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科学打假与朱令案侦探 (二)

(2013-05-15 13:22:59) 下一个
刑事案件的侦破与科学打假完全是两回事。
 
A.侦破刑事案件取决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证据。
 
1.客观证据(录像,录音,DNA,子弹,凶器。。。)通常可信度较高,但也要排除人为因素才行。
 
2.主观证据就是证人的证词,可信度就很低了。克里斯蒂借波洛先生之口说在刑事调查里的罪犯/证人们“每个人都说谎”。
1)刑事案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突发事件,震惊之余,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记住每个细节;很多人会臆想出“细节”来
2)人的记忆随时间/情景/暗示而变化
3)证人的隐私让他不想说真话
 
有这么一场心理实验:在某次心理学会会场,几百名心理学家们正听一专家的发言,突然有一人跑入会场,跟着后面一人持枪追击。前者被一枪击毙,倒在主席台前。后者马上被蜂拥而上的警察逮捕,受害人尸体也在几分钟内被抬走。惊慌之余,有警察要求每个与会者写一份目击报告,越详细越好,比如说受害者和嫌犯的衣服帽子鞋子的试样与颜色。结果,这几百份报告让专家们大跌眼镜。绝大部分描述了基本情节:跑在前面的受害人被追来的嫌犯开枪打死;但是“细节”则是五花八门。有人说嫌犯的帽子是红的,有说蓝的。。。实际上嫌犯根本没有戴帽子。
 
所以,刑事案件的侦破不能一味纠缠于证人的各种细节,一个好的侦探总是能在噪声里发现凶嫌的踪迹,Beyond Reasonable Doubt 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你是凶嫌的律师,一心一意想让凶嫌脱罪,当然就会用所谓的逻辑推理来纠缠这些细节,希望法官/陪审团不相信这个证人:凶嫌根本没有戴帽子,所以你说谎,甚至你根本就不在场。。。
 
B.犯罪常常是凶嫌一时冲动造成的,冷静下来后才会想到销毁证据,布置疑阵,所以犯罪情节一般比较简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过多的犯罪环节只会留下更多的线索。
 
C.凶嫌常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留下痕迹。
 
D.高智商的凶嫌有吗?当然会有,但这部分毕竟是少数。Common things happen commonly。一味去钻牛角尖,只会迷失方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