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吴稼祥:蝉、螳螂、黄雀的故事——离89年还不到30年,就有人揭秘事件真相了。

(2015-02-05 20:48:53) 下一个

 

吴稼祥:蝉、螳螂、黄雀的故事


大陆旅美学者吴稼祥曾供职于中共中央宣传部,后转职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中共中央办公厅。1989年,六四事件爆发,吴稼祥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并且关押在秦城监狱,1992年刑满释放。2001年时值六四事件十二周年之际,吴稼祥出席由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以及柏克莱加大中国论坛联合主办的演讲会,并于6月3日发表题名为“蝉、螳螂、黄雀的故事”的演讲。谈及六四事件性质时,吴将其称之为“东方的法国大革命”,认为法国大革命终结了君主制度,六四学运则宣告了共产主义僭主制度的灭亡。

      吴稼祥在演讲开篇指出,六四事件被其定义为是赵紫阳为代表的改革派与保守派联盟之间的一场决战,结果全部都是失败者,没有一个胜利者。在谈及以邓小平、赵紫阳及杨尚昆三人各自代表的党内派系之间的斗争时,吴稼祥认为,赵紫阳面对学生运动意欲效法当年毛泽东在文革初期的处理方式——离开北京从而回避矛盾,将祸水引向李鹏。但杨尚昆“看穿他的用意了”,趁赵离京之际,协同李鹏、李希铭和陈希同去见邓小平,把这场运动描绘为一场疯狂的反对邓小平运动。于是邓发表了血气腾腾的讲话。在吴稼祥看来,杨尚昆此举一箭双雕,甚是高明,“因为他这样做实际就是把邓小平逼到了墙根,火山口,就把邓小平变成了一个暴君。”而赵紫阳即将被“毁灭”。

  以下为吴稼祥演讲内容部分摘录。

  第二个问题我要谈一谈胡耀邦去世以后的形势。实际上对胡耀邦去世感到最内疚的是1989闹过事在校的那些大学生。他们隐隐约约地、也许不是十分清晰地感觉到,胡耀邦的去世与他们的闹事有某中说不清楚的连带关系。胡耀邦去世以后他们感到非常内疚,良心受呼唤。谁让胡耀邦下台的呢?他们大概看到的是邓小平,因为邓小平在最高位置上面,他们并不了解邓小平是在什么情况下作了这个动作──挥泪斩马谡。他为了向保守派妥协──保守派的进攻非常强大,自己把他提起来又自己把他干掉了,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学生们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他们就借凭吊胡耀邦的去世开始表达他们对邓小平的不满,同时表达对胡耀邦的哀悼和愧疚之心。用这三种情绪概括学生的心情应该是对了。他们的心情很复杂,首先是愧疚,第二是哀悼,第三是不满。主要不满的是邓小平,但是他们又又不好多说。街上的标语是越来越多,都是反邓小平的。这正是杨尚昆烧三年大香都烧不来的局面。大家知道,只要是学生怀念胡耀邦,反对邓小平的话,就恰好可以制造赵紫阳和邓小平之间的进一步冲突。要不你进一步镇压,你如果不坚决镇压,就表示你赵紫阳有野心,也就是想搞倒邓小平。这个对待学生的态度,就成了一个对待邓小平的态度问题。

  刚才我说道了螳螂和黄雀的故事。蝉肯定是学生了,学生是最先表达自己,在唐诗里写到了自命高洁。我很高洁呀,我饮的是露水呀,我们反对腐败。我们要求的只是唱歌,我们只是唱歌而已。到了后来,螳螂就开始出动了,就要捕这个蝉。这个捕不是真的要杀他们,开始并不想杀,只是想利用。那么对于学生他们的运动升级和要不要配合天安门广场(清场),要不要进行大游行这个问题上,利益是不一样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其实,(学生)马上退掉最符合赵紫阳的利益,因为赵紫阳一直不主张对学生镇压,他主张对学生怀柔。赵紫阳一主张怀柔,就和被杨尚昆和保守派描绘为对邓小平有野心,对邓小平不恭,因为学生反对的是邓小平。你竟然对这样的怀柔,居心何在?所以,学生越闹得凶,越高兴的就是保守派。他坐山观虎斗,学生反对邓小平,不反对我。有没有学生说打倒杨尚昆?没有。他高兴的是,学生越闹得凶,赵紫阳和邓小平对抗就越剧烈。学生退就等于说对赵紫阳让步了,把反对邓小平的调子降低了,赵紫阳的策略就胜利了,赵和邓的和解就是可能的。如果学生坚决不退,就表明赵和邓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大家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当时的利益结构就是这样的。所以最不想让学生退的就是杨尚昆,就是陈云,就是薄一波,就是邓颖超,就是这一大批老人们。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们不退呢?很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我告诉你,我要秋后算帐!因为一秋后算帐学生的分配就没有去路了,所以他们一定要闹。你要秋后算帐我能回去吗?参加过这个活动的都知道,就是这个心理。而保守派决不可能说你这个运动是爱国的,我一定要把它定为动乱;只要一动乱,我秋后就算你的帐。只要你一定性动乱,学生就不会善罢甘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当时的形式和厉害关系就是这样的。保守派是想坐山观虎斗,邓、赵之间就是学生发生冲突,他希望学生不要退场,希望邓小平和赵紫阳斗的越剧烈越好,那么他就可能让赵紫阳在十四大之前下台。

  看来就是这样,保守派利用了学生,杨尚昆就利用了保守派和学生、赵紫阳和邓小平之间的冲突。大家可以看出来,最有利的是处在杨尚昆的位置上,他既能沟通邓小平、赵紫阳,还能沟通保守派。他有一个所有人都要求他的“身份”,他可以跟所有人说话,没有人认为他是两面三刀,因为他要扮演邓小平的传话人。他的位置当时就是这样有利。所以他可以做到一箭三雕。让赵和邓和保守派同归于尽,自己做太上皇,控制军权,找一个儿皇帝,他想重演邓小平的故事。而且我告诉大家,他确实办到了——这以后两年内,他就是太上皇。

  我在秦城监狱里看报纸,就看到他非常扬扬得意。他做阑尾炎手术时两个总统去看他,他从来没有那么得意过。但是他也种下了他灭亡的祸根。这些都瞒不过邓小平,只是邓小平当时不敢和他动手,军队在他手里。邓小平不可能既打赵紫阳,又打杨尚昆,这样做的话他马上灭亡。杨尚昆不管倒向那一边,那一边的力量一定加强,所以他一定把他稳住。这是胡耀邦死后的形势。接下来的问题是他怎么出招的,他们是怎么做的。

  保守派出的招数是很简单的,不断的向(邓)他们反映和提供资讯。陈希同、教委主任何东昌和袁木这些人把整个学生运动描绘为一场反对邓小平的运动。不断地向他们送各种资讯,送邓小平呀,送中央所有人。这是他们出的招:让邓小平和赵紫阳他们的矛盾越剧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何东昌不断的给学生“做工作”:我明确的告诉你们就是动乱。就是要秋后算帐。一到学生要平息的时候,他们就跟学生这么说。——保守派出的招就是:给上边送文件,刺激学生不断地跳,学生的运动越升级,他们就越高兴。我这样说,王丹可能要很沮丧——完全被人利用了。背后黑手是有的,就是它——保守派。但是他不是跟你协商,他刺激你,用的是激将法。这些孩子们单纯,确实很单纯。

  他们的招数可以用三个东西来形容。第一招是把这场运动首先定型为反邓的运动。第二个定型为动乱。第三个把学生逼上梁山,让你回不了学校,感到不安心。而且,他一定要把学生逼到赵紫阳那一边,看你赵紫阳怎么做。你如果镇压的话,那么你赵紫阳就亲手结束了你自己怀柔的路线,亲手终结了你改革的名声,你的政治生命已经完了。你如果不对学生采取强硬措施的话,就是对邓小平不忠,你是怀着二心。赵紫阳当时的处境是:如果我怀柔,就表明我对邓小平怀刀──心里怀着刀子;如果对学生动刀子,就等于我亲手宰杀了我的改革路线,毁誉一旦。所以,对赵紫阳来说难度非常大。但是赵紫阳毕竟是在中国共产党里滚了这么多年,他有他的政治谋略。他的谋略是什么呢?以退为进,隔岸观火。在学生闹得最凶的时候,他去北朝鲜访问。意思就是说,我看你们怎么做。但是大家劝他不要去,他是不能告诉大家我为什么要去。他效法的故事是毛泽东,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学生开始闹事的时候,毛泽东躲到杭州去了,8月份。让邓小平和刘少奇在北京处理事情,处理完了,他回来把他们一顿猛批,你们这些人,把他们弄到什么极右的王明路线上去了。赵紫阳现在重演这样一个故事。他临走之前交代三条:我走了以后不能召开中央常委会;重大事情向我汇报;第三,他想把这个担子这个祸水重新引向李鹏,由李鹏主持中央工作。当时赵紫阳是这么安排的。但是我告诉大家这个黄雀是谁?杨尚昆。

  杨尚昆比他还高明。赵紫阳前脚刚刚把走,杨尚昆后脚立刻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常委会我没开,我开的是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个会议当天晚上结束以后,杨尚昆就带着李鹏、李希铭和陈希同去见邓小平,把这场运动描绘为一场疯狂的反对邓小平运动。于是邓发表了一篇血气腾腾地讲话。这篇讲话大家都知道,当时就公开传达。中心就是三句话,不怕流血;不怕骂娘;不怕制裁。对学生要采取最强硬的手段。根据这样的一个讲话的调子,当天晚上起草了4月26号的人民日报社论(就是根据这个调子起草的)。就把这样一场学生运动,定义为反革命动乱。

  这一招高明的不得了,从此以后。我告诉大家,赵紫阳和邓小平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这话可能大家不理解,邓小平失败了什么?因为邓小平讲的这篇话以后,传达时一点也没有介绍背景资料。这篇讲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谁去汇报的?一句话都没有。他同时也促进了杨家的灭亡的命运。因为他这样做实际就是把邓小平逼到了墙根,火山口,就把邓小平变成了一个暴君。就是这场运动将来不论以什么方式发展,其罪过都在邓小平身上,因为有这篇讲话。这叫一箭双雕。赵紫阳回来以后,你要是讲怀柔,就是直接与邓小平的讲话对抗,邓小平已定性为反革命暴乱,你这不是与邓小平对着干吗?赵紫阳他不知道,他的背景和功力,不能跟毛泽东相比,所以他不能玩那个谋略。海外的一些美国人他们不懂的这些,说赵紫阳他怎么能这样呢?临阵脱逃。他们不懂得中国政治的这些微妙之处。他本来是想你们镇压完了之后,我来收拾。如果你们镇压了或你们非常严肃地处理了,我回来之后一怀柔的处理,就我一个人对。但是大家知道,他们怎么可能都错呢?这是不可能的。赵紫阳出的这个招,杨尚昆以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彻底的毁灭了。杨尚昆已经看穿他的用意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