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漂

漂如浮萍,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宿命 (笔名绪蜚/萍漂/杰夫。本博客所有博文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原创。如转贴请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
正文

纵横文字游戏(CROSSWORD PUZZLE)漫议(之一)

(2015-01-21 23:03:24) 下一个

纵横文字游戏(CROSSWORD PUZZLE)漫议(之一)

                
 

纵横文字游戏的由来

纵横文字游戏(CROSSWORD PUZZLE)据称是世界上最受欢迎,最为普及的一种文字游戏。可是,它的历史并不长。纵横文字游戏脱胎于文字积木 (WORD SQUARE),其雏形出现于十九世纪英国的儿童游戏读物及各类期刊。之后,在美国,它才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发展成为正儿八经的成人游戏。

现代意义上的纵横文字游戏于1913年12月21日由新闻记者亚瑟·温首创。亚瑟因此被尊为现代纵横文字之父。发表于这一天《纽约世界》报的这则纵横文字 游戏,与今天流行的这种文字游戏所不同的地方是,它外观呈菱形,且内部没有任何填黑的方块与其他单词分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其他报纸也逐渐对这种新型 的消遣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到十年的时间,纵横文字游戏如雨后春笋,先后出现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报纸上,一时蔚为大观。在火车上,在地铁旁,在公共汽车 站,只要有空闲,人人竞猜文字谜,以为至乐。正是在此期间,纵横文字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样子。纵横文字游戏在美国获得新生,十年之后,它跨越大西 洋,风靡欧洲。

1924年,第一本纵横文字谜集出版,作者西蒙和舒斯特。它有力地推动了这种游戏在全美的普及与发展。1924年,在美国流行着这样一首歌,描述一位主妇耽于纵横文字的情形(这类歌曲在当时风行一时,通称纵横文字布鲁斯Crossword Puzzle Blues):

The house has gone to ruin,
Since all that Mother's doin',
Is putting letters in the little squares,
We live on canned tomatoes,
And old cold boiled potatoes,
No wonder when he comes home
Father swears ... 

家里乱得象狗窝,
只因老妈
  热衷字母填方格,
其他啥也不想做。
一日三餐
   不是西红柿罐头,
就是上顿
   吃剩的烂土豆。
难怪爸爸一回家,
就要骂骂咧咧
    咻咻咻 ……

有趣的是,《纽约时报》一开始对这种文字游戏嗤之以鼻,以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后来随着纵横文字在1920年代在全国的风行,连衣饰,珠宝上也尽是 这种游戏标志,人们终于接纳了它(此后并一发而不可收)。所以《纽约时报》竟是全美报业中最后一批定期出版纵横文字的报纸,--那是1942年的事。

纵横文字游戏在美国一直深受欢迎,几乎所有报纸每期都刊有这种游戏。美国人一有空闲,无论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常常一报在左,一笔在右,沉浸在纵横文字的 世界中。在大学校园里,这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在中小学,他们还把这种游戏带入课堂,寓教于乐。另外,各类纵横文字比赛,社团也很普遍。通过游戏,大 家不仅学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知识,而且娱乐了身心,增进了友谊。海伦。凯勒甚至把这种文字谜推荐给盲人朋友。

电脑与纵横文字游戏

信息时代的电脑技术,给纵横文字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不少论文声称,虽然人们已成功地设计出程序让电脑在人机对弈中战胜了世界大师,但要用电脑自动生成纵横文字游戏则要难得多,基于其计算之复杂以及电脑运行速度记忆之局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家美国公司打破了这个神话。1997年,万态游乐公司 (Variety Games Inc.)设计出一种名为“经文纬字”(Crossword  Weaver)的软件,能自动生成报纸上所出版的纵横文字游戏,甚至还可以按专题(THEMES)生成,如医学方面的纵横文字游戏。此后,此类软件应运而 生。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先前,只有很少的一些专业人员才能撰写这种字谜。现在,只要往电脑输入语料,任何人都可以制作出新游戏。

另外,一系列解谜的软件也层出不穷。譬如,你想知道什么词首字母是S,意思是“学习”,这种软件就能替你找出来。

我很担心,如果制谜与解谜都可以通过电脑很容易地解决,这种游戏迟早会失去它的生命力,--虽然现在还未露端睨,--除非它另辟蹊径。

中文与纵横文字游戏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寓教于乐的文字游戏,在中国却远没有得到介绍与普及。即使是海外的中文报纸或网络传媒,也很少见有刊载中文版的纵横文字游戏的。中 国的学校,包括海外的中文学校,也很少将它引入文字教学中。其实,中国有丰富的创作文字游戏的历史(拟另文撰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 独具特色的汉字,是可以让我们创造出很多很有趣的中文纵横文字游戏的。有很多美国人一直通过坚持做纵横文字游戏,来增加词汇量并增长知识。而我们很多人, 却是通过背字典来准备TOEFL和GRE的,不仅枯燥,而且考完后大多忘光了。中文版的纵横文字游戏,也应该进入我们的报纸,我们的学校,使我们的语言学 习更加有趣,更加事半功倍。每天点滴时间的善加利用,必然对我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所裨益。

也许在开始,最重要的是,要把纵横文字谜做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要走入大众,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阶层。要让这一游戏,成为一种娱乐,一种自我获取知识的方式,同时,它也应该走入我们学校,作为课堂的有益补充。

中文纵横文字谜的制作

用中文制作纵横文字谜,首先让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是中英两种语言文字的差异。

英文纵横文字谜基于英语的拼写法。所有英文单词都是26个字母的不同排列组合,所以每个空格无非是26字母之一,概无例外。如果严格按照拼写法,中文纵横文字谜的制作只有两途。

一是以笔划为单位或部件,每列或每行的谜底为一个汉字,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认为是一个词。这样,纵横文字谜将成为汉语字谜史上一种新颖的形式,或另一种形 式的灯谜。困难的是,很多汉字由同样的笔划构成,却因为位置的小异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如“八”与“人”字。为了能制作这种字谜,或许我们得创一些 “格”,在谜面中予以提示。

一是以拼音字母为基础,像英文纵横文字谜一样,所有空格所可能的答案都是拼音字母。问题是,汉语同音字太多,所以大部份词都得有声调提示,即使加注声调, 依然还有很多同音词(这也是拼音无法代替汉字的原因之一),所以写提示(CLUES)时要多加注意。另一个问题是,无论拼音多么完美,无论伟人们如何动员 “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拼音,从华人的心理上讲,它永远是汉字的辅助,无法代替汉字。从深层的感情上说,华人写汉语时,是排斥蝌蚪文而更倾向于汉 字的。试想,“石室诗士施氏,誓食十狮”,转写成“SHI2SHI4 SHI1SHI4 SHI1SHI4,SHI4 SHI2 SHI2 SHI1”, 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所以这是一条死胡同,除非以此法制谜用于汉语拼音教学。

总的说来,我认为如果严格按照拼写法制作中文纵横文字,把纵横文字改造成新的字谜,很难为大众接受。当然,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新字谜用于教学,却是值得提倡的。

我们不妨拿英文纵横文字谜的制法,将它稍微变通一下,即每个空格的谜底是一个字。汉字有好几万,而英文字母只有26个,这将是一个大区别。另外,值得注意 的是,汉语的词(WORD),大部分是双音节,也就是说是两个字。想想看,这样的纵横文字游戏多么无味,而且整个图面会极难看,因为大部分可相连的都是两 个字的空格嘛。

如果我们不再拘泥每列每行大部分是一个词的限制,制作空间会是海阔天空。词组,歇后语,俗语,成语皆可入谜。也许有人会说,英文版也是如此嘛。英文版是 有,但是变通,是例外,而我们要把它变成常例,而非例外,因为英语中每个词的长短(字母多寡)是千变万化的,而中文中词的长度(字数)却有一个明显的趋 势,那就是大部分词是由两字儿组成的(由古代单音节词合成而来)。为了中文版的生动有趣,这种变革是必需的。我们同时可以像灯谜一样,在提示中创一些标准 化的“格”。同一种谜还可做成不同等级,由提示的多寡(不必每行每列皆有提示)与提示的暗示程度来决定初中高各种等级。总之,结合汉语特点,融会悠久的中 华文字游戏传统,当可为中文纵横文字谜辟出一片新天地。

此外,为方便汉语使用者初学英语,我们不妨作一种浅近的 双语 纵横文字谜,即谜底为英语,但提示(CLUES)用中文。长此以往,持之以恒,英语学得又好又有趣。

文化史谜题:成语填字游戏

记得1970年代我在大陆时曾做过一种成语填字游戏,最接近纵横文字。所不同处是,一,谜底全是成语,所以图形呆板,因为大多成语是四字。二,没有提示。

         夜
         以
    焚 膏 继 晷
         日

这种成语填字游戏的流行范围有多广?是否仅局限于江苏,或大陆?何时开始在华人中流行?又是谁第一个制作了成语填字游戏?它是否受到了英文纵横文字谜的影 响?或者,(让我们“大胆地猜测”)如果它产生于1913年前,是否英文纵横文字谜竟是受它启发而产生的?!---如果有证据,这将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 现。

很多文化史上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这样成为后人无法破解的悬案。如果我们今天不加追究,以上这些谜题,后人将更难以寻绎出谜底。借此求教海内外同好,如有任何相关资料,烦请告知。

写作此文时,手头没有足够的资料,足以描述两岸三地传媒有关中文纵横文字谜的历史,当今流行状况。谁在当地第一个引入中文纵横文字?哪些传媒首先定期刊载了这些游戏?中文纵横文字在当地的流行程度?制作方法?等等。欢迎大家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共同续写这一段文化小史。

(旧作,完稿于2004年6月12日,美国,2014年1月22日修改。作者保留一切版权。未经作者允许,请勿复制或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