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86)
2017 (160)
2019 (124)
2021 (91)
2022 (160)
2023 (160)
2024 (112)
这几天每天去不同的公园赏绚丽的枫景,一个人独立行走在茂密的树林中,特别宁静。
喜欢绚丽的枫景,如同喜欢绚丽的北极光,置身其中,偶尔会有莫名的刺激兴奋感。
兴奋的同时偶尔也会有点悲伤,一场秋雨一场寒,绚丽的枫叶很快就会脱落,剩下干干的树枝,随后而来寒冷刺骨的冬天,犹如人生。
每个人在60岁以后都是人生的秋季吧,能活到这个岁数首先就该庆祝,想想啊,有多少人年纪轻轻的就得了各类病症,很多人根本无法活到这个年龄;如果能健康的活到60岁,干嘛自找不疼快给自己添忧?活出你的人生五彩,就像秋天绚丽的枫叶。
很快就63岁了,正值绚丽的人生秋季,父母已去天堂,儿子成家立业,自己退休6年,该吃吃该玩玩,没有任何牵挂,如果身体健康,应该可以像枫叶一样多姿多彩20年;虽然不是啥大富大贵,但衣食无忧,不用为日常五斗米折腰。很庆幸自己来到这个平和的国度,不用担心任何人过问你的生活,不用为看病办事找人机关系,不用担心生病没有钱治疗,儿子告诉我们,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不用省吃俭用存钱留给他;我也告诉儿子,假如我们过世,不要葬礼,火葬后扔海里,人生来去就是一把灰,买墓地的钱也省了。
虽然我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也有点悲观,但世界如何发展/加拿大如何发展根本不是我等韭菜可以操控的范围,物价怎么涨跌对我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我能吃多少?LD喜欢吃的好牛眼肉从过去的$68/公斤涨到现在$90/公斤,自从他结肠癌手术后,很少吃牛肉了,每周2-3次鱼/有机鸡肉/猪肉,去乳酸牛肉涨了多少不知道,反正我家每周至少2大袋(4L/袋),鸡蛋很少吃,我家只在metro 和 Farmboy 买菜,商店每周的打折商品价并不比疫情前贵太多。
我的生活没有好到很高尚的去操心穷人的生活,而且加拿大政府会关心自己的穷人(像流浪汉/精神疾病等政府有救济的);其他国家的穷人那是别的国家的事,轮不到我去咸吃萝卜淡操心,我LD说过,真担忧穷人,就去做义工或者给一些机构捐款,假如看到商店推购物者捐一块商店也捐一块,我们几乎每次买菜都捐,但千亿商家的 Walmart 最扣,从来不捐,所以我们很少去那里购物。
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唯一不缺的就是网上各种制造焦虑和抑郁的垃圾信息,比如左右派对任何政府部门和个人的攻击谩骂制造政治焦虑,某些科学家和环保气候人士宣扬世界很快就要毁灭的环保焦虑,当然更不缺地域和宗教造成的战争,还是那句,这些事是我操心的范围吗?煽情的电影电视早就不看了,这几年新闻也不看了,环保的事我个人能做的也做了,战争跟我太遥远,还是那句,北美(美国一些喷子又要说加拿大人喜欢用北美了,可惜这不是你定义的地域范畴)三国跟中东俄国北韩相据很远,有人说某国核弹覆盖美国加拿大,这里没有核弹么?再说了,除了口嗨,谁敢扔?更进一步,真核战了,我干嘛要苟且活在人世?打游戏吗?看看 Fallout 的世界是啥样的。
我二哥喜欢上网,连他这没多少文化的退休工人都知道,他喜欢看啥网络就专门给他推啥。对的,你平时喜欢看啥负面消息,网络就专门给你推你爱看的东西,就这么简单,让你越看越负面,越看越抑郁。
上网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容易不自主的看别人的生活跟自己比,怎么TA能去这么多地方玩?怎么TA老坐商务舱住五星酒店?怎么TA那么多钱?在这城里久了,虽然你知道自己衣食无忧,但容易感觉比路上的流浪汉还穷:)。什么得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流动资产才能退休(不知道城里为啥没有几个人像老朽一样月月在外豪华旅游);比如出门旅游得住五星酒店坐商务舱吃米其林.......;平常人如我想通了就不会去比,假如你心态不那么稳,建议你:第一不要点看相关的博客和论坛文;第二,你必须想通的是你没有别人丰厚的遗传家底,没有老朽那样的投资眼光,没有找个有钱的伴侣;这年代红三代富二代的人实在太多,TA们那个花钱如流水,不是那些炒股炒房和找个好伴侣的人可以想象的,他们一比照样烦恼:),有人不就羡慕邓文迪和翁帆吗,哈哈;第三,最重要的一点,算算你的家底,是真花不起还是不愿意花舍不得花,如果想通了,你有上百万的房产加上退休工资,旅游坐商务舱住五星酒店也不是花不起对吧,只是你想吝啬自己把钱存下来给下一代比如儿女孙辈和侄辈而已,如果你没有后顾之忧,是不是一样可以大手大脚的花。
很多年前,我爸就说过蛮有哲理的话,他最好的朋友是税务局退休的,虽然当年职位没我爸高,但退休工资高很多,可惜他不到70岁上吊自杀,我爸就说:“我活的比他长,这一平均,我拿的退休工资就比他高多了”,想想就不烦恼了。
唠叨了半天,忘记了四季如人生的其他三季。
春天,该是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这段,相对来说,除了学习,无忧无虑。
不太记得小时候的很多事,我和弟弟2个表妹是外婆带大的,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我们,小学2年级跟爸妈在一起读了一期后就随妈妈搬去乡下一直到高中毕业;那个年代半工半读没压力,高中第二年赶上恢复高考没考上,复读去了一个比较好的高中才考上。文革的时候我很小,一点记忆也没有,初中的时候学校也有大字报,但我没兴趣不参与,而且乡下不像城市,影响小。
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要知道没有高考的时候我的愿望就是当列车员,是爸爸要我复读考大学的;我儿子出生80年代末,刚读初中我就带他来加拿大了,他也算赶上了当年言论相对自由的好年代,没有受到任何仇恨教育。
从初春到晚春(网上摘图):
从初夏到初秋,对等于从20多岁开始工作到退休的那段人生吧。
像盛夏的向日葵,竞相盛开,一路走来,坎坎坷坷,但每次都逢难化吉,做临床做科研做行政,工作几年后再读硕,赶上好年代,读书没要自己花一份钱;在国内自我感觉最不如意的低谷时,欣然出国,从零开始,再读本科,换了几个工作,大多几个城市都工作过,疫情前赶上缩编早退,有幸躲过,2年后找个 Casual, 偶尔上个班,这几年玩了很多地方,退休工资不高,找淡季出游也不贵,冬天早点研究去暖和地方的出游计划一样可行。
这几年我也独自旅游了很多地方:)喜欢玩,在国内的时候就经常出去玩,很多时候都是出差开会顺带玩的。
人生的夏季活的很精彩,太多方面从零开始,也有很多坎坷,但总体来说还是顺利,也算比较潇洒;而且,一路走开,遇到很多贵人,感恩。
人生的冬季,很难定义的一个数字,我希望自己的冬季至少在80岁之后,到那时我没有现在这股玩性,或者说该玩的玩了,该吃的吃了,希望健康方面不出大问题,如果愿意冬天飞去佛州过冬就可以,其他国家就不去玩了。
希望那个时候还能活到腊梅的精彩,我爸爸93,我妈86,我婆婆96,他们都属于喜欢动不喜欢依属别人的老人,我希望自己也同样。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我会跟父母和婆婆公公一样,DNR,无忧无虑的来,潇潇洒洒的走,人生来去无牵挂无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