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几
人类有强大的实用主义倾向。万物应需而生,应需而长,应需而亡。这本身就是个自然规律,没有什么特别不好。这种习惯性倾向的问题,是往往看不到“无用”的方面,这样下来歪曲事实,歪曲别人的思想,就成了自然。后世的道德家们对孔子的思想歪曲,可能就在这有意无意之间。人们常说的“以德报怨”,就是典型地一种对孔子思想的歪曲。
“以德报怨”一直以来被很多人作为“宽容”之举而大加提倡,认为其根据源于《论语》,因而被认作为孔子的主张,这其实是实用主义对《论语》原文的断章取义的结果。“以德报怨”这句话的确出于《论语》,但却并非孔子的主张。
《论语·宪问》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朱熹说过,“直道,无私曲也”,即孔子所谓“直”就是“无私曲”,善者善之,恶者恶之,以公正无私的率直平和心态对待人和事。论语这段说的是,有人向孔子请教,受人害了,不作计较,反而以恩德回应,这样做法对吗?对于这种说法,孔子反问到,如果报答仇怨要用恩德,那么,受人恩惠之德又将如何报答?
对侵犯者应不应该计较,对君子而言不外乎三种态度:
第一种,不予理睬;
第二种,回击,以直报怨,以公平正义的“直”回击;
第三种,不回击,回报,以德报怨.
第一种主张对侵犯者应不作计较,这是宽容大度之人都可以做到的;第三种对侵犯者不但不作计较,反而要回报以恩惠。对以德报怨这种过分之举,孔子以反问的形式直接予以否定。很明显,这第三种“以德报怨”并非孔子的思想,中间第二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孔子的主张。关于这一点,大儒朱熹有很多详细说明。朱熹说:“《礼记》云:‘以德报怨,宽身之仁也。’言如此亦是宽身,终不是中道。”既无尊严,也不合乎公正和道义的原则。
朱熹说:“或人之言,可谓厚矣。然以圣人之言观之,则见其出于有意之私,而怨德之报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后二者之报各得其所。然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则又未尝不厚也。”意思是说,“以德报怨”对结怨者的厚道,是出于“有意之私”,仅是为了平息祸患,对于二者的怨德矛盾并没能做到公正的对待。而只有“以直”去“报怨”,“以德”去“报德”,才是公平对待“怨”和“德”的态度。
朱子说:“‘以德报怨’,于怨者厚矣,而无物可以报德,则于德者不亦薄乎!”可谓正点!“以直报怨”正直公道,“以德报怨”,是违背本心以求苟且,两者一偏一证。
“以德报怨”被误认为是孔子的主张,根子上源于对孔子“仁爱”思想的偏见和误解,片面地以为“以德报怨”是孔子仁爱思想的真实体现。而实际上,这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以德报怨”并不符合孔子的仁爱思想原则。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对象是指爱道义君子和仁人。孔子对巧言令色的“小人”是毫无客气可言的。“恶不仁者,其为仁矣”,憎恶不仁者,也是有仁德的表现。
历史上,特别是五四以来,砸烂孔家店,人们对孔子的仁爱宽容思想大肆弯曲,丝毫不顾其背后明确的原则性。现今“儒学”国学大热,我不知道人们在明白老子孔子孟子思想的真谛以后,执政者还能剩下多少基础。
今天日本对中国的态度,钓鱼岛的困境,都是毛泽东对日本“以德报怨”的结果。当年日本人怀着负罪感而来,毛一句“我们应该感谢日本侵略”,战争赔款一句不提,战争罪行大笔一挥,不“以直报怨”,罪全没了。既然大度原谅了当初战犯罪人,不立文书,却在几十年后让没有参与的后代认罪,这是个什么逻辑?不仅日本人不懂,我也不懂,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
抗战对中国支援最大的是美国,毛老爷皇座未稳,就出于意识形态考虑,“以怨报德” ,“别了司徒雷登”。中国49年以后30年里面的困境,大都与那个“回报”有关。
时过境迁,这代的日本人心里想的恐怕与国人不同,你们改革开放我们支持了你们那么多,现在你们有钱了,反来以怨报德。这代人和上辈,都没有参与侵略中国,你说我们祖上有罪,口说无凭,拿认罪文书出来?你拿不出来,怪谁?
其实这代中国人不应该现在跟日本人过不去,上代和这代日本人没惹中国(至少一开始没有,还帮过中国),是美帝国金融资本家在捣乱,他们胡乱印些纸,就和中国的卖国贼大肆偷窃国家财产,掠夺民工们的血汗。不过即使美帝,也不能消灭,否则有“理想”的人要解放全人类,大家更糟糕。
认不清敌友,不知道敌友是在不停地变换,空有一腔“壮志”“意志”,有何用哉?什么岛链海链,都是一堆糨糊。要突破的是心魔。心里满腔仇恨,哪里还谈得上有什么智慧?有智慧的古代先贤,没有一个不是崇尚和平反对战争的。
孔子说“仁者必勇,勇者未必仁”,老子说“慈,故战必胜”,连毛都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都是书生说法?上兵伐谋,下兵伐战。打打杀杀还不简单,复杂的是如何运用智慧,是和平,不是战争。
顺便说一下,什么国家利益,爱国主义,都是忽悠。现在流行做神马合格的美国人,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小家子气。如今地球全村化,问题一大堆,大家都是一个绳上的蚂蚱。有志气作个合格的地球人,算你丫聪明,否则就是个糊涂蛋。
等于人家问你麦子是怎么长的?
你回答:这还用问?两个字:地里。
说你错是冤枉了你。说你说得好,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说。
你几乎所有的讨论都是这个方式。你觉得别人懂不了你,对不对?有没有检讨自己交流有没有问题?
老子的道德是什么还用问?两个字:无为,或不争。
今天说的道德包括道德和伦理两个方面,和老子的道德是不一样的。所谓的人格,主要是伦理方面。
反问:老子的道德是什么?
老弟搞搞清楚:人格是个道德概念,人权是个法律概念。
你我都崇拜孔子,试一试解读这句话“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在记载的中国文化史上我还没见一个学者解对过这句话。解对了这句话你差不多就懂了中国文化,也能随之看懂西方文化。
不过我建议你先重读道德经,因为只有懂了老子才能懂孔子。懂老子只需问自己这样一句话:为什么要——
无为?
Do nothing to others?
答案简单得小学生也听得懂,不过听别人讲的道理一钱不值,自己悟出的才是priceless
让我来替你回答:人格嘛就是所谓的人权。同意不?
我没什么仇恨只是在摆事实讲道理。什么是“人格”?
随心所欲不逾矩,不是指随心所欲的自由,而是指不逾矩领会了什么是道德的不出错。
亏你自吹了半天,连人人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都不知道.还在这里大言不惭.
"道德就是对自由的限制"。难怪你对西方文化那么仇恨,你说的是伪自由.真正西方的自由如同孔子说的那样,随心所欲不逾矩.
文明是“平等自由”?你给我找两个平等的人出来?“人人生而平等”是句谎言,老子早就说过“人人生而不等”。什么是道德?道德就是对自由的限制。
你对西方文化的认知才刚入门。
1、你提到了“西方文明”
2、你对“道德、文明”这些最基本的哲学定义不清楚,不就验证了你的哲学认知了吗?
不信你试一试回答我的问题,保证对你的认知进一大步。
1、用一个西方帝国的历史事实来证明他们遵循耶稣“左脸挨打送右脸”的教条?你对西方现代文明视而不见,证明了你的狭隘;分不清历史和现实,说明你缺乏思辨。
2、什么是道德?道德不是靠嘴巴说的,是靠行动做的。
我看你和老虎没有什么两样。“让我再来验证一下你的哲学认知?”你凭什么这样据高临下?建议你把名字的后面两个去了。
1、用一个西方帝国的历史事实来证明他们遵循耶稣“左脸挨打送右脸”的教条?
2、什么是道德?
老子佛陀耶稣都是以怨报德,不是人间的道德。既然知道老子和孔子的不同,就该看看老几通篇都是入世谈。
不过上次老弟说的老子和孔孟思想一致,还是有见解的。我在译老一慈二检三不为天下先时悟到了这一点。谢谢。
那么讲谁的法?当然是强者美国西方制定的法,这是西方民主(无道德)竞技文化、弱肉强食胜者通吃的现实。中国要复兴(而不是灭亡)的唯一出路是政改,自己消灭“共匪”,才能把自己从美国的邪恶名单中抹去。一旦“民主”,西方自然撤销围攻,美日同盟也不再对中,日本狗自然就老实了。
邓小平的接班人先是太监、接着草包,现在是个(我早说过的)二愣子,打死他也不会懂这些道理。一国之主居然从未读过论语(拜访孔府居然说要带回论语诠释细读),我敢打赌他肯定也没读过马列著作。真是现代不肖子孙的悲剧和耻辱。
就文学城这个文化垃圾站来看,我还没见一个真正懂祖宗哲学的人,就别说国内的狗屎文人精英了。一国上下尽是蠢民刁民,亡国亡种也算得上咎由自取……
“报怨以德”是老子之言,在孔子“以直报怨”之前。两句话均是有条件的,老子的适用于他的出世完美哲学、孔子的则是入世的妥协中庸。事实上任何做人处事之道都取决于时间环境对象,比如对父母亲人能以直报怨吗?
无论是“以德”还是“以直”只适用于同种文化、同类人,(那个年代中国就是天下。)就像参加比赛的对手必须同样明白“规则”,我不懂你怎么知道美国人、日本人明白你说的这个“理”?你知道在西方语言中完全没有“理”这个概念吗?所谓的reason只是三脚猫翻译的瞎配罢了。日本人、美国人,谁教过他们“以德”或“以怨”?!日本文化美国文化没有道德可言,确切点说没有中国人的道德——如果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试一试定义什么是道德?
田中是日本历书上对中国最友好的首相,他那句“添嘛烦”,还是流着汗讲出来的,你要他道歉,恐怕做不到。
以老毛的聪明,这招就是小儿科。可他为什么不做?是不是因为他不需要跟臣民们有任何交待?为什么?是不是我们屁民老只为他老人家着想,从来不敢要求?结果我们好心的结果是什么?屁民的命根本就不是命!
什么条件啦因果啦,我都想不清楚,我只看结果。有留学生,让他去找工作,告诉几个方法。事后问他,理由说了一大堆,怎么困难怎么理由等等,就是一次都没有试过,学位拿了几个,到现在一个也没用上。另一个到外地上大学,交待说,不管你什么理由,你得找个业余工作。结果试了大不一样。
对决定10亿人命运的人,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如何约束他而不是动不动原谅他?要不然这皇帝老几也能当。
老毛执政是有失误,但你说他卖国,要么太无知,要么是颠倒黑白,从朝鲜战争,到中印边界,到珍宝岛,毛爷从没含糊过,在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方面,中华历史毛爷绝对第一人。
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放弃了赔偿要求,算不算是汉奸?
中华民国于西元1941年12月9日对日本正式宣战[19],中华民国对日抗战胜利后,接着1947年—1949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节节胜利并逐步控制中国大陆的大部分领土,1949年10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旧金山和会后,日本首相吉田茂最初有意选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订双边和约,由于中华民国政府是当时世界多数国家所认定的中国政府,并保有在联合国代表中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亟欲透过对日和约的签署向世人宣示其政权代表中国的合法性;加上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本欲放弃蒋介石政权的态度改变。日本也害怕美国国会以不批准《旧金山和约》做为要胁[20];因此日本与中华民国双方于1952年4月28日(台北时间下午三时,也就是《旧金山和约》正式生效前七个小时)签订了《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又称《日华和约》[21][22][23][24]。第一条确认两国战争状态的正式结束,第二条承认《旧金山和约》中关于日本国政府业已放弃对于台湾及澎湖群岛以及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日本天皇之领土主权并未放弃);并于第五条中承认旧金山和约中第十条【中国相关权益】的规定。
中华民国政府于《台北和约》议定书中第1条(b)款中,自动放弃旧金山和约14条(a)款所规定的日本国所应供应之服务之利益;以示对日本人民表示宽大与友好之意。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周恩来总理于1952年5月5日发表声明:‘对于美国所宣布生效的非法的单独对日和约,是绝对不能承认的;对于公开侮辱并敌视人民的吉田蒋介石和约,是坚决反对的’。并且指责蒋中正所谓放弃赔偿要求的允诺是“慷他人之慨”,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绝对不予承认[25]。然而1972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与日本邦交正常化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当时的周恩来就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上作出指示:“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湾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要求,共产党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26]”。
1。放弃对日赔款,是老蒋宣布的,抗战胜利是1946年,国民政府才是唯一合法政府。日本人还为老蒋立碑呢。2
2。流球群岛,本来也要还给中国的,也是老蒋不要的,才有现在的钓鱼岛之争。
3。近100年来中国多次遭到外国入侵,但对中国破坏最大的,就是小日本的八年烧杀抢掠,中国的贫穷,很大成度是小日本造成的。
4。共党和小日本建交时,赔款的事已过去快30年了。老毛选择放弃赔款,也是顺水推舟,换来的是日本的贷款和技术资助。
5。别以为老毛只会打仗,中国和美国恢复建交,是老毛手上完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你其实并不可爱”,这话也许没错,却也没用。如果想与任何文化以谈恋爱的态度接触,最后的方式必然是分手。任何文化都有其优劣两个方面,而优劣在不同的环境中又是相互转换的。比如温良恭俭让,平时生活中足可称道,战争中就不一定管用。
所说的中华文化不难理解,我同意。但与别人的理解不同,愚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可用123来概括:一个字“道”,两条腿《道德经》《易经》,三条线天地人。
天道循环,生长衰亡,知“常”乃是“道”理。“学”得智慧,“术”的应用在各人。
中华文化几千年,“封建”迷信垃圾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注自己文化就是好事。
孔子的愚妇学说,才是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三年前我刚开始在论坛上玩的时候,就试图和网友们探讨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精髓,竟没有一个网友能明确阐述。也许中国文化的确太博大精深了,没有人能探究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现象让我感到,中国文化好比一个高度复杂玄妙的工具,没人能吃透它的功能,没人知道它真正的价值所在,于是每个人按自己的理解按自己的需求小心翼翼地使用它,同时又左顾右盼的看别人的眼色:我用的对吗?
这样一种“工具”比起简单实用的锯子榔头,价值何在?
今天有网友说:“有人问起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却不敢讲,真的不敢讲。”也许这是一个明白人,可他为什么不敢讲?是怕自己讲的不对还是怕别人泼污水?
不管是哪一种担忧,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怕自己说错,是患得患失,所以来个中庸:和稀泥地折中一下,说一堆大道理,最后总结一个“每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去粗取精,吐故纳新”云云;那些泼污水的行为,则是窝里斗的表现,也就是不讲真理,凡事按“道德”评判,不符合“道德”的,就是反动的。我们的文化缺少宽容,缺少思辨。
其实中国文化并不难理解。问题是人们在讨论时往往容易犯两个错误:
一是揪住某个现象或条文就事论事大做文章,看不清现象后面的本质。比如一个说中国人粗俗无礼,一个说我们的文化提倡温良恭俭让。粗俗也好温良也罢,这都是现象不是本质。中国人粗俗吗?不,中国人对于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关心备至爱护有加,出了自家门,大家心里都明白,为什么?温良恭俭让则是一种品性,是中庸使然,但这种品性的另一面就是不讲原则,不思进取,明哲保身的和稀泥。
中庸本身用来修身养性或许不错,拿来治理国家就牵强了,除了让百姓麻木不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有什么好处?如果用中庸作为外交策略那就滑天下大稽了——当别人的军舰战机开到你门口时,你还“温良”地高唱“有朋自远方来,以和为贵”吗?
某些所谓的“文化精髓”其实只是一种理想,一种说教,从来没有真正落实到民众的行为上,最典型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上到帝王下到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所以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婆媳之间,上下级之间都是一种强制的压迫关系,只要你“高”人一等,你就可以“施于人”,别人只有服从的份,没有说“不”的权力。在一个不知民主为何物,没有个体存在、只有忠孝礼义、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文化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永远是一个遥远的理想,而不是一个贯穿民众行为规范的文化现象。这好比现在高唱“八荣八耻”,“五讲四美”,现实里我们看到的是谎言欺骗,贪污腐化已经形成一种社会文化,而八荣八耻却是一个高高挂在头顶上的排位而已。
其二,把圣人的一句话或一种思想拿出来当作“文化”是错误的,何况那些经典每一个人的诠释都不同。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有四五种释义,就连“中庸”,有的人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圆滑世故,有的人却觉得是“中和”——保留其正确的一面,舍弃其错误的一面,甚至还是“正直”——刚正不阿,矢志不渝。
无论如何,中庸是什么,如果我们跳出圣人的说教,看看现实里中国人的处世原则,就不难理解了。
我觉得,评判中国传统文化要看本质,看它真正影响了中国人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部分。说一千,道一万,中国传统文化是产生于封闭的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封建文化,其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封建的,是和现代的普世价值——民主、自由、科学、法制相悖的。所谓吐故纳新,我们就要去除一切封建的内涵,敞开胸怀接纳一切适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灿烂辉煌的,正是这种灿烂,让中国的封建社会在风雨中摇摇摆摆伸衍了几千年。可见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强大。可是这种强大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究竟是一笔财富还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我一直不敢往深处设想:如果不是别人用坚船利炮砸开国门,如果不是十月里的那一声炮响,在强大的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下,中国社会今天是怎样一幅场景?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人物吧?
我们的国门毕竟被迫向“夷人”开放了,可是从推翻帝制至今,我们经历了一次次复辟,一次次保皇,一次次反污染防渗透防演变,直到今天的谷歌事件。西方的思想真的那么可怕吗?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又成了一个空中楼阁,因为我们历史上没有一次是象明治维新那样主动的“吐故纳新”,艰难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也在腥风血雨中悄然落幕,至于“改革开放”,也只不过局限于在“鸡的屁股”上“不折腾”,思想的开放,文化的接纳还很遥远。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潮流冲击下开始衰落了,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离人们渐行渐远,从沉淀下来的那些杂物中,我们慢慢看到传统文化的不足。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导,但儒家思想只有一部分被接受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只停留在一种思想流派的说教层面。
为什么某些儒家思想没有落实到中国人的行为上?以至于现在人们常说,如果大家照孔子说的去做就如何如何,或是觉得现代人把儒家的精华都丢失了,等等。
文化是民众生活中自觉产生或接受的行为或观念,如果一种思想是先进的,强大的,顺应人性的,那它怎么会不被民众广泛接受,又怎么会丢失呢?
一种文化,如果不是因为外来力量的打击而被丢弃或走向衰落,那么这种文化一定开始腐朽了。
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衰退,而现今社会的种种弊端也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根源。文化是制度之母,如果我们谴责制度的腐败,最好先从文化上反省产生这种制度的根源何在。
导致今天传统文化的衰落,其原动力在我看来是其本身的三大致命伤。
其一,儒家文化的许多“精华”部分,都是从圣人的标准出发,拿来要求“君子”的道德守则,什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啦;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啦;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啦;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啦;君子和而不同啦;吾日三省吾身啦;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等等……。这些个人拿来修行当然好,而作为民众统一的行为规范难免不落得个水中月镜中花。
所以说,“仁义道德”讲了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常态不是相互合作协调的温暖,而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难怪孔圣人自己都说“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现在人们感叹“道德沦丧”,其实中国社会何时有过圣人眼里的“道德”?只不过以前人们关心的只是吃饱肚子,“温饱思淫欲”才是人的本性,所以顺应人性的措施和制度才是根本。
其二,儒家的“中庸”使得原本一个很好的理念又受到另一个相反的制约。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半句已经包含了学和思两个概念,而且重在鼓励人们思考,何必又多一个“思而不学则殆”呢?所以这样一来思考是要受限制的,你刚开始思考,就又要回到书本的“经典”上去“考据”了。所以尽管有人辩护:“儒家也说要思考啊”,可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为什么鲜有真正的思想家,为什么中国人从来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因为我们的传统不让你创新,只要你“考据”。
“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前半句似乎有一些人文精神,可是一个“忠”字,揭示了这句话的本质:君待臣以礼只是幌子,“忠君”才是儒家的本质。历朝历代,哪个君待臣以礼了?君杀死一个臣子就像捻死一只蚂蚁,可是哪个臣子不忠,不但自己脑袋不保,甚至被灭了九族都没处申冤。当然,君赏给臣一个小物件就是“礼”了,至于给个一官半职那是要三叩九拜,感恩戴德一辈子的。所以到了今天,每每改朝换代,最高领袖就晋升一批“将军”,那样就不愁没有效忠自己的“臣子”了。“忠”无疑是我们的文化,而“君待臣以礼”从来没有一丁点文化上的影子!
“父慈子孝”又是一个传说。各位问问自己,我们周围有几个“慈父”?老子打骂儿子算什么?可谁要是不孝,那么就该千刀万剐了。所以千百年来,慈父在我们的文化中鲜有,孝子贤孙的奴才层出不穷,“孝子”也成了文化象征,甚至是道德规范。
不管是忠还是孝,都是要求一方单方面的顺从另一方,因此没有平等公平可言。忠君侍主不去说它了,孝好不好?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不好,不谈父母之爱,只谈孝道有什么意义?且不说孝对于子女思想自由和人格的扭曲,即使为尽孝而孝本身,对长辈也未必是好事。例如现今有不少单身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可子女就是不愿送老人去养老院,因为怕背上“不孝”的罪名。于是老人只好孤苦伶仃的艰难生活下去。
此外,没有可“证伪”性,也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即,如果君不待臣以礼怎么办?臣是否可以反对君,是否可以不忠,要求君下台?如果父不慈怎么办?子是否可以反抗,是否可以不孝?圣人没说,我们也不能思考,因此只好一路“忠孝”下去。
所以,“礼”与“慈”可以点到为止,甚至完全是个摆设,而忠和孝是必须的,无限的,中国人的个性缺失和奴性也就在“忠孝”二字下被塑造的完美无缺了。
其三,儒家学说以道德为准绳,缺乏对基本是非做价值判断的理性客观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义”和“利”如何界定,标准是什么?如果进一步按圣人的话做:“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那就是,凡事都要适中,稳稳当当不偏不倚,一切以“义”为准。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义”,连强盗都有“义”,是不是只要自己觉得合乎“义”,合乎“道德”就好了呢?
道德的随意性使得“义”成了左右摇摆的秋千。读书是有道德的事,那么读书为什么?原来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那么这黄金屋和颜如玉是不是“利”呢?
同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生命的价值远不如道德里的“贞节”。连一条人命都无所谓,崇尚“天人合一”的国度何时对自然界的生物有所敬重?
在传统的中国人眼里,道德是多多益善,是没有底线的,越“道德”越好。于是“孝”就变成极端变态的尝粪、摇铃、卧冰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多么美好,多美宽宏!那么在圣人眼里,四海之内的“君子”是和“小人”是成为兄弟呢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缺乏明确的界限和公认的标准,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就窝里斗来斗去,这也就成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吧?
下面简单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
第一个缺陷是缺乏平等的理念。“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和法律上的平等,无论君臣父子,贫富贵贱,在人格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民主、人权和法治的基础。
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从来没有真正提倡过平等,如今的“拜官主义”和“拜金主义”更是让有权势之人横行,百姓尊严扫地。可悲的是,当拜官拜金成为社会文化,百姓也就意识不到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也就不再追求平等自由,只要能得到官位,能得到金钱,尊严和人格是可以拿来交换的。当“潜规则”变成自愿行为,也就成了“潜文化”了。
第二个缺陷是缺乏科学精神。传统文化关心的是人伦不是自然界,所谓人伦也是怎样“治人”,“防人”。“四书五经”等任何一部儒家经典里没有一丁点科学影子,所以中国人的思维笼统模糊。中医的无法量化无法重复就是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佐证。
中国科学不能发展的道理也体现在中医的停滞不前上:只讲考据,不求创新。这当然也有尊古守旧的传统:凡是祖先的东西都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只能继承发扬,不能破旧立新。当西医从古希腊的体液说走到细胞分子时,我们还把黄帝内经奉为圣经。
第三个缺陷是缺乏法治观念。儒家的德治贯穿中国历史,到了今天我们还能听到“以德治国”的声音。不必讳言,今天的中国社会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人治国家。
有人提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民主。殊不知,这句话在20年前或许有些道理,如今的腐败是全民的腐败,腐败现象已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之中,在一个视法律为儿戏,道德沦丧的社会实行民主将是一场灾难。面对这样一个浑沌世界,唯一紧迫的是健全法制,并将司法独立与党派行政,用强大的法律恢复基本社会秩序才能建立一个民主社会的开端。
综上所述,无论什么人说出一大堆大道理,无论你把传统文化吹的天花乱坠,它的核心价值观(在我看来就是忠孝和中庸)无疑是封建时代的产物。除非我们愿意退回封闭的小农经济社会里生活,否则除了文化的外延形式(文学艺术音乐绘画语言文字等),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今天中国社会里除了阻碍中国向现代化发展已没有什么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