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文化中的“见树不见林”

(2014-11-12 13:03:28) 下一个

近日读Mark Elvin研究中国环境史的专著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发现作者提到了一种自己此前从未意识到的现象:中国文化中缺少对森林的想象和表现。作者认为,古代中国因为人口压力,农耕文化特色,和市场经济发展,军事用途等种种原因,一直对大自然进行干预和改造,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了拓展耕地,获取燃料,从事建筑等原因大规模砍伐林木。不仅如此,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本身就缺少对“森林”的亲近感,也缺少敬畏,对保持和维护森林没有责任感,对森林持有一种功利,甚至敌对的态度。他承认,中国的文学想象中不乏对“树”的描述,但“树”不等于“森林。”

这让我想到,在中国文化中似乎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对单一树种的文学化描述非常常见,例如《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杜甫的“锦官城外柏森森”,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花鸟虫鱼山水树草入画入诗都司空见惯,但是作为整体的森林这一意象确实很少出现。森林在中国文化的想象中,似乎并不太有特别的审美价值,只有两种想象的社会功能:一是很牛的高人“归隐山林”,二是不怎么牛的人成了土匪“啸聚山林”,但都不过是怀有特定目的的人的藏身之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俗话体现出的,是把树林当做燃料基地的功利观念。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也确有关于为生计砍伐树木的描写:“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在“桑梓”这个概念中,“桑”是用来养蚕的,“梓”用来做棺木,总之都是因为“有用”才种植,才入诗。

北方平原上的森林砍伐得差不多了,大概江南和南方亚热带地区还有一些,但中国文化又坚持认为是森林造成了“瘴疠”,而瘴气是造成疟疾和其他流行病的根源。森林不但没有用,简直还有害。

偶尔也有例外。唐代王维的诗《鹿柴》可能是中国文学里少有的直接提到作为整体的森林而又唯美的诗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这首深含禅意的小诗里,落日余晖照入森林在诗人的视野里构成了绝美的画面。另一个间接提到树林的地方,应该是欧阳修的《秋声赋》,因为“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萧飒的秋声是秋风穿过树林时发出的声响,它奔腾激越,也惊悚肃杀,在欧阳子听来终究“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在这两个意象中,森林的美或是借黄昏的夕阳呈现,或是在秋风中让人抒发人生感慨,终究缺少一种更积极的,独立的美。



与此相较,美国诗人佛罗斯特(
Robert Frost)的《雪夜林边小驻》似乎更能体现西方文化中对森林的向往和欣赏: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h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我认识这片林子的主人,
不过他的房子却在邻村,
他不会想到我在此逗留,
伫望着白雪灌满了树林。

我的小马定是觉得离奇,
荒野中没有农舍可休息,
在林子和冰冻的湖之间,
在一年中最黑的夜里。

 

它把颈上的铃摇了一摇,
想问问该不是出了差错,
回答它的只有低声絮语——
是风柔和地吹,是雪羽毛般落。

 

林子真美,幽深,乌黑,
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
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
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


(我选用赵毅衡先生的译作,因为觉得赵译准确地复制了原作AABA的韵脚及再现了原诗意境)

更不必说那些以森林为背景的童话故事,如《小红帽》,《白雪公主》。在这些故事里,虽然也有过一匹狼,却没有土匪和瘴气,森林基本上是代表温情,善良和纯真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本名著叫《林中路》,也可见森林在欧洲人社会和心理经验中的地位。

中西文化的这种审美和心理经验差异,应该和中国的世俗性很强的农耕文化及其价值取向有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