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万点金麟] 国家战略:中国崛起之全球战略考量 (二)

(2008-10-25 22:37:02) 下一个
日本篇

  在世界的东方,有两个国家曾经先后主导东亚,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一个是中国,另外一个就是日本。可以这么说,亚洲第一的宝座只有一个,不是中国就是日本(嘿嘿,个人当然很倾向中国)。如果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必须要超越的对手是美国的话,日本就是我们国家在亚洲范围内崛起必须跨越的障碍。

  在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日本。虽然日本不比美国,美国才是最有实力威胁我国的国家,但是,我们要看清楚,日本才是威胁我国的意图最为强烈的国家。他虽然不能单独对中国进行结构性打击,却可以联合大国共同对中国进行战争。从历史上来看,日本和我们多次交手。唐朝的白村江战役,元朝的征日,明代的抗倭,还有就是万历年间的朝鲜之战。特别是在近代,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就把中国做为其侵略的第一目标。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日本成为了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南京大***的超过30万人的死难,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的3500万人的死难。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血海深仇。而恰恰他又是有着较为强大实力的国家。因此,我们不得不重视他。

  日本是当今世界按美圆汇率计算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拥有世界第二的军费支出,而且正在试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其实,不论日本是否人常,其经济实力决定了其必然将在政治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正视日本的实力。不要偏激,那对我们自己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我们要做的是发现日本的弱点,并战胜之。我们的仇恨更多应该成为我们的生产力和战斗力。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比较深的历史矛盾。外交上,中国和日本之间被称为一衣带水,可有些人却在私下说是“一衣带血”。的确,中国和日本之间有过不堪回首的战争往事。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的学生,但是就是这个学生,却屡次认为自己超过了老师,而试图挑战他的老师。

  也许有人会说,看看法德,自三十年战争之后先后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法德之间的历史积怨并不比中日少。可是法德却早已实现历史和解,并且共同支撑欧洲的天空,被称为老欧洲的轴心。在这些人眼里,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历史矛盾也应该可以遵循法德模式,实现历史性和解,在亚洲发挥轴心的作用 。当然,这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现实并不是理论,他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首先,德国并没有像日本***中国人一样去***法国人,他们之间的交战更多的是一种骑士战争,只是一种实力的碰撞,并非带有要完全让哪个民族被抹去的目的。

  其次,德国人在二战之后不断进行反思,对二战的罪行进行反思,日本人却从来没有这么做。他们没有在战败之后正视其侵略历史,反而在不断美化侵略,甚至否定他曾经侵略的历史。从日本修改教科书的事件上可以看出,军国主义是否复活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需要讨论的仅仅是军国主义什么时候完全复活,复活到什么程度而已。岛国民族的劣根性就在于此,狭隘的民族观似乎变得难以逾越了。 

  中华民族是个宽容的民族,但宽容也是有限度的。我们的宽容是建立在日本对历史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单方面的宽容无疑是纵容侵略。我们已经被侵略过了,所以我们的民族不认同现在的日本是完全有理由的。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日益强大,温和的声音几乎不见了。这和二战之前是何等地相似呀。我们的民族也日益感到了危机的到来。和平年代国防建设的动力就是忧患意识。我们国家在一些地区的反日活动只是忧患意识的体现。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被侵略的,一支没有忧患意识的军队是注定要被消灭的。

  我们对人民的反日活动也应该辨证地来看,一方面,这些活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日关系,但另一个方面,我们的反日活动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对于危机的忧患意识。难道一定要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才能去反对某个国家的侵略行径,而在和平年代我们对他们的一种侵略倾向不能以这种非暴力的形式进行提醒?可以这么说,如果日本继续对于战争罪行进行否认,那么中国的反日情绪是难以平复的,中日关系也就堪忧了。 

  现在的中日关系已经可以说是自复交以来以来的最低谷,而且中日关系还在降温。由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和东海油气资源开发问题上的无理取闹,这种趋势是很难短时间改变的。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日本向联合国提出了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这让中国人民几乎难以接受。一个还没有正视历史的国家怎么会有资格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呢?中国政府自然就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表态支持日本。就因为这,日本变得更加趋于疯狂。他开始不断地挑衅。先是提出钓鱼岛收归国有,后又向中国发出类似最后通牒式的文件,要求中国停止在东海的一切油气勘探工作,以及搞参拜,而现在,却有明确美国协防台湾海峡。这无异于在本已紧张的中日关系上火上浇油。这也无怪乎在中国国内出现大范围的反日情绪了。日本人首先已经把获得理解的途径堵死了。

  其实,中国人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只要日本愿意承认其侵略历史,中国和日本的和解也就要到来了。但中国人也是不容易屈服的,如果连侵略历史都不承认,我们中国人可能认同日本在世界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吗?而且日本人竟然老是用停止对华援助来威胁中国。实际上,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人不怕!日圆贷款对中国是年三十的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但日本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可能忘记了,日圆贷款是要还的,而且平均一年才10个亿美圆。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它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记。日本用停止对华援助来说事,结果只能是挑动了中国人自尊的神经。

  日本并没有美国那么强,所以他的弱点也较美国多,更较美国明显。
  日本的根源问题就是其岛国民族劣根性。日本人的岛国性质显得比英国更加明显。岛国民族最容易出海盗。这个海盗是个什么心态呢?他们常年在海上游荡,抢劫货物,然后把人杀掉,把船烧掉。这种模式纯粹是冒险行为。因为这种模式是不能有任何一次失败的。一次失败就可以把自己完全葬送掉的。那么,我们看看日本的海盗式赌徒行为吧。

  发生在唐代的白松江战役可以说是日本第一次大陆冒险主义政策的实施。那个时候的日本还不叫日本,而是叫倭国。当时,朝鲜存在三个国家,即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其中,高句丽是最强的,老是打击新罗和百济。于是,百济和新罗分别在区外寻找了保护国。百济的选择是倭国,而新罗选择了唐帝国。日本当时之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在经历了大化改新之后的日本并没有对直观的了解,可以说是知己不知彼。在这样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军队派上朝鲜半岛显然并不是一个合理的举动。当时的大唐帝国几乎是拥有无限的人力和物理,但日本并不知道这些。

  他们只觉得这是他们转移国内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的一个好机会。于是便借口百济求援出兵朝鲜半岛。但是,这样的盲目出兵显然对日本本身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最后不出所料,百济被灭,日本的冒险行动第一次失败了。他不得不臣服于大唐帝国。于是来唐的日本遣使就多起来了。东亚的力量格局也形成了以大唐帝国为中心的结果。此时的日本在整体实力上肯定是没有办法与中国对抗的,这无异是在飞蛾扑火。 

  日本在此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没有试图再次挑战中国。
  但是到了明朝,日本又再次试图进行大陆扩张主义。倭寇在中国东南沿海肆意烧杀抢掠,这还是小。更重要的是,日本在丰臣秀吉时代选择了入侵朝鲜。这时候的朝鲜就是一个微缩中国。作为明帝国的属国,大明天子不可能轻易把这个属国就给了日本。于是,丰臣秀吉本身就选择了和大明的对抗。可是,他再次忽视了力量对比的巨大悬殊。此时的明帝国虽然不说强得很,但怎么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一个小小的日本就可以轻易将其的根基催垮的。日本人只是简单地认为明帝国是一个已经没落的帝国。

  而盯着入侵大陆的第一个目标――朝鲜。
  这只能说明日本人在这样的关乎国家命运的事情上过于草率,根本也没有经过周全的考虑,仅仅是以自己的战略为出发点,而全然不顾及到对手的力量。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也贯穿于日本的对外政策中。或许海盗本来就就是这样的心态,他并不知道对手是怎样,他只知道看到了目标就去打劫。这种想法是多么可笑,也正是这中思维,即使是日本的丰臣秀吉这样的一代枭雄也没有能够超脱这种逻辑。 

  当然,我们还有一次记忆最深刻的失败,那就是中日甲午战争。
  这是一场以偷袭开始的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和日本都经历了一些变化,但我们的变化相对小一点。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日本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那是一次体制上的根本变革,虽然没有完全铲除日本的封建制度,但却给资本主义的发展亮了绿灯。中国则不同。中国采取的变革没有能够也不敢出动封建统治的根基,那仅仅是一次形式上的变革,没有深化到内容层面上。僵化的封建官僚体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不是谁想触动就能触动的。每一次的改革企图最后都在腥风血雨中失败。一次又一次血流成河。于是,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日本开始赶上来了。但中国并不是没有力量。

  可以说,日本人当时的决定仍然是很冒险的。可是日本就是一个冒险的民族,面对中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他没有表现出畏惧,而选择了直面。不过这次日本人成功了。一次战争,把日本在亚洲的最可怕的对手打得不知所措。可是,这次战争虽然造就了日本的崛起,同时也加速了日本的冒险行动。日本人在十年之后,挑起了日俄战争,对俄国的远东利益提出了挑战。 这是日本第一次公然挑战列强。俄罗斯帝国,土地面积是如此的庞大,在任何一个国家面前都显得像一个巨人。而日本没有多管这些,他选择了战争。开战首先消灭俄国的远东舰队,这是一个大胆的行动。俄国人不得不调集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来亚洲增援。

  随后,在对马海战中,日本海军史上最重要的任务,东乡平八郎海军元帅(当时还不是)的正确指挥――实际上一个巨大的冒险――在俄国舰队的炮口之下进行转向。这可以说是一个正常的人很难作出的决定,可日本人就是能够做到。可以说,对马海战是日本历史上真正的国运之赌,如果输掉战争,日本这个国家可能就失去了继续前进的任何可能。可就因为那是日本人,他们敢于冒这样的风险。战败的结果可以说是相当严重的。当时的国际社会并没有形成现代文明观,而俄国人更是以获得土地为乐趣。看看苏联在二战胜利后的做法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如果俄罗斯获胜,日本的代价是多么惨重。但海盗就是海盗,俄罗斯这条运转不灵的船也叫他们给烧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倒没有怎么体现出日本的冒险主义。
  因为从政治版图上来说,同盟国靠的就是陆军,而他们离日本太远,帮不了日本什么。一旦和同盟国开战,结果是很严重的,不列颠的海军相信是足够强大的。这说明了日本在实力相差过大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选择冒险的。可是,在一战中的正确站队让日本有点忘乎所以了。随着军国主义势力的上升,日本也感觉到了他可能要靠战争来转移经济危机。这次,日本仍然没有什么犹豫,他选择了轴心国。于是,不得不做出的决断――挑战美国。当然,日本人也深知,自己的战争实力和战争潜力都是不能与美国比肩的。于是,他又用上了偷袭了。珍珠港一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战列舰四沉四伤。的确,短期内增加了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可惜,美国的战争能力之强让日本始料不及呀。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工业能力。短短的时间里,美国人造出了50条“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和25条“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日本人这一次的确低估了美国的能力了,但却没有给他们后悔的机会了。战争的结果早在开战时已经决定了。

  日本人就真的那么看不清力量对比吗?他们又为什么那么喜欢冒险呢?
  这就是岛国呀,大陆情结以及海盗精神的结合。他们追求最大的收益。他们害怕被孤立。岛国封闭了就没有多少前途了。这就和一些人炒期货一样。风险大收益也大。日本这种冒险主义我们是必须遏制的。我们要知道,和日本交战是很多敌对势力愿意看到的。大家不要凭一时之快。老是高声呼喊消灭日本是没有用的。冷静是国家崛起过程中最需要的东西。因此,至少在短期和中期我们要避免和日本交战。海盗虽然乱来,但是在有种情况下却不会乱来,那就是他发现了对方是一条军舰时。海盗其实是懦弱的,只能欺负民船。他们的内心实际上是承受不了失败的。这又引出了日本的另外一个心理弱点。

  为什么日本一直都没有敢于很明确而持久承认其侵略历史。
  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日本这个民族的脆弱本质。他对于失败十分忌讳,而且更害怕挂上了侵略的失败。因为日本这个国家实在没有多少本钱,失败一次那绝对不会像勾践那么简单,只要十年生聚。因此,我们和日本不打则已,一旦爆发了战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狠狠的打,打得日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敢斜视西方。这又得联系到日本的国情。的确,作为一个海岛国家,要失败的前提至少也要海洋上失败了,而海洋上失败了之后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线被别人控制了。对日本来说,失去海洋和被举国侵占的区别不大。都是生存权的基本丧失。因此,日本赖以生存的海军是我们打压的重点,只有让日本人感觉到他们海上不安全了,他们才会理智些。

  对于日本,我们国家不要有任何的恐惧,日本这个民族也不值得我们恐惧。
  他们没有长远的战略,总是按照当时的状况而不作全面分析就决定。这样的策略只能导致他一次又一次陷入危机。就像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的,中国是大国,所以中国必将战胜日本。而且我们还正在由大国向强国转化,到我们变成一个大强国的时候,我们对日本就将占有压倒优势。

  由于日本的那种冲动和战略上的误判概率之大。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选择,那就是借力打力。这个力是什么呢?很多,美国、韩国、朝鲜、俄罗斯都是我们可以借的“力”。首先是美国,美国和日本的矛盾不可说是不深。可以说,日本一直就把美国作为其排行第二的对手。毕竟,从日本的地理位置来看,日本的真正成为世界级强权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日本必须获得太平洋的控制权,这显然与美国有很大的冲突。日本人当然也认识到了这样一点,所以才偷袭珍珠港,试图颠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权。美国人自然也不会傻,他也知道,中国怎么说还是一个以陆权为主的国家,即使崛起之后也不会全面夺取美国的优势。

  但日本全不一样了,一旦日本获得霸权,其必将全方位挑战美国,特别是在海权上,日本必将谋求绝对优势(虽然这几乎不可能,但日本人心里就是这样想的)。这自然是美国所不能允许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可以和美国达成默契的。关于韩国和朝鲜对日本的作用,我不用说得很详细了。朝鲜半岛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日本的威胁,特别是近代,日本长期占据朝鲜半岛。因此,不论是半岛的哪一个国家,都对日本没有好感,更不希望日本强大。独岛问题就是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契子,随时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另外,日本政府的运做也不是很灵活,一个很浅显的原因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非常强大。

  在日本政府那样的体制下,首相不得不顾及到国内的支持率。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我们只要抓住时机大力地抨击日本首脑包括参拜靖国神社在内的一系列不承认侵略历史的行为,就可以获得朝鲜和韩国的足够支持。至于俄罗斯,不仅是北方四岛问题还没有解决,还有更多的历史矛盾沉淀着。这些问题现在的确不是很明显,但以后都将显现出来。而且,俄罗斯是中国遏制日本的一个重要国家。其实,只要中美俄三大国的地位没有决定性的变化,日本就很难从这个夹缝中崛起。当然,我并是鼓励挑起他们之间的战争(当然,这也是一种手段,但风险不小),只是希望形成一定的力量牵制。日本至今也没有找到同时平衡美中俄的办法,这是一个对我们来说不错的事情,我们也必须加以利用。

  日本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他们的经济很需要我们,而我们对他们的需要则显得不是很明显了。我们不从双方生产的东西上来分析,因为这样显得片面了。我们就看两个市场的走势。日本市场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已经趋于饱和了,而中国市场则还在持续的扩大中。也就是说,日本市场以后能为我们提供的可顶是要小于我方市场能为日本提供的东西,光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市场对于日本的重要性。我想,只要我国坚定地走下去,我们的经济牌就会对日本起作用。

  对于日本的不承认战争罪行的言行,我们可以利用,甚至可以这么说,我们并不急于要求他承认战争罪行,因为这对我国遂行国家战略是有相当的好处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日本和德国一样都是二战的策源地之一,罪行也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区别,为什么日本就一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类似德国的尊重呢?结果导致日本的政治外交只能变成金钱外交。这也是和日本人的短视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战败后的国家有两种选择。一是向胜利国挑战,为执行和平的过程制造麻烦,希望其知难而退;二是与战胜国合作,同时设法恢复本身的实力,以待东山再起。这两种策略都有不消的风险。如果选择了前种方法,也就意味着将在虚弱的时候挑战胜利的国家。如果选择了后种方法,那合作可能打击民心。可是不管选择哪一种,千万不要两者都选,而是要有区别地选择。日本恰恰选择了两种。他对美国采取了第二种方案,而对中国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显然,这造成了中国对他仇恨日升而日本本身民心也受到打击,同时美国还没有能够对日本放心。这就已经是一个大大的败笔了。而一直不承认战争罪行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日本在国家社会上,当直接面对中国时是很难抬起头来的。虽然日本政府不愿意承认侵华历史,但这毕竟是事实,所以日本人是永远会心虚的。中国就可以靠着这一点不断打压日本。把和日本的问题都和历史问题挂钩。美国人不是习惯了把中国的问题都和人权的问题挂钩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不把日本问题都和侵略历史的问题挂钩呢。这是很正常的逻辑。让日本人的良心窄不停给我们在很多问题上谋取利益。这是很致命的一个外交手段。我们看到,德国人能够不为凡尔塞和约付出足够的代价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战实际上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利益争夺战,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分。

  于是,战胜国觉得让德国签定下那么苛严的协议似乎过分。于是,史特瑞斯――或许是德国历史上最接近俾斯麦的外交家凭借着战胜国的一种理亏心态不断施压,最终使德国因一战造成的损失变得最小了。为什么日本的政府官员于中国的官员会面总是没有什么精神,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精神上的债务,最终影响了日本官员的心态。精神上的压力对事态的影响可是不可让人小视的。对于日本人这么大的短视,我们怎么能不加以利用呢,那就有点对不起自己了。

 

  俄国篇

  俄罗斯,我们北方的一头熊,一只有着相当强占有欲望的北极熊。
  在历史上,他的国体的几度变更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侵略本性。于是,他的侵略欲望不可避免的要和中国的利益挂钩。作为一个有着世界影响的大国,俄罗斯在我国的崛起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俄罗斯的土地面积是大得让人觉得恐惧。西边连接着欧洲的中心,东边到了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了,而南面也到了黑海和外高加索。这样一个帝国,曾经靠他的土地吞噬了多少野心家的帝国之梦。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败北,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失意,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这一个个在历史车轮上留下浓重笔墨的著名人物都败在了俄国人手上。俄国就像一个黑洞一样,把一个又一个帝国崛起的梦想给撕碎了。的确啊,俄国太大,他土地大,潜力大,民族主义的市场更大。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俄罗斯人由超级大国变成了一个区域性大国。或许,对于美国来说,他可怕的东西也就是那些似乎安全性不是很高的核武器了和那深不可测的潜力了。虽然如此,我们可不是美国,我们要正视俄罗斯的实力。

  俄罗斯人现在是有很强的失落感的,毕竟,从超级大国变成了地区大国的滋味不是让人很好受。而且,从现在的国际局势上来看,未来最有希望替代前苏联地位的国家就是他的南方邻居。其实俄罗斯人也很矛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的衰弱和中国的崛起都是既成事实了,俄罗斯人短期内是不能撼动这个事实的。由于美国在冷战之后仍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继续对俄罗斯实施遏制战略,所以俄罗斯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北约的东扩已经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了。连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这样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已经倒向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自然让俄罗斯人觉得日子很不好过了。

  随着颜色革命的发生,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斯坦都有了很大的离心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明智选择自然是把主要的精力拿来对付美国对自己本来已经不大的残留势力范围进行渗透。而中国方向,则可以作为俄罗斯的一个战略后方。可是从长期来看,随着俄罗斯实力的恢复,双方必然要在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形成冲突。同时,双方在领土问题上仍然是纠缠不清的。这一点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某些中国人老是喜欢公开谈收复远东的话题,导致俄罗斯人对我们的戒心长期没有消除,这也成为中俄关系的一道坎。

  赞成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发展友好关系,但也不否认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中国和俄罗斯交手的话那就必须快,而且见好就收。否则,我们的实力也很可能会被俄罗斯人消磨掉。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俄罗斯历史上吞噬掉几个帝国美梦的例子吧。

  古斯塔夫二世,这个瑞典历史上的有为之君是在俄罗斯手上失去了壮大瑞典实力的机会的。当年,古斯塔夫在刚刚开始的几次战役中消灭了大量俄罗斯军队。当时,俄罗斯人已经准备认输了。可是,古斯塔夫发生了误判,他以为可以到俄罗斯身上拿到更多。但事实上,俄罗斯人不竭的人力让瑞典人几乎没有任何获得胜利的希望了。一批又一批的部队来到了战场,最后,瑞典人不支倒下了。如果当时古斯塔夫能够接受俄罗斯的提议的话,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将使瑞典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国家,而不是最后分成裂,成了几个小国家,谁在欧洲也没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的皇帝,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的战神。他当年几乎是战无不胜的,他其实也没有在战场上输掉过战争。意大利战役、马仑哥战役、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耶拿战役、弗里德兰战役、阿斯佩恩战役、瓦格拉姆战役,这些辉煌的光环却永远掩饰不了莫斯科严冬下的失败。甚至在莫斯科城前的博罗季诺战役也不行!虽然俄罗斯人根本就没有在正面战场中打赢过拿破仑,但俄罗斯的天气却轻易地击败了拿破仑。俄罗斯人的韧性又一次清晰地体现出来了。沙皇并不是没有求和,只不过拿破仑觉得俄罗斯是自己彻底控制欧洲的最后一个障碍了。他要彻底击败俄罗斯帝国。可是,他们有击败俄罗斯帝国,却自己终于被俄罗斯帝国给吞噬了。

  阿道夫.希特勒――这个法西斯狂人,曾经可以说是大半个欧洲的统治者。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德国人的力量的强大,但也不能不提他在二战之前和二战前期的正确决策。他独到的战略眼光(或许是蒙的,或许是分析的)让德国在二战的前期走得十分顺利。进军莱茵区,才三个营就吓住了百万法国军队。希特勒的将领都是错的,只有希特勒本人是对的。 然后是吞并奥地利,自己的祖国就被那样的并到了德国,没有什么反对之声。然后是捷克,似乎遇到了一些小小的阻力,但却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不仅仅通过《慕尼黑协议》把苏台德地区弄到了手上,甚至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也不过招来了几声没有实质效果的抗议。

  他的将领最终完全信服了他,变成了他的崇拜者。闪击波兰时,也只有希特勒能够想到法国和英国会在西线固守马其诺防线之后,进行静坐战争。随后,对于其他小国的践踏也显得很迅速而果断。甚至在面对法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时候,希特勒仍然像是一个理智的君主。六个星期,让一战中对抗了四年对手崩溃掉了。可是,希特勒的胜利最终让他陷入了错误的逻辑之中,也或许是他本来就是靠运气,反正他选择了向前苏联发动战争。于是,他陷入了和一个巨人进行战争的泥潭。可是,他并不是没有收手的机会,在战争进行的1941年,斯大林多次向他摇动了橄榄枝,试图牺牲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换取国家的保全。可是,又是一个不知道见好就收的君主,又是一个粉碎的帝国梦。

  其实,真正在俄罗斯手上获得了大便宜的就是德国了――一战时期的德国。当时的德国并不是因为要见好就收,而是迫不得已。同时的东西两线作战让德国人感到有几分不支。于是,德国人果断地选择了获得足够的利益后停止与俄罗斯的战争。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说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却由于西线的最终失利变得意义不是很大了。但可以说,《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是一个典范。这证明了俄罗斯这个民族并不是不会认输,只要我们合理掌握就能够超脱其他国家在和俄罗斯的战争中失败的命运。这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就像某位国家问题专家说的――世界上有三个国家是不可征服的,那就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这里又不得不重复一下三角理论的应用了。之前写美国部分的时候没有写这是因为俄罗斯还没有出来。

  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应该成为构想中的世界三角决定性支点。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中国和美国将在未来世界中扮演两个极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问题在于第三极。由于未来世界的特殊情况,所以可能会形成一种双三角支撑世界的情况出现。这其中,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俄罗斯可以和美国、中国形成军事上的三角。军事实力没有实现整合的欧盟可以和美国、中国形成经济上的三角。而他们作为欧洲的声音又共同成为一股力量,和美国、中国形成政治上的三角。不要认为这样是小看欧洲和俄罗斯,其实现实的发展趋势很可能就是这样。看看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法、德、俄三国就形成了共同的立场,共同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

  当然,中国未来有没有那么强大现在也不能说死,但相信还是能够实现的。如果形成这样的三角政治之后,所有大大国就围绕在这样一个体系下进行实力的运作,最终在国际实力的大体系下发挥足够的作用。比如说现在的趋势来看,中国在亚洲范围内正日益发挥着更大的影响,而欧洲在经济上和美国的平衡关系也显示出来了。俄罗斯的政治大国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决定性的变化,而美国的霸权更是在短时间内无人可以打破。而其他国家基本都不具备构建世界范围内的三角的潜质。日本,由于地理位置在中美俄三大力量体系的中间夹着,我前面就已经提到,只要这三大国的地位没有发生决定性的变化,日本就是被压制的对象。至于印度,由于其实力只体现为美圆汇率的国内生产总值,所以崛起还显得比较遥远。

  对于俄罗斯,其作为我们竞争对手那应该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应该把俄罗斯人当作我们的朋友。双方的共同利益让我们之间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大的问题。中国在经历了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现在面临着比较大的资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完全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首先就是石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石油储量现在谁也不敢确定。大片未被探测过的土地的存在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想象空间。而且来自俄罗斯的石油毕竟还是要比来自中东的石油显得相对安全得多。不仅仅如此,俄罗斯的天然气是我们发展也很需要的重要资源。而其它的战略资源在俄罗斯也是不难找到的。只要中国和俄罗斯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从俄罗斯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当然,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的前景不肯能仅仅如此,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俄罗斯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军事技术。也许大家觉得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已经日薄西山。其实,俄罗斯还有很多预研项目的技术到现在并未过时。俄罗斯政府也知道,这些技术除了出售换成金钱来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下一步研究以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俄罗斯的这种心态,在适当的时候获得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当然,这也是一种平等互利。

  中国和俄罗斯的最大的合作点就在经济上。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补的。俄罗斯的重工业基础并不差。随着以后俄罗斯经济的恢复,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互补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呢。我觉得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互补相对于中国来说比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更有利。首先从地缘角度上来说,我们应该是要联近抗远,而非远交近攻。今天已经不是中国的春秋战国了。我们不可能像当年那样搞远交近攻了,反而要首先稳定好自己的周边。所以加强和俄罗斯的联系对我们显然是很重要的。从俄罗斯的经济规模上来看,俄罗斯不可能在面对中国时居主导地位。于是将出现俄罗斯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远大于中国对俄罗斯的依赖。这样就可以成功的实现对俄的战略优势。这种不对称的优势战略实际上就是让别的国家成为自己在国家关系中一个比较难以脱手的棋子。这就和美国一样,他只是靠着经济力量就影响了很多国家的政策。我们在引进一些俄罗斯的重工业产品的时候绝对不能忘记的事情就是我们的民族工业。我们的国家的强大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强大一定要建立在自己工业有足够的供应能力的基础上。国防现代化买是买不来的。

  关于边界问题,我想我们也可以依靠经济手段来获得足够的利益。现在的大国竞争并不一定讲的是政治版图,还可以讲经济版图。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弱点地区,不论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是弱点。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相对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由于乌拉尔山系的阻隔,所以远东地区在经济上就应该成为我们的势力范围。这方面我们的国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就算要收回远东被侵占的土地,我们也需要首先对俄罗斯的远东的确进行经济版图的兼并。把远东纳入我国的经济体系最终也将是俄罗斯政府的无奈选择。如果远东不能和中国经济体系进行融合,远东成为不毛之地我都不感到奇怪。

  毕竟,远东太远,人口太少,只能吸引外来人员和资本来盘活经济。这样,即使我们没有从政治上收回远东地区的主权,我们很大程度上也获得我国本来应该在远东地区获得的一些利益。在对远东进行了经济控制之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实现我们的另一个战略目标,对外蒙古至少经济上的收复。同样,不一定是领土兼并,但至少要把蒙古并入我国的经济版图。这样,蒙古的铁、煤、铜就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呵呵,当然了,如果蒙古自身愿意,我当然也愿意能够收复远东和蒙古,但至少要首先现实一点,走对第一步才有第二步,没有第二步也走过了第一步。对与第二步我的确不好多说,因为这东西还得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中国应该将自己和俄罗斯的关系定位与战略伙伴而非盟友。变成了盟友就容易考虑过于简单,让俄罗斯觉得自己的力量相对增加了,容易走强硬路线,把中国拖入我们本不应该介入的战争之中。这是我觉得中国所不能忍受的。中国是个世界性大国,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和别的大国绑定在一起。什么大国也不能保障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安全只能建立在自己强大的国防力量和经济实力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不需要任何大国给予我们安全保障。别人给你的安全保障没有任何可靠的地方。实力外交的核心就决定了任何国家首先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中心。想当年前苏联给我们国家的核保障就那么有用吗,我们还不是要在朝鲜半岛顾忌美国人的核武器?国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把关系长久,利益的联系才是真正决定国家间关系的东西。有一定的距离,有足够的共同利益基础,而不是处于一时冲动的合作才能长久。

  我们和俄罗斯的两个重点合作地区就是在朝鲜半岛和中亚。在两个地区,我们和俄罗斯都是既斗争又合作。当时,两个热点的确却要有策略。在朝鲜半岛,我们是斗争大于合作。朝鲜悠关中国的安全,是我国安全边界的前沿,是我们不能丢失的地方。对于他我们要保持绝对的控制力,而不能让俄罗斯坐大。而在中亚地区,我们和俄罗斯的合作要大雨竞争。毕竟,中亚地区虽然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国和俄罗斯共同防止美国势力的介入显然显得更重要。俄罗斯有遗留的影响力,而我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介入。双方合作相信可以在中亚地区控制美国势力的蔓延。这样也才能给中国和俄罗斯都提供一个安全的大后方。至于在其他地区,中国和俄罗斯就要采取一种互助的心态,共同对抗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强权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双方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对付共同的对手。

  另外,作为一种思维,必须提出。俄罗斯这个国家和世界上主要的强国一样,不太可能从外部打败的情况下却有可能从内部崩溃。我们也有必要做好应对这样的非常状况的准备。的确,俄罗斯太强对我们不好,但俄罗斯太弱对我们同样不是很好。当然了,出现那样的情况,我们在帮助维持俄罗斯不是太乱的情况下也要乘机谋取获得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在这个方面谋取利益是国家之间的斗争,帮助俄罗斯也是国家的利益所在。总之,俄罗斯是我们崛起道路上一个可以利用的伙伴,但我们并不能完全放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