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86)
2017 (160)
2019 (124)
2021 (91)
2022 (160)
2023 (160)
2024 (112)
2025 (3)
昨天看了一个国内医院自制的微型电影, 讲的是当医生的旅程.
我们在同一个环境工作时没感觉什么, 而熟悉了不同的环境中的我用有色眼睛再去看国内的医疗环境时, 差别就来了.
那个微电影里的医生好没有人情味! 从头到尾就没有一点微笑, 跟病人讲话也非常生硬, 没有一点人文关怀. 有时我想如果国内病人少点, 医生少忙点, 是不是医患关系会好很多?
第一次对加拿大医生有特别好的印象是带我儿子去看病, 他感冒咳的厉害, 去的 walk-in 诊所, 那个白人医生边看鼻子边问我儿子, 我现在看到的什么? 手指印! 还开了很多其他玩笑, 他问了我儿子的学习等等, 有大概15分钟吧, 其实真正看病不到2分钟. 让人感觉特亲切特放松.
这些年印象不好的医生有几个, 不好意思的说都是同胞. 第一个香港家庭医生因为我不经常看病要我找高明(从那以后我不再要家庭医生), 另一个医术非常高的妇科医生(香港人)在我做完手术后还要我开车去他的办公室先交钱才拿病假单.
搬家后我一直看walk-in诊所, 刚开始是一位中国姓只讲英文的医生, 他非常好, 每次去都看到他花很长时间看病人, 我和家长经常说他花那么多时间看病人哪能挣多少钱哈!
我们科的医生可以说个个都非常好, 急诊手术时, 几乎个个都曾跑到科里推过病人到手术室. 医院一位越南姓医生, 只要他不休假, 他的病人我们可以24/7找他, 特别耐心.
我见到的一个最有风度的医生退休了, 特喜欢看他写的病历, 因为他的问诊特详细, 从病人的家庭工作生活面面俱到, 听说他在诊所看病人, 第一次看病人都要花1-2个小时. 对当天的手术病人, 晚上都会打电话来问, 而且他也很明确的告诉我们, 他的病人抽血结果有异常希望护士能直接找他. 他培养的新医生现在也跟他一样的好, 同样的有技术有风度有教养有耐心(生活中他也是个大好男人, 下班后花很多时间陪2个小孩玩, 他妈妈回欧洲, 他专程同坐飞机陪着, 到家住了一晚再飞回来).
医生的敬业不光表现在医术高明, 我相信国内很多大医院的医生医术都非常高, 但人文关怀却差很多, 过去医学课程不学这些, 不知现在国内的课程有没有改进. 有时笑一笑, 花1分钟时间多点关心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以钱为主导的生活方式能正面的改善医患关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