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LD淘了一副不大的老画回来,画尺寸是23X29厘米,画框很老,背面还有原来做框店家的信息,居然就是我们牛城做的。小钉是方头钉,此类钉一般在1830-1890年间使用。
画面应该是一个蒙古王爷和小厮,人物的颜色保存得很好,重要的是极富立体感。咋一看以为是刺绣,但又没有针脚的痕迹。
画正面
局部
背面
研究了一下,这种画叫“通草画”,是一种画在“通草纸”上的画。“通草纸”是五加科脱通木生长三年的茎秆髓心部分切割出来类似纸张的片状物,制作方法有点类似现在家具表面常用的Verneer。只不过是手工制作,且面积不大,一般在30平方厘米左右,厚度小于一毫米。通草纸到十九世纪一直被西方人认为是“米纸”。
此类木头产于中国的华南和台湾,是制作宣纸的材料。
这种纸易折,易碎,但在上面作画最大的特点是颜料可以渗入到木材内部,从而产生很强烈的立体感。
放大镜下的通草纸表面,可见纤维状木纹结构
最早发现的通草画是1825年的,该工艺诞生在广州。由于色彩和立体效果,正是欧洲人熟悉的立体效果,也可以让中国画师将中西技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绘画门类。
这种画很受欧洲人喜爱,当时广州十三行承接大量的外贸业务,据说高峰期有2-3千名画师在绘制此类画,颜料主要采用法国进口的。该类画全部用于出口,国内基本没有保存。
通草画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黎民百姓到皇家,各行各业,各种活动,可以说是不标注文字的说明,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被誉为了解中国的明信片。说是明信片,也许是绝大多数画的尺寸都是明信片的大小。
通草画兴旺了几十年,随着照相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以及自身易碎不好保存等特点而逐渐消亡。国内对此类画一直没有研究和收藏,直到2001年9月家住英国的伊凡·威廉斯一次性地向广州市政府捐赠了70余副通草片水彩画,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和收藏通草画。广州博物馆为此特意办了个展览,并出版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情调—伊凡·威廉斯捐赠捐赠十九世纪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的精美专书,这也是该品第一次在普通观众眼前出现。
通草画现大多收藏于国外各大博物馆内,国内博物馆没有收藏,现在这个技艺也基本消失了。说不上能值多少钱,但它见证了那段时间的一种记忆和文化。
来看看别的通草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