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6221(7) 接受毛主席检阅
和其他首都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样,我们6221的许多同学都在天安门广场接受过毛主席检阅。
天安门高33.7米,气式宏伟,金碧辉煌。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意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楼上挂着八个大红灯笼,吉祥喜庆。最下面是汉白玉须弥座,威严庄重。从金水桥跨过护城河,可见两个汉白玉华表,云绕龙盘。八面红旗,两条标语,毛主席像挂正中。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天安门城楼就此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也是当代中国的象征。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从天安门金水桥畔到前门箭楼,南北长880米,从东长安街4号公安部门口到人民大会堂,东西宽500米,它占地面积440,000平方米,约是4,400,000平方英尺。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组成。人民英雄纪念碑竖立在广场中央。现在,每天清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已成为北京十六景之一。
1962年,毛主席还没有进纪念堂,广场南面是一大片小松树,可以散步。每逢十月一日国庆,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都要装饰一新,毛主席会亲率党政军大员,到天安门九五之尊处,检阅群众游行队伍。这些群众主要是由首都大中小学生组成。在中科大6221学习期间,我四次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1962年举花,当“加点”;1963 和1964年参加民兵受阅方阵,“正步走”;1966年,随群众游行队伍“走”过天安门。
金秋十月,是北京最美好的季节。兰天白云,晴空万里。气候宜人,不冷不热。很像美国的夏威夷。六十年代,北京还没有那麽多汽车,也不是钢铁和水泥构成的丛林。没有那麽多“沙尘暴”,更没有被“雾霾”笼照。有的是上下班时巨大的自行车流,蔚为壮观。现代化带来的应该是幸福,而不是把北京变成“雾霾”笼照下的“停车场”。北京的出路何在?以我之见,赶快迁都。
言归正传。
1962年十月一日,我有幸担任一个“加点”,站在离纪念碑不远处,举花。在新闻节目中,看到的天安门广场上那一片花的海洋,就是由我们这些举花人举起的花构成的。整个广场中心,大约300x300 平方米,被分成无数个一平方米的小格,每个小格都标有坐标。举花人每人占有一格,形成距阵元。“加点”,是不规则地在两个距阵元之间的附加点。举花人手持红黄两色球形纸花,收拢时可成扇形。在广场一根灯柱旁设有滑轮升降信号旗。举花人看着信号,变换举起手中花,或红或黄,或放下,整个广场就可呈现出红底黄字的各种图案。拿鲜花的只是那些少先队员,他们同时手拿和平鸽,站在最靠近游行队伍的区域。当游行结束,拥向天安门时,举花的大部队跟着那些少先队员,高呼着“毛主席,万岁”!跑向天安门,祖国的花朵们同时放飞和平鸽。不过,等我们这些加点跑到金水桥时,毛主席早已回到中南海了。
由于举花技术难度不大,开学后不久,课余时间进行一些训练,没有耽误上课。
1963 和1964年参加受阅民兵方阵,“走正步”,就须要“脱课”一月,进行专门训练。毛主席主张“人民战争”,他老人家不“检阅”解放军,而要检阅民兵。于是,首都大专院校各出一个民兵方阵受阅。中科大出的是“五七无后座力炮” 方阵,每天在解放军进行曲中踢正步。十月一日,五点起床,七点由几辆大客车拉到东长安街建国门外,休整等待。前后都是游行队伍,神龙不见头也不见尾。十点钟,东方红音乐响起,毛主席上了天安门,大会开始。等到解放军进行曲响起,
民兵方阵开始受阅时,已经快十二点。我们时跑,时停,时走,到了公安部门口,开始踏步变成方阵齐步走,经过东观礼台。然后,一声令下,“向右看”!我们就踢着整齐的正步,头转向右,行注目礼,通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检阅。可以看到
毛主席向我们招手。再次齐步经过西观礼台,然后时跑,时停,时走,直到西长安街复兴门中央电视台附近蹬车返校,大约下午三点了。我扛一只步枪尚且又累又饿,那些抬无后座力炮的同学更不用说了。尽管如此,能参加到民兵方阵受阅,必竟是一种光荣和信任。大家在车上还是唱着歌,尽享快乐。
1966年,毛主席从全国各地请来成千万红卫兵来北京做客,到天安门“高呼万岁”,国庆典礼没有像以前那麽认真准备了。我只是随一群人“走”过了天安门,还可以停下看毛主席招手。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鵰”。伟哉,“数风流人物”非毛泽东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