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叫“汉人”?有人说,任何一个民族称呼的形成都是在其民族形成初期产生的,那为什么我们不叫夏人,商人(他们的遗民以牛车互通有无于华夏,以至于以他们来命名MERCHANT),周人,秦人(西方的CHINA倒有一说是秦人的音译),而非叫“汉人”呢?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在我读了西汉通史之后。
几乎在秦王扫六合的同时,匈奴的杰出领袖冒顿单于率领部族击败强大的东胡和月氏,使弱小的匈奴成为大漠的王者,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匈奴这两个字成为中原农业帝国的梦魇。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挟楚汉争胜之余威,率32万步兵征讨骚扰长城一线的匈奴,此时匈奴刚刚崛起,中原还不知其实力,冒顿每日以百千老弱士卒诱敌,刘邦信以为真,“宜将余勇追穷寇”,一路追杀下去,结果到了白登山,匈奴40万精锐骑兵一夜之间将汉军团团包围,老刘天亮一看四周那些如狼似虎的匈奴骑兵,连打的胆子也没了,只好派陈平偷偷跑到冒顿正室夫人那儿走后门,送上厚礼,又使了一招“反美人计”,这才换得冒顿网开一面。
白登一战,匈奴威名远播,而中原经过秦末连年战乱,元气大伤,连刘邦上朝想找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拉车都无法办到,拿什么去跟匈奴对抗?于是汉朝只好采用和亲政策换得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但是这种和亲政策毕竟不是平等条件下形成的,无法与盛唐强汉时期的和亲相比,所以匈奴人并未停止骚扰汉朝北部边界。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70年,其间匈奴年年小犯,时有大犯,如:文帝十四年匈奴14万骑兵入寇,击杀北地郡都尉(相当现在的军区司令),焚汉皇行宫,京师震动,文帝急招周舍等率10万骑拱卫长安。基于实力悬殊,汉朝一直忍而不发,暗地做军事准备,最主要的就是全民养马,整个汉军由步向骑转化。 到文景末期,汉朝元气大增,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因为长时间不用,连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北方,家家有马,人人善骑。这样,汉朝等待了70年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寇上谷、渔阳一线,汉车骑将军卫青率汉骑数万出云中,击杀匈奴数千,收复河套地区,设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此为第一次汉征匈奴,属试探性质,匈奴未受重大打击,不久又以数万骑入寇代郡,杀太守。 元朔五年、六年,卫青连率大军出塞,颇有斩获,匈奴逐渐意识到今日之汉已非过去的弱汉了。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年仅19岁的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里与匈奴主力遭遇,铁骑互冲,白刃相接,匈奴大败,汉斩虏首一万八千。同年夏,霍再率数万铁骑攻祁连,杀无数,俘三万,得匈奴王祭天金人。 这两仗打下来,匈奴才算开始真正吃到汉军的苦头。于是破天荒地,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率四万部属来降。因为这种事在汉匈关系史上从未有过,汉朝臣纷纷议论可能是诈降,不受为上,霍去病力排众议,率万骑前去受降。及至两军相会,休屠王见汉军军容强健,生怕降后受戮,开始反悔,浑邪王不允,二王相争,匈奴阵中顿起骚乱,霍去病一见,虽情况不明但当机立断,率千余精锐直扑匈奴阵中,当场格杀休屠王及二心者数千人,余者皆降。 此战之后,汉在新收之地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金城、河西并南山(祁连山)至盐泽(罗布泊),空无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对匈奴发动了决定性打击! 大汉铁骑10万、步兵及辎重数十万,兵分两路,由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领,东西并进,横渡大漠。卫青一路过大漠千里,在今外蒙古中北部与匈奴大单于直属主力相遇。汉军以车结阵,出精骑与匈奴主力正面对冲,战正酣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卫青借机派万余精骑左右包抄,乘风而进,一举将匈奴包围。汉军铁骑本就彪悍过人,再加上于飞沙走石、昏天黑地之际乘风而来,一时有如天兵下凡、匈奴见皆胆裂。战至此时,胜负已定,匈奴被斩首级一万九千级,大单于仅率百骑远遁,连大印和夫人都没顾上带。 霍去病一路更是显赫。其军入匈奴境两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战,斩首七万余,然后乘胜追杀,一直到大漠极北的狼居胥山(今外蒙北端),数日不见匈奴踪迹而返。在归国之前,英姿勃发的年青统帅霍去病登上狼居胥山,南面中原,设坛拜祭,并立战胜碑于山上以兹纪念。从此,中国成语里多了一条“封狼居胥”。 此战之后,匈奴胆寒,几年后赵破奴率大军再出塞竟然出现了千里不见匈奴踪迹的怪事。 至此,汉之天威四海远扬,元封元年,汉武帝亲率铁骑十八万出塞,在单于台驻扎,昼则旌旗千里,夜则篝火如星,军威赫赫,匈奴竟不敢战。汉武帝干脆派使节去大单于那儿送战书,叫他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降,莫要不战不降,在极北之地受罪。单于大怒,但怒归怒,打还是不敢打,最后只好灰溜溜地迁到贝加尔湖“受罪”去了。 汉武登单于台标志着汉之天威的鼎盛之时,从这时起数百年间,中国周边再也没有能与中国抗衡的力量,总体和平,在强有力的武装和打击的保证之下,终于来到神州大地。 对匈奴之战是汉代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也是最具重要意义的战争。在同时代,还有汉征大宛,汉征南越等一系列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持久的和平和丝绸之路的开通。而汉朝子民也可以自豪地对无法无天的外族宣称“俺是大汉子民,俺是汉人!”(潜台词,看你敢不敢动我,别忘了俺陈都尉说过“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用铁与血告诉强权,我们是汉人,汉人不可辱!今天,我们将会用什么告诉又一个强权,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可辱!我们拭目以待。 但愿再过两千年,用汉字印刷的历史书上会再出现一行—— “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华夏族是个逐步融合化扩大化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青藏高原居住着古藏缅族,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居住着夏族(首都今宝鸡市),晋南关中洛阳一带居住着华族(首都今淮阳县),淮河以南和汉江流域居住着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领袖黄帝东进,战胜华族领袖炎帝,并在今新郑县定都,后来二族将汉江和淮河的领袖蚩尤灭掉,占据整个中原,华夏二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族。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建立了联邦制的夏王朝,定都登封县,这是华夏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国所直属的领土只包括中原和晋南,夏族老家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已经被藏缅族和吐火罗人占据,遗留在当地的夏族接受异族的殖民统治。
公元前1550年,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带的商部落(当时称东夷)灭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领土比夏朝多了徐州和山东西部。东夷在血缘上介于华夏族和通古斯族之间,外貌上与华夏族区别不太大,他们的区别主要在文化上,可称为华夏别支。经过500年统治,商部落完全华夏化。
公元前1050年,周部落灭商中央,建立了强大的周朝,周的领土比商朝多了关中和燕国。至于周的说法有两个,一说周部落是华夏族的一支,居住今太康县,后来迁到关中,经常与藏缅族的羌族和吐火罗打仗,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西戎的因子,文化理念与中原华夏开始有所差别,但作为华夏族在关中的移民,血缘上文化他们仍然是以华夏族为主体;二说周部落是公元前2006年逃难来到甘肃的苏美尔人。不过有人说苏美尔人是公元前3100年由河西走廊移民到两河流域的夏族的一支。秦也是东夷一支,战国时期也彻底华夏化。楚国(统治阶级是黄帝系祝融氏后代,国民则属于蚩尤后代)与华夏族则有浓厚的血缘亲属关系,但文明落后(与东夷相似),不过也于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 秦灭六国,华夏族与楚人相融合,秦始皇将大量华夏族楚族移民到河套,所以后来的匈奴、西部鲜卑的国民中都很多华夏族血缘者。西汉时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汉族)产生了。汉代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据史料记载,东汉全国有7200万人口,后因战乱人口锐减至原来的1/3,即2400万,三国末期人口为2500万;曹魏、吴、汉休战后都在恢复生产建设,到西晋中期(公元300年)人口增长到3379万;西晋八王之乱人口死亡过半,到317年西晋灭亡时汉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万。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至于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也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而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敦煌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后来30万羯人被冉闵基本杀绝;40万氐族随前秦从关中前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分布太过于分散,不过50年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苻坚被西燕和后秦消灭,苻丕被后燕灭,苻登为西秦灭。西秦又被匈奴胡夏灭,后秦被东晋灭,胡夏被吐谷浑灭。鲜卑慕容部、乞伏部在混战中被北魏、高云-冯跋、东晋消灭。到东西魏并立北方时,中国北方只剩下两个大的民族----汉族与鲜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鲜卑族4世纪初全部人口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由于在秦燕争雄的间隙,民间汉人恢复增长,368-407年的汉族人口全国恢复到3000万,东晋人口有1500万,所以北方民间汉族人有1500万。52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5240万,其中南朝2000万,北朝汉族2350万,混血儿400万,鲜卑杂胡490万。由于尔朱荣之乱而被屠杀的鲜卑羯和534年开始的东西鲜卑魏的互相攻伐,鲜卑族人口已经枯竭。由于周齐拒绝汉化,所以鲜卑族很少溶入汉族人血液,最后以大部分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和小部分溶入汉族而结束了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由于胡人以打仗为职业,所以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战中大都战死,(尔朱羯族被斛斯椿杀光,侯莫陈悦又杀一遍,鲜卑族所剩无几)以至于西魏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民间补充兵源,搞府兵,用当地汉族豪强带兵。八柱国中只有宇文泰和元欣是鲜卑族,其它的李弼(李陵后裔)、李虎、李远,赵贵,杨忠,王雄都是汉人。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胡将大大减少,汉族大将先后涌现,如西魏大将韦孝宽、杨忠的爸爸武川镇司马杨元寿、辽东汉族高欢、秦琼的爸爸北齐大将秦彝等等。从此,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到了隋朝初年,关中、山西一带由于胡人战死,民间汉族增长和外地汉族重新回归,汉族已经占压倒优势。到公元581年,中国人口剩下4430万,其中南朝1800万,北朝汉族2000万,混血儿300万,鲜卑杂胡330万。所以隋唐北方汉族血统大概为(2000+150)/2630=82%。 说一下南朝汉族,在秦岭淮河和扬州-镇江-溧阳-宣州-黄山-九江-武汉-常德-怀化-百色一线之间,自秦汉以来都有大量汉族移民。比如楚国在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四川被秦国占领后也逐步华夏化,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还有南京一带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难,中原南迁的汉族移民逐渐超过了超过了当地吴蛮。(云南汉族最初是明朝穆英率领下的南京移民,后来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大量四川汉人涌入)所以这一区域汉族血统有90%,超过了北方汉族。
至于苏南-浙江-江西-湖南则最多有60%的汉族血统,所以吴语、赣语、湘语难懂。上海-苏南自泰伯入苏州以来就是华夏族-吴蛮杂处,后来北方战乱南逃至此的汉族人逐渐增多,超过了当地吴蛮。浙江以前属于越国,后来被华夏化的楚国灭掉,越人南溃,汉族涌入与山越(不属于百越而属于苗瑶语系的民族,畲族的祖先)杂居。湖南、江西则是汉族与大量武陵蛮(苗瑶
族的祖先)、少量云梦闽越族杂居。不过咱们说句题外话,在血缘上和体表特征上南蛮比百越更接近汉族,这也是闽粤汉族与其他汉族显著不同的根据。 闽粤则可能有大量的百越族血统。福建人无疑具有闽越族血统,虽然汉武帝灭闽越后很多闽越土著和贵族被强制迁移到江淮和云梦,但是当时的汉族人仍然少于闽越族土著;直到后来大量固始汉族南迁,汉族才与土著人口相等。所以福建人的汉族血统充其量不超过60%,这注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征。而两广可能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统,这一点从他们跟越南人相似可以看的出来。两广至多有50%的汉族血统。粤语、壮语、闽南话-闽北话难懂,可见一斑。 金建国初期女真族有60万人口,后来入主中原的女真族有40万人,而金国治下的汉族人有4300万。金灭亡后,汉族人怀着对金人满腔仇恨,将残留在华北的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死。很难想象当时对女真恨之入骨的汉族杀之惟恐不及,居然会跟女真通婚!!! 蒙古帝国全国蒙古族人口不到150万,散布于亚欧大陆,而进入中原地区不会超过50万。而元朝的汉族人口有9730万,完全是压倒优势。元亡后,朱元璋对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蒙古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云南的蒙古人吓的改了自己的民族属性,几百年来不敢说自己是蒙古人。 说南北朝时有民族的融合倒还说的过去,因为虽然在民族仇杀中羯、匈奴、氐、羌整个民族在中国被杀绝了,但是鲜卑族的的确确融进了汉族。但是在宋元时代,胡汉矛盾比抗日时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锐十倍,纯粹是民族间的一场血腥大屠杀,根本没有民族融合的条件。虽然胡人在战争初期取得主动,但是由于胡人意志的退化,胡汉人口对比的悬殊,胡人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明初清初,由于中原瘟疫和战乱造成人口锐减,山西洪洞县城西大槐树移民迁往中原,这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北方汉族大迁移)。满族是金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融合于汉族,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200万满族人融合于3亿人口的汉民族,基本上改变不了汉民族的属性。所以汉民族是相对纯正的民族。 汉代,华夏族与南蛮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从此绵延至今!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汉族,形成新汉族。新汉族与汉代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但差别还是有的,你可以看一下汉赋与唐诗的差别。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种的民族,只有相对纯种的民族。相对纯种的民族有汉族、藏族、大和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希腊族和德意志族。而典型的杂种有印度斯坦族、英格兰族、法兰西族、鞑靼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亚族等。 注:(1)数据来源:
http://www.cpirc.org.cn/popnum.htm 种族与民族是不一样的!以血缘划分,世界上有四个种族:黑、白、黄、棕;在同一种族内部,按照血缘远近和文化的不同又分为多个民族。白种人内部差异很大,分印欧、乌拉尔、高加索、阿尔泰、闪米特含米特共5个亚人种。其中,斯拉夫、日尔曼、拉丁、希腊、阿尔巴尼亚、凯尔特、塞种属于印欧人种,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高卢属于凯尔特人,伊朗-塔吉克-阿富汗-印度斯坦属于塞种人。芬兰-匈牙利-保加尔人属于乌拉尔人种,黄白混血的突厥人属于阿尔泰人种(含有大量的黄种人北亚族群的血液),犹太-阿拉伯属于闪米特含米特人种。德国和北欧都是日尔曼人,英格兰民族是来自德国的盎格鲁-撒克森部落的日尔曼人和直接从北欧或辗转法国北部来到英国的诺曼部落的日尔曼人的混血,美国统治民族和主体民族则是来自英格兰的移民。 按血缘关系和文化关系划分,黄种人内部分北亚族群、通古斯族群、汉族、藏缅(南蛮)族群、苗-瑶-畲族群、百越族群、南亚族群、南岛族群8个分支。南岛族群属于黄种人和棕种人的混合,所以皮肤稍黑。爱基斯摩族、勘察加族、布里亚特蒙古族、新疆青海蒙古族、图佤族属于北亚族群;蒙古族、鲜卑族(锡伯族)、契丹族(达斡尔族)、满族、朝鲜族、大和族属于广义通古斯族群;藏族、缅甸族、羌-彝-哈尼族、土家族、基诺族、纳西族、白族、蜀人、巴人、楚蛮、吴蛮属于藏缅(南蛮)族群;苗-瑶-畲族;华南古越族(壮-侗-布依-黎-京族)、傣族-老挝族属于百越族群;柬埔寨高棉族、中国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印度南部蒙达族属于南亚族群;马达加斯加族、马来西亚-菲律宾的马来族、印尼的爪哇族、台湾的高山族、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和新西兰的毛利人属于南岛族群。平埔族应该是大陆渡海过来的古代百越族与当地土著南岛族群的混血。京族是以百越后裔骆越-僚为主体,同时也加入了南岛族群印度尼西亚族的占人,和南亚族群的高棉人,及少量汉人而重新组合而成的新民族群体。大和民族的人种更接近南岛,但语言更接近通古斯。最早居住在日本的是阿伊努人的祖先虾夷人,属于南岛民族,对大和民族影响极小;绳文时代,受黄帝南渐的影响,暗黄色皮肤的百越被迫南迁,一部分迁移到了日本,这些人构成了今和族的血缘的40%;接着浅黄色皮肤的通古斯民族经鞑靼海峡进入日本北部,由于人数太少,对大和民族血缘影响甚微,但是对日语有一定影响;弥生文化时代,前三世纪,韩族迁入日本西部,并于250年将日本统一,将大量通古斯语言融于日语,这批韩族占有今和族血缘的20%;同时中国的南蛮(吴蛮)大量迁移日本西部,将吴音带入日本,吴蛮占今和族血缘的20%;另外中国的汉族在秦朝、唐朝、明朝都曾经零星迁入日本,比如徐福东渡、鉴真东渡、朱舜水东渡等,将汉音、唐音带入日本,不过对日本血缘基本没有影响。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到20世纪末人口已达12亿左右,是中国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汉族始于黄帝时代,历经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逐渐形成。至今已有约5000年(一说4700年)的文明史。汉族的族源以华夏民族为主,汉族之名自汉朝开始。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曾经长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文化价值观。道教是汉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佛教自唐代兴起。汉族的意识形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受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也有少数汉族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等宗教。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汉语)、文字(中文)。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参见汉语方言)。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汉族所在的不同地区各有不同,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定为标准官话(以官话区的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称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普通话、国语、华语),香港定位标准粤语(广州话)。中文的表达方式分别有繁体(官方称谓是正体字)和简体(官方称谓是简化字)来书写。
汉族自古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即汉服。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1644年清军入关后。1645年,清朝下令全国剃发易服,随后汉服基本上消亡。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皆非汉族原本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民族服饰的改良服饰。
汉族是自古以来融合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民族。虽然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但是以一个核心民族为中心,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地融合和同化别的民族,形成一种“单元性的多元化民族”。这个中心民族,在先秦上古时代,称为华族或夏族。而“华”,系指居于华山,以玫瑰花(华)作图腾的“华族”的祖先轩辕黄帝;“夏”系指居于长江中下游,“夏族”的祖先夏后氏。华夏民族的称谓,由此而来。元朝以后则称为汉族。
汉族的发展,大致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1 上古先秦时代
2 秦汉到魏晋南北朝
2.1 匈奴的汉化
2.2 胡汉的融合
3 隋唐五代
3.1 突厥、吐蕃及其支部
3.2 南疆蛮夷
3.3 契丹的崛起
4 汉族文化
5 汉族语言
6 汉族习俗
7 汉族服饰
8 汉族节日
9 参考资料
上古先秦时代
在周朝,所谓的华夏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个氏族,包括与他们相融合的一些古氏族,其中又以周为中心。这些民族本非单纯,所以可以称之为“诸夏”。“诸夏”的详细情况,因为上古史料的缺乏,我们现在已经难以追究。“诸夏”之外的氏族,古时候称为“夷狄”,古籍中有记载的名称繁多,主要有苗族、蛮、黎族、荆、舒、淮夷、徐戎、嵎(yú)夷、莱夷、和夷、岛夷、百越族、巴族、蜀族、庸、卢、微、髳(máo)、彭、氐(dī)、羌族、濮、西戎、骊戎(líróng)、陆浑之戎、伊洛之戎、犬戎、北戎、山戎、鬼方、狿狁(yányǔn)、赤狄、白狄、义渠、林胡等。这些夷狄的服饰、语言、生活习惯、都和中原的华夏民族不同。这些所谓夷狄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群貊(mò)之外,都和中原的华夏民族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春秋时北方的晋国与战国时北方的燕赵两国,都征服和兼并了许多狄人的部族和国家,并与之相互通婚。东方的齐鲁两国则完全征服并同化了东夷民族。西方的秦国,本身就是一个戎夏混合的民族,到秦始皇时代已经完全征服了西夷与巴蜀一带的氐羌。楚国原来是一个南蛮之邦,春秋时期在南方崛起,加入夏人集团。到战国时期席卷了长江流域,把荆 吴 苗蛮与百越的地方都收入版图。春秋的吴国也是一个荆吴与夏人的混合民族。而越国则属于南方越族。这两个国家先后加入了诸夏的集团,最后这两个国家的民族与土地都并入了楚国。秦楚两大强国,原本都是非夏族的国家。在各自华化了自己以后,一个华化了整个中国的西部,一个华化了南部。秦始皇以一个华戎混合的民族统一了整个中国的版图,同时也统一了文化,建立了一个众民族大统一的大帝国。这就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第一阶段。
秦汉到魏晋南北朝
匈奴的汉化
秦始皇把这个融合了诸多民族而成的大帝国中的各个氏族地方和国家一一改封建为郡县。尽可能的消除原来的部族痕迹,加强中央集权的控制。同时进一步向南北扩张版图,北方将过去群狄活动的大部分地区都收入版图,建立万里长城防御最北的匈奴。南方将版图开拓至南海,并派遣了数十万的氐戎与本朝官吏,携带家属子女去统治和开拓这块新的土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移民。从此岭南百越之地就加入了中国,也渗入汉人的血统。之后趁着秦汉动乱的时期,岭南诸国又纷纷趁势独立,汉武帝再次征服这些国家,并将东瓯闽越与南粤的一部分人民内迁到江淮一带,同时将内地的一部分人民迁至岭南,这又是一次有计划的民族融合,这才逐渐稳定了南疆的统治。
秦始皇和汉高祖相继统一中国的同时,长城塞外也出现了头曼和冒顿(音“mòdū”)两个单于统一了匈奴诸部。在亚洲大陆的东方形成了汉族与匈奴南北对抗的局面。并且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大部分的匈奴人被汉族征服。汉武帝收降了匈奴约四万多人,都迁至内地河套地区,设置五个属国,这就是大批的匈奴内迁的开始。这些匈奴人与当地汉人杂居,有人做了汉朝的官吏,已经与汉人完全同化。此后,又有陆续的匈奴内迁,在匈奴的王族中甚至也有了汉人的血统。匈奴的后裔也往往以汉之子甥自居,所以在山西的五部匈奴都取了刘姓,称为刘氏五部。
胡汉的融合
匈奴衰落的时期,东北方兴起两个新的民族:乌桓和鲜卑,他们都属于东胡系统。原本居住在满蒙之间的山区,以各自居住的山域得名。东汉初年,这两族都曾与中国发生战争,一部分乌桓降于中国,入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一带,另一部分乌桓就并入了鲜卑,从此鲜卑独自兴盛。之后鲜卑完全占领了匈奴人活动的地区,匈奴散成三部,一部分北匈奴远走西伯利亚、一部分归附了鲜卑、最后一部分就是归附了中国南匈奴。后期鲜卑发生内乱,部族离散,国家瓦解,残部散布于东自辽东,西至河西,沿着中国的北方边境,建立了许多的小国,情况十分的复杂。
所谓的“五胡”,是指鲜卑,氐,羌,匈奴以及匈奴的支部羯族。除了匈奴和鲜卑,在中国西方属于氐羌系统的种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秦的氐羌族,包括了四川的的巴蜀庸与西戎,他们早已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就随秦国与汉人完全同化了。另一类则是秦汉以后的氐羌,指的是最西方的还没有被汉族同化的氐羌人。散布在今天的四川,陕西,甘肃的西部与青海,西藏一带。氐虽然与羌是两个种族,但同在西方,经常联合行动,所以合称为氐羌,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这些归附中国的边疆民族,在西晋的初期都环居在中国的北方,并与边疆的汉人杂居,一方面保留本民族的部族组织,一方面学习汉族的语言,政治和文化。西晋时期,五胡和其他胡人入侵中原,史称“五胡乱华”。他们占领了中原的大部分土地,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一概统称为十六国。他们长期与汉人的民族融合,使胡人渐渐完全变成了新汉人。
胡人中势力最大的也是汉化最彻底的鲜卑,经过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和时代变迁,久而久之,他们也忘记了自己是鲜卑人。而中原的汉人也相应的受到了鲜卑人语言文字和文化习俗的影响。隋朝的统一,代表了鲜卑和汉人的最终结合。
胡人入侵中原之初,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为了逃避胡人的杀戮,全家整族向江南逃难,造成一次民族的大迁徙,史称“衣冠南渡”。这批人分为三股,一部分到了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一带,最远达两广地区。一部分到鄱阳湖和芜湖一带。最后一部分定居太湖一带,远者到达江浙福建,这批远达闽粤的汉人,就成为后来的“客家人”。
随着几次的民族迁徙,中原地区的各个民族都广泛的产生接触和融合,汉人和南人结合,汉人和胡人结合,胡人和南人结合。经过这场大乱,急速了全国民族的大融合。直到隋朝的统一全国,东西南北的胡汉文化统一成了一个整体。
隋唐五代
隋朝统一中国后不久就灭亡了,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基业,建立了自两汉后的又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从此,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汉人,又被称为唐人。唐朝帝国的建立,无论在文化和血统上,都代表了一个大融合后的新生民族。唐朝的统治者李氏,就是鲜卑与汉人血统混合的后人。
突厥、吐蕃及其支部
在南北朝的后期,从北方来了一个新的民族,原居住于贝加尔湖一带,初名铁勒,后统名为突厥,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民族。突厥原本和汉族一样,是一个众多民族融合的大民族。里面包含了许多的种族和附庸的部落,如薛延陀,回纥(hé),仆骨,思结,浑族等,统称为突厥诸部。突厥由贝加尔湖向南迁移,散居在长城以北,占据原来匈奴之地。突厥在南北朝末年开始强盛,到隋朝时势力更大,活动范围也更大,后来因内部分裂而成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在中国北方,以阴山为活动中心。西突厥在阿尔泰山、葱岭一带,控制着西域。唐太宗时与突厥发生激烈战争,突厥的主力被击溃,可汗被俘,一部分突厥人向北逃往,一部分突厥降附了唐朝。唐太宗把这批降附的突厥人安置在北方沿长城一带,东起今山西朔县,西到今宁夏灵武,设置了许多都督府与羁靡州以统治之。这些突厥的部落和他们的附庸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后,这批突厥反复地叛变和降服,经过唐朝长期的讨伐而日渐衰微,情况类似于汉代的南匈奴。
西方的西突厥强盛之时,横跨葱岭,统治整个亚洲的中部,可汗庭设于伊犁河流域,与唐朝争夺天山南北西域诸国的控制权。唐朝从唐太宗到武则天时,多次兴兵远征西突厥,几次将西突厥驱走,但是西突厥屡次回击,西方经常时一派混乱的局面。后来吐蕃强盛,侵入西域,西突厥遭吐蕃与唐的两面夹击,也日渐衰落而离散。其中一部分西突厥留在西域,成为今天的新疆诸族。一部分远走西亚,日后几经变迁,成为今天的土耳其人。因此中亚洲地区常被称为土耳其斯坦,中国的新疆地区称为东土耳其斯坦。
唐朝多年与突厥交战,并且收服了许多突厥的部族。这些归附的突厥部族,杂居中国的边境地区,自然而然的与唐朝的边民通婚、同化。许多突厥的降将,如阿史那杜尔,阿史那承庆,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这些人都做了唐朝的高官,他们的子孙自然就成了唐人。唐朝的宗教和民族政策对异族很少有歧视,所以在唐朝统治的二三百年中,广泛的吸收了许多的异族与异族的文化,从而扩大了中华民族的内容。
突厥中一个重要的支部就是回纥,回纥在唐太宗时附庸于唐朝。后来渐渐独立出来,唐玄宗时是回纥的全盛时期,灭掉了东突厥,占领了东突厥的领地,东突厥众部一部分归附唐朝,另一部分就并入了回纥。安史之乱时,回纥成为了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国,声势几乎相当于当年的匈奴和突厥。后来回纥在唐末时发生内乱而衰败,吐蕃攻其西,黠(xiá)戛(jiá)斯攻其北,回纥瓦解四分五裂,一部分投降吐蕃,一部分投降黠戛斯,一部分投降了西北方的西突厥的别部葛罗禄,一部分南下归附了中国。归降中国的有三万多人,安顿在幽州到河东一带,许多酋长得赐了国姓李,成为汉人。后来散布在西北的回纥人都信奉了伊斯兰教。这些回纥人成为了日后的"维吾尔"族。
西羌民族在隋唐时建立的国家有吐谷浑与吐蕃。吐谷浑建国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国中有一部分鲜卑人,并非单纯的羌人国家。所控制的就是今天的青海地区,隋唐两朝相继出兵吐谷浑,将吐谷浑征服,吐谷浑成为唐朝的西藩。后来吐蕃强大,入侵吐谷浑,吐谷浑被吐蕃击溃,一部分逃往到凉州,散居于今天宁夏甘肃一带,归化了唐朝。另一部分并入了吐蕃。
吐蕃是羌人建立的一个大国,势力范围就是今天的西藏地区,在唐朝开始强盛,与唐朝接触频繁,屡和履战,唐朝为了怀柔吐蕃,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于弃宗弄赞,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于弃隶缩赞,于吐蕃和亲,使中国的血缘与文化输入了吐蕃。
后来帮助唐朝剿平庞勋、黄巢之乱的沙陀人也是突厥的一个支族。原住在今天新疆巴里坤湖地区,又称沙陀突厥、回纥强盛时期附于回纥,吐蕃强盛时期又附于吐蕃,吐蕃以高压政策管理这部分沙陀,致使后来三万沙陀人在酋长朱邪执宜的率领下逃入中国境内,向唐朝请求庇护。唐宪宗将他们安置在阴山盐州一带,封朱邪执宜为金卫吾将军。后来朱邪执宜又率众部迁到河东,帮助唐朝讨伐藩镇。执宜死后,传子朱邪赤心,帮助唐朝平了庞勋之乱,被赐名李国昌,李国昌之子李克用又助唐朝剿平了黄巢之乱,被封为河东节度使,居太原,河东地方也成了沙陀人的地盘。李克用之子李存勖(xù)领兵南下,灭掉后梁,入主中原,这就是五代十国中的后唐。后唐与石敬瑭建立的后晋,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刘旻(mín)建立的北汉,这些国家都是沙陀人的国家。这部分沙陀人,入主中国境内建国以后,不久就与汉人完全同化从而消失在无形之中。
南疆蛮夷
散布在东南长江上游地方的蛮夷,自古以来种族繁杂。有金沙江流域的乌蛮和白蛮,也就是后来的摆夷人。他们的部落原属于唐朝的剑南节度使与云南太守管辖。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突然叛变,后来建立了一个南诏国。南昭攻陷了安南都护府,占据了今云南全境,与贵州、广西和越南的一部分达一百多年。这段时期的南诏,打破了蛮汉的隔离,促进了蛮汉间的融合,又因为南昭,引起了庞勋之变,造成继两晋之后又一次民族的大播迁。
原来在唐懿宗咸通初年,在徐泗淮水流域招募了一批戌卒,前往桂州(广西桂林)讨伐南昭。这批戌卒在桂州哗变,劫夺粮库,拥粮料判官庞勋为主,降徐泗回窜。从桂林到湖南到江淮,一直流窜到徐州,攻陷了彭城,江淮一带大乱,史称庞勋之变。后来朝廷将之伐平。不久濮州人王仙芝与曹州人黄巢纠合庞勋的余部,起兵造反。他们由河南进攻淮南,由淮南进入浙江,由浙江转入江西,由江西又攻入福建,再由福建辗转南下,一路攻占了广州,之后退回福建,出湖北,经安徽,过淮河,西北攻洛阳和长安,战火燃遍全国。这次战争引起全国人民的大骚动,往往是甲地的居民逃到乙地,乙地的居民又逃往丙地。这场混乱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实际上就是唐末藩镇之乱的延长,是军阀之间的割据。在这各霸一方的局面中,一批流民随着王建而迁居于四川,一批流民随马殷迁居到湖南,一批流民迁居于两广从而建立了刘隐的政权,一批流民迁居于福建,建立了王审知的政权。现在许多福建人,祖先就是随王审知入闽。
契丹的崛起
东北方继鲜卑人后兴起并侵入中国边境的东胡人,又奚与契丹。奚人住在今河北省北部,唐太宗时一度内附,唐朝设饶乐都督府,并赐其酋长李姓。奚人人口不多,而契丹则是一个大族,在南北朝的末年,契丹的活动范围很广,北接室韦(东胡系统又一民族),东邻高丽,西南至营州,约今天的辽宁到冀北一带,与奚接壤。唐初有一部分契丹归附了中国,唐太宗于其地置归诚州,并设置了松漠都督府,酋长为刺史都督,也赐了李姓。这部分归附了的契丹人,后来叛服无常,奚人此时也被其吞并,唐朝屡次讨伐。唐玄宗时安禄山因讨伐契丹立功,官至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
当时中国东北一带民族的情况很混乱,这些奚人契丹人中,归化中国居入边境的为数也不少。除了奚人契丹人,还有突厥的残部,以及许多匈奴、鲜卑、突厥血统混合的杂种胡人,如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营州杂胡。安史之乱史,安史率领的部众里,就有许多的杂胡和奚、契丹人。从安史之乱到藩镇之乱,东北今河北山东地区饱受杂胡的蹂躏。
无论种族、语言,北南文化线以北的北方人较南方人对古代汉人的继承程度更大。汉代,华夏族与边缘蛮夷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从此绵延至今)。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北方汉族,形成北方新汉族。北方新汉族与汉代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
定义汉族的概念:黄种人的一种,说汉语,写汉字,认同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国价值理念,并且带有50% 以上的汉代汉族血统。定义杂种的概念:身上混合多个民族的血液,但每个民族的血液都不超过20%,血液比重第一的民族相对于第二的民族不占明显优势。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种的民族,只有相对纯种的民族。北方汉族人还是相对纯正的古代汉族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