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马观花看当下国人的信仰和精神世界

(2014-08-16 19:46:34) 下一个

今年的夏天,一些自由主义学者扯起了“左翼自由主义”的大旗,仿佛给思想界的一坛浑水,又扔进了一颗石子,但这些都是书斋里的风波,倒是在回国的几周中有点浮光掠影的见闻,更能引起我对民间的思潮的兴趣,不妨实录下来。

在我回去探亲访友的城市,和中学同学聚会后,一日,一同学发来短信,邀我和另一同学去看一部舞台剧,叫〈少年孔子〉。我刚好也无所事事,虽然对这有点小儿科的名字并算特别感兴趣,但觉得不妨一试。到了门口剧场,果然基本上是大人带着小学生去看。同学的一位朋友是演出的赞助商之一,当时正穿着“汉服”要准备入场。我们找到了他,在他的安排下,从侧门溜了进去,算是对孔子不敬了一把。

正式演出开始前,是一场颇为冗长的祭孔仪式,全体观众起立,台上着汉服的信众(想不出更好的词)男女分列,行礼如仪,宣读祭文,把酒洒在孔子牌位前面的舞台地面上。剧场右前方的大屏上,投影着孔子像。同学说,刚才的那个古装男子,是某公司老总,台上祭孔的男女,大半是他公司的员工。舞台上又出现一方脸中年男,主持人说,他是孔子的第七十X代孙,然后打趣道,大家看他和孔子是不是有几分相象?第七十X代孙遂作抿嘴微笑状。我心里暗想:你就扯吧,就算是嫡传孙,也都嫡嫡嫡嫡到七十X 分之一了。〈少年孔子〉这出话剧,据主持人说,排练了三年方成,现在我们看的,是第二场演出。看了一阵,抱歉,我觉得很无聊,但不好意思退场,继续正经地坐着。偷眼看看邻座小孩的票,票价竟是几百块,有点吃惊。

同学在旁边说,提倡国学还是对的,不能什么都是西方的。我点头,因为我确实不反对这句话。问题是,“国学”这个概念,据我所知,几乎所有严肃的当代哲学家都反对。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哲学教授劳思光先生就曾明确地表示不存在“国学”。我想,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不是从学科意义上说,而纯粹是从政治意义上说,目的是为了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蚀而发起的一种民族本位文化运动。这种文化民族主义在这个词语的发源地:十九世纪的日本,已经存在过。

我多年前曾经认识的一对夫妇,原本是靠办英语补习学校发家的,不想几年前完全沉迷于“国学”,开始开班讲授“弟子规”,到现在他们据说是什么也不干,终日在家吃斋念佛,逢人就宣传佛教,在我看来已经走火入魔,令人生厌了。但除了他们以外,虽未走火入魔但自称“信佛”的人在这座城市里越来越多。不少关注文化,社会,政治的人似乎越来越感觉到,必须要有一种个人信仰,而选择佛教的人似乎比倾向基督教的人多。

〈少年孔子〉看完了,我们去吃饭。回想整个演出过程中,气氛和秩序其实都是很好的,观众也都非常温文尔雅,连被我们强占了座位的观众也一声不响地自己走开了。同学之一说,她认识的不少商人现在都在参加儒学或者佛教的一些研修班,研修后,整个人的精神境界都为之一新。刚才那老总,被抓过,破产好几次,后都成功翻身,现在对提倡儒学非常热衷。

这个聚会之后不久,又参加了另一场饭局。另一个朋友要和我谈他参与的“孔学堂”。“孔学堂”是省市党政部门出面主办,志在普及传统文化,但经费全部来源于企业。眼下圈了几个亿,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现在在修二期。“官督商办”,我插话。我们谈到省内某儒学学者,曾给来视察的习总讲过一次儒学的,朋友说,这位先生有点“卫道。”我说,“的确,但他人不讨厌。”朋友点头:“是,他不讨厌。”

在这座城市里的同学也都知道气势恢宏,而且已经举办了不少面对公众的文化学术活动的“孔学堂”,我也相信,他们的孩子--现在大多在9-13岁之间--会多多少少地参与进去。其实我对目前中国的少年儿童的印象不坏,他们接受的资讯非常丰富,在官方和民间的共识推动下,传统文化在正规课堂以外对他们的影响,远比对我们这些70后更多。固然,整个世界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本土文化的复兴和民族文化自信,但是“国学”,儒学,传统文化在官方的加持下风起云涌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整个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会带来何种改变,仍然并不清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