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在中国大阪总领事薛剑砍掉高市早苗的所谓“肮脏的头颅”的荒唐言论之后,中日关系没有任何降温的迹象,事态在向更危险的边缘滑行。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荒唐至极,并且是以政府名义公开亮相的事件。中国驻日大使馆竟然在官方网站上宣称,依据联合国宪章,可以将日本视为“敌对国”。因此中国可以在沒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日本发动战争。
中国外交部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翻出的联合国宪章条文,虽然内容是真实的存在,但是类比严重错误。中国还在称日本、德国与意大利为法西斯国家,人家早就是融入到先进文明的对世界贡献巨大的现代国家。现在新的独裁轴心国是哪四个?应该世人都很清楚。


现在找来我在2016年第二次去日本开会时的照片,会议地点是日本的Kanazawa (金沢),会务安排参观过日本的古典田园与村庄。我敢保证的是,日本是个高度文明的国度,绝对不是中国所说的法西斯统治的地方。
那也是我最近的一次回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从此就是新冠疫情所带来的长久隔离。这也应该是阿肯森教授带着太太最后的国际会议旅行,确实是令人难忘的时光。
众所周知,联合国是二战后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建立的机构,因为一战时期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 没有起到阻止世界大战的功效。
联合国宪章中确实有针对当年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轴心国的历史性条款:第一,要求它们去军事化,禁止它们拥有以进攻为目的的武装力量;因此日本战后宪法才出现了和平款项的第九条,日本武装力量连“军队”这个词都不能使用,只能称为“自卫队”。第二,在这些国家若再次显露侵略意图时,其他国家可以在不经联合国授权的前提下采取军事行动。第三,在相当长时间内,美国都会对德国和日本实施驻军,日本的宪法都是在麦可阿瑟将军主导下咨询美国法律界人士的结果。

但是这些历史条款,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质询的发言完全是两回事。恰好发问的反对派议员还是以前日本的防卫大臣,高市早苗在回答时说了真话。然而日本从未扬言要侵略中国,也未扬言要占领台湾,他们讨论的仅仅是一些假设性的问题。在何情况下才能算是生死存亡危机,自卫队什么时候可以行使反击权等。这是一个国家为自身存亡进行的正常法律讨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入侵台湾后是否涉日本国的生死存亡?这是一个供讨论的问题。
如果中国不入侵台湾就沒有这个问题,那么台湾是否是中国的内政?这是一个值得辩论的问题。客观的现实是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统治过台湾一天,台湾的命运当然应该由台湾的二千三百万民众决定。


那么国际上怎么看这个问题?
美国驻日大使格罗斯公开表示,中国近期的一系列举动反而让美日同盟更加牢固,因此他“感谢中国的行动”。他在 15 日在X 上写道:‘谨向驻日中国大使吴江浩、驻大阪总领事薛剑致以诚挚感谢,感谢两位为进一步加深坚不可摧的日美同盟所付出的努力,辛苦了’”。
作为中立国的新加坡,其领导人也罕见发声:日本已经在某些方面作出了让步,希望中国方面能够在当前的紧张局势中表现出一定的妥协姿态。我们要知道新加坡领导人不仅来自一个长年坚持中立外交的小国,而且还是华裔,这更表示外界对中国的此番蛮行的普遍担忧。
中国的做法既不明智,也极具挑衅性,更让人感到不讲道理。我无法理解他们为何要把事情推到几乎暗示可以对日本进行武力打击的地步。

这种做法绝非聪明之举,要知道日本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军事强国。他们拥有制造核武器所需的高浓缩同位素材料,据说如果政策一旦松绑,半年内日本即可造出原子弹。
再让我们看历史,二战初期日本在海上打击力量上曾经一度强过美国。凭借高度集中且训练精良的航母舰队,以及当时世界最强的舰载机力量,日本在1941 到 1942 年上半年曾在太平洋战场上掌握主动。
美国在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本质上是以弱敌强和险中取胜。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作为总指挥,在情报优势下果断部署,而前线的弗莱彻与斯普鲁恩斯则在实力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凭借精确判断和几次关键的偶然因素,最终逆转战局,从而美国奠定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去故意激怒日本,绝不是明智之举。把它逼急了,中国未必能占到便宜。

“台湾有事,日本有事”,这不仅是安倍晋三说的话。我在 2018 年的文章里就已经指出:台湾一旦爆发战事,美国一定会反应,美日同盟下日本也必然参战,澳大利亚、菲律宾都会加入。这还用解释吗?日本新任首相在国会咨询中只不过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与对中国的“战争威胁”完全是两回事。
中国把联合国宪章搬出来当理由,呈现出对日本的赤裸裸的战争威胁。现在的问题不只是清华培养不了合格的领导人,中国的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同样在培养外交官和国际关系理论人才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短板。他们在审查历史文献时,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时间这个变量。把1945年的条款,毫无逻辑对应地拿来与2025年对照,这个错误特别离谱。很大可能是娘家河博士拿出来的方案,这样让中国的外交院校可以少背些锅。



我已经指出过,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博主讨论免疫医学问题,我们心悦诚服。但讨论军事战略问题,还是不要那么掷地有声。美国政府那么多哈佛耶鲁的精英,也要保持战略模糊,留有余地,为什么博主就可以斩钉截铁,铁口直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