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20)
林徽因作为官二代随父亲游历英伦,她在那里与已婚的徐志摩谈恋爱。这几乎直接导致徐志摩下决心与发妻张幼仪离婚,甚至逼迫身孕在身的张幼仪打胎。张幼仪保住了孩子,但是徐志摩最终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首宗离婚案。
这可不是值得提醒的行为,徐志摩不改对林徽因的痴迷,最后连丧身都与她有关。与林徽因辅佐专制政权不同的是,徐志摩有诗歌传世,还是民国最早识破苏俄共产专制政权的知识分子。
林徽因的留学宾大也是靠的父辈之权势,基本上是开后门才能取得的结果,因为她初试锋芒在康乃尔夏校就学得不好,她没有资质读全美最好的建筑系之一的宾大建筑系。
原来这就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确实像哈佛老爸说的比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差远了,但是也还不错。不像是写给死去的情人徐志摩的,应该是写给出生不久的儿子的。如此短却被使劲地吹捧,那些诗评的家伙们真是没了良心。典型女性写的诗,可以说为无病呻吟的朦胧诗带了一个不好的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从我博文后关于林徽因的精彩留言,可以看出民国人士对她的评价,但愿天下的母亲都不要学她:
文学城网友texasredneck的留言:
“就像魯迅所說,中國人對名人不是捧殺,就是棒殺。當然,沒有人能殺死人,但是那種極端總是那樣。
我母親是30年代的大學生,在北平和杭州都讀過書。那個時代的許多名人她都見過,像魯迅,冰心等等,還包括江青。但是,她從來沒有談過林徽因。
文革以後,她的一些老朋友都相互走動。有一天,一個老先生來看我母親,是母親的同學。我母親對我說,你不是想知道林徽因,問他,他們非常熟悉。
老先生說:絕大多數女人都不喜歡林,大多數男人都被她迷住,她是一個人精,如果有必要,她可以讓人對她迅速對她產生好感。不過談漂亮,比你母親差遠了。
他說這話時,母親不在旁邊,不過我有照片,深以為然,林談不上漂亮,別的我不可能知道。於是我問,你是如何,迷上還是恨?
他的回答是:都不是,我們太熟悉了。不過我可不認爲她是一個好妻子,或者好母親。
我覺得這個老先生是那種好好先生類型的人,我從來沒有聼他說過別人的不好,而且是一個死去女人。這些話是非常重的,不過也許他們有些恩怨,誰知道呢。
就像我覺得母親是見過林的,那個時候知識女性的圈子不大,非常不喜歡,所以不説。不過我母親是一個典型外柔内剛的人,除了她的孩子,她是非常不喜歡讓步的。
順便說一句,我一點也不喜歡林的詩,比海子那幫人根本不是一個等級,連下一個都不是。
我一點都不懂爲什麽這麽多人捧。”
钱钟书一家。
林徽因的私生活之不捡点,应该在京城世人皆知,不仅仅谢冰心写文讽刺她家的客厅,那客厅之热闹也让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钱钟书所不容。
钱钟书在改革开放后访问过纽约哥大和耶鲁,他对中外文学和古典研究之精深,曾经令美国学术界震撼。在座谈中,很多萨士比亚和德法作家的原文,以及中国古籍,钱钟书都是随口引用。
钱钟书有小说《围城》立身文学界,写出《管锥编》成为学术界之经典。钱钟书自然看不起经常出花边新闻的林徽因,他又不好直说。只好以小说的形式成文,传说他们与林徽因家曾经是邻居,并且林徽因家的黑猫与钱钟书的猫发生过战争。
钱钟书的小说《猫》将林徽因的三个男人全包括在里面,李太太是林徽因,李先生是梁思成。钱钟书这样描写李太太:“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她为人最风流豪爽,她客厅的陈设最讲究,她请客的次数最多,请客的菜和茶点最精致丰富,她的交游最广”,而对李先生则是说:“她的丈夫最驯良,最不碍事”,真是个可怜的梁思成。
钱钟书继续这样辅垫:“李氏夫妇的父亲都是前清遗老,李太太的父亲有名,李先生的父亲有钱”。有人说《猫》是《围城》的前篇,都是写民国文人的,几乎可以对号入座,这刺激效应必伤林徽因的免疫系统。
那个给林徽因的猫取名“Darklady”的诗人自然让人想到徐志摩,他以莎士比亚的诗为这猫取名背书,也深得林徽因的喜欢。只是醋意很浓的“一个大名鼎鼎的老头子”第二天又进入林徽因的客厅,他在翻过书后向林徽因贬低徐志摩道“他懂什么?”。这个老头子应该是金岳霖的化身,只是他年龄当时似乎不老。
当时中国处于亡国的时期,这阻止不了林徽因客厅里谈论的为猫取名的雅趣。钱钟书刻划人物之深刻和使用语言之辛辣是出了名的,《猫》中有段里他将人物放在中国战乱的环境中,仍然奇怪:“但是李太太并没有换丈夫,淘气还保持着主人的宠爱和自己的顽皮。在这变故反复的世界里,多少人对主义和信仰能有同样的恒心呢?”。这里“淘气”是猫Darkie的中文名。
可以看钱钟书小说《猫》的节选:
[名家精品] 《猫》作者:钱钟书【完结】
"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颐谷这样譬释着,想把心上一团蓬勃的愤怒象梳理乱发似的平顺下去。诚然,主妇的面,到现在还没瞧见,反正那混帐猫儿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也无从打他。只算自己晦气,整整两个半天的工夫全白费了。李先生在睡午觉,照例近三点钟才会进书房。颐谷满肚子憋着的怒气,那时都冷了,觉得非趁热发泄一下不可。凑巧老白送茶进来,颐谷指着桌子上抓得千疮百孔的稿子,字句流离散失得象大轰炸后的市民,说:"你瞧,我回去吃顿饭,出了这个乱子!我临去把誊清的稿子给李先生过目,谁知他看完了就搁在我桌子上,没放在抽屉里,现在又得重抄了。"
老白听话时的点头一变而为摇头,叹口微气说:"那可就糟啦!这准是'淘气'干的。'淘气'可真淘气!太太惯了它,谁也不敢碰它根毛。齐先生,您回头告诉老爷,别让'淘气'到书房里来。"他躬着背蠕缓地出去了。
"淘气"就是那闹事的猫。它在东皇城根穷人家里,原叫做'小黑'。李太太嫌'小黑'的称谓太俗,又笑说:"那跟门房'老白'不成了一对儿么?老白听了要生气的"。猫送到城南长街李家那天,李太太正在请朋友们茶会,来客都想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一个爱慕李太太的诗人说:"在西洋文艺复兴的时候,标准美人都要生得黑,我们读莎士比亚和法国七星派诗人的十四行诗,就知道使他们颠倒的都是些黑美人。我个人也觉得黑比白来得神秘,富于含蓄和诱惑。一向中国人喜欢女人皮肤白,那是幼稚的审美观念,好比小孩只爱吃奶,没资格喝咖啡。这只猫又黑又美,不妨借莎士比亚诗里的现成名字,叫它'darklady',再雅致没有了”。有两个客人听了彼此做个鬼脸,因为这诗人说话明明双关着女主人。李太太自然极高兴,只嫌"darklady"名字太长。她受过美国式的教育,养成一种逢人叫小名以表亲昵的习气,就是见了莎士比亚的面,她也会叫他bill,何况猫呢?所以她采用诗人的提议,同时来个简称,叫"Darkie”。大家一致叫:"妙!",这猫听许多人学自己的叫声,莫名其妙,也和着叫:"妙!妙!"(miaow! miaow!)。没人想到这简称的意义并非"黑美人",而正是李太太嫌俗的"小黑"。一个大名鼎鼎的老头子,当场一言不发,回家翻了半夜的书,明天清早赶来看李太太,讲诗人的坏话道:"他懂什么?我当时不好意思跟他抬扛,所以忍住没有讲。中国人一向也喜欢黑里俏的美人,就象妲己,古文作'[黑旦]己',就是说她又黑又美。[黑旦]己刚是'Darkie'的音译,并且也译了意思。哈哈!太巧了,太巧了!"。这猫仗着女主人的爱,专闹乱子,不上一星期,它的外国名字叫滑了口,变为跟Darkie双声叠韵的混名:"淘气"。所以,好象时髦教会学校的学生,这畜生中西名字,一应俱全,而且未死已蒙谥法--混名。它到李家不足两年,在这两年里,日本霸占了东三省,北平的行政机构改组了一次,非洲亡了一个国,兴了一个帝国,国际联盟暴露了真相,只算一个国际联梦或者一群国际联盲,但是李太太并没有换丈夫,淘气还保持着主人的宠爱和自己的顽皮。在这变故反复的世界里,多少人对主义和信仰能有同样的恒心呢?
其实背景类似的他们是一个层级的,细分是我们后人加的,因为我们作为后来之人,没有她们都是一个阶级背景这种想法。林和谢的背景如此类似,人们应该忽略她们在才情或者美貌上的差别。所以林的美连她自己都希望别人忽视。而才情最重要的是原创,这个是生命力的体现,是流动的,化成文字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这才是林的客厅受欢迎的原因,应该不是美食或者美颜。
藏龙卧虎在民间。
杨绛的书我都当废纸扔了
~~~~~~~~~~~~~~
真不理解人们那样捧杨绛。是个温和的女人,作品也是个规矩女人的白话。
钱钟书分析事物入木三分,苛刻有趣。早期作品更是。就因为他能看透事物,所以没被打成右派吧。
“太太的客厅”是西方的沙龙文化。有传统思想的人看不惯是正常的。不要说民国是从三从四德古封建时代穿越过来的年代,现代看不惯也大有人在。林无疑是非常优秀的。
那个时候对新政权有所期待,也不是不可理解。倒是钱老,觉得不可思议。
我举例林在抗战中进行艰苦的乡村建筑考察,是因为这是我非常喜欢与佩服她的原因之一:林兼具工科的理性务实与文科的感性浪漫。既能在平安时代的客厅里与各界精英愉快交流,也能在穷乡僻壤里,装点陋室,与乡邻苦中作乐。
” 林徽因无疑是一个充满个人魅力的人,她的出身,美貌和才气很少有人能比。
她不是学文的,但写的诗比学文的胡适的“两只蝴蝶”都好。
这样的人遭女人恨可以理解。谁能做到让人人都喜欢?”
林徽音才华横溢,从她的许多文章著作可见一斑。所谓”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这”秀木”并非完美之木,喋喋不休诋毁她的人未免小肚鸡肠,有故意吸引眼球之嫌疑。不妨秀出参照的”民国完美名媛”,论才华论论人品论颜值,拿出来遛遛呗;)
林徽因是学建筑的,写诗也是业余的。
作为业余诗人,林徽因这首诗好过胡适的两只蝴蝶。
他们的其他的成就都不谈,只谈写诗的才气,林徽因胜过胡适。
书好看,人不敢苛同。
我一眼就看出了那位的粗鄙,所以我不和他有争执。完全不在一个频道。鸡同鸭讲。
那个时候写文章写身边人很多,钱钟书夫妇是出了名的刻薄。不刻薄写不出好文章倒是真的,要深入骨髓描写,把人坏的一面精确展示,间接也暴露自己也不是什么好料。
平时这样做人一定没有朋友。林徽因家经常高朋满座,林一定是会做人的。利用男人见仁见智,男人甘心与他人何干?
至于她文采好不好,一般水平是有的,别人吹捧也有,不过对于一个美女来说,已经是智慧与美貌并存了。
也许你真是哭的太累,
也许你要睡一睡,
也许你听蚯蚓翻泥
听小草的根须吸水
比人间的咒骂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十分同意,胡适这首故意为之的两只蝴蝶打油诗,比低幼年级的小学生水平都不如,难不成低幼年级的小学生水平都比胡适高???神马逻辑,乐死我了
以后有机会一定读读徐悲鸿两任太太的传记。很有意思的。人生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哪能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蒋的情人是张,不是陈诚,是我记错了。
蒋碧薇也是个谜。以后有机会读读她的传记。她好像死心塌地的跟着陈诚。人家是有家室的人。
可她就是不跟着徐悲鸿。
这位网友,我就不和你争论了,因为觉得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不想浪费时间。
我只是拿他们的两首诗对比,明显的胡适的远不如林徽因的。
德州红脖子是他的网名,和有没有文化没关系
同意!
徐志摩为了赶去参加林徽因的讨论会而不顾天气恶劣上了邮政飞机,事后林徽因还把一块失事残片搁卧室里,周旋于三个男人中间,梁思成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把梁思成当什么?
她作为梁思成助手,他们夫妇在保护文物上做了大量工作后世需要铭记,但把林徽因捧到神话位置就极可悲可笑,还是那句话,坊间盛传的她集美貌学识一身,任何人假如有她家族的强大资源和背景,谁都能出类拔萃。甭动不动就让网友show自家母亲照片,说不定网友母亲不是作家圈却是名媛,要什么出名?这就如有些歪理,只要说一句中国城市建设做的还不错,立马有人跳出来说中国那么好赶紧滚回去别呆美国,一样的不可理喻不讲理
请问博主读过“管锥编”吗,反正我是没读完读懂的。
钱钟书在牛津得了一个副博士学位,我们知道“副博士”有多少水份。如果要比,钱钟书的学识远不如陈寅恪
—————
牛津大学根本就没有副博士这个学位,只有俄罗斯和前苏联有副博士。至于《管锥编》,就是读书笔记。
钱钟书在牛津得了一个副博士学位,我们知道“副博士”有多少水份。如果要比,钱钟书的学识远不如陈寅恪
她不是学文的,但写的诗比学文的胡适的“两只蝴蝶”都好。
这样的人遭女人恨可以理解。谁能做到让人人都喜欢?
知道林徽因的人很多,但有几个人知道你那漂亮,有学识的,交际广的妈妈呢?
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死,很不幸,也很可惜,但是怪不到林的头上吧?
那些什么钱钟书、金岳霖都是有缺陷的人,就像李白也有缺陷、杜甫也有缺陷,但是瑕不掩瑜,独放奇彩。这些人是奇才,而林是全才,所以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