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节选29庐山会议中的林彪新中国的建立,论战功,没人在林彪之上。即使在“九.一三”事件他身败名裂之后,也没有人否认这一点。1954年的高岗事件,林彪受到牵连,在政治上丢了不少分。从此林彪以养病为名,韬光养晦,等待时机。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林彪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们分析这中间有毛泽东的授意。1957年夏,毛泽[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28庐山会议中的朱德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岗山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面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为“朱毛”,朱在毛的前面。建国以后,毛泽东给朱德一个委员长的职务,名义上很好听,蒋介石也不过是个委员长嘛!实际没有实权。朱德也落得个清闲,不争权,学明朝初年的徐达对朱元璋,和毛泽东保持君臣之礼。朱德有较深的国学根底[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27庐山会议中的周恩来在过去漫长的革命岁月,周恩来在党内的地位一直高于毛泽东。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泽东是“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实际上,周恩来将军事实际指挥权交给了毛泽东。1935年3月的“打鼓新场风波”以后,毛泽东向周恩来、张闻天提出“军事指[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26庐山会议中的刘少奇1959年4月,在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成为国家行政的第一把手。说是当选,实际是毛泽东指定的,选举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当时毛泽东不愿意当国家主席,这把交椅就让给了刘少奇。但毛泽东还是中共中央主席(刘少奇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是最[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25饥荒年代的农副产品出口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在农民大批饿死的时候,却大量出口粮食。按生产年度计,与1957年相比,1959年的粮食产量减少了2500万吨,而1959年的粮食出口却增加到415.75万吨,比1957年的209.26万吨多了一倍以上(见表20-4)。这一年,中国的粮食出口创历史最高纪录,达415.75万吨,这是“贸易粮”,每吨“贸易粮”相当于1.2吨原粮。[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24从饥民口中夺食
1960年10月26日,毛泽东看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监察委员会四名干部关于信阳事件的调查材料。这个材料说信阳地区饿死了几十万人,并介绍了农村的惨状。毛泽东只是轻描淡写地批了十几个字:“请刘周今日看,下午谈一下处理办法。”他还是把信阳事件当个别问题处理,当一般工作中的问题来处理。也没有在粮食征购问题上松[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23要跟太阳比一比--文化战线放卫星在文化战线,其狂热程度到了十分荒唐的程度。1958年8月和10月间,文化部先后在安徽、郑州召开了省文化局长会议和全国文化行政会议,部署文化工作的“大跃进”。会议有的单位提出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会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郑州[
阅读全文]
说习近平是小学生博士是有理由的。小学生博士这个名号,其实不是指他的学历,而是指他的认知。比如说,我上小学是在改革开放以前,那时候,我的认知与那时绝大多数小学生一样,认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极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发生在我上初中以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让我与那时候绝大多数初中生都认识到人民公社国营企业这样的东[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22跑马的共产主义湖北省当阳县(1989年1月撤县建市)跑马公社是又一个共产主义典型。这个公社成立于1958年9月底。共有农户5875家、23025人。公社成立以后,打破了原有的乡社界线,人力、财力、物力集中由公社统一支配。按上级要求,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带领大部分劳动力上山“大办钢铁”,党委第二书记张天高留在公社主持工作。张天高[
阅读全文]
《墓碑》节选21公共食堂的危害公共食堂最重要的危害是把“无产阶级专政”贯彻到每一个人的肚子里。在农村,所谓无产阶级专政,实际是干部专政,谁的官大,谁就可以对他所管辖的臣民进行“专政”。办了公共食堂以后,生产队长是一“堂”之长,谁不听话,他就不让谁吃饭。办公共食堂,实际是让农民把饭勺子交到了领导手里,也就是把生存权交到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