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张爱玲去世20周年(上) – 读胡兰成的《我身在忘川》

(2015-09-10 05:03:25) 下一个

今年九月八号是旷世才女张爱玲去世二十周年,各类媒体上有不少纪念文章,每每提及张爱玲的话题,张爱玲的前夫和乱世才子形象的胡兰成也必然会被连根拔起。胡兰成曾经赠给张爱玲一句话“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而张爱玲予胡兰成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则更为经典和惊艳。 

今天傍晚路过公园捕捉到如图中墨尔本春天的信息,此情此景中,我于是想起来读一篇一直存在手机里胡兰成的小短文《我身在忘川》。在繁琐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有时读一下这样飞扬的文字,同听一首好听的歌,欣赏优美风光一样,都常常能使人心头滋润起来。

这一篇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信《我身在忘川》,流畅的生花妙笔,真是美得不能再美。当然文章后面的作者为人得另论。六七十年以前,这种寓情于文,言为心声的好文笔,于今天都很少人能超越:-“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吗?”还有“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等等等等,通篇都很优美流畅,原文附在此文最后。

短短的这一篇小文中,出现如下带引号的词句,有的是出自胡兰成,有的是胡引用张爱玲的话,让我们真的很惊艳于七八十年前这样精彩贴切的中文表达,它们依然是今天许多场合语言表达的点睛之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

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胡积蕊,浙江绍兴人,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年轻时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擅长写作,后追随汉奸汪精卫,抗日战争时期出任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因其为汪精卫执笔而被列为著名汉奸。1940年发表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鼓吹“和虽不易但也要和”,为汪精卫的卖国行径洗地。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胡兰成借道香港逃亡日本,晚年旅居台湾开课教书,其文学才能曾影响部分台湾文人,1976年因其汉奸背景被迫离开台湾,1981年7月25日因心脏衰竭死于日本东京。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 等。(摘自百度百科) 

另据:「朱天文:上个世纪六〇年代中期,流亡日本的胡兰成老师应邀在名古屋讲《心经》,之后,一九六六年从二月到六月,以日文写成书,这是胡老师的第一本日文书。一九五〇年胡老师离开大陆,自香港偷渡至日本,在静冈清水市池田笃纪家暂居半年,每天去教日文的先生那里,开始学日文。」摘自:《心经随喜》 — 〔中〕胡兰成                        

  

上图为老年胡兰成

胡兰成是浙江绍兴人,那片曾经照着少年闰土的月光和时不时上演着社戏的江南水乡,蕴孕出胡兰成这样的文才,确实完全同我心里那“自古江浙出文人”印象吻合了。今天看《锵锵三人行》关于张爱玲的专辑访谈,主持人谈到了胡兰成的 文人式夸张的表达方式同现实生活的矛盾,这点我非常赞同!就是说文采飞扬的文学化, 诗化语言确实往往是夸大其词的,当然也就是这样飞扬的文采,才能擒得住同样文才横溢,孤傲不群的张爱玲那颗年轻才女的心。出身贫寒,乱世才子胡兰成也因此给张爱玲的一生都带来巨大影响。但是试想一下,生活在家道中落,天生敏感,桀骜不羁,无法过凡人生活的张爱玲,遇上胡兰成这也许就是她的命,或是她因性格做出的必然自然的选择。 

确实随着年岁阅历的增长,以我们今天的眼光也许一个恬淡,实在的人,无论无何也 不好意思用如此“肉麻”,夸张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吧。但是就中文语言表达而言,七八十年前的文人,他们既有文言文的文字基础,又能写出勘称经典的白话文,文字干净同今天癫狂发展的汉语网络词汇不可同日而语,咱们久居海外,成天跟数字打交道写整齐的报表并且用标准职业化专业英语书写邮件,能够時不时读一下这样神采飞扬的母语文字,是对内心很好的平衡和滋润。

“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这样的意境和韵律,真美。  

 

            

附: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信【我身在忘川】

作者:胡兰成

爱玲:  

我坐在忘川的湖边,看微风拂过,湖面浮着枯黄的柳叶,柳枝垂落水面,等待着风给予的飘落,那是种凋零的美。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那款款袭来的秋的脚步正透过水面五彩的色调,荡漾而来。湖水的深色给人油画般的厚重感,那天边的夕阳,是你爱看的。不知道你经常仰望天空的那个窗台,如今是何模样,如今是谁倚在窗边唱歌。  

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吗?记得那时,我们整日地厮守在你的住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爱玲,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想想也是好笑的,到现在我还无法解释当时的鲁莽。在《天地》上读了你的文,就想我是一定要见你的。从苏青那里抄得了你的地址后就急奔而来,得来的却是老妈妈的一句“张小姐不见人的”。我是极不死心的人,想要做的事一刻也耽搁不下,想要见的人是一定要见的。那时只有一个念头,“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当即就立于你家门口写下我的电话和地址,从门缝塞进。

你翌日下午就打电话过来,我正在吃午饭,听得电话铃声,青芸要去接,我那时仿佛已感应是你的,就自己起身接了。你说你一会儿来看我,我就饭也不吃了,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吩咐青芸泡茶,只等你来了。我那时住大西路美丽园,离你家不远,不一会儿你就来了。我们一谈就是五个小时,茶喝淡了一壶又一壶。爱玲,你起身告辞,我坚持要送你归去。二月末的天气里,我们并肩走在大西路上,梧桐树儿正在鼓芽,一枝枝蠢蠢欲动的模样,而我们,好得已经宛若多年的朋友。  

翌日一早,忍不住地一睁开眼就想要见到你。我打电话去,老妈妈接的,说张先生忙了一夜,在休息。但我还是很早就去了,从电梯管理员那里拿了报纸,坐于你家门口的楼梯上等你。老妈妈开门出去买菜,见到我,一定要我到屋里坐,我怕扰了你,还是坐在楼梯上,直到你醒。你从门洞里歪出半张脸,眼睛里看得到你是欣喜的,这是我希望得到的回应。换了鞋,跟在你身后进了房间,你房里竟华贵到使我不安,那陈设与家具原简单,亦不见得很值钱,但竟是无价的,一种现代的新鲜明亮几乎是带刺激性的……当时我就想:三国时,刘备到孙夫人房里竟然胆怯,爱玲你的房里亦像这样有兵气。在爱玲面前,我想说什么都像生手抱胡琴,辛苦吃力,仍道不着正字眼,丝竹之音变为金石之声。那天,你穿宝蓝绸裤袄,戴了嫩黄边框眼镜,越显得脸儿像月亮。你给我倒茶,放了糖的,才知道你原是跟孩子一般极喜欢甜食的。此后的数日,每隔一日,我是必去的,到后来竟是止不住地天天要去了,而你也是愿意见我的。我们整夜整夜地说话,才握着手,天就快亮了。  

这样,有半年光景,我们就结婚了。可是世事布下的局,谁能破了?  

之后,因为时局发展,我又辗转到了武汉,在那里认识了小周,自此背信于你。可是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人都要疯掉了。次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我被划为文化汉奸被政府通缉,到温州老家避难,与秀美成婚。你来看我,要我于小周同你之间做出选择。我不愿舍去小周,更不愿失去你,我无法给出选择,你在大雨中离去。间隔没几日,我又回到上海,去你那里,我们再不像从前那般亲近,甚至我轻触你手臂时,你低吼一声,再不愿我碰你。我睡了沙发,早晨去看你,你伏在我肩头哽咽一声“兰成”,没想到那竟是我们最后一面。我起身离去,回到温州。数月后收到你寄来的诀别信,随信附一张三十万的支票,是你的《太太万岁》和《不了情》的剧本费。  

自你与我分手后,我依旧是每写一文都要寄予你,直至写成《吾妻张爱玲》后,你把我寄去的所有书信原址退回。想我是不自量力的,而你是说到做到的。“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再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爱玲是真的不喜欢我了,那个“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爱玲不见了。爱玲,记否我们初见时我写给你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如今看来,我终究是不能明白你的。你原是极心高气傲的,宁可重新回到尘埃之中,也不甘让我时时仰望了。之前我竟一直愚笨到想你永远是我窗前的那轮明月,我只要抬头,就时时都能仰望见你的。  

上次遇见炎樱,炎樱说我们:“两个超自以为是的人不在一起,未必是个悲剧。”我说:“爱玲一直在我心上,是爱玲不要我了。”听了这话炎樱在笑,又说:“两个人于千万人当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什么大的仇恨要不爱了呢,必定是你伤她心太狠。有一次和张爱一起睡觉,张爱在梦中喊出‘兰成’二字,可见张爱对你,是完全倾心,没有任何条件的,哪怕你偷偷与苏青密会,被她撞个正着。还有秀美为你堕胎,是张爱给青芸一只金手镯让她当了换钱用。这些,虽然她心头酸楚,但也罢了,因为你在婚约上写的要给她现世安稳的。”我无语,只能用李商隐的两句诗“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来形容我的懊悔。当时炎樱是我们的证婚人,你在婚书上写道:“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我亲手在后面又加了一句“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是没有做到的是我。  

忽然又想起那日你对我说:“我自将萎谢了……”不,爱玲,我立时慌张起来,你要好好的。我去找你,熟悉的静安寺路,熟悉的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门洞紧闭。我曾经无数次地在门洞打开后看到你可爱的脸,可是你毕竟是不在了。六三室的妇人粗声对我说,六个月前你已经搬走。我想象不出那一屋的华贵随你到了哪里,那一层金黄的阳光如今移居到了哪儿,还有那随风翻飞的蓝色窗帘遗落在何处。离开的时候第一次没走楼梯,我在这昏黄的公寓楼梯间里隔着电梯的铁栅栏,一层层地降落,仿佛没有尽头,又恍惚如梦,我仿佛是横越三世来见你的,而你却不在。  

想你与我之间的事,仿佛是做了一场梦,你是一直清醒着的,而我……  

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9)
评论
之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各位点评,就不一 一回复了。这里不少评论,比俺的博文精彩。
之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瀛客' 的评论 : 谢谢纠正,已在博客中更新。
Oona 回复 悄悄话 胡兰成你个吃软饭的呀,岁月太长了,哭泣,爱情和知己是这么难的东西。

其实张爱玲可以妥协一下的,老了和胡兰成樱花下相看,不比伺候那个外国人好吗??????
balangyu 回复 悄悄话 单纯从文字来说, 胡兰成的散文几乎是中国最好的。 《今生今世》的文字,美得像诗经一样,文字纯美,哀而不怨。只是这人人品太恶。给张爱玲巨大深沉的伤害,等到穷途末路,七老八十时,再吃拿出来咀嚼,盈利。 彼时,张爱玲在台湾如日中天。 他与上海滩大流氓,大汉奸的遗孀佘爱珍在日本同居数十年。佘出的主意,让他再勾引张爱玲,应该就是这封信了。张爱玲没有回信。佘本身是上海滩的女流氓, 胡与她终老。
mumof3 回复 悄悄话 文字美得让人窒息,真是让人无法抵挡啊。
荷叶粽子 回复 悄悄话 他的文字有点无聊,感觉是个世俗之人,算不上大才子吧。
之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大家的读和评论,俺非常喜欢各位的评论并且深有同感,而且也是一箩筐的话滔滔不绝要说。俺正想着今天要写一篇关于胡兰成的“文如其人”,只是现在咱澳洲是上班時间,待俺先为五斗米折完腰,今晚会续上一篇。请各位继续点评。"
哈小玫 回复 悄悄话 “你来看我,要我于小周同你之间做出选择。我不愿舍去小周,更不愿失去你,我无法给出选择,你在大雨中离去。。。。” 就这三句话就够了,就是他全部要说的了,其他的,文字再美,再醉人,抵得过那三句吗?其他的文字,其实不就是文人在卖字么?心底里就是真舍不得张,也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他不放过可得的女人,好的他都想要,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其实不配谈爱,谈也是骗对方也骗他自己。这般男人其实也是多数,不过别人鲜有像他那样显得那么自私,那么有脸皮要伸手都得到。他,实在是亏对了那些自己写出来的美极了的文字。
ziyouzizaiyu 回复 悄悄话 渣男本色,跃然纸上
落英如雪 回复 悄悄话 再美的文字也要映衬着同样美好的故事才能打动人心,否则一边是花繁锦绣文字,一边却是渣到骨头的人品,没有齿间留香,却像癞蛤爬过脚背。。。
quanquan1125 回复 悄悄话 再美的文字也无法抹去胡卑鄙的为人
flyingcamel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作者的好文!胡的文笔之力和爱玲有一比!看过他其他文章,是个非常多情深情的人。那个时代的男人又罹乱世,苟活苟安,只能说忠贞不二是是不可望也不可及的。爱玲遇胡之初胡便是有家室的人,爱玲的才惊到了他,一如小周的温柔可人软化了他的心。也许爱玲对胡的爱也如水流遇石起波浪,会是因不顺而荡气回肠?
但对胡不能不说他是以笔做情跟流氓恃强逞凶有一比。
对不起,不喜欢就删了吧。这是我说的最刻薄的话了。自己也不好意思。
瀛客 回复 悄悄话 在记忆中,好像胡兰成不是抗战胜利后去香港的,而是五十年代初期。胡是一个大才子,没有这个原因,张看不上他。话说回来,如果他们两人的爱不是以悲剧告终的话,也不会到多少年后还有人提起。另外,胡的墓在东京近郊的福生,一直有一个夙愿,想到他的墓前烧一柱香。当然,如果有机会也想在美国的张的墓前烧一柱香。
我的半山 回复 悄悄话 才子多情,才女情深。生逢亂世,與心願何其背離,張終不能安穩更不能靜好,嘆,張的才華終於傷心之人。
波城冬日 回复 悄悄话 "在繁琐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有时读一下这样飞扬的文字,同听一首好听的歌,欣赏优美风光一样,都常常能使人心头滋润起来". 同感!胡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渣男, 谁给碰上,都走不出那张网!赞好贴!
neuron 回复 悄悄话 好美的文字!
谁能抵挡。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这样的文字,谁能抵挡?
能清醒的离开,是超人了,她经历了那么痛苦的日子,都咽到肚子里去了。
谢谢分享!
smeagolrocks 回复 悄悄话 这人真奇葩也
balangyu 回复 悄悄话 正在吃早饭, 看到胡这些文字开始反胃。鲜廉寡耻的东西。他不配提起张爱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