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为“学而优则仕”平反

(2013-06-29 19:51:26) 下一个

为“学而优则仕”平反

老几

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没有不知道“学而优则仕”的。论语里儒家这句话被认为是“读书做官论”思想的来源,在批林批孔中,被当做孔子的话,大加批判。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可共产党批了半天,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学而优则仕”,其实并非孔子原话。而是出自孔夫子的学生子夏,全句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见于《论语·子张》。共产党连谁说的都懒得弄清楚,如此不认真,可见毛太祖的话,经常是信不得的。

既然毛泽东的话信不得,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分析一下学而优则仕,看看他们批的对不对。我们不能搞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吧?

首先,我们来白话一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说“做好了官,就学习;学习好了,就去做官”。从逻辑上看,是对当官的而言,而非读书“为”做官;更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思。

其次,我们知道,孔夫子的“学”,并非单纯“读书”,而是要学习人生的道理。按《礼记·大学》总结起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平天下里面的平字并不是平定的意思。《礼记·乐记》中说:“ 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说明,修身齐家平天下中的平是指天下平均,表示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秩序的意思。)

最后要再问一下,子夏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答案是肯定的,论语中有例子可以证明。

这仔细一琢磨,过去人们对学而优则仕的解释大有问题。用党的话说,孔子原本是要培养“四有新人”的,却被人拿去做“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原始教材。中国历史上,可能正是由误解“学而优则仕”开始,很早就出现了“读书做官论”,只要下功夫努力读书,就能去做官,做“人上人”。夫子有知,岂不悲哉?

中国古代主要通过科举选拔而建立起文官制度,对于打破等级界限,实现“人人平等”实际意义。但这种“读书做官论”也耗尽和“牢笼”天下英才,对中国古代思想艺术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其影响都是负面的。

宋代思想家陆九渊,应邀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演《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痛切地谈到科举制度的弊病,使当时听讲者感动落泪,连其对头朱熹也大为钦佩。

据说,陆九渊是一个有过“开悟”经验的思想家。陆九渊和王阳明合称陆王,开创了中国古代一派哲学,心学。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公平辩论的传统,这结论至少不符合陆朱交往的情况。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子夏“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从上面讨论不难知道,其本意是说,即使一个有成就的官员,也需要重新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才能有可能去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反过来,只有学有所成,有建立公平合理社会的能力的人,才应该出去做官。换句话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官;“读书”并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做事。将“学而优则仕 认作是“读书做官论”,实在是有违圣人的教导!

逻辑上再引申一下,无学无德之人窃取官位,恐怕也是有违圣意吧。

 

 

     
    文章评论  
  作者:pia   留言时间:2012-11-26 00:07:00  
  言之有理。科举制有许多正面意义,硬币的反面是垄断以及对学术自由的限制。记得南怀瑾老先生打过个比方:儒家像个粮店,道家像个药店,释家像个杂货店。店还是多多益善的。

家长们拼命逼孩子念书,学校又多是读死书的八股风格,也算是科举制的残留影响。
 
 
     
 
  作者:那个叫行歌的   留言时间:2012-11-26 01:45:38  
  1. 读书,不是要背书。 有几个典型的就是背了几句书而已,没懂什么道理。

2. 读好了书可能会在这个社会中有成就,这也没错吧?

3. 当官不是去分脏,其实这里网上有些“文人”想着的就是回国分"脏"。 谈压制腐败他不热心,提起毫无影子的双重国籍他来劲了! 他没有兴趣反腐败,只有兴趣说别人不该腐败。 不是不该腐败,是别人不该腐败,他们却做着回国腐败的美梦。

唉,你多少还是老几,我有算老几。 还是让那些不知“天高地厚”自命不凡自卑去做好梦吧!
 
 
     
 
  作者:安博   留言时间:2012-11-26 03:29:34  
  没想到几兄还要为这两句话平反,“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当然不能算全错,但贻害两千余年,至今未绝。习近平要弄个清华的博士,马英九出于哈佛可以说都是这两句惹的。

批 这两句的并不仅毛泽东共产党,而是”五四“砸烂孔家店运动,我觉得这对国人解放思想,把智慧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是非常必要的。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智慧都在 绕“仕”打转,不理”天地“,不问”鬼神“,整出来的是一个大的酱缸。现在说起来仍然是”水很深“。缸水并不深,色深而已,所以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两句不提也罢。
 
 
     
 
  作者:半江红   留言时间:2012-11-26 06:13:42  
  要把“学而优”能不能“仕”的先决条件,能减少些昏庸,对政治清明有益。

支持安博的观点。

以“仕”为中心的观念祸害中国很深,至今尤甚。如果不变,中国人的“聪明”智慧都被浪费掉,对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利,更主要的是难以在社会“平等”“公平”方面有进步。
 
 
     
 
  作者:那个叫行歌的   留言时间:2012-11-26 10:37:23  
  " 他可不是藍領的工人階級,是個地道的白領大享哩!女婿歴數比爾老頭的生平:他是物理學博士,大牧場主,油田老板,一個跨國公司的總裁;他還有一段光榮的歷 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是美軍突擊部隊的通訊排長,參加過著名的易北河會師和盟軍攻克柏林的歷史性戰役。如今老比爾既不缺錢,又年過古稀,他把跨國公司 總裁的寶座等职位交給了接班人,唯獨喜歡聞剪草時的香味,喜歡干年輕時干過的手工活。他幫助維修這棟別墅,也是他對他的好朋友、老房東在世時的許下的承 諾:只要他能動,就要親自幫忙。"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2-11-26 20:52:57  
  多谢各位评述。原文偷了点懒,现加上最后的总结,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作者:那个叫行歌的   留言时间:2012-11-26 22:04:26  
  读书不应该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做事”。 老几说的不错!

现代社会可以做的是很多,比如我第二个评论中来自依山流影博主那里的一段话你提到的Bill,什么都高兴去做都做得到。 劳动化的知识分子才是这个社会的脊梁,他们为这个社会付出,也得到应有的报酬! 这样的人生才值得我们羡慕与效仿。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2-11-27 08:14:57  
  “学而优则仕”长期被曲解。“读书做官论”,非孔老夫子教导。孟子早有言在先,陆九渊再论证于后。本文依此正本清源。

庄兄
“读书不应该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做事”,是在陆老先生指点下,老几理解学而优则仕的本来意思,不是老几说的:)
你举的例子很好,正是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

pia兄
对学术自由的限制,实际上是中国人思想意识不自由。即便在海外,不少家长们也是过分强调孩子读书考试上争大钱的专业,而不太考虑孩子的爱好和特点。

安兄,半江兄,
要实现在社会“平等”“公平”,必定要真正做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而不是“读书做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