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康德
(2013-01-26 18:14:20)
下一个
今年2月12日是德国哲学家康德逝世214周年的纪念日。想借此文谈一点对康德哲学的理解,以表达自己对这位伟大哲学家的敬意。
康德的认识论 --- 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的认识论是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是怎样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为本体论(姑且使用这个词,后面再做解释)的衰落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个阶段,人类通过自己的感官对外界事物产生感性认识。人的知识必须从感性的,经验的认识开始。没有超经验的知识。这是从培根以来的共识,在这里康德与经验派是一致的。
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康德接受了唯理派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思想并非白纸一张,它具有某种先天的(先于经验的,康德称之为先验的)能力,能够对感性认识做出抽象和逻辑推理和思辨。而且由于这种能力是先天,所以它具有普遍性。人类的这种思维能力能够把个别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抽象的,普遍性的认识。
举例来说,当人观察马匹时,可以知道这匹马有四条腿,那匹马也有四条腿。但是,既使我们观察一万匹马,我们也无法断定第一万零一匹马是否有四条腿,因为我们观察的都是个别现象。我们必须把个别的马抽象为一般的马,才能得出‘马有四条腿’的结论。意为天下所有的马(不管我们看没看过)都有四条腿。
这种抽象能力是人类天生的,先于经验的,类似的还有人类的逻辑推理演绎能力。我们从几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小孩子就可以学会数学知识这一现象就可以体会到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它对人的认识有重大的作用。
用哲学的话说,这个从个别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再运用逻辑推理所得出的结论的过程,叫作形而上学。
康德认为,这种人类思想中先天具有的能力(包括逻辑学,时空观念,数学等)之所以能够帮助人类完成从感性知识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是因为人类也属于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有某种内在的,共同的联系。
在认识的第三阶段,既怎样应用人们所得到的结论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它是外界事物的客观规律吗?在传统哲学中认为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既人们得出的结论必须符合他们所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客观规律。康德把这个说法反过来了,他认为要让对象去符合知识,既让外界事物去符合人们所得到的结论,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康德把自己的思想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 在哥白尼以后,人们认识到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在认识论中,以前人们认为知识必须符合对象,康德则说要让对象符合知识。这是一个巨大的,革命性的转变。
对比一下康德的认识论和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认识的第一个阶段,他们两位是一致的,都主张感性认识起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识。
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开始出现不同了。康德认为人的思想中具有某种先天的能力,能够对感性认识做出抽象和逻辑推理。毛则只说感性的东西会在人的头脑中产生飞跃,形成概念,说人的头脑具有判断和推理的功能。并没说明这种能力是先天的,先验的,也没有具体讨论这种理性思维的结构和形式。
两人最大的不同出现在认识的第三阶段,在这里,毛认为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客观规律,认识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个客观规律。毛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 “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毛这《实践论》中多次重复过相同的观点。
令人吃惊的是自称是唯物主义者的毛泽东,在这里表述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相信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非物质的客观规律,相信客观世界是由这些非物质的客观规律所支配,这与相信上帝只有一步之遥。用哲学上的话说,这是客观唯心主义。
康德的观点与老毛的恰恰相反,康德认为在客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规律,是人类自己把规律强加于自然界。是人在为自然立法。康德在他的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规律强加于自然界。”
同样地,在社会科学的领域,康德主张人为社会立法,人为自己立法。
让我们再看一下上面提到的那个‘马有四条腿’的命题,结论就很清楚了。绝不是在自然界有什么‘马有四条腿’的规律等着我们去发现,而是人定义这种四条腿的动物为马。是人在为自然界立法。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是一样,不是在物体运动的背后有一个神秘的万有引力定律,而是牛顿的这个理论可以很好地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运动。这同样是人在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自称他的理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绝非言过其实,它不仅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摆正了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且阐明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中心的,决定性的地位。这对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贝克莱,休谟到康德的‘物自体’
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一直在雄心勃勃地探索世界的本源。由于人们能够感觉到客观世界的存在,唯物论理所当然的占据主流地位。那时的哲学家们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单一的实体,如水,气,火,‘原子’等。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一种非物质的单一的实体。在中世纪神学家们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他们只不过认为这个客观世界最初是神创造的,神是世界的本源。这种认为世界有单一本源(无论它是物质的或非物质的)的观点叫作本体论。
对唯物论的第一次彻底否定来自贝克莱。贝克莱说,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他实际上是在说人的主观存在是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所谓的客观世界仅仅局限于人们的认识能力,人们无法认识到人的认识能力以外的任何东西。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结论固然极端,但他的思想是深刻的。他不仅告诉我们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更为严重的是,他还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能力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唯一途径,换句话说,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除了我们的主观认识之外没有其它的参照物。
如果没有参照物,我们就无法正确的认识外界事物,就像雾海中的一条船,无法辩别方向和速度。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要想掌握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就须要有一个参照物,要想完全掌握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我们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坐标系。
人的理智让我们可以利用客观世界的多样性找到相对的参照物,由此我们仅能确定其相对的运动状况。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找不到绝对的参照物,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例如,在以前人们只知道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在人的视野扩展到太阳系以外时又认识到太阳系内各星球之间的相对运动,人的视野的再扩展又认识到整个太阳系也在动,它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再后来又认识到宇宙中有许多银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很明显,除非我们是上帝,我们才有可能将我们的视野放在整个宇宙之外,否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到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状态。
形象地说,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人的认识能力(感官和思维)这个唯一的窗口进行的,它必然是主观的,片面的和变形的。
休谟的否定更为深刻。休谟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可知论者认为他可以掌握一切,狂妄地把自己当成上帝了。休谟继承了贝克莱的观点,指出由于人类认识的主观局限性,人是永远无法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休谟甚至对人类的理性思维(康德的先验理性)本身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休谟选择了先验理性中最核心的因果关系作攻击目标。休谟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当人们看到石头被太阳晒热,人们认为太阳照射是因,石头变热是果。休谟说人们能从感性中知道太阳照晒和石头变热两个事实,但是观察不到“原因”和“结果”这两项。原因和结果这两个东西是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是纯粹理性的。是人强行把太阳照射和“原因”这个概念连系到一起的,把石头变热和“结果” 这个概念连系到一起的,而这种强行的连系是否合理是大可怀疑的。所以因果关系并没有必然的正确性,因与果的连系是人强加上去的。
休谟是彻底的怀疑论者。他怀疑一切,甚至怀疑人本身 --- 怀疑人的先验的理性思维的正确性。贝克莱以经告诉我们人的认识不具有客观性,如果人的理性思维也不正确,那意味着人类将永远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尽管令人绝望,但休谟的怀疑是有道理的,这里的情况与贝克莱分析人的认识的主观性时相似,我们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证明人的逻辑思维的正确性,我们只好将那些逻辑规则认为是自明真理。
康德并没有接受休谟对人的先验理性的怀疑,他认为人的先验理性可以对感性认知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得出与客观世界相适应的结论。康德认为人的先验理性之所以具有这种能力是因为人类与客观世界有着内在的,共同的东西。不得不承认的是,休谟的怀疑从跟本上动摇了人类具有对客观世界产生正确认识的能力,我们需要信仰为理性思维的正确性作支撑。
从可知论到不可知论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可知论并不是说世界完全不可知,而是说我们不可能完全地认识和掌握它。从贝克莱和休谟以后,恐怕没有人敢宣称世界是完全可知的,也不会认为现有的知识和科学是永久不变的真理。
关于什么是物质,有一点很滑稽,历史上所有的唯物论都没有对‘物质’下过一个精确的定义,换句话说,这些唯物主义者并不确切地知道他们‘唯’的究竟是什么‘物’。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对物质的概念有着不断的变化,从古代的实体,到气,火,光这些非实体,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告诉我们能量也是物质,现代科学甚至告诉我们人的思维也是人脑中化学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精神是从属于物质的。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起来似乎唯物论是胜利了,但科学的发展还让我们知道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也就是说既使单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也无法充分证明世界是物质的。另外贝克莱,休谟告诉我们人的知识是主观的,有局限性的,我们的理性思维的正确性也是无法验证的,所以不管我们对物质的定义如何,我们都无法断言世界是物质的,除非借助于信仰。信仰世界是物质的与信仰上帝并没有多大区别。
康德认为客观世界具有两重性,它有可认识的一面,也有不可知的一面。康德称客观世界的不可知部分为‘物自体’,他说反对物自体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康德的这种划分不仅是对不可知论的妥协,它有重大的哲学上的意义:一,它指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完全的认识。二,它告诉我们哲学家们从古希腊以来关于世界本源的探讨是无意义的,因为这个问题强迫人们回答人类认识能力之外的问题。不管是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或者是神学,它们都需要信仰的支撑,讨论唯物论唯心论谁是真理毫无意义。
从康德以后,哲学逐渐地被从‘万学之母’的位置请了下来,转向了认识论,转向了对人的研究,而探索世界的任务被交给了科学。
康德身高不到1.6米,行为呆板,终生没有离开过他出生的小镇,终生未婚。但他在学术上是如此卓越,有人称他是人类历史上三位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热情地拥护法国大革命,赞赏卢梭的‘人生而自由’的主张。康德甚至和数学家拉普拉斯一起提出过天文学上著名的星云假说。他的著作晦涩难懂,但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被人称为是‘说不尽的康德’。
康德的著作体现了那个时代人类认识的局限,
但是,康德是一个思想能力很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