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鬼子来了,如鲠在喉

(2007-04-05 13:55:25) 下一个

资料图片:影片《鬼子来了》日本海报

我两年前看过一遍,但当时下的版本不是很清晰,而且对大段大段小品似的河北方言对白(很多时候实际上是扯着嗓子喊)有些抵触,所以就快进般地看完,还到坛子里表达了一番对影片的失望,但很多网友劝我说,电影是好电影,一定要静下心来看一次全乎的。后来下到一个清晰版,却一直提不起劲重看。

今天终于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仍然是失望。我认为影片的剧本比较失败,总体上当了个传奇来写。姜文用黑白胶片,似乎是说,这样接近历史。但是那个结尾,我觉得跟吃了个苍蝇一样恶心。华北在日本铁蹄下多年,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前夕,那里的老百姓如何不知日本人的残暴,如何敢存还俘换粮的侥幸心理?

所以影片的整体风格不太一致,想写实,却编了个不太令人信服的故事;太戏剧化,就削弱了影片的力度。演员的表演整体不错,但我还是感到有点过了,更接近舞台上的话剧表演。

姜文目前为止只导了两部电影,就跻身于中国一流导演之列。他需要一个好本子,拍出个史诗而流芳百世。


附影片下载链接: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4&postID=671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firefox117 回复 悄悄话 maryhouse1983
You are great !!!!
maryhouse1983 回复 悄悄话 我想对你对《鬼子来了》一片作出的看法提出异议。首先,我个人认为本片的成功点恰恰就在于他的剧本。此剧本跟往常的抗日战争题材不同。本片以小显大,故事由中国的村民和普通的日本庸兵等几个小人物之间的故事展开。通过这些小人物之间的矛盾和融洽,我们可以更栩栩如生的体会到站在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和跨越这两者之间的友谊的立场上的每一个角色。事实上这样的情节,比起传统的抗日题材来说是更加人性化地描写了战争题材。观众看完本片后,会感到对于中日双方的一种人性上的理解,而不是以往的将一方神圣化而另一方则是妖魔化。此片更上一层楼的是的它采用了颇带讽刺的北方幽默手法,不仅让本片有内容同时也不缺乏给观众带来娱乐。所以,其可观性倍增。
更是,我不认为此片意在写实。我想作者并没有意图去反映当时的抗日实况,而是采用十分强烈的具有漫画性和戏剧性的村民与日本兵之间的情节来刻画出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情感。内容相当夸张,但不致于损坏观众对本片的信服性。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有创意的好片子。可能,您的视觉跟我的不同所以对本片会有多多少少的“反感”。
不过,还是要谢谢您提供资源。
不然我也没有看到这部影片。
登录后才可评论.