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李天骄虽然并不是华人社团的首领,但每次华人中出现重大事件,尤其是重大惨案,她都有心灵的感应。昨天晚上她就有些莫名的忐忑不安,接着就是一晚的长夜难眠。即使是在清晨昏昏入睡也伴着一个可怕的梦魇。她梦见了那次在希思罗机场接到的她最喜欢的一个名叫罗天淼的少妇突然落水呼救。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李天骄才被这可怕的梦魇吓醒。她的梦魇向来是很灵验的。也正因为这样,当她醒来的时候才真正感到了心惊胆裂。虽然她并不想听到烦心的事情,但她还是习惯性的用遥控打开了电视机。果然BBC电视的头条新闻便是英国莫克比湾华人拾贝溺水事件。三十多个华工由于在餐馆找不到工作就不得不尾随一华工头跑到莫克比湾拾贝。可怜的他们就连一句英文都不懂,又哪里注意到海边的警告牌呢?本身恬静美丽的海湾也让那些拾贝的华工彻底地丧失了应有的警惕。但突然被强风卷起的巨浪,就像海啸一样的铺天盖地的冲了过来。虽然有十人幸免罹难,但那二十二条生命却被无情的恶魔所吞没。李天骄实在无心再看下去了。她更厌恶英国媒体的肆无忌惮的炒作。这条新闻就足以刺痛她的灵魂,又何况那些媒体的添油加醋节外生枝呢?她还是忍不住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她为这二十多个罹难的同胞感到悲哀,更为那帮仍然趋之若鹜的偷渡的福建老乡感到悲哀呀!在英国的中餐业,不管是餐馆还是外卖,都已经严重的人员饱和,可那丧尽天良的蛇头哪里还会顾及到来英的同胞就压根儿找不到工作。他们仍然是天花乱坠胜过天堂的吹嘘呀!源源不断的福建偷渡者,又岂止是无依无靠的流落街头。在BBC拍摄的罹难同胞的照片中,有好几个都是她李天骄非常熟悉的面容。她再也按捺不住她那激动的心情,一爬起床来,只是匆匆的洗漱了一把,就开着车找到了黄大侠,加大了马力赶往了出事现场。在高速行驶的轿车里,李天骄无心跟黄大侠聊起任何不快的话题,只是死死地抓住方向盘向莫克比湾急速驶去。她的精力已经无法再开小差了,因为她的脑子里反复浮现的就是她清晨的梦魇里那个罹难的罗天淼呼救的惨景。就连迎面而来的一个个的路牌都是那帮罹难者们一张张苍白可怜的面容。她老远就听到了警笛的呼啸,当时她还以为是为了悼念罹难的华人致哀的警笛哩。她真的不曾想到是因为她的长时间的超速行驶,高速公路巡警一直在高速地追赶她,并鸣笛示警,要她靠边停驶接受审查。当高速的警车跟她的小轿车并列,不断向她鸣笛的时候,她才感到了事情的不妙,把车开到高速公路旁的硬肩上停靠下来。执法如山的警察哪里顾及李天骄怎样的申诉她心急火燎的理由,还是开具了六十英镑的罚单,以及给予了她在驾驶执照上扣除三分的严厉惩罚。
匆忙赶到莫克比湾的李天骄与黄大侠看到那沙滩上摆着横七竖八的被英国海岸防卫队打捞上来的面色或苍白或青乌的尸体,忍不住地滚下了他们凄凉的泪水。不过李天骄怎么也没有找到在她梦魇中那个呼救的少妇罗天淼而松了一口气。李天骄虽然希望罗天淼能有幸免于难的运气,因为她在家里毕竟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但是因为还有两具尸体没有找到,谁又能保证她就没有罹难呢?毕竟那群男尸首中有一位已经确定是她的丈夫了呀!李天骄真的希望他们的孩子不要变成了孤儿。否则他们的阴魂又将把那个孩子托孤于谁呢?
其实,无论是非洲来的还是加勒比海来的黑人难民,只要一登陆英国就会问英国政府要钱要粮要房子。也惟有中国来的难民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哪怕吃尽了苦头也未必向英国政府诉半句苦。他们是来寻求工作和发展机会的,又哪里会拉下面子来乞求英国政府和人民的同情和怜悯呢?他们这帮既有傲气又有傲骨的人群从来就没有低声下气的习惯,又哪里会拉得下他们老祖宗仅仅留下的那张脸面呢?
那些站在岸上的幸免于难的老乡仍然有落汤鸡一样的惊吓与颤栗。他们默默地遥望着海面,希冀着海浪哪怕是归还他们两具已经毙命的尸首。那静静的海面似乎完全忘却了它曾经表现过的凶悍和残忍,假惺惺的以轻轻的海风柔柔的细浪来抚慰那些幸存者的灵魂伤痛。大海可以毫无情面的吞没包括人的躯体在内的一切物品,它唯独可以归还的恐怕也只有人的阴魂了。也许,那吹过来的柔柔的海风,那推过来的轻轻的细浪就带着那些死难者的阴魂也未可知。也难怪那微风中好似也能听到有冤魂在呜咽,那细浪里似乎亦能感受到有屈鬼在抽泣。惟有当地善良的英国人闻讯赶来献上的那一束束鲜花散发的芬芳,才真正揉进了那帮冤魂屈鬼的阴魂与幽魄之中。
这么多年来,黄大侠从俄罗斯到欧洲大陆再到英伦三岛,见过太多这样的不幸。他已经没有了激情,更没有了眼泪。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一将那些尸首的未瞑目的眼睛给轻轻的合上,并紧紧地握着那些险象环生的幸运者的手,以传递着他要给那些死难者厚葬的坚定决心。李天骄虽然不是福建人,但对于那些死者来说,她比哪个福建人都要亲哪!无论是他们生着第一步跨入英国的国门,还是死后的尸首第一个见到的中国人就是她了。她虽然未必就有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但她却有一个中国人,而且是一个中国女人的尽善尽良,尽仁尽义,尽职尽责。她就好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样,紧紧地合着作揖的双手,眼含泪水默默地祷告着她梦魇中的那个年轻的母亲罗天淼安然无恙永葆无虞。
黎媛媛经她丈夫阴祖煌这么一闹,哪里还有什么脸面再在那家公司继续呆下去。她真不想再帮别人打工了,除了赔劳力,还要赔笑脸,甚至偶尔还要赔色相,真不是个滋味儿。其实,她早就看中了她医助的永久居留身份,想另起炉灶合伙大干一场。她原来每次很晚回来都是跟她的医助商议着如何开公司怎样选地点的事宜。甚至周末也到处踩点,寻找铺面。她平常很少把自己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丈夫。这次她也是默默的悄悄的,不想跟他有更多的交代。反正她知道,她那个家是不能指望她的丈夫的,除了无能以外,更糟糕的是没有一点进取心。这般胆小平庸之人,如此碌碌无为之辈,跟他说了又有何益。这样才导致了他那小肚鸡肠的高度怀疑和警觉。才有了他盯梢行凶的可悲一幕。
那个名叫鲁莉莉的医助,可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女人。她矮矮的个头,短短的秀发,勾勾的鼻梁,弯弯的眉毛,细细的嘴唇,长得一副刁钻的模样。尤其她那对瞳仁就像两眼晚秋的深井,那种城府的深邃任何人一眼是绝对不能望穿的。跟她在一起你就是再怎样的真诚以待,都休想听到她的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儿。不过,只要她说上一句话,就难免有尖酸刻薄的讥讽。就连她那双眯缝的眼睛不轻易释放出来的吝啬的目光,也会带着辛辣苛刻绝不饶人的眼神。她可是看穿了黎媛媛的心思,可黎媛媛怎么也没有把她琢磨个透。也许,在黎媛媛的心目中,她永远是一个琢磨不透的迷也未可知。在斗智上黎媛媛跟鲁莉莉当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又怎么能与她较劲呢?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那岂不是以卵击石?
鲁莉莉是随丈夫来到英国的。她丈夫在莱斯特大学博士毕业后就留校任教。尽管在学术上还颇有建树,但由于肤色的差异,他折腾来折腾去也只能是自始至终一个讲师的头衔。看着没有大的造化的丈夫,鲁莉莉早就有出去拼搏一把的想法。苦于自己没有医学背景,要开中医店,她也只能跟医生合作了。于是这两个女人这才臭味相投一拍即合。由于公司启动需要一笔资金,而且她们两个女人都不想动用她们各自家里准备用来买房子的资金。无计可施的鲁莉莉又把平常与她关系暧昧的一个名叫杰克的白人拉了进来。就这样一个名叫楚汉中医的公司就顺利地运作了起来。起初他们三人的合约在利润的分成上是三一三十一逢三进一的原则,因此各人还颇有积极性。加上那时英国经济颇为活跃,房产泡沫,老百姓又颇有消费信心,楚汉中医公司的经营可谓很快上了快车道,而且利润颇丰。他们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分工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分工。杰克到处寻找铺面,一切对外的事由皆由他包揽。她们两个女人则负责招兵买马物色人选,开张新店,维系老店,生意还颇为红火。致使他们三人还有过那么一段较愉快的合作。就连在东方医圣公司完成了一年合同的阴祖煌也加入了他们公司的行列。不过他并不是老板,而是受着鲁莉莉随意调遣的顶班医生。而且他还经常跟鲁莉莉同进同出,台前台后,医生和医助合作得甚为愉快。这一男一女的都是内向的性格,干起活来虽然各自话语不多心照不宣,但他们都心有灵犀,合作起来还颇为默契。这日长月久的痴男醉女间的眉来眼去,还真难免秋波荡漾,暗生情愫,萌发暗恋。不过,在他们之间无论怎样的芳心未泯,春心荡漾,但他们彼此仍然小心谨慎地掩饰着自己沸腾的内心世界,以维护自己起码的尊严与体面。特别是阴祖煌,哪怕他已经变成了花花肠子,内心沸腾着火热滚烫的地心熔岩,他那假装正经的伪君子面孔仍然会凸显出,好似由青铜雕琢而成的出土文物般的,不苟言笑不露声色的小心拘谨严肃呆板的神色。
李天骄最近在黄大侠的帮助下,一直在打听着罗天淼的下落。因为她的下落一天没有水落石出,李天骄在每天的晨起以前就会有罗天淼在惊涛骇浪中挣扎呼救的梦魇。直到那天早晨她又听到了BBC的一则有关莫克比湾拾贝者罗天淼的重要新闻,她才彻底失望地放弃了她的努力。
原来莫克比湾盛产的贝母其肉鲜美无比,是英国餐桌上最受人喜爱的鲜美珍馐。其市场售价还颇为诱人。一帮无路可走的东欧移民还是不顾警察和媒体的再三警告仍然趋之若鹜铤而走险,趁着海水退潮的间隙,还是像当年美国西部加利福利亚淘金者一样不顾自己的生命,在那里寻找着金子般的宝藏。其实,在莫克比湾每年都有零散短命的人儿在那里溺水毙命,有的甚至都不为人知。也不知道那些在餐桌上品着那种贝母美味的食客,是否偶尔也会闻到那餐盘里散发出来的人的血腥味儿,甚至感觉到那些罹难者可怕的阴魂呢?
这天清晨,尽管天还是一片漆黑,但那位名叫克拉洛夫斯基的波兰人为了及时筹措儿子上学费用,还是起了个大早,在海潮还刚刚退下的时候,第一个跑到了莫克比湾的沙滩上拾贝。本来这里一次罹难二十余人,未散的阴魂致使他还真有些心有余悸,正当他担心会有鬼魂来掐他的脖子,拽他的手脚的时候,他的右脚后跟真的好似乎被一个人的上下牙齿所咬了住一般。吓得他尖叫尿流,夺路而逃。当得到报警的警察跑到莫克比湾,用工具把那声称是人的上下牙齿刨出来的时候,果然是一个人的完整头颅骨。而且当场警署的法医就一口断定,那是一个亚裔女性的头颅。在场的那个波兰人竟然还被吓得两脚频频发抖,牙床颤抖磕碰,甚至眼前浮现出了那个女子被鲨鱼咀嚼吞噬时,那痛苦的目光,狰狞的眼神。他软瘫在了沙滩上,就好像那个女鬼的阴魂从此就附着在他的身上,而且甩之不掉,挥之不去似的。警署的美工根据那个头颅的轮廓以葫芦画瓢的方式所勾勒出的那个女人的美丽娇容,竟然与罗天淼在李天骄脑子里残留下来的深深的烙痕不差毫厘。而且警署的DNA检验结果又证实了那个女人就是那个可怜的十三岁孤儿的母亲。由于她又在电视里看到了罗天淼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李天骄甚至幻觉到她家里的四面八方的墙壁上,到处都闪耀着罗天淼的一下子是颅骨,一下子是头面的影子。仿佛罗天淼的阴魂已经被BBC的电视画面带到了李天骄的家里。要么她要与她姐妹情深促膝谈心,要么她要与她漫步花园欢歌笑语,要么她要与她视线交织眼神对视,要么她要与她牵手拥抱亲如姐妹,致使李天骄一身颤栗心惊胆裂。当她彻底从那可怕的幻觉中醒过神来的时候,李天骄彻底地失望了,而且终于又落下了她悲伤哀愁的眼泪。
那些莫克比湾罹难的中国同胞终于被黄大侠等福建老乡准备厚葬在那座无名岗的阴宅山庄上。
那天乌云滚滚,北风呼呼,小雨沥沥,二十辆灵车搭载着二十一个人的灵柩又一次的就像军队换防一样浩浩荡荡悲悲泣泣的驶向那个无名的山岗。令人不解的是,其中的一个灵柩虽然只多了一个女人的头骨,但殡仪先生却感到了无比的沉重。毕竟那是装有两个阴魂的棺木呀!也许,人死了以后,那尸体是轻如鸿毛的,而那阴魂则是重于泰山的呀!在场的李天骄虽然每一个灵柩下葬都揪去了她的魂魄,让她含泪目睹那一个又一个的悲壮场面。唯独当罗天淼两口子合卧的灵柩下葬的时候,李天骄便顿时完全失去了理智。她哭得就像疯婆一样的扑向了那个灵柩,以阻止殡仪先生将那个灵柩安然的下葬。她是想让她最喜爱的罗天淼的阴魂跟她在这墓地的阳间里多呆一会呀!在那么多的她接过的福建老乡中,罗天淼是她最感亲切的人哪!她又怎么能够止住她那滔滔不绝的眼泪呢?跟其他的灵柩一样,那个装有一具男人尸首和一个女人头骨的灵柩终于在一片哭声中安然地下葬了。所不同的是,他们夫妻俩虽然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却是同年同月同日死,而且真正实现了生而同室,死而共穴,生而同床,死而共棺,尽管她罗天淼并不是一具完整的尸首。或许,也只有闯荡国外漂泊英伦才真正给他们夫妻俩带来了这种不可违拗的悲惨命运。而且这也未必就不是一种福分!一种其他的哪怕是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都很难奢望的福分呀!不过,也只有他们那个十三岁可怜的孤儿才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而且人们根本就不会相信,那些贪婪的人蛇会良心发现主动承担起对那个可怜孤儿的抚养义务与教育责任。
李天骄出于对罗天淼的喜爱,对孤儿的同情,她真还一度很想领养那个可怜的孩子。但考虑到她自己在公司里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放在孩子的教养上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她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个不切实际的冲动。不过,她还是打算每年都给孩子一笔可观的抚养费,也好让那九泉之下的罗天淼不至于那样的阴魂不安。她自己也可以因此少一些可怕的梦魇而求得自身灵魂的苟安。
黄大侠的种植与贩卖大麻的生意可谓一直是产销两旺。而且他自己都不要操多大的心,整个都是阿娇打理的索索利利安安稳稳的。他和阿娇可是过上了一段安逸稳妥幸福快乐的日子。他们逍遥自在到处游玩,可是走遍了英伦三岛的山山水水。为了方便旅行,他们还加入了英国国籍,领取了英国护照。又何止是欧洲大陆,就是北美南美,非洲印度,澳洲新西兰他们都基本游了个遍。虽然在俄罗斯黄大侠还有一些铁杆朋友,但他还是没有带阿娇去那个可怕的地方,毕竟那里的光头党给他留下了极为可怕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假如说英伦三岛是华人侨居者的天堂的话,那么俄罗斯则是中国人侨居者的地狱。那实在是一个外来移民找死的地方呀!那些光头党的残忍与歹毒实在不亚于当年法西斯的希特勒。在那里就是再硬的汉子,也难得幸免垂下滴滴悲伤的泪水。他们两个可是领略了世界各地不同而美丽的风光,也赏析了世界不同民族的动人风情。那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的轰鸣声和那随处可见的绚丽的彩虹,又何止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那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苍凉的红土与入地的裂痕,又何止是撼动了他们的灵魂;那南美热带雨林中探险行走甚至险象环生,又何止唤回了他们对人生苦难的回味;那非洲沙哈拉沙漠的一望无际的望尘莫及与话梅止渴画饼充饥,又何止是增添了他们盼望生命绿洲的渴望;那地中海豪华邮轮上宛如仙境的美妙梦幻,又何止增加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遐想。
生命让他们享受到了这个世界几乎可以享受的一切。如果说与他们自己一生中的漂泊之苦相比较,上帝赐予他们特别的恩宠与尤其的关爱还是远远胜过了他们闯荡的苦难。
黄大侠知足了。就是马上去死,他也无怨无悔了呀!尤其是那一次他在地中海浪漫邮轮上的头等舱的包间里,于浪漫梦幻般的音乐中,看着悬挂在墙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带着挑逗眼神的油画,搂着阿娇赤裸裸的身躯躺在略带摇晃的席梦思上时,他简直觉得他就好像呆在了小时候的梦里一样。因为那似乎太超越了他的原本人生,太超越了他的固有理想,太超越了他的早期渴望。他面对着从地狱一下子就跳到天堂的人生享受实在是没有足够心理准备。就好像是上帝在跟谁开着一个太大的玩笑,把他误带到了一个极乐的世界。这原本不属于他的人生享受是那么急匆匆的来,未必就不会那么仓促促的去。如果,有那么一天这种海市蜃楼般的天堂就是一夜蒸发与消失,他也不会有什么惊愕与抱怨。毕竟他曾经拥有和享受过原本不属于他的英国贵族与富豪方能享受到的奢侈与浮华。
阿娇可是一个有些文化教养的女人。中专毕业又通过自考获取大专文凭的她,一来到英国就显示了她的与众不同。她学英语,去教堂,当义工,做善事,致使她的英语和社交能力迅速的提高。她是想融入这个西方的主流社会呀!也正因为她的这种能耐才让黄大侠过上了与那些偷渡的福建老乡截然不同的格调高雅的生活。不过,阿娇也只能这样醉生梦死的活着,否则她那在国内留下来的儿子的那张可爱的面容与揪魂的眼神,时时刻刻都在蚕食、咀嚼、吞噬着她的灵魂。并没有采用任何的避孕措施的她,跟黄大侠同床共枕也那么多年了,可天老爷就是小气吝啬没有赐给他们一儿半女呀!恐怕上帝就是那样的公平对待着他的每一个子民和信奉者。当他让你有儿女双全的荣耀,未必就会给你荣华富贵的奢侈。相反,如果他给你荣华富贵的奢侈,就未必会让你有儿女双全的荣耀。阿娇虽然知道,有什么能比生养几个孩子更能拴住一个男人的心呢?但她又不得不认她的命哪!她虽然现在过得太奢华太潇洒,但她不知道多么的担心她的未来。她老了又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她很担心当黄大侠老了仙逝的时候,她会怎样的在英国过着无儿无女的孤零零的生活。她实在不知道她未来的命运究竟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又有什么样的厄运在等待着她呢?她是个再明白不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哲理的女人。毕竟走钢丝多了,总有一天会掉入深渊的。走夜路多了,又哪里会有不遇鬼的道理呢?
也就在他们俩的豪华邮轮一生浪漫的地中海温馨之旅回来,在希思罗机场下飞机的舷梯上,本来今晨早起就有不良预感而忐忑不安的阿娇,终于遇到了要带他们到一家拘留所盘问调查的英国警察。在小时候,黄大侠可是一个被警察吓大的调皮孩子。他这个经过惊涛骇浪的洞庭湖的老麻雀,又哪里还会害怕这点小风小浪。就连阿娇也马上显得了极度的坦然和镇静,并没有给她带来半点的惊愕与恐惧。因为这恰恰应验了她长期以来的担心与忧虑。冒如此的天下之大不韪的险恶生涯,又哪里不会东窗事发锒铛入狱?那纸又怎么能包得住火呢?哪怕就是祖宗的保佑侥幸的躲过了初一,未必就能幸运地躲过上帝坚决要施行惩罚的十五。要不又怎么会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呢?那是他们命中注定的劫难呀!
原来就在他们出门旅行的时候,那个黄大侠非常信任的早有预谋的同乡在帮他看房子的时候,把装有几万英镑的保险箱偷走,并匿名写了英文举报信,致使警察查封了黄大侠的生意,抄他的家,没收了包括房产在内的所有的财产。主谋黄大侠肯定要判刑五年以上,而且不得保释。阿娇本来也要判刑两年的。可非常奇怪的是,她那么多年尾随着黄大侠过着那么富有的生活,她都没有怀孕,唯独就在他们一贫如洗的时候,在拘留所里她每天早晨都表现出恶心呕吐的早孕反应。真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呀!当医生的妊娩试验与B超扫描都证实了她已身怀有孕,法官并宣布给她假释的时候,她终于流下了感激的热泪。她不是感谢英国法律的仁慈,更不是感激法官的善良,她是感激黄大侠,感激她自己的命运哪!因为她觉得她没有白白的疼爱一个男人,她最终还是幸运地得到了她最渴望得到的一个儿子,致使她在英国老来有望!也正因为她这个神圣孕妇的不得侵犯,英国政府不但归还了他们的房子,而且每月还发给她相应的生活费用。尽管阿娇现在是一个全职的孕妇,光凭着黄大侠在龙凤阁的技术股份,她就可以每月至少得到一千英镑的回报。但她宁愿到餐馆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因为她知道她并不是出生大家嫁入豪门的千金小姐。她又哪里会料到她这一生的转运会那么的短暂,那么的突然。在英国的漂泊生活会有那么大的起伏跌宕。她虽然并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女人,但她确实渴望生活得平安稳妥,毕竟她现在已是身怀六甲不得闪失。
地处伦敦远郊的那家监狱里,因为黄大侠的入住,在每周探访的时间里很快就多了许多中国人。送钱的,送物的,送吃的,可谓无奇不有。毕竟他平常确实是一个行侠仗义,助人为乐,好善乐施的大好人。他的人品在伦敦华埠真是有口皆碑赞不绝耳。多数人都知道他是遭到了他贴身的看上去貌似诚实,而实际上是满肚坏水的福建老乡的暗算与陷害。这种歪歪肠子的缺德货色迟早是要遭到天谴的。在探望黄大侠的人群中,除了阿娇每周都来,就数龙凤阁的小李子和东方医圣公司的李天骄来的最勤了。望着对他那么依依不舍念念不忘的铁杆好友,黄大侠从心底里感到了宽慰。他觉得他没有白做一个中国人,更没有白白的交朋乐友。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够看出自己平常行侠仗义的好处,天长地久更能考验一个朋友的真心与诚挚。
望着肚子一周比一周大起来的阿娇,黄大侠每次都是满心的酸楚,满眼的热泪。在他富有的时候,他是那样的努力,那样的每晚与她加班加点,都没有怀上孩子。可就在他一贫如洗锒铛入狱的时候,却那么凑巧地让她身怀六甲。这难道不是他们不可违拗的天命又是什么呢?他似乎忽然明白了些什么。这么些年来,他就是一个被命运之神耍弄的吊着线的木偶猴儿。表面上看他似乎还演得非常的投入与精彩,但实际上并没有他的多少积极与主动。他不明白自己在得势成功的时候,为什么要那么的自鸣得意甚至是不可一世?他真的为自己过去的浅薄与无知感到脸红与羞愧。毕竟他过去并不是一位轻易屈服命运之神摆布的男人,甚至一度不知天高地厚的胆敢贸然地把自己凌驾于命运之神之上。如今自己受命运之神的无情的捉弄与惩罚,当然是在所难免罪有应得了。
陈思雅仍然潜心于她的妇科临床研究。尽管那么多人趁着英国人对中医药尤其是对针灸仍然有几分神秘,几分信任,几分尝试的时候,凭借着老祖宗给他们的仅有的一张中国人的脸,就那么不知天高地厚不自量力的开起了中医公司当起了中医老板。他们大胆妄为地在经济大潮中翻云覆雨翻江倒海,甚至有不把中医药的名声彻底的在英国搞臭,他们便不会善罢甘休的感觉。但思雅还是沉醉于她在中医妇科临床实践中难得的心得体会。她每天都坚持用她从小就练就的毛笔小楷书写自己在医学上的心得日记。在现代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社会里,她仍然就像当今人类早已疏远了的古代农耕社会的医家,伴着青灯明月,萦着袅袅青烟,闻着淡淡清香,细细把玩体味着中医妇科的无穷魅力。她以闲散的心境,以惟求任心适意,不去计较经济收益的淡泊无为的态度穷年皓首愉悦光阴。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得发了疯的社会里,她并没有丝毫的动心于金钱的诱惑,而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精心呵护着中医药的精髓渐渐而艰难地走向陌生的西方世界,并极力张扬着中医文化的无穷魅力。她永远不会有那种一夜暴富红得发紫的感性上的激情飞扬,但她却有着理性上的,得到了医学上切身的真实感悟,有着对中医后来者无论在医学实践与医学理论上育道教化的绝对不可替代的飞跃。尽管像李天骄之流是怎样的在商界成功发迹而一夜暴富,但陈思雅从灵魂深处从来就未曾改变过对她的冷漠、蔑视、小觑的态度。她最欣赏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其著名典籍《伤寒杂病论》序言里的一段一针见血的无情讽刺:“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这段话就好像张仲景说在现代社会里的昨天一样让她刻骨铭心不敢淡忘。以至她就像洗过脑的教徒一样,对中医药始终保持着她的虔诚与挚爱。尽管她平常是怎样的保持着不苟言笑的严肃,但每当她面对病人的时候,她的脸上则会从灵魂深处流露出无比灿烂与亲切的笑容。每天她在拿砚磨墨,提笔蘸毫写她的医学日志以前,她一定会沐浴更衣,洗去她一天在浮华闹市所沾染的污秽尘埃,涤荡她整日在嘈杂市井所熏到的不堪俗气,以免玷污和亵渎了她那医学日志的纯洁与高雅,也好让她的后来者不至于看到当今社会的庸俗、龌龊、肮脏的污点与痕迹。她还是像当年的医圣张仲景一样用文言文来书写她的医学日志。她嫌弃白话文过于啰唆毫无洗练。她以为如果我们的国家在任何的外交辞令上仍然采用文言文的话,会更增加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威慑。文言文在医学文献上就更具有无可撼动的精炼与垂青。她为什么就不能写出一部当年吕不韦的易一字而值千金的类似于《吕氏春秋》一样不朽的中医著作呢?她绝不想让她的后人也感觉到在白话文盛行的年代里,她仍然用文言文的艰涩与古奥来故弄玄虚。甚至让他们伤透脑筋挖空心思地推敲考证作者的生卒年代。她而是要让具有文言文韵味的中医著作后继有人,发扬光大,永远传承。她的医学日志已经有那么十多万字了。看过她的医学日志的人都无不惊叹,甚为感慨,因为它就好像一本线装的临摹了名家小楷手迹的经典古籍一样。每个字都刚劲中揉着秀美,秀美中挺着脊梁,还颇具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阁序》的遗风。那飘逸潇洒行云流水般的字里行间,更是闪耀着她的思想光辉。那可是既有扎实临床功底,又有高深理论升华,更体现了她那严谨的一丝不苟的治学作风。尤其她在注释处的朱批和点评,颇像红学中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样有着画龙点睛似的点石成金。如果她这本医学日志完稿以后,送到国家图书馆或档案馆,他们一定会像收藏宋代孤本图书一样的珍藏起来。因为它除了凝集了她一生的临床积累,有着无可估量的学术价值以外,它还呈现了中华书法的真正美感,是任何电脑排版印刷的书籍所万万不及者。如果这本书不像台湾书商出版徐志摩全集似的,采用影印手稿的方式出版的话,那出版社又能以何等的颜面来面对中医药的后来人呢?那种损失又何能用金钱的价值来估量呢?也许,再过多少代的中医药的后来传人,看到这本线装的影印手稿的方式出版的名叫《女科金鉴》的典籍,就能想象出作者是怎样的宽衣解带,凝神定志,眼放神光地端坐案前,如何的挥动着她的小楷热笔,一笔一画,一字一行地释放和凝结着她的思想的。像这样的金光灿灿的书籍,作者又怎么不会博得后人五体投地的崇拜和敬仰呢?真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