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感之八)
要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许多现代人就很不以为然。他们会拿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韩国人的行为举止说事,给出反例来证明当下的中国是世风不古难以挂齿。当然,这是不好反驳的,因为很多时候事实的确如此。但我要是说,现在这些日韩人士看上去文明体面不假,可他们遵循的规矩有不少是我们中国人祖上立下来的,传过去的。 肯定就会该遭人耻笑了。你这不又把阿Q他老人家尊为前辈了吗。呵呵,我们祖上也阔过?!都啥年代了,这种话还真好意思说得出口!
一般情况下,对这样的责问我是不好意思回嘴的。可是,书上的字确是写的在那里,真真的。比如说,两千多年前,汉文帝时代的一个年轻儒士贾谊的见识就已经很是非同一般了。他在给皇帝的上疏谏言中,就讲了许多让社会尊卑有序人伦有常的道理。比如他说,妇人若是“抱哺其子与公并居”,就很不雅。可不是嘛,我要是有个儿媳妇,坐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解开衣袢就奶孩子,我肯定会觉得挺尴尬,就会有不知道该把眼睛放在哪儿的局促。可这样细致的道理,对当时那些生活环境粗旷的蛮族来说,就是过于讲究了,以他们的文明水平,会觉得这样的礼数不可理解,甚至可能觉得没有必要。
那个时候,活跃在北方塞外的是一帮作风顽蛮的匈奴部落。他们的老首领单于冒顿死了以后,儿子稽粥继位,号称老上单于。从他自封的这个称号,就能看出这个稽粥很是有点不分尊卑不顾伦常的懵懂。这有点像是我们看到朝鲜以前的慈父领袖金日成,和他儿子也是三胖的爸爸金正日,名号关系时的纳闷感觉。落在金氏族谱下的这两个名字,日成和正日,让人听起来总有种在时间次序上因果倒置的意思。你想啊,事情说起来总应该是正干着的在先,而干成了的在后吧,可他们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呵呵,这可能属于我们文化自大带来的理解片面了,也许在朝鲜文化中,这样父子相传的用字习惯,呈现的刚好是血脉连接最贴切的表达。
当然对两千多年前的匈奴部落来说,文化结构还没有那么复杂。他们肯定是在这方面比起南方的汉人来,思维简单了许多。但他们凶猛彪悍,一言不合,就会冲杀过来,以骑驰蹂而稼穑耳。匈奴人的这种粗鲁蛮横让文明礼貌的汉人很是忌惮,所以,汉文帝正好就借着新单于上位的机会,找了个自家亲室女子,送到了塞外,与单于结了个联姻之好。陪伴护送新娘子出嫁的随行人员中,有一位朝廷指派给皇室女子当师傅的人物,名叫中行说。从严格定义上来看,恐怕这个人算是有史料佐证的最早的汉奸了。
本来中行说不乐意背井离乡去那个蛮昧偏野的地方伺候人,他是被逼无奈。临走前中行说怨气重重地摔下一句狠话说,必我也,则为汉患者。那意思是告诉你们丫挺的,非让我去,我就一定会给汉朝找麻烦。果然,到了匈奴那边后,中行说就与汉人反目成仇了。从史书上的描述来看,中行说脑筋好使文化底子不薄,他能言善辩看问题能切中要害。他教会了单于身边的人有效统计算数的方法,也建立了基本行政条理规则,这些都让单于对他器重有加。紧接着,中行说就给单于出了不少敌视汉人的馊主意。他让单于以后写给汉朝的文书,在外形尺寸上都要加大规格,口吻上不能客套要以训戒为主,以显示是上邦对待贡国的气势。他告诉匈奴人说,汉朝的那些繁文缛节都是花架子,没什么能带来实效的好处;不要穿汉人的衣物绸布,那样的东西根本不适用于骑马穿越;不要吃汉人送来的食物,那种草棵子的东西没有奶酪有营养。总之,不要被出自土屋的汉人文化给带坏了。他还当面训斥汉朝的使臣说,你们就得乖乖地把好东西贡过来,不要惹我们不高兴,要不然的话,我们铁骑冲过去,你们全都玩完。
中行说本来是燕人,也就是祖居于我们祖国现在的伟大首都北京附近的人氏。但不幸的是,他是个宦官。常言道,自古燕赵出侠客。按理说,燕赵这片地界上的生人多少会带有一股子不忘世恩的豪情气概,可男人要是被去了势,世恩豪情也就都被阉割掉了,这样内心就容易积淤难以舒缓的阴晦愤瞞之气了。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我想,这可能就是中行说对故国绝后成仇的原因吧。
周末愉快,山人大哥:-)
至于另一设局,即,是选择灭家存族,还是灭族存家,山人没说自己的选择。当然后世的评论,也同样是以成败而论。成了,是英雄。败了,是奸。
我的意思是,历史是成功者的历史,中国历史尤甚。人总是想得到真相,得到真理。可是你嘴里的真理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别人的真理,你眼里的真相在别人眼里也可能不是真相。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历史没有真相只有诠释的道理。岂止是历史没有真相,没有真理,应该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就很难看到真相,根本没有真理,即便是科学也没有绝对的真理存在。这就是著名的Necker 方块比喻表达的意思。不同的角度或者焦距,同样的事情,就是完完全全隐含着两个形式。谁对呢。可能都对,可能都不对。
所以我觉得,大家说话前要找基准点。设立一致的前提。要不然没法讲话。即便这样,对前提的认可也是件费劲的事。只要有freewill存在,一致就难以达成,人越多越是如此。
那我们读历史找真相还有意义吗?可能还是回到那句话,谁知道呢。不过对我来说,至少是填补了一些好奇留下的空缺
孙中山黄兴他们的反清同盟会,就基本上是得到日本支持赞助的,他们这样的造反,回到中国是灭九族的罪。还有共产党闹革命也是杀头的罪,那时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赞助。这两拨人在当时的国情下,都是会被当局称为里通外国的汉奸的。但他们还是造反革命了,她们幸运的地方在于结局是成功者的结局,所以他们都变成新一代的王侯将相了。以前还流传过龚自珍的儿子给英法联军做翻译,在谈判中处处刁难恭亲王的说法(有可能这事是谬传)。恨的恭亲王牙根痒痒的说,尔等世受国恩,反而为虎作伥,甘为汉奸。龚回道,我等本想报效国家,可上进之路被你们这班贪官污吏全都堵死,只能乞讨与外邦以求残存,你们才是国贼,云云。。。。无论真假吧,还是说明人是要追求自身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谁能满足这个,他就会跟着走,最本能的趋利避害。但人的潜意识里,可能还是会有遵循汉密尔顿法则的利他牺牲精神的,不过任何超过了自身生存成本置换的牺牲,都可能是被忽悠的结果。
具体到中行说的例子,他一是恨汉朝把他摧残了,二是没有后顾之忧了,所以反叛为敌。要是把我放倒那个局里,我没法说,应为那不是真的。以前就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对设计出来的纯理论模型能有多大的真实性表示怀疑,argument就是因为不真实。现实世界中的我,可以批评中国党或政府的所作所为,但我不恨中国人这一整体group(尽管这个group中的很多成员都很可气甚至可恨),所以,我不会因为讨厌中国共产党而诅咒中国人,如果你要我批判指责这个 group中的某些成员,没有问题。但我不会处处与那个叫中国的entity为敌,与那个group整体为敌。我不会说话做事的目的,就是要抵消那个entity名目下成员的survival probability(这是生物进化中的两个手段,一个是增强自身的存活可能,一个是抵消对手的存活可能) ,这我做不到,因为我还有许多亲情的连接存在。这就是一种生物本能。
这段话说的比较生硬理论化,但是,我觉得它符合自然生存规律。
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李鸿章因为签订“马关条约”一直被骂为“卖国贼”,现在又有一种说法,当初李鸿章在日本谈判,被极右翼日人刺杀,子弹打在了左眼下,李鸿章说:“此血可以报国矣。” 李鸿章挨的这一枪,让清政府少赔了一亿两白银。大有为李鸿章平反得趋势。
假设山人是这位中行说,会如何?
又,假设山人因本族人的腐败而面临满门抄斩(和自己最近的基因全没了),但有外族愿意救你满门,条件是灭掉族里的腐败分子(族里其它人的基因),山人如何选择?
说到拓展疆地,我以前总觉得是小农经济局限了中国人的野心。你想,整那么大的土地,一家子的劳力哪照顾的过来呢。要是打猎放牧就喜欢地广人稀了。后来想想,可能过早的礼教束缚也有关系。
当年郑和的船队水平在世界也是一流的,但他不是掠地去了,而是彰显天朝洪福去了,所到之处,显摆完了还给那些蛮夷留下不少好东西。同时期的葡萄牙人的远航,就完全是海盗行径,掠夺杀人,印度人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不过我对鼓吹盲目的爱国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一向是反感的,但这方面对错的界限比较模糊,搞不好又是陷入像沙滩悖论那样的困惑了。
汉朝本身应该不是一个单民族国家。从秦统一六国就不是了。周朝分封诸侯列国,从北边到南那么多小国,肯定是宗族各不相同的,但差别可能不大。古时候的姓和氏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个也许就是划分族裔用的,我没研究过。
说到战国时期各为其主的事,我觉得以前国内把屈原拔得太高了。他主要是和楚王政见不和,看到楚国又日趋败落就自杀了。这和聂政荆轲那样的人不是都差不多吗?还没他们壮烈呢。但那些死士为故国复仇的事情被司马光认为是逆大势的匹夫所为。他不赞赏。从这点看,屈原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了,呵呵。其实,战国时候的有才干的人都不是太在乎自己的原籍是哪,比如张仪苏秦田忌这样的人,哪国用他就投奔哪国,荀子也是,赵国人,去楚国做官,你说他们爱哪个国家。可能大家恨的是在有外族威胁整个同族生存时,为了个体的生存而投敌的,那就叫X奸了,就叫叛国了。所以,吴三桂是两军相峙时投靠异族了,就有问题了。同族人之间打起来,相互变节,起码不叫X奸。
这里的问题就是异族背叛,这给同种基因的生物延续造成了威胁,这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生物进化理论中有一个分支学说,讲的就是所谓的group selection,你一个人的叛变,要造成一个group的基因无法下传,所以罪莫大焉。等事情平静了,整个族群的生存没受到威胁,外来的异族让原来的宗族活下去了,那给他们做事就不叫X奸了,大家都同化了。不过,元朝根本不让汉人当官。清朝也是一直拿汉人当家奴。清朝和外国重要的文件契约一直都是满文的。到了曾文正李中堂当道后可能不一样了,他们尾大不掉了。满汉一家是清朝倒台以后的说法了。
山人大叔,把那些历史书扔旁边,去厨房烧个菜吧,快周末了,:)))
博主读史专心很有见地。 当年匈奴文明程度低,长于打斗掠夺, 中行说去了之后叫他们有效统计算数的方法同时建立了基本行政条理规则, 应该说中行说也是中华文明推广的有功之人。 大中国版图几千年中不停变化, 要是没有交流和同化扩张就没法做大做强。
可惜中国的地方让俄罗斯占去了不少, 航海不发达也没有把版图扩张到美洲来, 现在只能惦着啥时把台湾收回来, 同时还要和小鬼子们争钓鱼岛。
哈哈,被山人逮住“汉奸”的“汉”字了。其实我也想说下面某位网友的“X奸”,但感觉怪怪的:-)
二战德据时期,Coco Chanel (香奈儿)做了德国高级军官的情人。希特勒溃败时,香奈儿逃到瑞士。因与丘吉尔私交甚密,从而逃脱了战争法庭的审判。据说,亦有不少英王室成员与纳粹有过合作,当然他们自己不会被审判。
再说抗战时的土八路种鸦片在后方与日本人做交易,壮大自己。。。
这些又都算什么?
下面有网友说最大的卖国贼就是最上面的人,似乎不无道理。那些底层的人只不过为了生存,充其量也不过是为了过好点的日子。
如此类推,可以得出这么个推理,越是没有个人权利和个人尊严的地方,就越会出“X奸”。也可以反过来说,这些什么奸,还是有作为一个人的底线的,比起那些没头没脑的什么爱这个爱那个的螺丝钉之类的无机物,还是更像人一点。
自我认知这个话题有意思。要想认识的透彻,可能还得双管齐下,人文历史和生物进化史都要看看。道金斯的:The Selfish Gene“很值得一读。那里面有我回大号蚂蚁说出的问题的答案。
我回头也去看看五湖以北写的小镇记事,谢谢推荐。
“其实什么时候都是弱者倒霉”,
以前会喜欢读各种名人的传记或故事,有个阶段对民国的一群名人、以及文革前后一批名人的生命痕迹感兴趣。但最近几年,会更愿意读有关普通人群中的各种故事。比方讲博友五湖以北写的小镇故事。越来越觉得“自我认知”的必要性了。
(微醉胡话)
十万将士齐解甲 竟无一人是男儿
最大的汉奸从来就是皇帝和大臣们
日本人对贵族的血统挺看重的,但普通大众这方面的意识好像不是那么在乎,这是不是他们以前不需要姓氏的原因呢?
到了明清,阉人是从小就定了被阉的,小的时候身体和心理的可伸缩性强,所以郑和会在心态上不那么阴怨,
不知道这样分析有没有道理。
简单讲,粗暴地讲,在华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的“阴”文化,日本没学,所以保留着武士道,剑道,柔道。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历史发展线索。
其实正史颇多闪烁其辞,往往就是有故事的地方。写的人为什么要遮掩闪躲呢,遮掩的往往就是真实。所以正史野史,只有读法不同,没有哪个更可靠。
米亚开心大笑后的读后感:汉奸都是本族培育出来的,跟外族似乎没关系。
为什么、我还没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