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沙花开:玫瑰、牡丹和虞美人》—指尖绽放的甜蜜艺术BySharleenandSandrafor一凡烹饪课YiFan’sCookingClass2025年7月27日,午后三点,一凡中央厨房洒满了斜阳的金辉,料理台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一粒粒白芸豆静静地泡在水中,经历24小时的等待,它们从坚硬变得温润,如同一段转化的旅程——这场豆沙裱花的旅程正悄然开启:将平凡的豆子,化作绽放指尖的艺术[
阅读全文]

《亚城慈济:Sharleen老师的凤梨酥》若敏七月的阳光洒进慈济香積厨房,空气中弥漫着黄油与凤梨交织的甜香。7月21日这天,我怀着期待参加心素食儀的志工培训,而Sharleen老师正带着温柔的笑意,为我们揭开台湾经典伴手礼——凤梨酥的奥秘。“每一块凤梨酥,都是时间的礼物。”Sharleen老师轻声说道。二十年的光阴,她反复琢磨配方,在无数次试验中调整火候、[
阅读全文]

《夏日,Nancy家的中意法下午茶》若敏亚城的七月向来炎热,柏油马路被晒得发软,蝉鸣声在树梢间织成一张密网。然而推开Nancy家的门,便立刻跌进了另一个季节——那是用瓷器的脆响、糖霜的甜香和友人的笑语编织成的清凉午后。Nancy家的下午茶,是亚城姐妹们温暖与美味的缩影。走进Nancy家,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美与味的大门。Nancy对生活的讲究与用心,从玄关别出[
阅读全文]

《李鸣真教授:桃李芬芳,母女情深(4)》若敏【“治病,更要治心”】在李鸣真的诊室里,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她一边把脉,一边轻声询问患者的生活细节。“许多妇科疾病与情绪密切相关。”她曾回忆,“有位不孕症患者,因长期压力导致肝气郁结。我们用疏肝解郁的方子,同时劝她调整心态。半年后,她终于如愿以偿。”这种“身心同治”的[
阅读全文]

《李鸣真教授:博爱济众、德医双馨(3)》若敏1965年秋,李鸣真被任命为中医科副主任,开始了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领域的探索。她很快发现,中医药在胆道疾病、阑尾炎、泌尿系结石等急症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许多患者免于手术之苦,康复出院。这一发现让她对中医急腹症治疗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让她逐渐从妇产科转向这一新兴领域。(左二李鸣真教授,左三叶望[
阅读全文]

《李鸣真教授:医路芳华、中西结合(2)》若敏1955年2月,经过六年半寒窗苦读(原定七年学制因国家急需医疗人才而提前结束),李鸣真迎来了毕业时刻。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她与胡佑华,这对情侣,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赤子之心,毅然在分配志愿表上写下了“远赴边疆”四个字。然而,组织上却决定将这对优秀毕业生留校:胡佑华被分配到第[
阅读全文]

《李鸣真教授:投身医学,同窗恋人(1)》
文/若敏
【缘起:跨越时空的医者记忆】
2025年春天,印第安纳州一位华人记者的采访视频,将我的思绪拉回四十五年前的武汉。视频中那位精神矍铄的长者,正是我久闻大名的李鸣真教授。
(庆祝95岁生日)
1980年,我怀揣着青春梦想踏入同济医科大学(时称武汉医学院)的校门。宿舍里那位温婉清秀的室友林恒,不[
阅读全文]

《一场在味蕾和时光里绽放的烹饪课》——一凡的Nancy意大利烹饪课若敏七月的阳光斜斜洒进一凡小屋的落地窗,十四双期待的手戴上围裙。面粉簌簌落下如初雪,这场以“意大利”为名的味觉修行,从指尖与面团的第一次触碰开始,缓缓展开。【和面——一切从面团开始】对意大利人来说,面粉和鸡蛋几乎是写在基因里的味道密码。这一天,我们14个人学做[
阅读全文]

《青绿千年薈萃雲軒》——《萃雲軒》創刊五週年暨黃鶴峰書畫作品國際展和研討會隆重開幕文/若敏2025年7月12日,《萃雲軒》創刊五週年暨黃鶴峰書畫作品國際展和研討會在喬治亞州JohnsCreek市11455LakefieldDr,Ste100B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各地的書畫名家、文化界人士及藝術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時刻。【市長致辭文化共融】當日上午10時許[
阅读全文]

《百慕大邮轮3:灯塔、城堡与教堂》作者:若敏2024年8月,我们乘坐邮轮从纽约起航,驶向那片神秘的碧海——百慕大(Bermuda)。这场八天七夜的邮轮之旅,如同一次温柔的出走,带着海风与阳光,把日子拉长也放慢。邮轮在百慕大停泊了整整两天半,我和朋友GJ几乎走遍了岛上的著名景点,有些地方甚至去了两次。这个总面积仅53.3平方公里的珊瑚岛,却装得下无尽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