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家中的一对宝贝儿女已长成跟我差不多高的挺能杰儿 - teenagers. 以前总结的养儿育女规则不再适用,只好临时抱佛脚,抓紧看了/听了几本如何 survive 挺能杰儿和如何帮助家中的挺能杰儿 survive 的书。 准备陆续写点读书总结,既提醒自己,也和家有反叛精神超强的挺能杰儿的父母们分享。
1. Anthony E. Wolf: "Get Out of My Life, But First Could You Drive Me and Cheryl to the Mall?": A Parent's Guide to the New Teenager
Anthony Wolf 的书一般都有比较抓眼球的标题,如下面这本: I'd Listen to My Parents If They'd Just Shut Up: What to Say and Not Say When Parenting Teens
他的书都是小册子,一本书一个周末就读完了,且语言幽默,废话比较少。![](/upload/album/d0/5a/0f/7b33440a54724bPiO29W.jpg)
我家的两个挺能杰儿非常符合 Anthony Wolf 的Get Out of My Life, But First Could You Drive Me and Cheryl to the Mall? 这本书里描写的形象,书中的很多跟挺能杰对话也让我频频点头, 所以先拿这本书说事儿。
按照这本书,青春期的孩子在两种力量之间挣扎,一种是内在的声音要求她/他们独立,摆脱父母的控制,因而也不再有父母给建立的安全网;另一种是每个人内在的“婴儿”-那个渴望被照顾被呵护被无条件的爱的自我。 这两种力量的较量表现出来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们会冷淡并反叛跟她/他们最亲近的那个人,母亲首当其冲,父亲次之。 同时,青春期的男孩子荷尔蒙乱串,在他弄清这个 sexuality 之前,他选择躲避: 少说话,少露面,尤其少跟妈妈交流。 青春期的女孩子则选择跟父母吵架,尤其跟妈妈吵架,一争高低。
青春期的孩子们光忙着为自己争这争那,忙着摆脱父母的权威,忙着应付争自由所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她/他们处在非常自我中心的阶段,不大关心别人的感受。 他/她们会撒谎,比如把很差的成绩单藏起来,比如跟父母撒谎以便去一个wild party 等。 青春期孩子们撒谎并不等于他/她们会一直撒谎,父母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跟孩子讨论撒谎问题, 比如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应对很差的成绩单,如何避免让孩子去不安全的party。
父母要设规矩并enforce 这些规矩,不要跟青春期的孩子们没完没了的讨论这些规矩,这样会中了孩子们的圈套。
孩子们当然会设法操纵父母,比如做出很悲哀或者很自卑或者很累的样子,比如说 I don't care等。 父母不要被孩子们牵着鼻子走,若是实在担心的话,找个双方都很平静的机会问一下孩子是否真的很悲哀很自卑。
总之,青春期的孩子很可能不再跟父母亲近,她/他们会说些不可理喻的伤人的话做些伤父母的事儿。 父母在这个阶段不要跟孩子一般见识,不要没完没了的讲大道理, 尽量不要让孩子们的昏话影响自己的情绪。 该讲的道理要讲(不要唠叨),孩子们看上去没听,但是实际上还是多少听了。
青春期只是一个阶段,只是孩子们试图完成从完全依赖父母到自立的一个过渡期,在青春期的尽头,是相对独立成熟并不再整天看着父母不顺眼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