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现代医学认知过程中一些常见的误区 (一)方舟子发推文炮轰张文宏的文章有没有道理?

(2022-12-27 04:45:44) 下一个

12月23日,方舟子发推文炮轰张文宏在China CDC Weekly的一篇文章:张文宏发的论文称,3月22日到5月3日这个时期华山医院收治的33816名奥密克戎感染者近80%始终没有任何症状,只有4%发烧,0.065%转重症,无人死亡。钟南山带货要你的钱,张文宏造假数据则要你的命。谁更可恶?

 

方舟子没有给出反驳这篇文章的证据,这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在现代医学概念里,任何一种言论和行为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证据;而不同的证据有不同的可信度。目前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循证实践中心均采纳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该标准根据证据的性质将证据分为A-D4个推荐级别,同时根据所采纳证据的可靠性,将证据分为I-V5个水平。证据的额水平由其可靠性决定,而证据的水平又决定了证据的推荐级别。证据的可靠性根据研究设计、方案实施的严谨性、统计方法的应用来衡量,见下图:

 

张文宏这篇文章的证据级别和推荐意见分别是4和 C

方舟子的推文最多算5和D

 

仔细阅读张文宏这篇文章,不难归纳出这几个要点:

  1. 文章的结论是In the Shanghai Omicron wav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severe  illness  was  very  low  (0.065%,  22/33,816)  in initially  non-severe  patients  without  unstable conditions. (在上海疫情期间,那些起初非重症而且情况稳定的病人后来发展成重症的风险非常低,0.065%,22/33,816)。
  2. 在研究方法中,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the  study  if  they  were diagnosed  with  non-severe  COVID-19  upon  hospital admissio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medical  conditions were  excluded.  (只有入院时被诊断为非重症的患者才资格参加研究。 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不能参加。)
  3. 其结果是:研究期间这类患者有33,816个,发展成重症的只有22个。

 

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不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文章没有提到起初就被诊断为重症的患者数目,还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数目!

       假如这两个数目加起来是100、1000、甚至10,000呢?

但是,这篇文章非常容易让人误解为“3月22日到5月3日这个时期华山医院收治的33816名奥密克戎感染者近80%始终没有任何症状,只有4%发烧,0.065%转重症,无人死亡。”

  • 3月22日到5月3日这个时期华山医院收治的奥密克戎感染者应该不只是33816名吧。

任何一篇严谨的科学论文,都不应该出现这种误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mouton2003 回复 悄悄话 China CDC Weekly至多是公卫系统内部参考,根本不算正式发表文章。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这样做研究太没有科学态度。shame!
Peace2018Sep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疾控中心英文周报(CCDC Weekly)没有国际同行学者的评议,论文质量不可靠。

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表前必须经过同行的审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