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礼不失礼?
          (2008-06-14 19:23:45)
          下一个 
      
      
      
                        黄金周。 
      在纪伊国屋(日本最大的书店)“话题畅销书”最醒目的架位,排列的是《简单生活常识》一书,辰巳渚著,幻冬舍出版,所列常识63条,是日本社会最基本的礼仪常识,全书6类∶送礼常识、电话手机常识、服装常识、社会生活常识、葬礼常识。表达方式简约,凝练,用口语的形式提醒现代人什么情况下怎样做才得体?怎么做不得体。 
      虽说《常识》是写给日本人看的,但是现在凡事讲多元,译成中文给国人看,不见得不适用。 
      随手摘译几条,谨供国人参考∶ 
      送礼不要大,依量而行(比如对方是两位老人,你却送48号蛋糕!几天吃不完,给老人增加心理负担)。 
      不要轻易说随便。(请人吃饭经常会问“喜欢吃什么?”而被请的人也经常回答∶随便。看似潇洒,其实很不负责或不拿别人当回事的态度。) 
      打手机时要先报自己的名字。 打手机前要问对方“现在讲话方便吗”? 跟他人谈话时不要接手机电话。 
      发e-mail时要写明信件题目(题目显示人的个性,不要省略,不要用AA、BB等代替)。 
      你知道的信箱地址不要轻易转送给他人。
       回信2次足以(不要回起来没完)。 
     搔扰信件不要动怒,立刻删除。 
      写错别人的名字立刻改过来再发一次。
       进餐厅一定要脱外套摘帽子(尽管你的帽子看上去是那么地高雅)。 
      不扎领带是盛夏的基本定律(省能源。但会客或者会议例外)。 
      访问企业或个人私宅,进屋前就要脱外套。
       出席婚礼不要一身黑。 
      地铁或电车里不要当众化妆(尽管最近每天在地铁里都看到这一幕,但属于视觉搔扰)。 
      碰到别人一定要说对不起(尽管最近碰人的人和被碰的人渐渐淡忘)。 
      自行车骑到人多的地方一定要下车步行。
       不要边走路边吸烟。 
      AA制聚餐要在餐桌上就要讲明(不要等到付帐时再说)。 
      搔扰电话立刻股关电源(不要与对方纠缠)。 
      没有预约就来访的人在“玄关”(一进门的地方)讲话即可(不要让进屋)。 
      早8点至晚9点是现代人交往的“生活时间”,此外均属于个人时间。
      (早8晚9之外的时间段如必须与他人联系或沟通,一定要先讲“歉意词”)。 
      打招呼要先“从我做起”。
       不要借私家车给人也不要借别人的私家车。
       被招待吃饭,上菜后要立刻动筷动叉(尤其是被请至家中,怠慢会使主人不悦)。 
      受邀赴宴等不想去就不去,不要委曲自己,可以做“温柔的谎言”(找借口婉言谢绝)。 
      搬家后一定要先给近邻打个招呼。 
      近邻交往一家足够。
      不要七邻八舍都拉拉扯扯。 
      不要轻易写自己的信箱网址等。
       不要轻易拆看家庭成员的私信。 
      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你没有权力)。
       不要不打任何招呼就私自闯入孩子独立后另立的门户。 
      就算是一家人也不可以随便浏览家庭成员的电脑或查看手机的信件记录。
       孩子的教养是父母的责任(而不是社会的责任。孩子没有教养是父母亲没有教养而不是社会没有教养)。 
      做子女的生活独立之后,至少要一年一次“回家看看”。 
      婚嫁葬仪等一定要尊重本人的意愿。
       家中不管谁过生日一定要祝贺(形式可自定)。 
      过年每家各自的“拿手菜”一定不能图省事(要继承、保留)。 
      不要贪过年(过年的心态延续到每年初二(2日)的早上为止,足以)。
       再忙,每年的赏樱赏月至少要走出去。
       年前一定要大扫除。
      
      以上你早已“胸有成竹”?祝贺你,你差不多已经是个国际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