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field

笔端无花,记录所见所闻所感,而已。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人生如戏 -- 我的外国朋友们的故事:(二)玉米先生和玉米太太 (1)

(2013-09-30 16:59:16) 下一个

2.玉米先生和玉米太太

玉米先生就是妈妈的小儿子泰德。因为他姓Corn, 我们一般称他为“康先生”。同时因为 Corn 在中文里是玉米的意思,我和讲中文的朋友提到他时就称他为“玉米先生。那么玉米太太当然就是他的妻子,妈妈的儿媳。我到妈妈家当live-in那年,玉米先生六十三岁,玉米太太才四十来岁,两人相差二十多岁。他们的儿子道伦十岁,女儿姚娜三岁。

别看那时玉米先生已经是个大富翁,在旧金山地区拥有多家纺织品商店和不少房地产业(象妈妈住的那幢有四十多套高级公寓的楼就是他的产业之一),他却是名副其实的苦孩子出身:出生不到周岁父亲就去世,靠妈妈在工厂当苦工养大。十七岁刚成年就被征入伍,战后却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感谢他血统中的犹太人基因,让他抓住了中美之间刚刚开始萌芽的商机,而终于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业已立,该成家了。尽管已届中年,但有了产业就不怕没有美女来就。听说当时大家都看好的是一个来自荷兰的女士。该女士比玉米先生稍微年轻一些,从玉米先生开始创业就是他的助理,工作很得力,据说人也很好。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玉米先生竟然舍弃这位荷兰女士而娶了店里一个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女店员!听说妈妈实在看不上这个女店员,反对得很厉害。但挡不住中年男人喜欢年轻漂亮妞的世界通例,两个玉米还是成了家。而这也为后来婆婆和儿媳的不和埋下了隐患。当我第一次见到玉米太太时,她已届中年,谈不上有多漂亮了。但我看到过玉米的结婚照,平心而论,年轻时的玉米太太确实还是挺漂亮的,难怪玉米先生会动心。如果再加上投怀送抱,那玉米先生是想逃也逃不掉的吧?可怜的是那位荷兰女士,辛辛苦苦干到中年,共同打拼积聚的财富却成了别人家的。好像是一气之下不顾玉米先生的挽留,离开去了其它城市。

在要关门的那家纺织品店帮忙时,我经常可以碰到玉米先生。他个子不高,敦敦实实的;黑头发黑眼睛,长得挺端正。一般而言,除了生意上精明之外,玉米先生为人还是很好的。也许自己是苦出身,也许是自己的财富是靠和中国做生意积聚起来的,他对中国来的留学生或者象我这样的访问学者非常照顾。除了我在妈妈家做live-in,  我的朋友燕子在他家做live-in (就是周末和节假日玉米家保姆不上班时照顾他们家的两个小玉米)外,留学生寒暑假到他的店里或家里打个小工,挣点零花钱的也不在少数。他给钱很大方,一点也没有传说中犹太人的吝啬。在那家店的结束工作快完成时,有时他到店里来就不让我干活,而是和我聊天。聊我上山下乡的经历,聊中国的改革开放,聊中国的政策和将来可能的走向,也聊我在美国看到的现象和我不解的问题。比如他的店从中国进口面料,有时又把面料运到其他国家制成成衣,再运回美国销售。我问他为什么不直接在中国加工,可以省下运费。他告诉我说,低档的衣物确实是在中国加工缝制的,但高档衣物中国没有那个加工能力。而且高档面料他也有选择,并非都从中国进口。比如高档毛料,他只从中国进口单色的,不进口有条纹或格子的。原因是国外缝制西装由机器开样剪裁,各个部位的条纹或格纹必须对得上。中国生产的毛料很多时候达不到这个要求,在中国加工的衣物也无法达到这么高的要求。(十多年后,中国的纺织品企业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使中国成了世界的成衣工厂。当然这是后话了。)再比如,那家店结束时,把一大堆完全可以用的设备诸如柜台,货架,衣架,以及一些余下的布料都作为垃圾抛弃了。这让刚从物质极度短缺,几乎家家都很贫困的中国来的我吃惊得目瞪口呆。我问玉米先生为什么把这些好东西全扔了。玉米先生给我算了笔帐:如果把这些东西全部运到其他店去,运费是多少;那些店原来已经配备了这些设备,运过去用不上还要找地方储存,成本又是多少;这样算下来运输和储存的成本远远超过如果真的要用而重新添置的成本。所以扔掉才是成本最低的办法。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学到的市场经济中的成本-利润核算,获益匪浅。更让我惊喜的是(谁让咱是穷人呢,呵呵),玉米先生让我在准备扔掉的零头衣料和衣物中自己挑选,挑中的就免费送给我了。后来这些小块的衣料被我做成了女儿幼时的衣服,因为样式时髦,花式新颖,很得朋友们的赞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