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中一名坚定的领导人,不仅政治军事上功勋卓著,还以其深切感人的狱中名篇《清贫》和《可爱的中国》影响了几代中国人。1934年10月初,方志敏奉命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配合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10月下旬,先遣队到达闽浙赣苏区与红十军合编,此时,红军主力已经出发长征。这支几千人的部队的任务,是吸引和调动一部分敌人,掩护主力转移。但在后来的方志敏传记作者看来:“以一支只有几千人的先遣队,要完成这样艰巨的战略任务,这显然是要求过高了。因此可以说,先遣队从一开头就注定了它最后失败的命运。”[i]
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兵败被俘,1935年8月6日,36岁的方志敏被国民党当局下令杀害于江西南昌。在这段半年多的时间里,方志敏的斗争已经成为读者耳熟能详的故事:痛斥国民党江西党部官员;拒绝顾祝同的劝降;乃至当面拒绝了蒋介石的劝说,但另一方面,方志敏并非真的愿意坐以待毙,而是曾经产生过越狱的念头,或争取监外就医,但由于组织集体越狱缺少外援,而监外就医的申请又未获批准,方志敏在6月底即已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将被处决,于7月初开始写作一系列政治遗言性质的《遗信》,《给党中央的信》,《给孙夫人的信》,《给鲁迅先生的信》等,并设法通过同情革命的监狱管理人员的家属送到狱外。[ii]
关于蒋介石亲自劝降一事,战士出版社1983年版《方志敏》一书综合了几种回忆文字后予以确认。其中,方志敏的遗孀缪敏所著1958版《方志敏战斗的一生》中的描述被当作此事的最权威证据,缪敏书中记述蒋介石与方志敏的会面是在“一九三五年刚刚入秋的时节”,写作中特别突出了方志敏视死如归的精神:当蒋介石说完:“方先生,你很有才干,我希望你投效祖国做事,我还要倚重你的。”方志敏答道:“谢谢蒋先生,我的生命只有三十六岁,你快下令执行吧!”[iii]方志敏的女儿方梅在几十年后的《方志敏全传》一书中,却把蒋介石与方志敏面晤的日子,说成是1935年2月6日,在方梅对蒋方二人对话的文学化描述中,方志敏婉拒了蒋的劝降,并未出现“谢谢蒋先生,我的生命只有三十六岁,你快下令执行吧!”这样决绝的字句。[iv]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的《方志敏传》则只写到方志敏于1935年2月10日,被敌人游街示众四天后见顾祝同,写下“视死如归”四字后“拂袖而去”,根本没有提及蒋介石曾亲自劝降。
以上相互矛盾的描述令人质疑:一,方志敏是否见过蒋介石;二,蒋介石和方志敏如果见面,是在方梅所说的2月6日游街的当天上午,还是如缪敏所说的,是在方志敏被处决不久前。从常理来看,似乎缪敏的说法更接近事实,因为以蒋介石的身份,他最后出马是比较合情理的,而在方梅本人撰写的《后记》中,承认《全传》一书是“文学传记”,[v] 这似乎使得“合理想象”可以被宽容。
然而,在另一处看似与方志敏无关的文字中,我们却看到了对这段历史的不同描述,使得这段历史和相关人物变得复杂起来。胡风在回忆自己在左联的经历时写道:
...鲁迅从内山书店收到一封信,拆开一看,是两张或三张白纸。鲁迅把它交给了我,我猜想可能是秘密文件···我用碘酒擦了,果然出现了字迹。是被蒋介石逮捕关押在南昌的红军将领方志敏的密信,内容是要求鲁迅请孙夫人宋庆龄向蒋介石保释他出来···鲁迅看了后,沉默了好一会,说,蒋介石是什么人?这绝对做不到。只好把信销毁了。[vi]
胡风的说法姑且可以看作一个孤证,因为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其他人能证明方志敏曾主动向蒋介石请求保释,而为鲁迅所婉拒。假如信的原件又如胡风所说被当场销毁,那就更加死无对证。但是,党史人物传记和纪念性文字很容易刻意制造一些戏剧化的场面,而胡风的晚年回忆文风平实,对方志敏密信一事也只是一带而过,无褒无贬,应该更为可信,至少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替代性的解说。
[i] 石凌鹤等,《方志敏传》,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1页。
[iii] 缪敏,《方志敏战斗的一生》,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年,第105-106页。
[iv] 方梅,《方志敏全传》,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第479-480页。
[vi] 胡风,《胡风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vii]见张知,《方志敏》,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年,第277页。
================================
附:共产党人被捕后找鲁迅营救,在当时看来是件平常的事情。茅盾在《忆瞿秋白被捕和多余的话》中曾记叙过瞿秋白被捕后, 化名给鲁迅写信,请求鲁迅找铺保的事。但鲁迅为了营救瞿秋白竟然想过自己去开一家店铺,但按胡风的说法, 他对方志敏的事却说不上热心。或许是亲疏有别, 因为方和鲁毕竟说不上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