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节选8饿死农民撑死干部在1961年初的五级干部会上,与会者揭露,一方面社员大量饿死,一方面干部生活特殊化。1960年春弃婴很多,县委书记赵玉书责令下边不准收拾,如果收拾,谁收谁养。相反,赵家不见了一只老母鸡,他先后责令派出所长、公安局长查处,限期3天破案。群众说:赵家一只老母鸡,比街上丢弃的小孩还重要。赵家一年到头精米白面,鱼肉不断。县[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7自从出了毛皇帝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凤阳花鼓”反映安徽农民逃荒要饭的情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腰鼓走四方。自从出了“毛皇帝”,风调雨顺也饥荒。大饥荒年代,凤阳农民却连“身背腰鼓走四方”逃荒的自由也没有。…&h[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6天府变地狱邛崃县道佐公社第三管理区1958年十一月建立公社时有840人,到1960年底出生19人,迁入11人,应有870人。大规模的死亡从1960年二、三月间开始。其时全管区五个食堂全部断粮,死人之惨烈,已到活人无力掩埋死人的地步。喂牛的老年人汪齐茂、汪杨氏夫妇死后摆在床上四五天,汪齐松命三个社员将尸体埋掉,三个社员将尸体拖出来扔到一个露天空粪坑里[
阅读全文]

正在读杨继绳的《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就看见下面这个新闻。这么快就不记得当年放的那些最终导致3000多万人饿死的卫星了吗?这样的行为,应该称之为癫狂健忘症。2025.9.26[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5领袖所到之处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四川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即成都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三面红旗”的中心内容。成都会议通过的《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这一文件,对人民公社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会议是在著名的金牛坝招待所召开的。这里的一切设施都[
阅读全文]
驼峰航线刘小童
尾声航空救国!
1945年8月6日、9日,随着两颗原子弹相继投下,巨大的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冉冉升起,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个挣扎的轴心国,日本在这场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战争中,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由热爱和平、坚持正义、公道的国家结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夺得了最后的胜利! 爆炸、燃烧、鲜血、生命,在庞大的战争[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4哈佛医学博士的惨剧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一说是硕士)董坚毅1952年投奔新中国回到上海,在惠民医院任泌尿科主任。1955年支援大西北建设到兰州,在省人民医院工作。在1957年因给领导提意见被定为右派分子,送到夹边沟农场的新添墩劳动教养。后又转到夹边沟农场的高台明水分站。董坚毅的妻子顾晓颖也是留美生。在董坚毅劳动教养的两三年里,顾晓颖[
阅读全文]
驼峰航线刘小童
第二十三章最后的飞越
将军强调精确的航务:制定飞行计划、调度严格指定飞行高度、飞行员有无飞行任务必须到指定地点报到,白天飞行,从10000英尺起,飞行员必须使用氧气、在飞行中使用正规的无线电通讯、在机场要遵守起飞和降落程序…… 滕纳的做法有点类似中国的“整顿”——事无巨细,严格规定。 还有一个重[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3饿死粮库旁由于反右倾,干部们都不敢说真话。信阳专署机关党委书记李文耀,其妻姓文,回老家看到煮人肉吃,她没有吃,带给孩子吃。李文耀的父亲饿得走不动了饿死在街头。但李文耀还是说形势大好,还积极批判张树藩、余德鸿。余德鸿说:“你老婆吃过人肉,你爹饿死了,你还批我,你有人性没有?”信阳地委副书记王达夫分管反右倾运动,态度[
阅读全文]
驼峰航线刘小童
第二十二章中美“大对撞”
“火锅”事件 “驼峰航线”是四十年代世界闻名的航线,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困难、最危险的航线,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的开辟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航线从四川重庆、宜宾、泸州及昆明出发直飞印度东北边境西南的汀江机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