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地主

美洲生活,房地产投资,个人爱好,胡说八道
个人资料
牛城地主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北茶道

(2015-01-27 16:04:36) 下一个
这几年才听说有两种树改变了中国的文明进程,一种是漆树,另一种是茶树。

国人用树漆(生漆)大概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舜时代,现在大多被化学漆所替代,只在红木家具上有所用途,就不多说了。

我呆过的地方东北和西北都不产茶,但远在西北高原上的人们对茶的讲究和需求似乎更多些。

在吃不饱饭的时候就没什么讲究了,毕竟吃比喝更重要。也许可以说建国后的头三十年古老文明戛然而止,人们又回复到最原始的追求,而在精神上却退步了许多。

我不记得小时候有多少喝茶的历史,在青海时(七、八十年代)记忆最深的是去当地农民家做客,他们待客是很热情的,端上的是茯砖茶。它是茶叶压成像大砖块的形状,用时掰下一小块儿,有点类似于普洱茶。

茶具就没法讲究了,用玻璃杯或搪瓷杯,没见过青花更没见过五彩,小时候我家也没有。

游牧民族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即喜欢喝茶,喝茯砖茶。这种茶,是用最粗陋的茶叶茶杆儿压成的,讲究的人,包括茶区的人,茶农,都不去喝。可在游牧民族包括汉族农民的眼中,这是最好的茶叶,比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强得多。茶的质量就没法说了,茶水里漂的是茶杆,粗叶,入口甚苦,跟现在的精品们比起来应该是天壤之别。

喜欢喝浓茶据说是因为蔬菜少而吃肉多, 为了补充维生素。

764×1024
高大上的茯砖茶

农民们的午饭是在茶水里加些盐,就着干馍馍吃。

后来在西宁市的清真馆子里见识到“碗子”,正宗的名字叫“三炮台”。那时的民风尚纯朴,到馆子里要一个碗子,极便宜,要想续水的话,店主会给你一暖瓶的开水,自己照顾自己。

那时没见过专门的茶馆,这种小馆子就成了替代,约几个好友在里面喝茶聊天,或者逛街累了,喝茶歇脚是极好的。


兰州三炮台


三炮台或叫盖碗子

茶具制作玲珑小巧,由茶盖、
茶碗茶托三部分组成,故称为“三泡台”或盖碗茶。它与别的茶道最大的区别是茶叶等料是放在茶碗里, 而不是在茶壶。

三炮台源于盛唐时期,
明清时期四川地区汉族饮茶习俗传入西北,与当地穆斯林饮茶习俗相结合,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品。其用上等的菊花、福建桂圆、新疆葡萄干、甘肃临泽小枣荔枝干、优质冰糖为佐料配制而成,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滑不算上等,只有鲜、爽、活才为茗中佳品。

就是说除了茶叶外还有很多添加物。

要把福建的桂圆运到西北,路可够远的, 怪不得西宁到处卖桂圆, 原来是喝茶用。

现在无论是茶具还是茶叶质量都应该比几十年前好多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回去一趟, 在茶馆里来上一碗三炮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牛城地主 回复 悄悄话 马兄近来喝了吗?:)
马上续残梦 回复 悄悄话 现在伏茶一般人都不怎么喝了,刮碗子更普及了,郊区的茶园都有碗子,夏天回去坐一坐真是享受。
马上续残梦 回复 悄悄话 伏茶不但受藏民欢迎,青海的汉民也喜欢喝伏茶。我下乡学农时住在社员家里,房东家买不起做馒头的碱面而让我们跟着吃又酸又粘牙的青稞面馒头,但是每天必烧一锅伏茶,茶里放上盐,早餐千篇一律是就着咸伏茶吃黑面馒头。喝伏茶是受藏民影响,刮碗子很可能是四川人带来的习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