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akaaaa] 中俄互相出牌,战略目的明显.

(2008-11-01 01:55:43) 下一个
随着8月8日的俄格冲突后,美国通过了对俄罗斯制裁的决议,而俄罗斯也毫不示弱,采取了相应的对抗措施,形成了新的冷战格局,俄罗斯总统甚至扬言:俄罗斯不惧怕新的冷战。为此,俄罗斯大规模增加军费,加强军事部署,增加军事威慑,加紧在周边与美国进行"颜色革命"新对抗,与叙利亚、伊朗、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家加强联络,战略飞机与舰艇实施远洋巡逻航行,同这些国家一起展开军事演习,恢复苏联时期建立的军事基地。

在这新冷战中,俄罗斯特别注重猛打中国牌,显示了从未有过的对华友好姿态。最近最能体现俄罗斯猛打中国牌这一动向的,一是高规格接待并高调宣传中国总理温家宝对俄罗斯进行的正式访问,俄罗斯总统、总理及议会领导人分别会见了温家宝总理,讨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应对全球金融海啸、经贸、能源和军事科技合作等问题,并中俄总理共同出席第三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二是推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国际话语权方面增强合作,在应付全球金融、气候、能源、粮食危机中扩大影响力;三是在强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协调中俄在11月15日全球金融峰会上关于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的看法意见;四是落实能源合作计划,由中国提供250亿美元贷款换取俄罗斯3亿吨石油,特别是加快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分支的输油管工程;五是在中俄贸易额今年将超过500亿美元的基础上,中俄还重启了购买俄罗斯军机事项的谈判。

在此,本文重点要对俄罗斯石油输送中国管线的项目说道说道,以显示俄罗斯猛打中国牌的用意之重。
通过修建从斯科沃罗季诺通往中国的支线管道,将西伯利亚秋明油田的石油输送到中国,是早在苏联没有崩溃时就形成了的宏伟计划,但后来俄罗斯在日本的拉拢下,左右摇摆,在先建设中国支线还是先铺设日本支线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以种种借口同我国相关方面虚与委蛇,此事就一直就拖了下来。近年在中俄双方的协商下,虽加快了工作节奏,原一期工程计划今年第四季度投产,也仍然被推迟到明年底。

然而,俄罗斯强权总理普京最近却签署政府文件,要求加快该项目的建设进度。俄副总理谢钦指
出:"俄罗斯与中国正处于进行能源对话的极佳阶段。近期以来,两国与能源对话相关的公司及部委完成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的合作更为优化。"谢钦特别在为俄中能源对话第二轮会谈揭幕时指出,俄中两国领导人已经通过了兴建从斯科沃罗季诺至俄中边界一段石油管道的决定。俄塔社近期也报道,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通往中国的支线管道建设方案已交付有关部门进行国家鉴定,鉴定将于近期完成。

这是一反常态的举动。

是新的冷战对抗背景下,俄罗斯国家整体战略的需要使然。

这让人想起了当年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争霸时的情况,那时候,苏联处于上升攻势,美国处于退缩守势,双方围绕着竞争对抗,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展开争夺攻防,自然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中国,就成为了双方争夺拉拢的潜在对象。当时的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企图随时灭亡了中国。面对虎视眈眈的北极熊侵略危险,中国巧妙地利用了美苏争霸的环境,以"乒乓球外交"为起点,走近美国,制衡苏联帝国,在两者之间渔翁得利,而美国也利用中美结交,猛打中国牌,为自己在美苏争霸中得到战略优势,坐收红利。

如今,虽然苏联已经崩溃,衰弱了若干年头的俄罗斯在普金领导下经济复苏,国力不断增强,已经开始走强,又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对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仍然通过北约东扩、颜色革命,不断扶持俄罗斯周遭的反俄势力,拼凑反俄罗斯包围圈。对此,俄罗斯当然要奋起反抗。终于在一再忍让之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挑衅大打出手了。这就触发了新的冷战。

凭心而论,目前的俄罗斯,还不能同美国完全相抗衡,处于守势一方的俄罗斯,自然而然地就要借助"它方力量",增加自身的份量。在这时候,就如同当年美国拉拢中国,猛打中国牌那样,中国就是俄罗斯需要"靠拢取暖"的潜在盟友,出于俄罗斯国家利益的需要,庞大的北极熊俄罗斯就大有必要对中国示好,拿实在的行动来让中国高兴喜欢。

在这新的冷战对抗背景下,俄罗斯国家利益为重,拖沓了多年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的建设方案就有如神助地"一下子"制订完毕,而相应的以大庆为起点长约960公里的我国境内管道修建方案更是早已制订了的。

受前期高价石油的影响,石油能源成为各国争相角逐的战略物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油能源的稳定涉及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此建设方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及石油能源的多样化,是非常有利的,此消息无疑是2008年中国的一大利好。
  
中俄两国在建立多极化世界、牵制美国的问题上立场相同。无论如何,我们中国处于两霸之中,管它俄罗斯还是美国,谁要打中国牌都可以,只要有利可图,又不影响中国利益,我们中国要笑着同他们跳舞,善于在俄美两国中进行周旋,左右逢源,双方得好,发展我们自己做强我们中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