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漂

漂如浮萍,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宿命 (笔名绪蜚/萍漂/杰夫。本博客所有博文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原创。如转贴请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
正文

上元、紫姑与扶乩

(2015-03-04 23:00:55) 下一个
 

上元、紫姑与扶乩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古代上元节有祈蚕风俗,另还有卜紫姑的活动。《荆楚岁时记》说:“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紫姑占卜的故事出自南朝刘宋时期刘敬权的《异苑》。相传紫姑神曾位卑为妾,为正妻所嫉恨,经常让她做苦活脏活,紫姑在郁闷中苟活着,在正月十五日这一天终于愤懑而死。后来人们在这一天做成紫姑的形象,在厕所或猪栏边迎接她,祝告说:“你丈夫不在家,曹夫人已回娘家了,紫姑你可出来。”紫姑神显灵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这个故事说明刘宋时代已有迎紫姑占蚕桑众事的风俗,紫姑是作为厕神发挥作用的。如同中国民间乞如愿风俗一样,厕所和生产有密切关系,厕所带来的粪土对于农桑有重要作用。人们相信悲愤非常之死,其灵必强。如汉代戚夫人死于厕,后人也视之为戚姑神。

关于祈蚕信仰和正月十五的联系,学者认为正月十五日作为一岁中最初的满月(上元),具有特殊意义,有占月之俗。月是阴性,其神为嫦娥,而蚕桑也是女性的工作,如《续齐谐记》所说,蚕室之神也是女神,作为厕神的紫姑是女神,在初望之日,会有效用的。

紫姑神在唐诗中亦有反映。李商隐《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唐代上元节的紫姑神信仰可见一斑。
宋代资料说明,紫姑神的信仰开始同扶乩结合。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一说:“世传: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时皆可召。予少时见小儿辈等闲则召之以为嬉笑……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紫姑成为小儿嬉笑、成人著文写诗之具,丧失了神圣性,变成一种游戏,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
南宋《夷坚三志》壬卷三《沈承务紫姑》具体讲了召迎紫姑的方法:“以箕插笔,使两人扶之,或书字于沙中。”宋代紫姑成为扶乩所召之神。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有“箕诗落笔惊”句,自注:“即古紫姑,今谓之大仙,俗名筲箕姑。”他还说:“俗谓正月百草灵,故帚、苇、针、箕之属皆卜焉,多婢子辈为之。”用于箕卜的紫姑,成为等同于扫帚姑、针姑、苇姑一类的卜神。其中箕、帚、针为妇女日常所用之物,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用来占卜似乎容易发挥效力。这种帚苇针箕卜一直流行于明清江浙一带。
顺便提及,扶乩最早见于我国东晋时期,唐代传入日本,由日本传入荷兰,再由荷兰传入欧美各国。在日本叫做“灵子术”,西方国家称扶乩的板为“维吉板”,研究扶乩的组织叫“灵学会”,能够组织扶乩和与神交流的人称“神媒”或“灵媒”。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生前笃信扶乩,有一次乩盘上写出了许多古代希伯来文,当时在场的人都不认识;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的哥哥伊拉斯马斯·达尔文坚信扶乩,经常在自己家里组织扶乩会,达尔文曾经参加了一次扶乩会,但中途退场了,达尔文的好朋友、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对扶乩虽然持怀疑态度,但经常参加扶乩会,而达尔文的另一位好友、著名科学家华莱士却是扶乩的坚决拥护者。英文为Sciomancy或Planchette Writing意即箕占、筛占、乩占等。
你亲历过扶乩吗?你相信天上真有灵界通过扶乩向人间启示吗?欢迎在评论栏中讨论。

 《扶乩》相关书籍(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夏圓 回复 悄悄话 “气功、手指识字、扶乩等是客观存在,为什么不可以研究?” 问得好!很多超自然的现象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解释,而科学无法证实的,不等于不存在。 农家苦认为灵界是肯定存在的,我也一直这么认为。
ljwxc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农家苦' 的评论 : 如果出于求知的愿望而非功利之目的,也许上帝可以原谅吧?还是灵界之事如禁果一般,所有这方面的探索都是上帝不喜悦的是一种罪?

其实现代科学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破除迷信产生了另一种迷信,阻碍了人类探求宇宙的进程。比如很有起色的大陆人体科学对宇宙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却被所谓科学卫道士斥为伪科学,终因FLG而被打入冷宫。

气功、手指识字、扶乩等是客观存在,为什么不可以研究?这也是我们这个所谓科学时代的怪现象。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有意思的介绍。扶乩倒是没经历过,但灵界是肯定存在的,至于人怎么与灵界沟通,相信也一定有窄道。这应该还是巫术衍生出来的旁门。圣经次经上说,这个人灵沟通的方法,是堕落天使告诉人间女子的,后来上帝禁止人与灵界沟通,并下令治死巫婆,这个法子在人间也就成为非法“偷渡”邪术了。

我最近正在研究符咒,想看看有没有一个道家符咒能驱除雾霾,只要我大喊一声“急急如律令”,北京的雾霾就立刻烟消云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