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尖锐批评, 转帖

在信息化社会畅通的今天,给讲真话留出了更大的空间。
个人资料
正文

【我的编辑】重温巴金散文——“文革”博物馆

(2013-09-25 20:48:45) 下一个

“文革”博物馆

    前些时候我在《随想录》里记下了同朋友的谈话,我说“最好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我并没有完备的计划,也不曾经过周密的考虑,但是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是应当做的事情,建立“文革”博物馆,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
我只说了一句话,其他的我等着别人来说。我相信那许多在“文革”中受尽血
与火磨炼的人是不会沉默的。各人有各人的经验。但是没有人会把“牛棚”描绘成“天堂”,把惨无人道的残杀当作“无产阶级的大革命”。大家的想法即使不一定相同,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决心:绝不让我们国家再发生一次“文革”,因为第二次的灾难,就会使我们民族彻底毁灭。
 我 外表相当镇静,每晚回到病房却总要回忆一九六六年“文革”发动时的一些情况,我不能不感觉到大风暴已经逼近,大灾难又要到来。我并无畏惧,对自己几根老骨 头也毫无留恋,但是我想不通:难道真的必须再搞一次“文革”把中华民族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仍然没有人给我一个明确的回答。小道消息越来越多。我仿佛看见 一把大扫帚在面前扫着,扫着。我也一天、两天、三天地数着,等着。多么漫长的日子!多么痛苦的等待!我注意到头上乌云越聚越密,四周鼓声愈来愈紧,只是我 脑子清醒,我还能够把当时发生的每一件事同上次“文革”进展的过程相比较。我没有听到一片“万岁”声,人们不表态,也不缴械投降。一切继续在进行,雷声从 远方传来,雨点开始落下,然而不到一个月,有人出来讲话,扫帚扫不掉“灰尘”,密云也不知给吹散到了何方,吹鼓手们也只好销声匿迹。我们这才免掉了一场灾 难。

  经过半年的思考和分析,我完全明白:要产生第二次“文革”,并不是没有土
壤,没有气候,正相反,仿佛一切都已准备妥善,上面讲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是拖长一点,譬如说再翻一番,或者再翻两番,那么局面就难收拾了,因为靠“文革”获利的大有人在。……
朋 友和读者寄来不少的信,报刊上发表了赞同的文章,他们讲得更深刻,更全面,而且更坚决。他们有更深切的感受,也有更惨痛的遭遇。“千万不能再让这段丑恶的 历史重演,哪怕一星半点也不让!”他们出来说话了。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 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 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 建立“文革”博物馆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惟有不忘“过 去”,才能作“未来”的主人。  --------
摘自《巴金文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ksu666 回复 悄悄话 只有彻底打倒毛泽东,彻底批判毛泽东思想才能阻止"文革"的重新发生!!!!
毕凡 回复 悄悄话 “文革”释放人性的每一丝恶出了“潘多拉的黑盒子”。而中国却仍有许多人享受那些恶,并从中得利。
京华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东西风' 的评论 :
不是某人的颜面,而是我党的颜面。
东西风 回复 悄悄话 巴老讲的好,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应该建立文革博物馆。可惜为了某人的颜面,当局不肯这么做。将来必将自食其果。犹如当年不听马寅初的人口论,等事情发展到严重的地步才用行政的手段强制实行一胎化,闹出很多人命并留下很多的后遗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