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4)
2014 (240)
2015 (130)
2016 (71)
近四个月前,我们几个朋友买了个近百英亩的农场,上面有个1800多尺的Farm House,一个有20多个马圈的Barn,一个7000多平尺的室内跑马场,一个6000平尺的Warehouse, 30多亩森林,剩下的就是可开垦的土地了。在我的上篇博文:”我要当真正的地主了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中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对于农场的规划还是有些的,这个先不说了,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事也得一件件地做。
先买了个新拖拉机,近40马力。买这个规模的拖拉机是因为它即可以在暖房里耕地,也能适合在几十亩之内的室外耕种。现在的拖拉机还是不错的,前后可以挂很多附件,一机多用。目前的配置是后挂耕地机(tiller)和剪草机(flail mower), 前挂铲斗和叉子,以后还会加上前挂的旋转挖坑机等。
按照目前的状况看,没有拖拉机,农场的活基本干不了。一个partner的太太做了个关于拖拉机的小视频:
买了300多只小鸡和30 个鸭子,先养在马圈里。
从中国定了许多农用小机械和暖房,共四个集装箱,这些以后再说。
最先开始升级Farm House,计划着修好后暂时出租出去,租金可以用来支付农场的地税和保险,这样我们就没什么压力了。
房子有150多年房龄,这是我当房东这么多年来见过最老的房子。房子虽老,但硬件还是不错的,房基超厚,外墙超过一尺,内墙也有近一尺厚。外墙除了砖就是concrete block,估计concrete block是后来房子升级时加上去的,150年前应该还没有这玩意儿。
由于墙厚,所以非常保温,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在里面干活时没感觉到太多的热意。房内的地面(只有一层纯木头的subfloor,8寸宽)走上去没有任何响动,settlement也不明显。除了这些硬件还算不错外,软件要更新的就太多了。
第一步是换屋顶(roof),找了我常用的roofer估了个价,需要2.6万。我仔细看了看,并非需要全换,暂时只换一部分就可以了。于是决定自己干,跟股东们商量了一下,大家积极踊跃地参加劳动。除了我之外,这对于大家来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顺便说一下农场在劳力方面的运行模式,股东们参加劳动,是有报酬的,根据活的难易,技术,体力等因素得到相应的报酬。
当时农场刚过户,拖拉机还在dealer那里。跟他们联系了一下,很给力,提前把它送到了农场。先要做的是把老roof掀掉,一干才知道,居然已经有了好几层,近一寸厚。搞这个就像蚂蚁啃骨头,一点点地清理。
在清理地面上落下的老shingles和钉shingle时,拖拉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前挂的叉头把材料能送到7尺高的架子上,然后从架子上再往房顶运。这比直接从地面上往上抬省了太多的体力。要是没有拖拉机,还真没有勇气去搞这个屋顶。过程就不多说了,看看图就明白了。钉roof这种活我年轻时干过一点,但这么大量也是头一次,但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跑么?从原理到各个技术层面的东西还是明白的。
清理老屋顶
运送屋顶底板(subfloor)
钉subloor
貌似胜利的招手
大功告成,剩下一些装饰性工作
几个股东要上班,只能在周末来干活,平常有2-3人在干活,经过一周的努力,大功告成。预算是一万,花了3千多材料费,剩下的就是大家的工钱了。
首次尝试这种模式,工钱多少不是主要问题,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检验和培养了团结合作的作风,大家在上班之余来农场干干活,亲近一下属于自己的土地,很是愉快。
----------
上面说的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深秋已至,来几张农场的秋景
一片承载着大家希望的土地。。。。
------------------------------------------------
The Great 牛城地主 is a 2023 novel by Chinese-American blogger 牛城地主. Set in the post-TSLA/META/AAPL/MSFT/GOOGL/AMZN era in North America, the story is a romanticized narration of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 Chinese's longing for connection to their original love, the mighty and titillating Farm Land.
Teasing aside, best wishes for success, and the ensuing enjoyment of everything that comes with it.
大家合伙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
以前蹲点看过一些地主关于时政的分析,是个通透的明白人啊,务农也好,免得徒增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