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老文青

男人四十一枝花,暮气蓬勃绽芬芳。本人现居南方一小城,纯工科男,自幼喜咬文嚼字。非典型性文青也。年方不惑,再不疯癫便要老去。胡乱落笔,看官莫笑。
正文

老张的八月十六

(2013-09-20 06:01:52) 下一个

老张下了公交车,天边只剩下暗灰色的云。下了几天的雨这时已经停掉。路边疯长过的草在风里身不由己的摇綴

急急忙往家里走,猛然看见正前方那一轮月亮伸出山峦,胀圆的,略显青白。老张只觉的如何形容都是贫乏。方记起这天是八月十六。中秋已过。

中秋是个大节。可老张对它的概念甚是模糊。从小大多次搬迁,屈指算来,如今在堪城的日子早已多于在故乡的每个城市。中秋乃至团聚,正如离别时奏起的笙箫,有或没有都要远行,似乎可有可无。不过还记的初来澳洲不久,某日朋友一聚,酒过半晌,老烦哥端出一方杂货店买的散装月饼,说道今天中秋,大家独自在外打拼不如把这月饼分了一桩心事。但见晕黄的灯光下,老烦两眼微红,刀硬硬的切不下去。还是几人合力才把那月饼出像样的几块。和酒服下。众人笑道,这哪是月饼,分明是江湖郎中贩卖的治乡愁的假药。转眼十余年过去了如今月饼不缺,老友的聚会却不大可求。

片刻到了家。晚饭后,老张踱出院门。那明月已升到半空。亮亮的竟有些晃眼。老张有点感慨,自己和大多数第一代移民一样条无根的船,飘到哪里都可停靠,又都可以前行。日后孩子们在这里长大,又怎能分辨哪是故乡哪是异乡,何处是终何处是始呢。便想学先人一样对月长吁短叹一下。深吸了口气,刚呼出便觉得空空的气短。老张暗叹自己实在是胸中无料,烘托的愁绪就像女儿耍赖不肯上学生硬挤出证明自己生病的咳声,苍白而做作。悻悻得,老张又慢慢踱回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下满地蜗牛爬过的影迹。歪歪斜斜,在月光下亮着。一只蜗牛依然执着而又无头绪的爬,已然快攀上了阳台。

那月儿,依然自顾自的升着,照的夜如晴空一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做梦的猴子 回复 悄悄话 好文!文笔章法意境俱好。
一个路过的 回复 悄悄话 读起来像老舍。
愁一下就行了,老兄不要抑郁,人生到处有好景观。
舌尖上的世界 回复 悄悄话 文字着实不错,乡愁大可不必。上一次在北京适逢中秋,雾霾重重哪里看得到月亮。过度包装的月饼倒是很能代表沉渣泛起的传统文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