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以前,先学会怎样认识它
“挣钱不易,守财更难” 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相比如何挣钱,守住财富并让其持续增长要困难得多。 尤其是在高通胀、陷阱林立的网络时代,理财能力比赚钱能力更重要。
如果对金钱缺乏正确认知,即便一时得到它,也很可能很快失去。 财富流入一个没有足够金钱认知的人手里,很快便会从指缝间流走。 “贤德不配位”,在这里可以说成“认知不配钱”。
只有不断学习如何合理配置财富,把金钱投入到能够持续带来收益的标的上,才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与人生自信。
媒体上我们常常看到有人中了几百万的彩票,或是体育、娱乐明星签下巨额合同,从此过上所谓的「富人生活」:今天豪车,明天名表,极尽虚荣。 几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却挥霍一空,以破产收场。
我们也见过有人突然继承上千万遗产,却未能继承父母理财和“钱生钱”的智慧。 这样的人要么选择躺平,在前人栽下的树荫下虚度一生; 要么盲目投资,肆意挥霍。 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他们很容易将父母的心血付诸东流,最终应验「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如果我们对金钱缺乏客观认知,不了解它的最终目的,就会盲目追逐。 即使一时得到,也会很快失去。 财富如同流水,从指缝间悄然流走。
金钱不会流向最聪明或最渴望的人,而是流向那些真正懂得其规则的人。
所以,不要急于学怎样挣钱,而要学习怎样认识钱,用投资理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财商。 这样,一旦钱流入你的手里,你就知道怎样善待它,让它在你的手里不断地增长,而不是很快的流失。
像穷人一样存钱,像富人一样投资
(Save Like a Poor Man, Invest Like a Rich Man)
要想富有,必须先学会像穷人一样节俭存钱,再像富人一样果敢投资。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无论收入多少,依然过着“多少进账,多少支出”的生活(paycheck to paycheck)。 左手进来,右手出去; 到月底依然口袋空空,没有结余。 有人每月挣五千,就花掉五千; 薪水一到,先付账单,再支付日常开销; 若月底还剩一点,也会用来犒劳自己。 年复一年,他们都过着入不敷出的紧迫日子。
不少中产阶级会把 百分之十或多余的收入存入银行或政府养老金,认为退休时靠这笔钱就够了。 也有人盲目听信亲友或顾问,买下自己并不了解的基金,然后就不再过问。
而具备理财头脑的少数人,则会养成记录收支、控制开销、量入为出的习惯。 他们一拿到薪水,首先划出固定比例用于投资,再安排剩下的支出。 他们尽可能把结余(可能是 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甚至更多)投入分红型 ETF(指数基金)、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能带来利润的生意, 或是学习新技能,以提升未来赚钱能力。
股票能带来红利,房地产能产生租金,生意能创造利润,而投资自己,则能提升未来的收入潜力。 坚持复利和长期投资,财富就会持续增长。
正因为他们对金钱有深刻的认识,那些在普通人眼中是风险的投资,在他们看来反而是机会。 他们会在投资前深入分析成本与回报,研读财报,关注宏观经济,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然后像富人一样果敢出手。
普通人依靠时间和体力换取收入,一旦停工就没有收入; 而富人则通过搭建系统,让钱自动生钱。 即使他们不工作,财富也能源源不断地积累。(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