其釉色有一种散光现象,这是在地下自然形成的。修复这类瓷器可采用抛光打蜡的方法,即将修复过的地方涂擦一些蜡,然后用麻布擦,再用绸布擦;也可 用牙刷来回刷。有些需要亮光的可采用玛淄压子捞光,直至修复后的釉面与原物相同为止。另一种方法可在修复后的釉面上上一层光漆的方法,的方法,最后再用布 打磨。
2.釉面锈蚀制作陶瓷器由于年代久远,有传世品,也有出土的,釉面表层有各种变化,常见的有:土锈,是因为陶器长期在地下埋藏,受到土中水和酸碱盐 的侵蚀,使器物上附着了坚硬牢固的泥土;水绣,长期在土中埋藏的瓷旅由于受土中的碳酸钙镁盐类及氧化铁,碳酸铜等物质的侵蚀,使器物表面附着了一些灰白色 的沉积物,有些颜色呈铁红或铜绿色;银釉,出土的汉代器物中常会发现有一层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这主要是釉色中的铅受地下环境的影响而生成的金属氧化 物,它是年代久远的象征。以上这几种釉表面的锈蚀修复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操作:土诱可采用吃“502”强力粘合剂、或漆皮汁(虫胶酒精溶液)、清漆等喷 在需要做绣的部分,然后将研磨好的黄土(有些发白的土绣可将黄土中加白粉子)撤在上面,干好即成土锈,也可—将胶与泥浆混合用牙刷弹、或镦、刷做出点状或 斑状土绣。水锈可采用扑撤法,方法是将清漆、漆皮汁,喷或刷在需要作水锈的部位,然后将滑石粉或其他颜料粉末扑撤在上前用水喷湿,502遇水后泛白。还可 采用复分解法,即将需做水锈部分刷上一层硅酸钠水溶液,再用5%的稀盐酸在涂层表面刷一遍,盐酸遇硅酸钠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盐类物质。银釉:可采用 清漆中加银粉刷喷的方法,也可采用云母粉硅酸钠溶液刷涂,然后再涂稀盐酸,硅酸钠与稀盐酸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一层带有云母光泽的盐类物质,反复做几次,“即 可出现银釉的效果。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银镜反应”制取出氧化银中的银,也可采用银箔中的银粉,然后用清漆调匀,喷刷在器物上,有些部分在未干时可吹上一 点黄土,这种方法做出的银釉效果逼真。
oriental-antique:
国公这箱子东西不能算瓷片吧,说残器是不是更合适。
瓷片可以作为一个专项去玩儿,不过我觉得作为业余爱好者光看瓷片并不能帮助解决在实际交易中对瓷器新老的判断,因为瓷器是一个整体,器型,画工,发 色,底足等等,方方面面都要看。你瓷片看得滚瓜烂熟,拿个整器一看,哪都不是哪,您对发色看得准,发色对了,底呢?是不是接的呢?您研究底足很在行了,发 色,画工呢?都看着对,是不是高仿呢?
我想对于我们大多数爱好者来说,还是看整器为好,有一些老的有小伤的残器,价格要是不高拿回来细细研究,每天看看,找找感觉,查查资料对比琢磨,等 看到真正的好东西时才能有决心下手。否则好东西摆在面前却不知所措或者失之交臂,那真是悔之晚矣。但是也不能图便宜总买残器,要像悉尼师那样说的那样,慢 慢过渡到找精品,不看普品,三年不出手做不到就三月,半年不出手还是可以考虑的吧。
一家之言,说错勿怪。
国公:
哈,这半箱子东西严格说来是瓷片加残器更合适。我尽量挑能拼成件儿的。
小的瓷片在底部。能拼成几件儿,也是乐在其中。毕竟精品不是经常能遇到的。
oriental-antique:
您那个康熙五彩的盘子要是能拼出80%以上,就很有价值了,嘿嘿。
国公:
好眼力。
小桥流水:
国公这一盒子,遙想当年都是好物件,即使现在看也养眼
五秒:
这个是康熙五彩吗?
五秒:
看错了,这不是。
人在悉尼西:
国公说的对,文写的好,瓷片对认识胎质,烧造工艺有直观帮助,尤其跨度大的古瓷断代上很有用。这些瓷片青三代的出口瓷很多,有助于出口瓷胎质的归类。经验集累当然越多越有益了。
贝城:
国公这是残器而不是瓷片,不过文章和说法都得好。谢谢分享。上个月回国去了几个地方,特意留意瓷片,这是我随便地上捡到的。实际上当你看到这些此片时,想到的是什么年代,什么人用过这些东西,什么样的窑口出的。对研究一些地方的历史很有帮助,能卖钱倒没想过。
我的理解是国内还有许多地方的窑口没被挖掘过,唐宋以后瓷器窑口可谓星罗棋布,现在有名的汝、官、哥、均、定,以及后来的景德镇不过少数几个而已。
老邁:
如果有真的瓷片,也倒是條學習的捷徑。聽說如今連瓷片也有做假的了。而且價錢也不菲。
牛城地主:
学习了,期待看国公兄拼成后的瓷器。
有位大收藏家就曾经说过,“残而不失其真,残而不失其美,残而不失其价,残而不失其师”,这短短二十四个字就道出了瓷片收藏的真谛,同时对初学者来说,瓷片是一种学习古陶瓷很好的工具。
这是因为瓷片往往真货多,而且价格比较便宜,不过几毛或者几块钱就能买到,但其本质和整器是一样的,通过研究瓷片的胎、釉、彩、纹饰、工艺、款识等等,进而由浅入深到购买整器,往往能够让眼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实瓷片也不是都是不值钱的,像是永宣瓷器的瓷片,如果有“苏尼勃青”的彩料,不大的一块也要千元以上,如果得到元青花,或者宋朝的五大名窑的瓷片,那你就偷着乐吧。
第一要名貴窑系,
第二要官窑,
切不要以多為好,也不要以為凡是舊瓷器都有價值,因為路邊隨便一塊石頭都有億萬年的歷史,但是它們卻沒有任何歷史和經濟價值,建議樓主有機會到北京和台灣兩個故宮博物館去看一下那里面的瓷器,自會有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